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差异就是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的个性心理特征。 “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并且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提高个人水平,从而在体育比赛中争得优异成绩。以下就我从事多年体育训练的经验,从几个方面来浅析因材施教在训练中的应用:
一、观察了解阶段
“知已知彼,百战百殆”这句千古不变的名言在任何时候都适用,只要对学生有充足的了解,才能开展工作。一个好的教练,了解清楚运动员的个性,才会在训练当中得心应手。如今年我镇田径队有十六名队员,他(她)们分别来自全镇10间不同的学校,彼此之间并不认识。然而由第二周开始,集中到中心小学一起学习、训练、生活。他(她)们都是六年级的学生,更有一个是五年级的女同学,之前都未曾离开过父母家人的照顾,而为了参加县运会,我们要求他(她)们必须在学校住宿,统一管理。这时候,更是我观察了解每一个运动员的最佳时机:
1、通过日常训练,观察运动员的言语、行为表现。每天的训练,我都会认真观察每一名队员,队员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再结合他们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耐心、毅力及种种不同的反应,分析每一个队员的能力。如队长小辉,他在训练中表现特别坚韧,刻苦耐劳,从不在我面前喊累,每一项训练都是带头做好,第一个完成任务。而另一名队员却恰恰相反,强度不大的项目,一两组训练下来就说累了,说脚痛什么的,其实是怕辛苦的表现。
2、通过谈话,沟通交流,了解运动员思想动态。训练休息之余,我都和主动和队员们交流,询问他们是否承受住运动强度,能否适应我的训练方法,有没有不适之处。这时候教练就要特别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和队员们平等交流,真诚相待,耐心听取他们的想法,掌握好运动员的心态,为以后的训练更有针对性做好计划。
3、旁敲侧击,在学习和生活上了解每一名队员。作为教练,只能在训练的时候才有机会观察队员,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经常会通过电话询问每个队员原来的教师,了解他们在自己学校时的情况;学生宿舍也是观察运动员的好地方,这是队员们个性最好的体现,也是他们最真实的反映。在这时,我可以近距离地接触每个队员,也更清楚了解到队员的性格、喜好。
二、指导实践阶段
在了解每个队员的能力、特长后,结合实际,我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指导。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技能、技术、身体素质水平。技能、技术的形成和提高,大致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即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动作趋于巩固、运用自如阶段。
1、粗略掌握动作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是通过讲解、示范、尝试练习,建立动作的概念,体会动作的过程和要领,从而粗略地掌握动作。其特点是大脑皮层的条件联系处于泛化阶段,动作表现紧张、牵强、不连贯,缺乏控制能力,并伴随着一些多余的动作。因此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动作的能力,并利用各种方法,如徒手或各种教具给予保护、助力、阻力,以及固定和限制动作的方向、路线幅度、速率等,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动作。我的队员们都是各间学校的运动尖子,他们在各自的学校都曾接受过不同程度的训练,但总的来说,由于各间学校的教练水平不一,导致他对该项目动作的掌握只停留在肤浅的认识,并不系统。如投掷垒球的小文,他的力量充足,但却不知如何运用自己的力量,这时候就要重新对他的动作进行指导,让他慢慢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
2、改进提高动作阶段:主要是通过反复练习,以及深入动作的示范,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的质量,逐渐消除动作的紧张、牵强,以及多余的或错误的因素。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条件联系处于分化阶段,动作逐渐变得连贯、准确和轻快起来。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倦地钻研,掌握动作的内在联系,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小敏参加跳远和立定跳远项目,我要求她每天的训练必须改进动作,去掉坏习惯。反复练习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要领:跳前两腿分立大概与肩同宽,或者比肩稍宽。半蹲预摆,大腿于小腿之间角度90度左右,起跳时跳出角度和地面大概25度到30度左右,脑中想着稍微往高跳一点,不要于地面太平的就出去了。两条腿蹬起的同时,双臂用力往前上方摆起,以带动身体。快落地时,双腿尽量往前够出,已获得更远的距离。
3、动作趋于巩固和动作自如阶段: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使动作趋于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
三、培养良好意志品质阶段
意志的强弱对运动员的行为以至在比赛中能否取得好成绩,都有重大的影响。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可以锻炼运动员的意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并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既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齐头并进,也不是要求一个学生各方面能力平均发展。因此,作为教练员必须确立全面的质量观和多元的人才观。在体育训练中,对运动员的个性差异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以发展的眼光区别对待,给以更多的理解、宽容、关爱,因材施教,促进其差异发展,个性发展,使每一个运动员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观察了解阶段
