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德育在中小学育人体系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已经无须赘述,然而,就目前我国德育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德育的低效仍然是德育教育存在的最核心问题。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国家领导人再次强调德育,本文就国内近五年有关中小学德育低效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总结,并探讨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展望了后续研究的焦点和方向。
[关键词] 中小学;德育低效;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1-0050-04
德育即道德教育(黄向阳),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德育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落实到学生身上的东西不多,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道德行为习惯的东西则更是有限。五年前的十六大政府工作报告同样提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五年间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为什么难以取得显著成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而如何进行德育创新,加强和改进德育效果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查阅了近五年有关德育低效问题的研究成果,欲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一、德育低效的原因
关于德育低效的原因,论者主要提出了以下一些观点,笔者从四个角度进行了总结:
1.忽视德育对象主体性
现行德育体系中的不少德育活动是在师长从宏观到微观的指导和组织下,学生被要求“参加”的,学生不是主体,只是“例行公事”地“参加”,是一种客体的参与,成了“道德的容器”或旁观者。这种活动培养出的是听话、有听话道德的学生。无疑,我授你受、不存在师生对话的霸道教育所教育出的更多的是道德行为能力不强、言行不一的学生(任兰香,2007)。德育工作者忽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各自差异,把不同的学生看成统一的、消极的客体;超越受教育对象的认知,忽视了不道德行为的影响,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使德育过程与道德内化相分离,德育主体精神的缺位,完全改变了德育工作的性质,使德育成了异化的、反道德的教育(黄健,2005)。学校德育教育片面强调学生对于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却无视义务和权利的对等性,忽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把道德教育变成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李星云、杨帆,2002)。
2.德育的内容政治化、目标虚化、方法陈旧
当前的德育,在德育内容上过分强调政治和法纪教育,而忽视思想和道德教育,德育成了政治的附庸而丧失了自己独特的品质、本质和价值(张明卓,2002)。学校德育脱离生活,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社会的研究不够,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我们的学校德育可谓涛声依旧,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对学校德育面临的社会真实情况考虑得太少,仍是坐在教室里听取教师的道德说教。二是学校德育手段的创新不够,面对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我们的学校德育没有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迄今上网这一手段仍很少在学校德育中采用,即使采用了也常是手段新、内容旧、价值不大(王毓珣、王颖,2005)。控制性的德育使德育课程低效:教育者根据自己的意愿或教育者所代表的利益需要进行教育。为了让学生树立对某种道德观念的认同,千方百计找出认同的理由,凡是有利于认同就讲,不利于认同的就不讲。一旦碰到与教育者所讲的道德观念相悖的现象,学生的道德观念就改变了(高红艳、翁永电,2005)。教育者方法落后,效果欠佳: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教育者不学习,不调查,不研究,不设计,习惯于多灌输,少启发;多压制,少诱导;多说教,少指点;多替代,少帮助;多言教,少身教;多理论,少实践等教育方法,学生只知道德育的内容而不知道怎样去做,更不知道为什么去做,做了又有什么感受和作用(张明卓,2002)。德育目标贪大求高,缺乏层次性:我国中小学有些德育目标没有考虑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国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出现德育目标倒挂的现象。德育途径封闭单一,未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与失败(梁俊,2003)。
