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本书阅读被列入2017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列为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阶段。整本书阅读将正式走进全国各中学语文课堂。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说,“整本书阅读”研究,重点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读,二是如何教,三是如何考。筆者结合已开展的阅读课谈一谈“如何读”中的一个问题——批注式阅读。
什么是批注式阅读?批注式阅读在中国古已有之,谓之评点。早在唐代就有了诗的评点,宋代出现了文的评点,后来又出现了小说的评点。天才的张竹坡,金圣叹,李贽,毛纶、毛宗纲父子以及脂砚斋们在明清时期大规模评点小说并且创下一门学派,留下千古妙语,珠玑灿烂,魅力四射,以至文坛上出现了无书不评的蔚然奇观。今天要谈的是整本书阅读中的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具体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入手。 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的读书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四课程内容”学习任务群1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法是精读、略读与浏览。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批注是十分必要的。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强调阅读过程中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强调读者理解的多样性和意义生成的不确定性。文本还原它丰富、立体、多维的开放性本质,师生均可实现阅读主体的地位,借助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图式去进行富有个性的解读,阅读由“教学”状态进入“真实的阅读”状态,通过对现有语言材料的梳理、提炼、概括、整合,学生从语言学习走向言语实践,从知识积累走向素养提升。批注式阅读教学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和预设性,课内与课外相互融合,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培养同步进行。基于此,当前整本书阅读之批注式阅读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内容与文体的“整本书”应该有不同的批注策略。
一、文学作品类的批注式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1中写道:“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大致说来,阅读文学作品,重在欣赏与批评。那么批注的内容应该是:赏析语言艺术;剖析写法;评点人物;由文本产生的联想;评价思想内容等
金圣叹在《水浒传》第一回里批道:“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乱自下生出;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臣民”的家天下时代,这句“乱自上作”,无异于石破天惊的一支利箭,猛烈地射向道貌岸然的统治阶层。老百姓并非是祸乱天下的根源,而“居庙堂之高”的王侯将相们才是祸国殃民的始作俑者。这是对作品的思想价值进行的批注。
二、学术著作类的批注式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1中写道:“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者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阅读学术著作,重在理解与思辨。那么批注的方法应该是:.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查字典,弄清词义,写在空白处;.提要: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批语:读书时,会有各种思想、见解、疑问产生,这些内容可随手写在空白处;生发联想.批判文本;质疑问难等。例如费老的《乡土中国》在中国社会学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读了《乡土中国》就会产生见解,生发联想。《乡土中国. 论文字下乡》文章阐述乡土社会对待语言的态度,论证了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的现实合理性,分析了乡土社会不采用文字的原因。
三、人物传记类的批注式阅读
人物传记类的批注式阅读重在事迹与品行。整本书阅读旨在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批注人物传记可以影响学生的三观。例如学生读《刘邦大帝》时的批注:印象深刻的几处细节,13页:刘邦目睹了爹爹受嫂嫂的气,而不敢言语的情景,心中很不是滋味……何时才是我刘邦出身之时啊?14页:刘邦大嫂提出分家,刘邦在一天之内两次受到这样的刺激,脸色十分难看,吃饭没吃,回到屋中睡觉去了,他日王侯,定要叫你等另眼相看,刘邦狠狠发了句自己都不知道能否实现的誓言。34页:到咸阳看了城市尤其是阿房宫,这是怎样的二座宫殿啊。36页:见到皇帝,大丈夫生当如此。
鲜廉寡耻的市井混混刘邦,在母亲指责刺激下狠狠地甩出了一句:他日王侯,定要你等另眼相看,这是不服输的誓言,面对威风凛凛的秦始皇,叹出大丈夫生当如此,这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面对不如意人生的原始动力,这样的刺激在他心中扎了根,甚至进入了骨髓,给他以后的人生进步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创造丰功伟绩的帝王如此,平凡人亦如此,爱因斯坦没有埋没在老师讥讽中,鲁迅也没沉沦在轻蔑与侮辱中,人一生的前进需要动力,敢问动力在何处?在于自身的灵魂深处,……
陈善在《扪虱新语》里有一段颇为精湛的论述:“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其所以入,终当求其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洒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于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法也。”鲁迅对《红楼梦》的批注是:经学家看见了《易》,道学家看见了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宋代理学家陆九渊有句名言:“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就是阅读者尽量去理解六经本义,文本还原;六经注我,却是阅读者利用六经的话来解释自己的思想。
批注式阅读主张读者的主观意识大于客观的文本意义。批注式阅读的高级境界是从“我注六经”,走向“六经注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有感而批,有疑则注,有得便获。阅读思考,快乐阅读!
