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民间故事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引出论题,首先对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放;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浅谈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然而社会在发展,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枯竭,许多少数民族年轻人自己本民族的民族文化了解甚少,致使民族精神及民族智慧难以延续下去。民间故事作为民族文学中代表性的体裁之一,深受少数民族儿童最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没有了民间故事、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没有了民间故事,周围世界对于他就会变成虽说是美的但却是画在画布上的画了,民间故事却能富于这幅画生命”。民间故事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内心世界离得最近,“民间故事世界与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同构对应的,是非常契合的”。对于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利用民间故事作为开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课程的资源,这样的小课题研究是值得的。不仅可以丰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民族知識、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还使学生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因此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非常有意义。
一、民间故事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儿童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在孩子的眼中,花鸟草虫、星光月夜、风霜雨雪都蕴藏着无数的秘密。民间故事用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情节和形象、充满趣味的语言去为儿童创造一个神奇的世界,既丰富了儿童的想象力,同时又满足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可以说,民间故事是滋养儿童精神世界的独特方式,是儿童绚丽多彩的精神家园,幸福的童年离不开民间故事的滋养,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
民间故事是儿童心灵健康成长的重要养分,一个好的民间故事作品会让他们受益终生。优秀的民间故事用温暖的爱来感动人,给人的心灵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让人终身受益。民间故事与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精神成长有种天然的契合。周作人说过:“民间故事在儿童生活上之必要,因为这是他们精神上的最自然的食物,倘若不给予,缺损是永远无物能够弥补。可见,没有民间故事的童年,儿童将失去一个飘逸着芬芳的精神世界。因此认为,民间故事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中心有重要的地位。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1)教师缺乏必要的民间故事理论素养。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民间故事这种独具魅力的文体知之甚少,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具体表现在他们不了解民间故事的发展史,更谈不上阅读与民间故事有关的文学批评等。在调查中了解到,少数民族地区很多语文教师对民间故事这种文体的认识也是模糊不清的,对于什么是民间故事以及民间故事的特点都说不清楚,只是大概认为民间故事语言符合儿童心理,内容生动有趣,有教育意义。
(2)民间故事教学基本目标不明确。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依据。民间故事作品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教师备课时仅仅参考教参,对课程标准模棱两可,她们对于不同学段文学作品的要求没有整体思考,更多的时候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教课,这种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只能停留在个体经验层面。可见,搞好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故事教学,必须要明确民间故事教学的基本目标,有了目标,教学才有方向。
(3)无视民间故事文体特征,不把民间故事课文当“民间故事”来教。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老师无视民间故事文体特征,认为民间故事教学的思路与其他课文教学思路基本一致。在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儿童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体裁,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民间故事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
(4)民间故事课外阅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调查表明,在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的小学生喜欢民间故事,并且他们认为课外阅读民间故事对他们的课内学习有帮助,大受教育,他们还强烈要求教材中的民间故事再多一些。可见,要加强民间故事课外阅读。
三、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的几点思考
(1)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民间故事素养。教师民间故事素养的丰厚是民间故事教学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遗憾的是,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大多数教师民间故事理论明显欠缺,他们对民间故事这种文体的特点了解很少,在教学中不能根据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灵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对策,民间故事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师自身的民间故事素养不足,严重制约了民间故事教学的教学效果。可见,提高教师自身的民间故事素养已经刻不容缓。
(2)优化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的实施策略。语文课堂教学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民间故事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抓好课内民间故事教学是提高民间故事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
(3)加大民间故事课外教学的力度。在民间故事教学中,往往偏重围绕民间故事课文的教学,但是课堂之外同样重要。寿永明提到,如果一个学生的兴趣世界仅仅局限于准备功课,如果一个学生除了必修课的知识之外别的什么东西都没有掌握,如果学生的智力活动只局限在学习教科书里的内容而缺乏创造性的劳动,那么,学校对学生来说就会变成毫无吸引力的、抑郁沉闷的地方,而学习也就会变成沉重的、枯燥的、单调乏味的苦差事。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课外阅读教学不容忽视。
四、结束语
笔者深知,由于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有限,尚不能在比较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的分析基础之上给予更多的解决办法,只是针对问卷调查和访谈中的问题,提出了简单的意见和建议。笔者将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继续对这些问题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对于文中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谭旭东.童话精神及其对童年生命的呵护[J].湖南教育,2006,(5).
