新媒体:让语文情境学习真正发生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orr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网络化和数字化为显性特质的新媒体的涌现,对语文情境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所谓“新媒体”,主要指 “E-mail”、微信、QQ群、微视频、二维码、手机、平板等媒体形式。新媒体具有便捷性、普遍性、隐匿性等特质,能给学生语文学习以有力支撑、支持。作为教师,应在语文情境教学中充分运用新媒体优势与特性,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
  一、运用新媒体,引导学生“先学”
  传统语文情境学习载体主要是纸张,媒介主要是文字。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泛媒体时代已经到来。阅读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纸张媒介,更多的是借助电脑、手机、平板等展开“泛媒介”阅读。
  “泛媒体”时代下语文情境学习,可以让学生展开“先学”。比如,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我首先在班级群中发布预学信息。如有学生在班级群中提出,“我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树?”有学生提出,“作者写樟树的目的是什么?”等。围绕着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展开交流、讨论、互动。学生借助互联网,展开各自极富个性的情境化主题阅读。比如,有学生搜索了“宋庆龄故居”的照片;有学生搜索了“宋庆龄”不同历史阶段的珍贵照片;有学生搜索了“搜狗百科——宋庆龄”,对宋庆龄革命的一生有了深入的了解;有学生搜索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诸多文本解读、教学视频等。通过泛媒体阅读,帮学生形成对文本的深度认知和理解。学生感悟到:文本表面是写樟树,其实是借树写人,以树喻人,写出了宋庆龄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如此,通过泛媒体自读、自探,既解决了“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树的原因”,同时也解开了树与人之间的内在关联。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先学心得“晒”于班级群,互动交流。如此,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给予学习”为“需求学习”,学生学习更具针对性、方向性、实效性。
  二、运用新媒体:引导学生“研学”
  新媒体学习不是单一性学习,而是整合性、系统性学习。新媒体信息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图文、音视频等。借助新媒体,学生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等进行深度研究。研学是学生语文情境性学习的核心,也是学生先学的延续。“研学”是学生主张“我知”,吸纳“他知”,破解“难知”的过程。
  比如,借助新媒体,教师可以拍微课视频,将之链接、插入课堂教学之中。因为微课视频便于学生反复观看,暂停、定格、重播,因而便于学生对文本深度研究。教学《莫泊桑拜师》,我在微视频中插入了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的一些故事、事迹,从而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能了解莫泊桑和福楼拜的高贵品格、文化素养等。观看微课视频后,学生学习文本积极性明显提高,针对文本,提出一系列有价值问题,如“莫泊桑共有几次向福楼拜请教?”(三次)“福楼拜三次指导莫泊桑主要目的是让他在写作中怎样做?”(观察)“课文中有一段写莫泊桑第二次拜师很特别,是哪一段?”(第七自然段,有九个问号)“福楼拜给莫泊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其用意是什么?”(让莫泊桑自己揣摩、自己实践)“莫泊桑第三次拜师,福楼拜始终是微笑着的,说明了什么?”(前辈对后辈的关怀、长辈对晚辈的呵护、大师对学生的关爱等)。正是由于微课点化,让学生走进课文中大师的内心,让大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得以苏醒、清晰。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聆听大师教诲、点化的过程。在“研学”中,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学习成为“生命的狂欢”。
  三、运用新媒体,引导学生“拓学”
  运用新媒体,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先学”“研学”,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拓学”。在学生的语文情境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學生依靠智能终端设备,通过“摇一摇”“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漂流瓶”等服务插件,进行免费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是一种“拓学”。
  比如,我自主创办班集体“语文学习微信公众号”,生成“二维码”。教学《庐山的云雾》,为反馈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庐山云雾的写作特点以及作者是如何写出这些特点的,我在教学中将这一难点问题分解制成了“二维码”:作者是如何写庐山的云雾之千姿百态的?作者是如何写庐山的云雾之瞬息万变的?学生通过扫码,回答问题。比如,在回答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时,有学生回答得较为粗糙,认为描写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运用了比喻,将庐山的云雾分别比作绒帽、玉带、大海、天幕;有学生的回答比较细腻,认为这部分内容先总写,然后分别运用明喻(绒帽、玉带)和暗喻(大海、天幕);有学生更是对比喻进行修饰:白色的绒帽、一条条玉带、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等。学生运用扫码拓展学习,回答相关反馈问题后,教师运用平台分析、统计功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统计,生成直观统计表、统计图。不仅如此,当学生回答不满意时,学生还可再次扫码检测。精准地推送信息,并在后台对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跟踪,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了语文拓展学习的实效性。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编织”“堵漏”,引领学生“爬高”,逐步对学生的语文思维方式进行升级。从而将语文学习的自主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发生。
其他文献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朗读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进而提高语
'论证'是公安院校逻辑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论证教学过程中存在授课内容浅显,讲授形式单调,援引案例与公安实践相脱离等问题。由于论证能力在侦查讯问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老师最为困惑、最感头痛的事情。可习作又是我们小学语文课程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叶圣陶先生也早在《作文论》中指出“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我手写我心,一直是教育者所倡导的理念。尽管我们的教师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加强了习作过程与方
目的分析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型组58例和特重型组50例,根据资料结果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史等一般临床资料,疾病情况、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和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不同患者间
食品监管渎职罪条文中“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的规定表明其与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有直接的联系,故此有学者认为食品监管渎职罪兼具故意和过失两种罪过形态,突破了传统刑法
活动导学是以活动学习以活动教学为基础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理念,它也是“活动单导学”完善以及深化后的结果。本文主要根据小学语文来阐述活动导学的基本概念,并且全方位的研究了活动导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实施路径。  一、小学语文“活动导学”的基本含义  活动导学主要是一类具体的学习方式,它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相关情境的创设以情感、知识以及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再运用有关探索性、自主性与实践性的主
俗话说:字如其人。自古以来人们就重视书写习惯的培养。先秦时期,启蒙教学中已经开始有了写字教育。西周时期,就有“书”教的记载,所谓“书”教,包括识字与写字两方面教学,并以写字为主要内容。郭沫若老先生认为:中小学生,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写字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目前小学生写字状况很令人担忧:书写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阶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写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的基础,学生通过长期的写
写作是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写作是学生思想展现的最佳形式,写作就是“我手写我心”。然而,现今小学作文现状中,我们很少听到他们的真实想法,看到他们的真实的一面。许多语文老师都明显感受到:学生的作文存在着严重的虚假现象,曾经就有老师总结出“共同的妈妈”“共同的老师”“共同的好人”……仿佛就是一個人创作出来似的。如此惊人的雷同,其中的原因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思。  面对如此现象,根据经验,我大概总结出以下两大
张志公先生曾说:“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是的,闻作而色变,一点也不夸张。学生怕写,老师怕教,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作文这个“老大难”似乎从来未曾变过。究竟该如何让作文不再让孩子怕,一直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努力方向。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学生怕写一是没东西可写,二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而没东西写,是其根本所在,一个小学生无论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