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红柯:兵团诗人,草原圣者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人早逝是个老掉牙的套话,但就红柯而言。这话让我特别悲痛地感到是千真万确的。
  2018年2月23日周五晚,熬过漫长的旅途,我从英国回到了西安的咸阳机场。虽说是春节和家人团聚,但我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和英国的峡谷出版社商榷我和胡宗锋教授编辑的“陕西故事”系列作品英译的另外三部作品。其中就有红柯作品集《狼嗥》(包括他的短篇小说《吹牛》《上塘》《过冬》《树泪》《狼嗥》《雪鸟》以及中篇小说《故乡》和《金色阿尔泰》),并计划在今年春天出版。在我离开西安的几天前,他还在微信上与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兴致勃勃交流其小说中一些复杂的象征辞格的寓意(如灶火是否比喻男根,而一个女孩子避火是否就下意识地意味着自己还是个黄花闺女)。没有他和蔼、自谦的解释,其把玩文字的双关之快还真让人费神。
  因而,他最后那充满活力的印象让我无法相信周六早晨接到的手机短信。当得知交往七年多的一位好友在当晚去世后,时差和时睡时醒带来的烦恼刹那间消失了。
  在去西北大学长安校区的公交车上,想着怎样去表示哀悼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我们2010年秋初次见面的情景。当时陕西作家协会和陕西翻译协会合力准备在美国出版一本二十位陕西著名作家的作品集。在这二十名作家中,红柯和李康美参加了在张学良公馆举行的为期半天的讨论会,大家一起商讨向英语世界介绍陕西作家和作品的一些问题。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李康美先生解释了自己作品中的一些独特的风俗和习惯后。我们探讨的大部分话题都集中在了红柯短篇小说《大漠人家》中独特的明喻和暗喻上。虽然译者的文笔不错,但小说的总体含义还是让人琢磨不透,直到译者十三岁的儿子看后说小说上升到了对生存的思索时(这不是原话),译者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在杞人忧天。
  红柯小说的特色之一就是不靠情节取胜,上面提到的这个短篇并非是其文学创作中的顶点作品。兩年后,和胡宗锋教授一起翻译红柯的短篇《吹牛》时,我才熟悉起了弥漫在他早期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虽然出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的一些中国作家常说。他们受到了拉丁美洲文学的影响。但就我所知道的这类作品来讲,还没有哪块沃土像新疆的山川一样让魔幻现实主义在那里自然而然地本地化。这个故事写了斗酒、让人产生迷幻的菊花、幽灵般闪现的太阳以及发展到高潮的打斗。小说不是令人眼花缭乱,而像是一种催眠,在牵着读者走,而其中的细节(如主人公姓甚名谁,身份如何)早就被抛在脑后了。
  深层次的探索红柯惊人的创作,不知情的人一定要走进他小说主题的背景。红柯主要写的是自己知道的事,在他的作品中没有一丁点儿的民族偏见和粉饰。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在新疆教书的时候,他的足迹就踏遍了新疆的好多地方。当时实际上他主要活动在准噶尔盆地以北,那里是历史记载中维拉特人和蒙古人背井离乡以及其他活动发生过的大草原。
  在翻译红柯的作品前,我对新疆仅有的第一手资料就是从维吾尔族地区来的一两位朋友和他们曾为当地和平奋斗过的长辈。在西安北郊的一套单元房里,九十多岁的“老革命”乔延兴大爷对我这样的来客谈起当年,依旧很是骄傲。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他曾经随着解放大西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了十多次战役,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他最珍贵的财产就是多枚锡制的军功章。从很多方面来讲,要理解红柯的作品,其小说《金色阿尔泰》是关键。故事描述的是新疆建设兵团不但要和恶劣的环境抗衡,还要和忠于奥斯曼·巴图鲁的匪徒作战。兵团的营长受了重伤,被一位蒙古老妈妈奇迹般的用桦树皮给救活了,成吉思汗当年受重伤后也是靠这方法起死回生的。
