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学后教”理念要求教师不强迫学生的学习,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且“研学后教”教学模式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经常鼓励学生无论对与错都要大胆说出,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团队合作、请教老师等方式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本文从研学案,研互动,研点拨,研探究,研評价五个方面阐述了“研学后教”理念下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研学后教”;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思考
“研学后教”理念的意义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创建更有效的模块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学目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以游戏与运动为例的系列模块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与身心愉悦、充分体验的氛围中,做到会学、乐学、善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和水平。“研学后教”课改理念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体育在立足于学科特点、课型特征的模式研究为突破点的基础,在创建的模式研究实施过程中阶段性地进行探索研究。“研学后教”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研学课堂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被学生熟悉运用。学生选择合适于自身学习需求的方法,体验到评价多元化带给学生的快乐。同时研学后教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在师生共同研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思路发生了改变,学生的思维在研学问题的设计引导下得到了激发,生生互学、互教的课堂的活力得到了体现、延续。小学体育教学中,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要求,促进“研学后教”理念的进一步完善,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最佳教学练方法。
一、研学案,提倡预习
1.研教材
研学案关键是一个“研”字,小学生的体育教材、学情、教法、学法这都将是研究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准确地制定教学的目标、教学任务,合理探讨在撰写研学案过程中的重难点引入技巧。如:将一个游戏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游戏叫“扫雷”,首先是设置疑问,怎样才能更快的转动起来且失误率最低。教师在设计时争取设计的游戏能起到一针见血、一点即明的作用。
2.自主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根据导学案上创设的情景,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育要切实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转变的今天,我们学校依据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它是根据学生的喜爱、兴趣、特长等由自己选择课外学习项目。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同时也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依据《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本学校教学特色,采用了五步教学模式,其中自主学习,探究合作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如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根据情景的设计,创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让学生有选择的自主练习,也可以结伴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答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地进行运动参与,明确了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可以参入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三年级的体操技巧前滚翻教学中,我课前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可以滚到的生活用品,让学生共同来观察一下它们的共性是什么?怎样可以向前滚到?当我们遇到图片上同样的危险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受伤?同学们可以试探着做一做,想一想,怎样才能使你的身体很轻松地向前滚动?同时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小组交流或结伴探讨,合作探究,做好安全保护工作,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出动作的要点,制定学习目标,达到锻炼的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反思,改进,提高。让学生会学,善学,乐学,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研互动,合作交流
在各小组的展示过程中进行、交流、质疑,在课前老师精心准备好投掷实心球的分解动作挂图,利用挂图直观地把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看,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并不是“饭来张口”的陈旧教育方式。学生们通过相互的语言交流踏上投掷的第一步。当然,同学之间会互相纠正错误动作,也会互相欣赏。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我们作为体育教师所一直追寻的。
学生在研究教师所给“展示”问题的基础上,每一个小组对本组所要展示的问题进行认真研讨和准备,并指派一名代表“登台”讲解或指派几名代表共同“表演”,同组的其他同学可随时补充,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随时切磋甚至批驳。在各小组把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时,教师要汇总学生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互动课堂是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为基础的。体育课更是如此,没有互动,就不能体现课堂中的多主体性,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互动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教师应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放开手脚,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教师相互就会有更多的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这样的师生互动将会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体育才会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例如排球双手垫球练习中,设计了多种分组练习,各小组推荐配合默契的同学进行展示,并用学生的掌声大小来加以鼓励。对登台表演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有效的激励自主学习精神,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研点拨,学练结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研学后教”理念的精髓所在。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应指导、服务好学生,使他们先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从一个诤友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研学后教”教学模式下,不仅提升自己的评价能力,同时也能得到反馈信息,从而完善自己的作品,进一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研学后教”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评价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应多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少评判。因为完成一个任务可以有许多种方法,即使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也会很正常的。通过延时评价,不但为学生提供一次极好的思考、改正机会,同时也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当然,教师要必要针对学生表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做适当的评价 精于点拨,精于启发,精于引导,讲为练服务,精讲多练,使学生在练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总结出学练技巧和动作要领,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知识要点,点拨动作要领与练习方法。精讲点拨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让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生理方面得到多一点收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学设计中,以学生的学为主,突出重点,学练结合,精讲多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锻炼的效果,用生理和心理上的人士来指导帮助小学生提高对自身的认识,激发求知欲,通过学练结合,提高自身锻炼能力。精讲,就是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用精练的语言、较少的时间,将教材的主要内容、特点、动作技术要领和技能练习向学生讲清。多练,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充分参与运动。精讲与多练有密切的关系。精讲是多练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精讲,才能留给学生多练,多练才能达到目的,精讲的知识也才能得到运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只有精讲多练密切配合,才能更有效地达到体育教学目的。例如在一节五年级的篮球二人胸前传接球课中,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学生能简单说出动作要点。学生分组带问题去练习,怎样传球可以使伙伴接球感觉轻松和愉快?为什么接不到球?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传球的路线与力量。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领悟二人胸前传接球动作要领。根据学生领悟汇总知识要点,提升为教师精讲内容:引球,双脚快速蹬地,伸臂,翻腕弹拨,上下肢协调配合,整体动作协调。学生根据精讲内容进行练习,运用知识提高运动技能并加以巩固练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四、研探究,拓展应用
