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是指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能力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智力,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慧。想象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一种写作能力。想象是写作的起点,写作离不开想象的参与。好的文章往往得益于美妙的想象,如《荷塘月色》当中的一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段文字,“羞涩”也好,“歌声”也好,都是主观想象之笔。朱自清能把月光下寂静的荷塘写得如此富有生气,靠的不是用宏伟的结构和华美的文字,而是新奇的想象。
此类美文,一些同学看后常叹息:“这景,我也观赏过;这些事,我经历过;这一主题,我也思考过,为什么他写得这么精彩,而我不行呢?”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象缺位。
想象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写作文时如何运用想象呢?其实,虚构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教材为我们设计了很多虚构类题目,训练同学们的想象能力。例如,《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丹柯》一文就设计了一个题目:假如你就是跟随丹柯走出黑暗的人之一,在林子里遇到了大雨,想象你可能见到的景象和困难,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字。编者的设题意图是针对环境描写,训练学生在规定情境下的想象力。
这是一道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好题,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认真完成。同学们完成后,通过小组推荐,我精选了如下几个写作片段,并附上学生的点评。
大地一片黑暗,黑云压城城欲摧,无尽的压力涌上心头,大地震动,天空仿佛在吼叫,大家也在吼叫,天空的黑暗仿佛要把大地吞噬一般,地上的草树此刻仿佛具有了生命,它们在嘶叫,在抓狂,好像要把族人杀死在此,四周不停有人在呼喊,不停有人在死亡。突然,林子的上方来了大雷雨,一道道白光让这本就黑暗的世界有了一丝惨白的光芒,我们渺小的族人在这吓人的雷声中从没有停止过抖动,那参天的大树在这惨白的雷光中仿佛变成了一张张网向我们压来,无尽的恐惧涌上心头,并且仿佛有一种可怕的、黑暗的、寒冷的东西正从树枝的黑暗中望着那些走路的人。
我们艰难地前进,有的人在地上爬行,有的人则靠在树干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有的人在不停地叫骂,小孩子在不停地痛哭,他们失望、绝望,没有一丝力气……
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丝亮光,火红火红的,它让人们欢呼起来,再次见到光明,啊!那是一颗燃烧的心灵,他是丹柯,对,是他,丹柯高举着那颗燃烧的心,给人们照亮道路,自己领头向前奔去,我们跟随他拼命地向前跑去,树林分开了,真的分开了,在林子上,以前还有雷雨,可是,这会儿,太阳发出了灿烂的光芒,草原一起一伏,好像在呼吸一样,草叶带着一颗一颗钻石一样的雨珠在闪亮,河面上泛着金光。
我们在草原上欢呼,我们在奔跑,只有丹柯躺在那里,那颗心裂散开来,形成了许多的星……
学生对本文段的点评:主题鲜明,思路清晰。文章开头,“黑云压城城欲摧”形象地写出当时环境恶劣。文章想象合理,如雷雨劈开大树的宏大景象。使得文章活灵活现。还细致地描写了不同的形态,“痛哭”“喘着粗气”“爬行”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人在面临巨大困难时的恐惧心理。文章最后写出了对丹柯的同情。用了对比、比喻、烘托等艺术手法写出了对一个伟大英雄的逝去的悲伤,用浪漫主义手法突出了人的伟大力量。
狂风怒吼着,树木扭打着……走在浓密的树林中,潮湿闷热,巨人一样的大树挡着路,树枝都交叉在一起,那些虬曲的树根牢牢地长在沼泽里,我们寻找不到一条可以走的路,丹柯走在最前面,走的每一步都充满惊险。浓密的树林中有长蛇,有奇异的昆虫,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野兽,有一次就在沼泽地碰到一条花斑巨蟒,身体足有十米长,一张大口可以把人的整个头吞下去。它张开口就是要把我们都吞没下去一样。族人害怕不已,都躲到丹柯身后,丹柯理所当然成了这家伙的对手,丹柯拿出自己十多米的大刀,就径直朝巨蟒冲过去,经过几十分钟的打斗,蟒蛇便一溜烟逃走了。丹柯精疲力竭坐在一棵枯树上,众人欢呼起来,称他是英雄。又走了很久,大家都精疲力竭,好多人都陷进了很深的沼泽地,可是天不逢时,下起狂风暴雨来,高大粗壮的树木像活了一样,左右摆动,结成密密的网。众人都很害怕,勇气全失了,所有人都被淋湿了,异常寒冷,又有很多人得了疾病,在痛苦中死去,大家都抱怨丹柯,说他像死神一样,将大家带进了地狱,找这样下去,大家都会死。这时闪电掠过击中了一棵大树,大叔轰然倒塌,族人吓个半死,有的一屁股跌坐在地上,过了许久,……前路还要继续,雨慢慢地停了,我们又塌上了征程。
学生对本文段的点评:环境描写比较到位,细节刻画生动形象,想象丰富大胆、奇特,抓住了人物性格特征。尤其是丹柯战胜巨蟒的想象,充满了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
四周黑压压的,周围高大的黑色树木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那树木像一个个黑色的恶魔一样站在那里,风吹过时,整个树林都发出令人恐怖的响声,又像是嘲笑的声音。地上积累着不知道有多少年的落叶在泥土里腐烂着,散发着种种恶臭,那积累的树叶有人的小腿那么高,一些沼泽被这些树叶盖住了,有时候一些倒霉的人前进一步还是安全的,后退一步就送了命。