3.社会环境的影响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中小学生的思想已呈多元化趋势。多种人生观、价值观并存,思想表现多具有两面性。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和个性获得的巨大解放所带来的物质文化超前发展,人文文化相对滞后,相应的经济伦理和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的事实,容易引起人们把市场的原则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学校也毫不例外地受到冲击,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表现处处可见(张明卓,2002)。信息化、网络化、多元化的进程引起学习行为的变革,对学校教育构成挑战;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大量可变因素,导致德育效果的不稳定(黄健,2005)。网络使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这把双刃剑在给网民带来知识、便利的同时,网上色情、暴力、垃圾信息等会毒害、腐蚀人的灵魂,特别是对于身心正处在发展中的中学生网民,极易在网络中迷失自我并导致道德沦丧,荒废学业,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甚至走上自杀、犯罪的道路。网络环境的这一不利现实,给中学德育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庞玲庆,2007)。德育低效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机制的低效:社会对改革带来的新鲜事物还不能有效规范,改革与时代的剧烈变化,使得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某些领域处于道德真空状态,中学产生的道德危机并不是学校德育的原因,而是我们这个社会无序的一种深层反映(高红艳、翁永电,2005)。
4.家庭教育的缺失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都为独生子女,家长总是倾尽心力去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但由于方法欠妥,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以馋、懒、散、浮、嫩、娇、傲、独、冷、赖为特征的“顺境综合症”,这给学校教育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张明卓,2002)。有些家庭的教育存在严重问题, 教育子女方式方法不当。有些家长对子女言行表现如何根本不闻不问;有的不知道怎么教育子女,还以为“棒打出孝子”;还有的忙于生计或事业,无暇照顾子女, 使得家庭教育形同虚设(郭晓青,2007)。
除了上述四个层次的原因之外,还有学者提出其他的一些观点,比如:应试教育的弊端制约着德育实效,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导致德育工作低效;某些教师的不良师德降低了德育实效(张明卓,2002);德行成本过高是当前中小学德育低效的原因(曲正伟、杨颖秀,2002);德育评价注重文本考试,忽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梁俊,2003);校长个人对德育工作口头重视、观念忽视、行动漠视的办学思想,为学校德育低效埋下伏笔(林英典,2004)。
二、提高中小学校德育实效的对策
摆脱德育低效的建议众说纷纭,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加以总结。
1.宏观方面
(1)转变指导思想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重“智”轻“德”的传统观念(张水耀,2005);树立“完人”教育观,实施“全人教育”,完人教育就是塑造健全的人格,使每个学生的全人格都能获得全面发展(张明卓,2002);树立大德育观,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整个社会中加以探索,注重德育的多元化、动态化、社会化和立体化(李星云、杨帆,2002)。
(2)遵循德育规律
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逐层实现德育目标。可以把德育目标由低到高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也就是德育目标的最浅层次,是要求学生遵守社会的基本公德,这是道德的底线;第二层次,是弘扬的层次,这是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的德育目标;第三层次,是追求的层次,这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为基础,以追求更加崇高的人生理想为目标的德育体系(张水耀,2005)。
(3)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学生所处的环境不仅仅囿于校园这一方净土,还包括校园外广阔的社会环境。综合起来说,校园内外的社会环境有不断刺激、巩固和加深人的思想、心理等主观认识的作用,即强化,我们就应努力寻找对策,尽力让环境的强化作用顺应德育要求,增强环境对德育的正向影响力度(任兰香,2007);大力改善学校教育环境,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密切联系社会实践,其次要改善网络的管理工作,最后要创设好的家庭环境,让学生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庞玲庆,2007)。
2.微观方面
(1)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
中小学德育内容应适当增加一系列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意识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科学道德教育、艾滋病和性病的预防教育等,使德育内容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梁俊,2003);建构校本德育课程,要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深入分析、挖掘、整合成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形成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校本课程(林英典,2004);德育课程内容要体现个体功能,增加从个人生存发展出发,从学生自身利益出发的道德观和道德行为的内容(高红艳、翁永电,2005);适当压缩道德知识教育的比重,适度增加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等的比重(王毓珣、王颖,2005)。
(2)改进德育的育人方式