自主探究,拓展训练,在创新中提高学习能力。各小组结合其它组的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领会的学习任务进行记忆,巩固练习,思考,求教。在学生原有知识已经全面学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拓展探究训练,更好的训练发散思维和综合能力,达到会用的目的。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的传统式和注入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不断创新,自主探究,开拓视野。在分组合作中巩固练习,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探究主题,开展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使学生在练习中得到巩固,获得运动技能和体育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运用探究试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运动的热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愉快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五、研评价,点睛总结
针对本节课所学的训练内容和任务以及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评价,评价运动参与和完成情况。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要点和运动技能,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展示、组间评比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学生在“研学”后遗留的疑问需要教师进行当堂的纠正与点拨。例如,投掷实心球教学中,学生最容易把发力的顺序从双脚传递到髋、腰后九断了,因此投掷出来的成绩不高。这就需要老师结合实际生活实践,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点研”作用。
总之,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往往使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不是非常系统,教师可以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体现知识、方法的系统性与规律性。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评,总结经验。“研学后教”的教学改革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为了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广大一线教师应站在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高度来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贯彻育人为本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郑美琼.小学体育教学新论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4期.
[2]王顺祥.创新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7期.
[3]丁伟明.让所有学生分享运动的快乐——由小学体育主题单元教学研究引发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04.
[4]张文良.试论在体育课堂中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03期.
[5]支同生.楊江虹,自主创新以企业为主体的几点思考[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11年11期.
[6]郭莲花.SOFIT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第9期.
作者简介:
胡慧文(1990.7—),女,广东广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关键词:“ 研学后教”;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思考
“研学后教”理念的意义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创建更有效的模块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学目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以游戏与运动为例的系列模块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与身心愉悦、充分体验的氛围中,做到会学、乐学、善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和水平。“研学后教”课改理念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体育在立足于学科特点、课型特征的模式研究为突破点的基础,在创建的模式研究实施过程中阶段性地进行探索研究。“研学后教”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研学课堂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被学生熟悉运用。学生选择合适于自身学习需求的方法,体验到评价多元化带给学生的快乐。同时研学后教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在师生共同研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思路发生了改变,学生的思维在研学问题的设计引导下得到了激发,生生互学、互教的课堂的活力得到了体现、延续。小学体育教学中,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要求,促进“研学后教”理念的进一步完善,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最佳教学练方法。
一、研学案,提倡预习
1.研教材
研学案关键是一个“研”字,小学生的体育教材、学情、教法、学法这都将是研究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准确地制定教学的目标、教学任务,合理探讨在撰写研学案过程中的重难点引入技巧。如:将一个游戏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游戏叫“扫雷”,首先是设置疑问,怎样才能更快的转动起来且失误率最低。教师在设计时争取设计的游戏能起到一针见血、一点即明的作用。
2.自主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根据导学案上创设的情景,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育要切实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转变的今天,我们学校依据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它是根据学生的喜爱、兴趣、特长等由自己选择课外学习项目。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同时也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依据《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本学校教学特色,采用了五步教学模式,其中自主学习,探究合作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如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根据情景的设计,创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让学生有选择的自主练习,也可以结伴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答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地进行运动参与,明确了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可以参入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三年级的体操技巧前滚翻教学中,我课前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可以滚到的生活用品,让学生共同来观察一下它们的共性是什么?怎样可以向前滚到?当我们遇到图片上同样的危险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受伤?同学们可以试探着做一做,想一想,怎样才能使你的身体很轻松地向前滚动?同时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小组交流或结伴探讨,合作探究,做好安全保护工作,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出动作的要点,制定学习目标,达到锻炼的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反思,改进,提高。让学生会学,善学,乐学,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研互动,合作交流
