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物理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转变教育观念,发挥主体作用强调问题意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用策略。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精神;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1-042-1
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大部分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只注重物理概念、物理公式、物理技能等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批判、质疑、创造的能力,所以,广大物理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作教学任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评估者,在教学双边互动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人才观。教师不要再把风华正茂的学生当作“录音机”或者“容器”,而实行灌、挤、压;而要相信学生是会思考、会自学、会创新、智力相当的群体;教师要淡化权威角色,强化指导功能,由管束走向指导。教师不要再经常以“领导者”和“家长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要求学生言听计从,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知识构建过程。因而,教师只能把自己当作指导、启发、激励学生学习、求知、创新的引路人。
2.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建立师生之间平等融洽的关系。教师要教育学生、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教师要在课堂上构建多边活动,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活动,体现教学特长,要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产生勤学、乐学、好学的志趣。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继续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掌握现代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新理念,并且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自如,游刃有余,才能摆脱抱残守缺,故步自封,以至在教学中面对新的科技知识、新的教育手段捉襟见肘,无法适应的尴尬局面。
二、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主要表现为:良好的思维品质,独立的个性特征,如怀疑精神、创新意识、不迷信权威;优良的意志品质,强烈的求知欲,不竭的进取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例如在物理教学中穿插介绍伽利略敢于怀疑、不盲从权威的思想;介绍布鲁诺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学习牛顿的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学习居里夫人的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结合我国当代的物理学家为祖国的强大而奋发拼搏的生动事迹,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科学热情,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失败的精神。在创造活动中,错误和失败远远多于成功。爱迪生发明电灯,瓦特发明蒸汽机,莱特兄弟把飞机送上天,都是建立在成千上万次失败的基础上的,事实证明,失败会使人聪明,“失败是成功之母”,在物理教学中要将科学家们可歌可泣的百折不挠的意志,献身科学的精神融合在知识传授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人类的进步献身科学的责任心和勇于创新的顽强意志。
3.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精神。协同合作精神是21世纪对人材的基本要求。重大的发明创造,需要众多人才共同去探索、开发、创造。因此我們必须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精神,以满足未来的社会对人材的需求。
三、强调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与其说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的,倒不如说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促进的,因为如果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就谈不上解决问题。传统学习重视的是问题的答案,特别是所谓“标准答案”,往往忽略了问题本身。而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新,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新。
下面我们来看看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曾举过的一个例子:1998年底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市访问,希望听一堂中学的科学教育的公开课。接待人员安排了一所有名的重点中学为他们开了一堂高中一年级的物理课,任课教师是一位优秀的特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有理论、有实验;教学过程活跃,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气氛热烈,教师语言准确简练,教学时间安排精当,当教师说“这堂课就上到这里”的时候,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掌声雷动。可是5位美国客人却没有表情,当接待者请他们谈谈他们的观感时,他们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反问:这堂课教师问问题,学生问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
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显得何等重要。可是,平常在我们的课堂中,用得最多的是老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很活跃,其实学生还是在按照老师的思路去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长此下去,显然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所以我觉得,我们每个老师肩负着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重任,特别是要把这种思想贯穿到平时的课堂教学实际中去。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致力于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不断沟通师生关系的多种渠道,营造创新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鼓励他们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发明。这样长期下去,学生的素质一定能得到大面积的提高。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培养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就一定会培养出在世界竞争中立足不败之地的人才。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精神;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1-042-1
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大部分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只注重物理概念、物理公式、物理技能等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批判、质疑、创造的能力,所以,广大物理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作教学任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评估者,在教学双边互动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人才观。教师不要再把风华正茂的学生当作“录音机”或者“容器”,而实行灌、挤、压;而要相信学生是会思考、会自学、会创新、智力相当的群体;教师要淡化权威角色,强化指导功能,由管束走向指导。教师不要再经常以“领导者”和“家长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要求学生言听计从,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知识构建过程。因而,教师只能把自己当作指导、启发、激励学生学习、求知、创新的引路人。
2.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建立师生之间平等融洽的关系。教师要教育学生、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教师要在课堂上构建多边活动,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活动,体现教学特长,要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产生勤学、乐学、好学的志趣。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继续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只有掌握现代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新理念,并且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自如,游刃有余,才能摆脱抱残守缺,故步自封,以至在教学中面对新的科技知识、新的教育手段捉襟见肘,无法适应的尴尬局面。
二、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主要表现为:良好的思维品质,独立的个性特征,如怀疑精神、创新意识、不迷信权威;优良的意志品质,强烈的求知欲,不竭的进取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例如在物理教学中穿插介绍伽利略敢于怀疑、不盲从权威的思想;介绍布鲁诺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学习牛顿的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学习居里夫人的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结合我国当代的物理学家为祖国的强大而奋发拼搏的生动事迹,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科学热情,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失败的精神。在创造活动中,错误和失败远远多于成功。爱迪生发明电灯,瓦特发明蒸汽机,莱特兄弟把飞机送上天,都是建立在成千上万次失败的基础上的,事实证明,失败会使人聪明,“失败是成功之母”,在物理教学中要将科学家们可歌可泣的百折不挠的意志,献身科学的精神融合在知识传授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人类的进步献身科学的责任心和勇于创新的顽强意志。
3.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精神。协同合作精神是21世纪对人材的基本要求。重大的发明创造,需要众多人才共同去探索、开发、创造。因此我們必须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精神,以满足未来的社会对人材的需求。
三、强调问题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与其说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的,倒不如说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促进的,因为如果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就谈不上解决问题。传统学习重视的是问题的答案,特别是所谓“标准答案”,往往忽略了问题本身。而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新,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新。
下面我们来看看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曾举过的一个例子:1998年底一个美国科学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市访问,希望听一堂中学的科学教育的公开课。接待人员安排了一所有名的重点中学为他们开了一堂高中一年级的物理课,任课教师是一位优秀的特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有理论、有实验;教学过程活跃,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气氛热烈,教师语言准确简练,教学时间安排精当,当教师说“这堂课就上到这里”的时候,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掌声雷动。可是5位美国客人却没有表情,当接待者请他们谈谈他们的观感时,他们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反问:这堂课教师问问题,学生问答问题,既然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这堂课还上它干什么?
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显得何等重要。可是,平常在我们的课堂中,用得最多的是老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很活跃,其实学生还是在按照老师的思路去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长此下去,显然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所以我觉得,我们每个老师肩负着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重任,特别是要把这种思想贯穿到平时的课堂教学实际中去。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致力于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不断沟通师生关系的多种渠道,营造创新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鼓励他们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发明。这样长期下去,学生的素质一定能得到大面积的提高。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培养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就一定会培养出在世界竞争中立足不败之地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