不仅仅将德育局限在课堂里,构建立体的德育网络,如成立家长委员会、教师于家长互访、同校外机关、文化部门、司法、环保、社区等企业事业单位和团体建立定点联系(张水耀,2005);强调体验,让德育从单向走向双向,从封闭走向开放,创设民主的对话形式,使学生真正投入到交流、对话中来,并从中进行启发教育(林英典,2004);既要重视课堂教学,也要重视课外活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况,组合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教学方案,创设一定的情境(课堂活动),使学生置身其中,有亲历的感受,此外,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感受,并对活动加以指导,避免走过场,流于形式(李俊,2007);加强德育基地建设,要组织力量研究基地的教育资源与学校现行教材、课堂教学的结合点,对基地的教育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以进一步增强教育效果(黄江浩,2007)。
(3)优化德育评价方式
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让评价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使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对学生的评语不仅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而且要体现出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带有鼓励性质(李俊,2007);对学生品德的评价方式要“生活化”,对学生德育考察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一张期末试卷,我们对学生的品德考察应拓展到他们的实际生活表现中,家长、任课教师、同学和社区群众都是重要的发言人(李俊,2007)。
三、对德育低效的进一步思考
有学者曾经说过:“德育是最有魅力的,因为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美丽人生的追求……”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的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类文明又取得了新的进步,但反思我们的道德教育,笔者不禁要反问:德育的下一个五年出路在哪里。这是我们时代的课题,也将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继续关注的热点。
在笔者看来,现行教育体制下考试作为选拔人才、升学的最主要依据,是理想中德育为先和实践中德育的尴尬境地相冲突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在教育资源并不发达的落后地区,德育为先显得过于理想化,德育在课程体系中、德育老师在教师群体中、德育课在学生心中也许都是处于无关紧要的劣势地位。要解决这种矛盾与冲突,校长所扮演的角色将发挥重要作用,校长的办学理念要紧跟党中央的大方向,维护德育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强化德育重要性的意识,把这种理念渗入校园文化,才能使德育为先有实施的基础。
其次,德育评价缺少明确的指标体系,直接道德教育缺少目标性和衡量标准,在实践过程中充满盲目性。中小学校的学生守则写得大而空,以中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几乎不能理解,作为评价标准的重要载体之一,学生守则成了一种摆设。笔者认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应该从道德的底线开始,先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能做的,指标体系亦然。
最后,教育是一种感情高度注入的事业,德育表现的尤为明显,直接的感情交流是德育的最有效途径。从班级构成来看,小班化更适于师生交流、沟通,德育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从目前我国的人口和经济状况来看,普及小班化几乎不可能,并且,目前中小学校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越来越强烈、职业认同感偏低,对教育缺乏应有的感情,无法由衷地热爱学生,这些无疑都不利于德育高效。
再看众多学者的研究结论,不乏抽象空洞的对策分析,缺乏可操作性。当前国内的德育问题研究,就德育低效的原因探讨已经比较全面,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后续研究,应将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德育高效的对策研究上,尤其是侧重德育实施效果的评价方案设计和增加措施的可操作性上。
参考文献
[1]黄向阳. 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0.
[2]任兰香. 当前我国德育低效的缘由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1).
[3]黄健. 叩问德育低效的原因[J].江苏教育研究,2005(1).21-23.
[4]李星云, 杨帆.中小学德育低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5).21-24.
[5]张明卓. 当前中小学德育实效性探微[J].教学与管理,2002(2).25-27.
[6]王毓珣, 王颖. 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寻[J].江西教育科研,2005(5).20-22.
[7]高红艳, 翁永电. 中学德育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05(8).39-40.
[8]梁俊. 试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低效的原因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9).34-36.
[9]庞玲庆. 探析中学德育低效的原因及对策[J].科教文汇,2007(1).47-48.
[10]郭晓青. 论当前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凯里学院学报,2007(4).81-82.
[11]曲正伟, 杨颖秀. 德行成本:学校德育低效问题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02(4).8-10
[12]林英典. 学校德育低效的校本成因与对策[J].基础教育参考,2004(11).39-41.
[13]张水耀. 如何摆脱德育低效状态的几点思考[J].天津教育,2005(12).35-37.
[14]李俊. 中小学德育的不足及对策探析[J].小学校长,2007(4).27-28.
[15]黄江浩. 中小学德育工作低效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教育2007,(6).
