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让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也是我们数学教师多年来一直探讨的课题。本文从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角度,阐述了情境创设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认为促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想境界是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的终极目的。为达到目的,本文结合一堂数学课,从“说题”、课堂提问、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教学及作业设计等环节切入,具体论述情境创设应采取的方法和遵循的原则。全文处处体现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切实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真正实现“学大于教”的目标。
【关键词】情境 创设 设计 创造性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43-02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把数学这门基础课程教好,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教好数学”的含义,不再只是让学生把教师教的知识掌握就算教好了,其内涵应该是“学大于教”,即老师善于教,学生善于学,学生所学内容超过教师所教内容的含量。要想达到“学大于教”的理想教学境界,教师必须设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能触类旁通,产生创造性的学习兴趣。如何产生这样的兴趣,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非常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情境创设的感受。
一、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目的
学生的学习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不能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的被动局面,而应该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我们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数学教学就是要设法创设情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原则及方法
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卓越的教学效果,让“学大于教”。因此,要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必须遵循一定原则。要研究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各方面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重视智力因素,轻视情感态度因素的错误倾向,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交往”、“学生生存”、“学会做事”。而“学会认知”是这“四会”的基础,让学生学会认知要靠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做保证的。
在什么情形下学生学得最好呢?教育家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认为在如下情形下,学生有可能学得最好:①当学生有兴趣时;②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③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④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⑤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⑥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⑦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⑧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⑨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⑩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
针对以上情形,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设法创设符合这十种情形的情境的总原则,通过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观点、正确评价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充分展示创造过程等具体做法,来增进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认为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常有以下具体方法及具体原则:
(一)说题教学,创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情境
所谓“说题教学”,是指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对题目的认识,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说什么?说题目的条件、结论,说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概念、公式、定理、原理等),说条件的轩换,说对结论的转化,说与以前学过的哪一类题目类似,说可能用于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说头脑中产生的每一个念头和猜想,说解题方法是怎样想到的,说为什么这样去想,使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便于老师进行点拨和引导,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说题教学”要遵循的以下原则:
1.计划性原则。
2.层次性原则。
3.循序渐进性原则。
4.全面性原则。
5.“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性原则。
(二)创设鼓励学生提问的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现在由于中小学数学教学被“升学”所左右,教师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提问,甚至限制了学生提问,整天被动地解决教师布置的作业,限制了学生的直觉洞察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求异性思维能力。李政道教授曾说过:“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但是,在学校里,学习一般是让学生学‘答’,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而不是学会‘问’”。我们应当创设鼓励学生提问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善于留白,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和空间。
2.设置障碍,启发学生提问。
3.教给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
总之,学生的素质有很大的可塑性,通过积极的教学改革,努力发挥教师在改革中的主导作用,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而不当知识的容器,教学中尽最大努力创设一定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课堂中充满研讨、探究、思考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的财富。只要方法正确,态度端正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关键词】情境 创设 设计 创造性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43-02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把数学这门基础课程教好,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教好数学”的含义,不再只是让学生把教师教的知识掌握就算教好了,其内涵应该是“学大于教”,即老师善于教,学生善于学,学生所学内容超过教师所教内容的含量。要想达到“学大于教”的理想教学境界,教师必须设法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能触类旁通,产生创造性的学习兴趣。如何产生这样的兴趣,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非常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情境创设的感受。
一、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目的
学生的学习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不能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的被动局面,而应该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我们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数学教学就是要设法创设情境,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原则及方法
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卓越的教学效果,让“学大于教”。因此,要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必须遵循一定原则。要研究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各方面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重视智力因素,轻视情感态度因素的错误倾向,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交往”、“学生生存”、“学会做事”。而“学会认知”是这“四会”的基础,让学生学会认知要靠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做保证的。
在什么情形下学生学得最好呢?教育家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认为在如下情形下,学生有可能学得最好:①当学生有兴趣时;②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③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④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⑤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⑥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⑦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⑧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⑨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⑩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
针对以上情形,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设法创设符合这十种情形的情境的总原则,通过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观点、正确评价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充分展示创造过程等具体做法,来增进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认为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常有以下具体方法及具体原则:
(一)说题教学,创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情境
所谓“说题教学”,是指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对题目的认识,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说什么?说题目的条件、结论,说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概念、公式、定理、原理等),说条件的轩换,说对结论的转化,说与以前学过的哪一类题目类似,说可能用于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说头脑中产生的每一个念头和猜想,说解题方法是怎样想到的,说为什么这样去想,使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便于老师进行点拨和引导,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说题教学”要遵循的以下原则:
1.计划性原则。
2.层次性原则。
3.循序渐进性原则。
4.全面性原则。
5.“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性原则。
(二)创设鼓励学生提问的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现在由于中小学数学教学被“升学”所左右,教师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提问,甚至限制了学生提问,整天被动地解决教师布置的作业,限制了学生的直觉洞察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求异性思维能力。李政道教授曾说过:“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但是,在学校里,学习一般是让学生学‘答’,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而不是学会‘问’”。我们应当创设鼓励学生提问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善于留白,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和空间。
2.设置障碍,启发学生提问。
3.教给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
总之,学生的素质有很大的可塑性,通过积极的教学改革,努力发挥教师在改革中的主导作用,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而不当知识的容器,教学中尽最大努力创设一定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课堂中充满研讨、探究、思考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的财富。只要方法正确,态度端正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