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公益性和社会化服务两个不同但又有关联的角度进行分析, 从公益性、社会服务的基本概念出发, 探讨高校图书馆公益性社会服务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社会服务
前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公益性、开放性逐渐成为图书馆的一般属性,但是,高校图书馆公益性社会服务却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有观念问题、服务能力问题和体制问题等等。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图书馆公平性、公益性的时代环境里,探讨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现有工作基础
1、政策导向明确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加大产业支撑和市场供给,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被推上时代舞台,这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
2、大学图书馆资源丰富
以中山市为例:全国图书馆直通车-广东站公布的122所高校图书馆,中山市5所高校图书馆,根据网站提供的数据,5所高校馆藏文献总量超过200万册,其中电子科大中山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阅览座位1800位,馆藏容量111万册,并以年10万余册的速度递增,中外文报刊1300余种。馆藏本着以“IT为特色,兼顾文理”的发展方向,拓展电子、通信、机械、计算机、经济管理、外语和人文社科等方面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收藏。
二、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常见问题
1、高校图书馆注重对图书馆工作量的统计,很少考虑图书馆服务质量因素。
由于图书馆创造的社会效益具有隐含性、滞后性的特点,所以对图书馆社会效益的评价也很模糊。高校图书馆是靠国家和地方财政兴办的公益事业单位,其任务是以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并提供给社会(用户)利用,而社会其他经济部门通过自己的经济活动取得经济效益,并向国家或地方政府纳税,而政府则用税收来兴办各种社会事业,图书馆是其中的一种。
2、图书馆没有直接从事经济经营的权利。
高校图书馆的公益性和文化,决定了它的效益主要是创造社会效益。根据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图书馆的成本包括国家或地方财政对图书馆的基本设施的投入成本、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和有关数据库采购成本、数字化建设成本、图书馆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图书馆日常办公经费及人员工資等。
三、推动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途径
1、以社会效益为主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通过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传播和弘扬先进的文化思想,推动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由于高校图书馆主要经费来源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即社会公众有权利免费使用图书馆,所以图书馆的社会性服务应是公益性服务,服务的评价指标也以产生多少社会效益为主。
2、适当考虑经济效益
高校图书馆在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时,既会产生服务成本,也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来自有偿服务即收费服务,高校图书馆向其服务的受益者适度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使服务的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增强了图书馆自我发展的活力。间接经济效益是指读者和用户通过图书馆的各种服务,利用图书馆提供的情报和信息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推广、产品开发等活动而创造的效益。
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效益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也会带来社会效益。图书馆服务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间接地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是图书馆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图书馆要谋求高质量生存和快速持续发展,必须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四、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体现公益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1、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前多层次、全面化的用户信息服务需求,以及用户类型的社会化趋势,客观上提出了图书馆资源的社会化共享要求,要求高校图书馆需要从封闭的状态走向开放的社会。分属不同管理制度下的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等全社会的文献机构联合起来,谋求共同的发展大业,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是图书馆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必然结果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日益增多以及网络使用的便利化,公众在网络上访问高校图书馆已是事实。任何用户都可以自由地对图书馆的OPAC进行检索,了解书目馆藏以及资源情况。尽管公众读者无法借阅到纸本文献,某些数字资源的使用也受到限制,但是互联网所呼吁的自由平等、以人为本的网络精神必然使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在将来被更多需要知识帮助的人群所共享。
3、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公益性的实践探索
首先,高校图书馆的职责是为社会和人类进步提供知识,而知识不应该有门槛;其次,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自大学产生一直到近现代,一流的大学都是开放的,而不是自我封闭的;最后,从财政来源上看,高校的经费有很大部分来自纳税人,纳税人当然有权力享有自己应得的公共资源。
小结:本文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公益性社会服务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结合新公共管理的相关理念以及主要特性,构建公益性社会服务模型,从信息资源共享、公益讲座、多样化服务等方面研究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不断创新服务,弘扬图书馆精神,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社会服务
前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公益性、开放性逐渐成为图书馆的一般属性,但是,高校图书馆公益性社会服务却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有观念问题、服务能力问题和体制问题等等。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图书馆公平性、公益性的时代环境里,探讨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现有工作基础
1、政策导向明确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加大产业支撑和市场供给,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被推上时代舞台,这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指导。
2、大学图书馆资源丰富
以中山市为例:全国图书馆直通车-广东站公布的122所高校图书馆,中山市5所高校图书馆,根据网站提供的数据,5所高校馆藏文献总量超过200万册,其中电子科大中山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阅览座位1800位,馆藏容量111万册,并以年10万余册的速度递增,中外文报刊1300余种。馆藏本着以“IT为特色,兼顾文理”的发展方向,拓展电子、通信、机械、计算机、经济管理、外语和人文社科等方面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收藏。
二、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常见问题
1、高校图书馆注重对图书馆工作量的统计,很少考虑图书馆服务质量因素。
由于图书馆创造的社会效益具有隐含性、滞后性的特点,所以对图书馆社会效益的评价也很模糊。高校图书馆是靠国家和地方财政兴办的公益事业单位,其任务是以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并提供给社会(用户)利用,而社会其他经济部门通过自己的经济活动取得经济效益,并向国家或地方政府纳税,而政府则用税收来兴办各种社会事业,图书馆是其中的一种。
2、图书馆没有直接从事经济经营的权利。
高校图书馆的公益性和文化,决定了它的效益主要是创造社会效益。根据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图书馆的成本包括国家或地方财政对图书馆的基本设施的投入成本、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和有关数据库采购成本、数字化建设成本、图书馆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图书馆日常办公经费及人员工資等。
三、推动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途径
1、以社会效益为主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通过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传播和弘扬先进的文化思想,推动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由于高校图书馆主要经费来源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即社会公众有权利免费使用图书馆,所以图书馆的社会性服务应是公益性服务,服务的评价指标也以产生多少社会效益为主。
2、适当考虑经济效益
高校图书馆在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时,既会产生服务成本,也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来自有偿服务即收费服务,高校图书馆向其服务的受益者适度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使服务的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增强了图书馆自我发展的活力。间接经济效益是指读者和用户通过图书馆的各种服务,利用图书馆提供的情报和信息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推广、产品开发等活动而创造的效益。
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效益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也会带来社会效益。图书馆服务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间接地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是图书馆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图书馆要谋求高质量生存和快速持续发展,必须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四、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体现公益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1、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前多层次、全面化的用户信息服务需求,以及用户类型的社会化趋势,客观上提出了图书馆资源的社会化共享要求,要求高校图书馆需要从封闭的状态走向开放的社会。分属不同管理制度下的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等全社会的文献机构联合起来,谋求共同的发展大业,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是图书馆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必然结果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日益增多以及网络使用的便利化,公众在网络上访问高校图书馆已是事实。任何用户都可以自由地对图书馆的OPAC进行检索,了解书目馆藏以及资源情况。尽管公众读者无法借阅到纸本文献,某些数字资源的使用也受到限制,但是互联网所呼吁的自由平等、以人为本的网络精神必然使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在将来被更多需要知识帮助的人群所共享。
3、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公益性的实践探索
首先,高校图书馆的职责是为社会和人类进步提供知识,而知识不应该有门槛;其次,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自大学产生一直到近现代,一流的大学都是开放的,而不是自我封闭的;最后,从财政来源上看,高校的经费有很大部分来自纳税人,纳税人当然有权力享有自己应得的公共资源。
小结:本文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公益性社会服务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结合新公共管理的相关理念以及主要特性,构建公益性社会服务模型,从信息资源共享、公益讲座、多样化服务等方面研究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不断创新服务,弘扬图书馆精神,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策略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