[3]寿永明.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论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课外阅读指导的思想[J].教育研究,2007,(5)
关键词:少数民放;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浅谈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然而社会在发展,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枯竭,许多少数民族年轻人自己本民族的民族文化了解甚少,致使民族精神及民族智慧难以延续下去。民间故事作为民族文学中代表性的体裁之一,深受少数民族儿童最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没有了民间故事、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没有了民间故事,周围世界对于他就会变成虽说是美的但却是画在画布上的画了,民间故事却能富于这幅画生命”。民间故事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内心世界离得最近,“民间故事世界与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同构对应的,是非常契合的”。对于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利用民间故事作为开发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课程的资源,这样的小课题研究是值得的。不仅可以丰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民族知識、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还使学生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因此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非常有意义。
一、民间故事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儿童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在孩子的眼中,花鸟草虫、星光月夜、风霜雨雪都蕴藏着无数的秘密。民间故事用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情节和形象、充满趣味的语言去为儿童创造一个神奇的世界,既丰富了儿童的想象力,同时又满足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可以说,民间故事是滋养儿童精神世界的独特方式,是儿童绚丽多彩的精神家园,幸福的童年离不开民间故事的滋养,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
民间故事是儿童心灵健康成长的重要养分,一个好的民间故事作品会让他们受益终生。优秀的民间故事用温暖的爱来感动人,给人的心灵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让人终身受益。民间故事与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精神成长有种天然的契合。周作人说过:“民间故事在儿童生活上之必要,因为这是他们精神上的最自然的食物,倘若不给予,缺损是永远无物能够弥补。可见,没有民间故事的童年,儿童将失去一个飘逸着芬芳的精神世界。因此认为,民间故事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中心有重要的地位。
二、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1)教师缺乏必要的民间故事理论素养。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民间故事这种独具魅力的文体知之甚少,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具体表现在他们不了解民间故事的发展史,更谈不上阅读与民间故事有关的文学批评等。在调查中了解到,少数民族地区很多语文教师对民间故事这种文体的认识也是模糊不清的,对于什么是民间故事以及民间故事的特点都说不清楚,只是大概认为民间故事语言符合儿童心理,内容生动有趣,有教育意义。
(2)民间故事教学基本目标不明确。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依据。民间故事作品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教师备课时仅仅参考教参,对课程标准模棱两可,她们对于不同学段文学作品的要求没有整体思考,更多的时候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教课,这种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只能停留在个体经验层面。可见,搞好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故事教学,必须要明确民间故事教学的基本目标,有了目标,教学才有方向。
(3)无视民间故事文体特征,不把民间故事课文当“民间故事”来教。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老师无视民间故事文体特征,认为民间故事教学的思路与其他课文教学思路基本一致。在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儿童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体裁,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民间故事真正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
(4)民间故事课外阅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调查表明,在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的小学生喜欢民间故事,并且他们认为课外阅读民间故事对他们的课内学习有帮助,大受教育,他们还强烈要求教材中的民间故事再多一些。可见,要加强民间故事课外阅读。
三、改进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的几点思考
(1)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民间故事素养。教师民间故事素养的丰厚是民间故事教学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遗憾的是,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大多数教师民间故事理论明显欠缺,他们对民间故事这种文体的特点了解很少,在教学中不能根据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灵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对策,民间故事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师自身的民间故事素养不足,严重制约了民间故事教学的教学效果。可见,提高教师自身的民间故事素养已经刻不容缓。
(2)优化小学语文民间故事教学的实施策略。语文课堂教学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民间故事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抓好课内民间故事教学是提高民间故事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
(3)加大民间故事课外教学的力度。在民间故事教学中,往往偏重围绕民间故事课文的教学,但是课堂之外同样重要。寿永明提到,如果一个学生的兴趣世界仅仅局限于准备功课,如果一个学生除了必修课的知识之外别的什么东西都没有掌握,如果学生的智力活动只局限在学习教科书里的内容而缺乏创造性的劳动,那么,学校对学生来说就会变成毫无吸引力的、抑郁沉闷的地方,而学习也就会变成沉重的、枯燥的、单调乏味的苦差事。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民间故事课外阅读教学不容忽视。
四、结束语
笔者深知,由于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有限,尚不能在比较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的分析基础之上给予更多的解决办法,只是针对问卷调查和访谈中的问题,提出了简单的意见和建议。笔者将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继续对这些问题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对于文中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谭旭东.童话精神及其对童年生命的呵护[J].湖南教育,2006,(5).
[3]寿永明.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论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课外阅读指导的思想[J].教育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