  红柯的小说超越了文学,即便是通过《金色阿尔泰》清晰的译文,我们也能看出新疆被勾勒成了一个永远的必争之地。和蒙古的大汗相提并论的是后来的居住者,人要挖掘内心。并认识到寻常的忍耐极限在这里只是毫无意义的水准。正如《雪鸟》中惊心动魄的故事一样,在读者看来也许并没有什么,而它的焦点不在团场,而是在征服凶险的奎屯河的破冰队。故事由一长串对话构成,说话的一方是位老婆子,她曾经是个胆大的犟女兵,赢得了破冰队队长的爱。对话的另一方是个来自乌鲁木齐的城市女孩。想嫁给老婆子的儿子。故事捕捉的是一种荒凉而朴实的生活,与寻常人的经历截然不同。雪鸟神话——传说中向往人间的公主从天宫化作一片雪花飘下,还没有来得及绽放,就被汹涌的河水吞没了。这诉说的是这个未来新娘所面临的困境。嫁给这个家就是一辈子嫁给了致命的奎屯河。而老婆子知道姑娘要是回到属于她的城市,日子则会过得更好。
  红柯的作品当然最好是举一两个例子,这是称赞而非批评,同行中没有几个人拥有像他那样的原生情感动力。中篇小说《故乡》虽然是在他去世前三年创作的,但从多方面看来,有一种告别的气息,因为故事里的游牧民族生活方式和作者老家的周原反差很大。小说的开头用一段不正经但却炽热的话道出了一个陕西乡下人对故乡的评价:
  回故乡之路就是看望母亲之路,寻找母亲之路。用当地方言说就是鸡上架,娃娃寻(醒)他娘。这个娘在我们当地人叫nia(尼阿压),这么发声就对啦,你就成了个娃,碎碎一个娃,不管你在外边弄多大个事做多大个官,哪怕做了皇帝回到故乡你就是毡把高个娃,卵蛋大个娃,老远地你会听见你压(娘)在黄土高原的深沟大壑里长一声短一声地喊叫:狗娃回来!狗娃回来!回来喝豆豆米汤。你的眼泪就大颗大颗地滚下来,就像你压(娘)在锅里煮的米汤里的大颗白豆。
  ——引自红柯著《故乡》
  周原的子孙以知书达礼而闻名,根据《周礼》敬酒每人一次要敬三杯(而红柯本人则是爱喝黑啤酒和西凤酒),好朋友就是拜把兄弟。尽管如此,他们对乡党的繁缛细节也有微词,但偶尔也会流露对故乡的眷恋。然而,随着象征着蒙古人流浪生活的萨吾尔登及其舞蹈故事的展开,情节渐渐地转向了魔幻现实主义。十八世纪的那场大迁徙告诉人们他们是怎样来到今天的这块大草原的。更有甚者,他们的自然亲和力也培育出了一种独有的花:
  在伊犁河谷与尤都鲁斯盆地交界的天山达坂出现大片大片的雪莲,八月正是雪莲盛开的时候,雪莲全都生长在3000米雪线以上,很容易与白天鹅混在一起,劫后余生的土尔扈特人就以为那是白天鹅落下来啦,那些创造了《少女萨吾尔登》的少女们在那一天不但成了天鹅也成了雪莲花。那一天土尔扈特少女有了一个崭新的名字金花,直到今天维拉特蒙古族女孩都喜欢以金花做自己的名字,就像维吾尔女子有那么多人叫古丽一样。金花这个名字完全是神灵所赐。
  ——引自红柯著《故乡》
  凝视着摆放在红柯告别大厅里的黄色和白色菊花,我情不自禁地对比起了眼前呆滞的花和雪莲的光彩。在死亡中,对红柯的纪念过于传统,而他的作品却犹如彩照在熠熠生辉。我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他的作品将会得到英语世界读者的喜爱。不管读者多少,毫无疑问的是:红柯作品独特,无人替代。
其他文献
读初二那年,我不小心从一棵榆树上摔下来,左脚骨折,父亲就买辆二手自行车接送我上学。两年过去了,我的脚也早已恢复正常,但父亲仍坚持骑着那辆破车送我上学。自行车浑身上下的斑斑锈迹,就像父亲那布满岁月沦桑的面庞。  那是一个星期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老师正安排周末事宜。父亲又照例穿越夹在道路两侧的众多的“别克”“朗逸”,颇为得意地将自行车停在教室窗户附近那处能透过玻璃望见我的位置。同桌娇娇推推我,递过一个
期刊
《罗马史》中记载,罗马暴君苏佩布的儿子在控制政局后,向父亲询问下一步目标,暴君一言不发地走向花园,用一根棍子用力一扫,把最高的罂粟花顶部切去,儿子立即明白,父亲希望他将地方上最具势力的集团铲除。后人给从中提炼出的故事含义取了一个颇具医学色彩的名字:高大罂粟花综合症。  在社会群体联系日益广泛的今天,这种症候更多地在意识形态中显现。通常,当某个人的知名度达到妇孺皆知的程度时,总会引来社会群体不约而同
期刊
放学回家要经过很长的一段路,每天坐着公交车,行驶过宽阔的公路,日复一日。放学总是日暮时分,车窗外落日的样子也总是那么相似,悬在一栋栋的高楼空隙里,懒懒的。有时很幸运,坐在一个靠窗的座位,半开了窗,看着窗外匆匆回家的人们,总会觉得日子过得平静又踏实。  车并不总是在主干道上行驶,有时候会拐进幽深而狭窄的小巷,那风景就更是有趣。一进入小巷子,感觉时间都变慢了。巷子里弯弯曲曲的老街道纵横交错,各种营生都