“知已知彼,百战百殆”这句千古不变的名言在任何时候都适用,只要对学生有充足的了解,才能开展工作。一个好的教练,了解清楚运动员的个性,才会在训练当中得心应手。如今年我镇田径队有十六名队员,他(她)们分别来自全镇10间不同的学校,彼此之间并不认识。然而由第二周开始,集中到中心小学一起学习、训练、生活。他(她)们都是六年级的学生,更有一个是五年级的女同学,之前都未曾离开过父母家人的照顾,而为了参加县运会,我们要求他(她)们必须在学校住宿,统一管理。这时候,更是我观察了解每一个运动员的最佳时机:
1、通过日常训练,观察运动员的言语、行为表现。每天的训练,我都会认真观察每一名队员,队员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再结合他们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耐心、毅力及种种不同的反应,分析每一个队员的能力。如队长小辉,他在训练中表现特别坚韧,刻苦耐劳,从不在我面前喊累,每一项训练都是带头做好,第一个完成任务。而另一名队员却恰恰相反,强度不大的项目,一两组训练下来就说累了,说脚痛什么的,其实是怕辛苦的表现。
2、通过谈话,沟通交流,了解运动员思想动态。训练休息之余,我都和主动和队员们交流,询问他们是否承受住运动强度,能否适应我的训练方法,有没有不适之处。这时候教练就要特别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和队员们平等交流,真诚相待,耐心听取他们的想法,掌握好运动员的心态,为以后的训练更有针对性做好计划。
3、旁敲侧击,在学习和生活上了解每一名队员。作为教练,只能在训练的时候才有机会观察队员,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经常会通过电话询问每个队员原来的教师,了解他们在自己学校时的情况;学生宿舍也是观察运动员的好地方,这是队员们个性最好的体现,也是他们最真实的反映。在这时,我可以近距离地接触每个队员,也更清楚了解到队员的性格、喜好。
二、指导实践阶段
在了解每个队员的能力、特长后,结合实际,我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指导。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技能、技术、身体素质水平。技能、技术的形成和提高,大致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即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动作趋于巩固、运用自如阶段。
1、粗略掌握动作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是通过讲解、示范、尝试练习,建立动作的概念,体会动作的过程和要领,从而粗略地掌握动作。其特点是大脑皮层的条件联系处于泛化阶段,动作表现紧张、牵强、不连贯,缺乏控制能力,并伴随着一些多余的动作。因此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动作的能力,并利用各种方法,如徒手或各种教具给予保护、助力、阻力,以及固定和限制动作的方向、路线幅度、速率等,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动作。我的队员们都是各间学校的运动尖子,他们在各自的学校都曾接受过不同程度的训练,但总的来说,由于各间学校的教练水平不一,导致他对该项目动作的掌握只停留在肤浅的认识,并不系统。如投掷垒球的小文,他的力量充足,但却不知如何运用自己的力量,这时候就要重新对他的动作进行指导,让他慢慢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
2、改进提高动作阶段:主要是通过反复练习,以及深入动作的示范,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的质量,逐渐消除动作的紧张、牵强,以及多余的或错误的因素。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条件联系处于分化阶段,动作逐渐变得连贯、准确和轻快起来。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倦地钻研,掌握动作的内在联系,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小敏参加跳远和立定跳远项目,我要求她每天的训练必须改进动作,去掉坏习惯。反复练习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要领:跳前两腿分立大概与肩同宽,或者比肩稍宽。半蹲预摆,大腿于小腿之间角度90度左右,起跳时跳出角度和地面大概25度到30度左右,脑中想着稍微往高跳一点,不要于地面太平的就出去了。两条腿蹬起的同时,双臂用力往前上方摆起,以带动身体。快落地时,双腿尽量往前够出,已获得更远的距离。
3、动作趋于巩固和动作自如阶段: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使动作趋于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
三、培养良好意志品质阶段
意志的强弱对运动员的行为以至在比赛中能否取得好成绩,都有重大的影响。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可以锻炼运动员的意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并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既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齐头并进,也不是要求一个学生各方面能力平均发展。因此,作为教练员必须确立全面的质量观和多元的人才观。在体育训练中,对运动员的个性差异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以发展的眼光区别对待,给以更多的理解、宽容、关爱,因材施教,促进其差异发展,个性发展,使每一个运动员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