[16]汪凤炎. 德化的生活[M].北京:人民出版社,1-10.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 吴国良)
[关键词] 中小学;德育低效;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1-0050-04
德育即道德教育(黄向阳),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德育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落实到学生身上的东西不多,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道德行为习惯的东西则更是有限。五年前的十六大政府工作报告同样提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五年间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为什么难以取得显著成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而如何进行德育创新,加强和改进德育效果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查阅了近五年有关德育低效问题的研究成果,欲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一、德育低效的原因
关于德育低效的原因,论者主要提出了以下一些观点,笔者从四个角度进行了总结:
1.忽视德育对象主体性
现行德育体系中的不少德育活动是在师长从宏观到微观的指导和组织下,学生被要求“参加”的,学生不是主体,只是“例行公事”地“参加”,是一种客体的参与,成了“道德的容器”或旁观者。这种活动培养出的是听话、有听话道德的学生。无疑,我授你受、不存在师生对话的霸道教育所教育出的更多的是道德行为能力不强、言行不一的学生(任兰香,2007)。德育工作者忽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各自差异,把不同的学生看成统一的、消极的客体;超越受教育对象的认知,忽视了不道德行为的影响,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使德育过程与道德内化相分离,德育主体精神的缺位,完全改变了德育工作的性质,使德育成了异化的、反道德的教育(黄健,2005)。学校德育教育片面强调学生对于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却无视义务和权利的对等性,忽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把道德教育变成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李星云、杨帆,2002)。
2.德育的内容政治化、目标虚化、方法陈旧
当前的德育,在德育内容上过分强调政治和法纪教育,而忽视思想和道德教育,德育成了政治的附庸而丧失了自己独特的品质、本质和价值(张明卓,2002)。学校德育脱离生活,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社会的研究不够,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我们的学校德育可谓涛声依旧,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对学校德育面临的社会真实情况考虑得太少,仍是坐在教室里听取教师的道德说教。二是学校德育手段的创新不够,面对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我们的学校德育没有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迄今上网这一手段仍很少在学校德育中采用,即使采用了也常是手段新、内容旧、价值不大(王毓珣、王颖,2005)。控制性的德育使德育课程低效:教育者根据自己的意愿或教育者所代表的利益需要进行教育。为了让学生树立对某种道德观念的认同,千方百计找出认同的理由,凡是有利于认同就讲,不利于认同的就不讲。一旦碰到与教育者所讲的道德观念相悖的现象,学生的道德观念就改变了(高红艳、翁永电,2005)。教育者方法落后,效果欠佳: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教育者不学习,不调查,不研究,不设计,习惯于多灌输,少启发;多压制,少诱导;多说教,少指点;多替代,少帮助;多言教,少身教;多理论,少实践等教育方法,学生只知道德育的内容而不知道怎样去做,更不知道为什么去做,做了又有什么感受和作用(张明卓,2002)。德育目标贪大求高,缺乏层次性:我国中小学有些德育目标没有考虑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国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出现德育目标倒挂的现象。德育途径封闭单一,未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与失败(梁俊,2003)。
3.社会环境的影响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中小学生的思想已呈多元化趋势。多种人生观、价值观并存,思想表现多具有两面性。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和个性获得的巨大解放所带来的物质文化超前发展,人文文化相对滞后,相应的经济伦理和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的事实,容易引起人们把市场的原则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学校也毫不例外地受到冲击,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表现处处可见(张明卓,2002)。信息化、网络化、多元化的进程引起学习行为的变革,对学校教育构成挑战;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大量可变因素,导致德育效果的不稳定(黄健,2005)。网络使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这把双刃剑在给网民带来知识、便利的同时,网上色情、暴力、垃圾信息等会毒害、腐蚀人的灵魂,特别是对于身心正处在发展中的中学生网民,极易在网络中迷失自我并导致道德沦丧,荒废学业,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甚至走上自杀、犯罪的道路。网络环境的这一不利现实,给中学德育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庞玲庆,2007)。德育低效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机制的低效:社会对改革带来的新鲜事物还不能有效规范,改革与时代的剧烈变化,使得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某些领域处于道德真空状态,中学产生的道德危机并不是学校德育的原因,而是我们这个社会无序的一种深层反映(高红艳、翁永电,2005)。