期刊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家乡洛阳一直以“牡丹花城”闻名海内外,这样单调而古老的标签几乎是国人提起洛阳的第一印象,但对我而言,身为洛阳人,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家乡的佛教文化。  在洛阳城内,坐落着一座古老的寺庙——白马寺,这是中国第一古刹,佛教的“祖庭”。可能是这座寺庙看尽了洛阳的兴衰繁华与历史变迁,让我们这些生长在洛水河畔的当地人深深地感觉到它被赋予的历史痕迹,所以这座古刹常年香火旺盛。而
期刊
【读·美文】  父亲的旧怀表萨里娜·迈勒  敬爱的父亲去世两年了,我们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他的遗物也就一直放在他生前常呆的那间小屋里,没人去动它们。  夏天的一个早上,我和姐姐终于打起精神和母亲一起来整理他的房间。  一个破旧的皮箱打开了,母亲从里面翻出了一只旧怀表。母亲用围裙角擦了擦旧表,对我说:“这是你父亲当年用的表,不知德瑞克喜不喜欢?我想送给他。”德瑞克是我儿子。“就是不知这表还能不能走?
期刊
自打记事起,我就搬到了新家,只有每年年初和寒暑假的时候,才会和大家一起,拜访老屋。  老家是开小店的,五角钱的话梅蜜饯,两块钱的山楂片和三块半的柠檬汽水……一件件货品摆满柜台。初春,我又回到老家,看到了我的阿太。这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女人们在灶台边烧火做饭,摆出一桌大宴席,男人们谈论着点点往事,诉说生意上的起起落落。  只有我和阿太被置于热闹之外。自然,我们也有的是法子找乐子。我们往铁盒掷糖子,拨弄
期刊
夜已深,我独自一人站在阳台,城市的喧嚣与繁华,让我感到疲惫不堪。我静静地闭上眼睛,往事一幕幕地涌现脑海。我喜欢于夜深人静时,回到家独自一人写作,把一天发生的事记录在本子上。这几天,我常常梦见祖母,我不停地呐喊,祖母却只是对我微微一笑。我从梦中醒来,打湿枕头的,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祖母的微笑  在我的印象中,祖母微笑起来是很慈祥的。她一笑就会露出一排银色和黄白色相间的牙齿。从我记事时起,祖母每天都会
期刊
作品跟人一样有因缘,有命运,该长成短篇或中篇或长篇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我喜欢伊斯兰文化中的“前定”。  生活不是文学的土壤,生命才是土壤,一颗外来的种子落人生命。犹如精子进入子宫。  《好人难做》缘于我小时候的记忆,那时我大概十二三岁。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我们村一个残疾小伙子娶了一个疯姑娘为妻,这个疯女人常袒露身体,到处乱跑,她的瘸腿丈夫耐心地照料她。我问母亲她为什么这个样子?母亲告诉我她在娘家做下
期刊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时间奔腾不息的长河中,一切瞬息万变,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新生命诞生,带来美好与欢乐;每一时每一刻也有生命退出这个世界,永远消逝。  有人说,没有人能永远活着,却永远有人活着。生命就这样兜转轮回,不断演替。《培根随笔》中有这样一句话:“成人对死亡的恐惧就如小孩对黑暗的害怕。”或许我们害怕的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随之而来的失去与悲伤。生死浮沉,岁月環生,心空放晴,静
期刊
天山脚下读《废都》  好多年的老习惯,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翻一遍藏书,从最初的几百本上千本书,到现在的上万册书,劳动量越来越大,翻腾的过程跟农民工干体力活差不多,书架上的书还干净些,阳台纸箱子里的书落满灰尘,你就能想象我满身灰尘的样子。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移动的书房尘土飞扬》。三十年间沿天山——祁连山——秦岭奔波。从西域小城奎屯到宝鸡再到西安,书随我们一家历经艰辛劳顿,尤其是来自西域大漠的书,里边的沙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