在各小组的展示过程中进行、交流、质疑,在课前老师精心准备好投掷实心球的分解动作挂图,利用挂图直观地把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看,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并不是“饭来张口”的陈旧教育方式。学生们通过相互的语言交流踏上投掷的第一步。当然,同学之间会互相纠正错误动作,也会互相欣赏。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我们作为体育教师所一直追寻的。
学生在研究教师所给“展示”问题的基础上,每一个小组对本组所要展示的问题进行认真研讨和准备,并指派一名代表“登台”讲解或指派几名代表共同“表演”,同组的其他同学可随时补充,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随时切磋甚至批驳。在各小组把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时,教师要汇总学生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互动课堂是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为基础的。体育课更是如此,没有互动,就不能体现课堂中的多主体性,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互动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教师应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放开手脚,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教师相互就会有更多的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这样的师生互动将会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体育才会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例如排球双手垫球练习中,设计了多种分组练习,各小组推荐配合默契的同学进行展示,并用学生的掌声大小来加以鼓励。对登台表演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有效的激励自主学习精神,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研点拨,学练结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研学后教”理念的精髓所在。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应指导、服务好学生,使他们先对作品进行自我评价,从一个诤友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研学后教”教学模式下,不仅提升自己的评价能力,同时也能得到反馈信息,从而完善自己的作品,进一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研学后教”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评价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应多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少评判。因为完成一个任务可以有许多种方法,即使有不同想法的学生,也会很正常的。通过延时评价,不但为学生提供一次极好的思考、改正机会,同时也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当然,教师要必要针对学生表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做适当的评价 精于点拨,精于启发,精于引导,讲为练服务,精讲多练,使学生在练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总结出学练技巧和动作要领,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知识要点,点拨动作要领与练习方法。精讲点拨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让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生理方面得到多一点收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学设计中,以学生的学为主,突出重点,学练结合,精讲多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锻炼的效果,用生理和心理上的人士来指导帮助小学生提高对自身的认识,激发求知欲,通过学练结合,提高自身锻炼能力。精讲,就是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用精练的语言、较少的时间,将教材的主要内容、特点、动作技术要领和技能练习向学生讲清。多练,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学生充分参与运动。精讲与多练有密切的关系。精讲是多练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精讲,才能留给学生多练,多练才能达到目的,精讲的知识也才能得到运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只有精讲多练密切配合,才能更有效地达到体育教学目的。例如在一节五年级的篮球二人胸前传接球课中,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学生能简单说出动作要点。学生分组带问题去练习,怎样传球可以使伙伴接球感觉轻松和愉快?为什么接不到球?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传球的路线与力量。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领悟二人胸前传接球动作要领。根据学生领悟汇总知识要点,提升为教师精讲内容:引球,双脚快速蹬地,伸臂,翻腕弹拨,上下肢协调配合,整体动作协调。学生根据精讲内容进行练习,运用知识提高运动技能并加以巩固练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四、研探究,拓展应用
自主探究,拓展训练,在创新中提高学习能力。各小组结合其它组的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领会的学习任务进行记忆,巩固练习,思考,求教。在学生原有知识已经全面学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进行拓展探究训练,更好的训练发散思维和综合能力,达到会用的目的。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的传统式和注入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不断创新,自主探究,开拓视野。在分组合作中巩固练习,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探究主题,开展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使学生在练习中得到巩固,获得运动技能和体育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运用探究试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运动的热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愉快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五、研评价,点睛总结
针对本节课所学的训练内容和任务以及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评价,评价运动参与和完成情况。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要点和运动技能,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展示、组间评比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学生在“研学”后遗留的疑问需要教师进行当堂的纠正与点拨。例如,投掷实心球教学中,学生最容易把发力的顺序从双脚传递到髋、腰后九断了,因此投掷出来的成绩不高。这就需要老师结合实际生活实践,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点研”作用。
总之,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往往使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不是非常系统,教师可以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体现知识、方法的系统性与规律性。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评,总结经验。“研学后教”的教学改革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为了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广大一线教师应站在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高度来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贯彻育人为本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郑美琼.小学体育教学新论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4期.
[2]王顺祥.创新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7期.
[3]丁伟明.让所有学生分享运动的快乐——由小学体育主题单元教学研究引发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04.
[4]张文良.试论在体育课堂中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03期.
[5]支同生.楊江虹,自主创新以企业为主体的几点思考[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11年11期.
[6]郭莲花.SOFIT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第9期.
作者简介:
胡慧文(1990.7—),女,广东广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