4.家庭教育的缺失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都为独生子女,家长总是倾尽心力去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但由于方法欠妥,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以馋、懒、散、浮、嫩、娇、傲、独、冷、赖为特征的“顺境综合症”,这给学校教育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张明卓,2002)。有些家庭的教育存在严重问题, 教育子女方式方法不当。有些家长对子女言行表现如何根本不闻不问;有的不知道怎么教育子女,还以为“棒打出孝子”;还有的忙于生计或事业,无暇照顾子女, 使得家庭教育形同虚设(郭晓青,2007)。
除了上述四个层次的原因之外,还有学者提出其他的一些观点,比如:应试教育的弊端制约着德育实效,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导致德育工作低效;某些教师的不良师德降低了德育实效(张明卓,2002);德行成本过高是当前中小学德育低效的原因(曲正伟、杨颖秀,2002);德育评价注重文本考试,忽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梁俊,2003);校长个人对德育工作口头重视、观念忽视、行动漠视的办学思想,为学校德育低效埋下伏笔(林英典,2004)。
二、提高中小学校德育实效的对策
摆脱德育低效的建议众说纷纭,笔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加以总结。
1.宏观方面
(1)转变指导思想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重“智”轻“德”的传统观念(张水耀,2005);树立“完人”教育观,实施“全人教育”,完人教育就是塑造健全的人格,使每个学生的全人格都能获得全面发展(张明卓,2002);树立大德育观,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整个社会中加以探索,注重德育的多元化、动态化、社会化和立体化(李星云、杨帆,2002)。
(2)遵循德育规律
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逐层实现德育目标。可以把德育目标由低到高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也就是德育目标的最浅层次,是要求学生遵守社会的基本公德,这是道德的底线;第二层次,是弘扬的层次,这是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的德育目标;第三层次,是追求的层次,这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为基础,以追求更加崇高的人生理想为目标的德育体系(张水耀,2005)。
(3)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学生所处的环境不仅仅囿于校园这一方净土,还包括校园外广阔的社会环境。综合起来说,校园内外的社会环境有不断刺激、巩固和加深人的思想、心理等主观认识的作用,即强化,我们就应努力寻找对策,尽力让环境的强化作用顺应德育要求,增强环境对德育的正向影响力度(任兰香,2007);大力改善学校教育环境,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密切联系社会实践,其次要改善网络的管理工作,最后要创设好的家庭环境,让学生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庞玲庆,2007)。
2.微观方面
(1)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
中小学德育内容应适当增加一系列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意识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科学道德教育、艾滋病和性病的预防教育等,使德育内容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梁俊,2003);建构校本德育课程,要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深入分析、挖掘、整合成有效的德育课程资源,形成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校本课程(林英典,2004);德育课程内容要体现个体功能,增加从个人生存发展出发,从学生自身利益出发的道德观和道德行为的内容(高红艳、翁永电,2005);适当压缩道德知识教育的比重,适度增加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等的比重(王毓珣、王颖,2005)。
(2)改进德育的育人方式
不仅仅将德育局限在课堂里,构建立体的德育网络,如成立家长委员会、教师于家长互访、同校外机关、文化部门、司法、环保、社区等企业事业单位和团体建立定点联系(张水耀,2005);强调体验,让德育从单向走向双向,从封闭走向开放,创设民主的对话形式,使学生真正投入到交流、对话中来,并从中进行启发教育(林英典,2004);既要重视课堂教学,也要重视课外活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况,组合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教学方案,创设一定的情境(课堂活动),使学生置身其中,有亲历的感受,此外,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感受,并对活动加以指导,避免走过场,流于形式(李俊,2007);加强德育基地建设,要组织力量研究基地的教育资源与学校现行教材、课堂教学的结合点,对基地的教育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以进一步增强教育效果(黄江浩,2007)。