什么是批注式阅读?批注式阅读在中国古已有之,谓之评点。早在唐代就有了诗的评点,宋代出现了文的评点,后来又出现了小说的评点。天才的张竹坡,金圣叹,李贽,毛纶、毛宗纲父子以及脂砚斋们在明清时期大规模评点小说并且创下一门学派,留下千古妙语,珠玑灿烂,魅力四射,以至文坛上出现了无书不评的蔚然奇观。今天要谈的是整本书阅读中的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具体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入手。 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的读书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读懂文本,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四课程内容”学习任务群1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法是精读、略读与浏览。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批注是十分必要的。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强调阅读过程中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强调读者理解的多样性和意义生成的不确定性。文本还原它丰富、立体、多维的开放性本质,师生均可实现阅读主体的地位,借助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图式去进行富有个性的解读,阅读由“教学”状态进入“真实的阅读”状态,通过对现有语言材料的梳理、提炼、概括、整合,学生从语言学习走向言语实践,从知识积累走向素养提升。批注式阅读教学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和预设性,课内与课外相互融合,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培养同步进行。基于此,当前整本书阅读之批注式阅读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内容与文体的“整本书”应该有不同的批注策略。
一、文学作品类的批注式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1中写道:“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大致说来,阅读文学作品,重在欣赏与批评。那么批注的内容应该是:赏析语言艺术;剖析写法;评点人物;由文本产生的联想;评价思想内容等
金圣叹在《水浒传》第一回里批道:“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乱自下生出;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臣民”的家天下时代,这句“乱自上作”,无异于石破天惊的一支利箭,猛烈地射向道貌岸然的统治阶层。老百姓并非是祸乱天下的根源,而“居庙堂之高”的王侯将相们才是祸国殃民的始作俑者。这是对作品的思想价值进行的批注。
二、学术著作类的批注式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学习任务群1中写道:“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者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阅读学术著作,重在理解与思辨。那么批注的方法应该是:.注释: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查字典,弄清词义,写在空白处;.提要:边看边思考,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中心思想,把握文章脉络;.批语:读书时,会有各种思想、见解、疑问产生,这些内容可随手写在空白处;生发联想.批判文本;质疑问难等。例如费老的《乡土中国》在中国社会学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读了《乡土中国》就会产生见解,生发联想。《乡土中国. 论文字下乡》文章阐述乡土社会对待语言的态度,论证了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的现实合理性,分析了乡土社会不采用文字的原因。
三、人物传记类的批注式阅读
人物传记类的批注式阅读重在事迹与品行。整本书阅读旨在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批注人物传记可以影响学生的三观。例如学生读《刘邦大帝》时的批注:印象深刻的几处细节,13页:刘邦目睹了爹爹受嫂嫂的气,而不敢言语的情景,心中很不是滋味……何时才是我刘邦出身之时啊?14页:刘邦大嫂提出分家,刘邦在一天之内两次受到这样的刺激,脸色十分难看,吃饭没吃,回到屋中睡觉去了,他日王侯,定要叫你等另眼相看,刘邦狠狠发了句自己都不知道能否实现的誓言。34页:到咸阳看了城市尤其是阿房宫,这是怎样的二座宫殿啊。36页:见到皇帝,大丈夫生当如此。
鲜廉寡耻的市井混混刘邦,在母亲指责刺激下狠狠地甩出了一句:他日王侯,定要你等另眼相看,这是不服输的誓言,面对威风凛凛的秦始皇,叹出大丈夫生当如此,这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面对不如意人生的原始动力,这样的刺激在他心中扎了根,甚至进入了骨髓,给他以后的人生进步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创造丰功伟绩的帝王如此,平凡人亦如此,爱因斯坦没有埋没在老师讥讽中,鲁迅也没沉沦在轻蔑与侮辱中,人一生的前进需要动力,敢问动力在何处?在于自身的灵魂深处,……
陈善在《扪虱新语》里有一段颇为精湛的论述:“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其所以入,终当求其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洒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于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法也。”鲁迅对《红楼梦》的批注是:经学家看见了《易》,道学家看见了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宋代理学家陆九渊有句名言:“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就是阅读者尽量去理解六经本义,文本还原;六经注我,却是阅读者利用六经的话来解释自己的思想。
批注式阅读主张读者的主观意识大于客观的文本意义。批注式阅读的高级境界是从“我注六经”,走向“六经注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有感而批,有疑则注,有得便获。阅读思考,快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