(3)优化德育评价方式
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让评价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使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对学生的评语不仅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而且要体现出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带有鼓励性质(李俊,2007);对学生品德的评价方式要“生活化”,对学生德育考察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一张期末试卷,我们对学生的品德考察应拓展到他们的实际生活表现中,家长、任课教师、同学和社区群众都是重要的发言人(李俊,2007)。
三、对德育低效的进一步思考
有学者曾经说过:“德育是最有魅力的,因为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美丽人生的追求……”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的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类文明又取得了新的进步,但反思我们的道德教育,笔者不禁要反问:德育的下一个五年出路在哪里。这是我们时代的课题,也将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继续关注的热点。
在笔者看来,现行教育体制下考试作为选拔人才、升学的最主要依据,是理想中德育为先和实践中德育的尴尬境地相冲突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在教育资源并不发达的落后地区,德育为先显得过于理想化,德育在课程体系中、德育老师在教师群体中、德育课在学生心中也许都是处于无关紧要的劣势地位。要解决这种矛盾与冲突,校长所扮演的角色将发挥重要作用,校长的办学理念要紧跟党中央的大方向,维护德育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强化德育重要性的意识,把这种理念渗入校园文化,才能使德育为先有实施的基础。
其次,德育评价缺少明确的指标体系,直接道德教育缺少目标性和衡量标准,在实践过程中充满盲目性。中小学校的学生守则写得大而空,以中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几乎不能理解,作为评价标准的重要载体之一,学生守则成了一种摆设。笔者认为对中小学生的德育应该从道德的底线开始,先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能做的,指标体系亦然。
最后,教育是一种感情高度注入的事业,德育表现的尤为明显,直接的感情交流是德育的最有效途径。从班级构成来看,小班化更适于师生交流、沟通,德育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从目前我国的人口和经济状况来看,普及小班化几乎不可能,并且,目前中小学校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越来越强烈、职业认同感偏低,对教育缺乏应有的感情,无法由衷地热爱学生,这些无疑都不利于德育高效。
再看众多学者的研究结论,不乏抽象空洞的对策分析,缺乏可操作性。当前国内的德育问题研究,就德育低效的原因探讨已经比较全面,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后续研究,应将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德育高效的对策研究上,尤其是侧重德育实施效果的评价方案设计和增加措施的可操作性上。
参考文献
[1]黄向阳. 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0.
[2]任兰香. 当前我国德育低效的缘由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1).
[3]黄健. 叩问德育低效的原因[J].江苏教育研究,2005(1).21-23.
[4]李星云, 杨帆.中小学德育低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5).21-24.
[5]张明卓. 当前中小学德育实效性探微[J].教学与管理,2002(2).25-27.
[6]王毓珣, 王颖. 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寻[J].江西教育科研,2005(5).20-22.
[7]高红艳, 翁永电. 中学德育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05(8).39-40.
[8]梁俊. 试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低效的原因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9).34-36.
[9]庞玲庆. 探析中学德育低效的原因及对策[J].科教文汇,2007(1).47-48.
[10]郭晓青. 论当前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凯里学院学报,2007(4).81-82.
[11]曲正伟, 杨颖秀. 德行成本:学校德育低效问题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02(4).8-10
[12]林英典. 学校德育低效的校本成因与对策[J].基础教育参考,2004(11).39-41.
[13]张水耀. 如何摆脱德育低效状态的几点思考[J].天津教育,2005(12).35-37.
[14]李俊. 中小学德育的不足及对策探析[J].小学校长,2007(4).27-28.
[15]黄江浩. 中小学德育工作低效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教育2007,(6).
[16]汪凤炎. 德化的生活[M].北京:人民出版社,1-10.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 吴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