我清楚地记得大雷雨那一天,狂风怒吼着,整个树林都充满着一种可怕的声音,这时候光明也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黑暗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心中的希望陡然破灭,有的只是无尽的悲伤与恐惧,这是他们已经被困难压倒了,甚至都不想再向前进了,男人都胆怯了,小声地说话,女人们坐在地上抽泣着。偏偏就在这时候,一道闷响在人们耳边炸开了,惊慌的人们一顿乱窜,一不小心踩进泥沼里就再也起不来,看着同伴们一个个在林子里丧了命,大伙的心情都十分低沉。一阵震耳的雷声之后,大雨来了,透过浓密的树叶的间隙,掉落下来,砸在人们的头上和脸上,冰冷而又略带疼痛感,大部分的雨水从树干上滑落下来,不一会儿地面就有很多的积水了,手中的火把也尽数熄灭,刚刚一点亮起来的光明转眼间被无尽的黑暗吞噬了。
我抬头看了一下我们的英雄丹柯,他仍旧是面无表情地盯着远方,好像在沉思着什么,这时候周围的族人们因为丧失了希望,开始抱怨起丹柯来了,说他根本没有任何领导能力,将族人带上了绝路,族人们脸上的怨责之色逐渐显露出来,几个比较高大的男人将丹柯围了起来,准备随时弄死他。这时的他们和魔鬼无异,但丹柯的脸上还是面无表情,没有半点的害怕之色流露。他高喊,“伟大的神明,难道你放弃了我们这些苦难中的人了吗?”他的吼声将震耳的雷声压下去了,雨仿佛也变小了,突然他猛地抓开了自己的胸膛,将自己的心拿了出来,举在头顶,顿时雷声没了,雨也停了,他那颗闪烁着太阳般光辉的心将黑暗驱赶到了远方,他猛地向前冲去,族人也受了莫大的鼓舞跟在他后面,前面的一切障碍都消失了。最终族人成功地走出森林,在族人们欢呼雀跃时,丹柯却永远离开了,他用他的心为族人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学生对本文段的点评:本文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比如拟人、比喻、开张,将大雷雨来时人们所面临的困难一一地表现出来了,具有现实主义特征。本句用词也比较优美,用一些动词表达了人们的心理,另外也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了写族人的软弱、无能,烘托出了无私奉献、品格高尚的丹柯。
总体而言,学生能在规定的情景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能运用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进行二度创作。平日有意识地进行这种训练,才能适应命意作文对写作能力考查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落实课后习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湖北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
这段文字,“羞涩”也好,“歌声”也好,都是主观想象之笔。朱自清能把月光下寂静的荷塘写得如此富有生气,靠的不是用宏伟的结构和华美的文字,而是新奇的想象。
此类美文,一些同学看后常叹息:“这景,我也观赏过;这些事,我经历过;这一主题,我也思考过,为什么他写得这么精彩,而我不行呢?”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象缺位。
想象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写作文时如何运用想象呢?其实,虚构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教材为我们设计了很多虚构类题目,训练同学们的想象能力。例如,《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丹柯》一文就设计了一个题目:假如你就是跟随丹柯走出黑暗的人之一,在林子里遇到了大雨,想象你可能见到的景象和困难,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字。编者的设题意图是针对环境描写,训练学生在规定情境下的想象力。
这是一道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好题,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认真完成。同学们完成后,通过小组推荐,我精选了如下几个写作片段,并附上学生的点评。
大地一片黑暗,黑云压城城欲摧,无尽的压力涌上心头,大地震动,天空仿佛在吼叫,大家也在吼叫,天空的黑暗仿佛要把大地吞噬一般,地上的草树此刻仿佛具有了生命,它们在嘶叫,在抓狂,好像要把族人杀死在此,四周不停有人在呼喊,不停有人在死亡。突然,林子的上方来了大雷雨,一道道白光让这本就黑暗的世界有了一丝惨白的光芒,我们渺小的族人在这吓人的雷声中从没有停止过抖动,那参天的大树在这惨白的雷光中仿佛变成了一张张网向我们压来,无尽的恐惧涌上心头,并且仿佛有一种可怕的、黑暗的、寒冷的东西正从树枝的黑暗中望着那些走路的人。
我们艰难地前进,有的人在地上爬行,有的人则靠在树干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有的人在不停地叫骂,小孩子在不停地痛哭,他们失望、绝望,没有一丝力气……
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丝亮光,火红火红的,它让人们欢呼起来,再次见到光明,啊!那是一颗燃烧的心灵,他是丹柯,对,是他,丹柯高举着那颗燃烧的心,给人们照亮道路,自己领头向前奔去,我们跟随他拼命地向前跑去,树林分开了,真的分开了,在林子上,以前还有雷雨,可是,这会儿,太阳发出了灿烂的光芒,草原一起一伏,好像在呼吸一样,草叶带着一颗一颗钻石一样的雨珠在闪亮,河面上泛着金光。
我们在草原上欢呼,我们在奔跑,只有丹柯躺在那里,那颗心裂散开来,形成了许多的星……
学生对本文段的点评:主题鲜明,思路清晰。文章开头,“黑云压城城欲摧”形象地写出当时环境恶劣。文章想象合理,如雷雨劈开大树的宏大景象。使得文章活灵活现。还细致地描写了不同的形态,“痛哭”“喘着粗气”“爬行”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人在面临巨大困难时的恐惧心理。文章最后写出了对丹柯的同情。用了对比、比喻、烘托等艺术手法写出了对一个伟大英雄的逝去的悲伤,用浪漫主义手法突出了人的伟大力量。
狂风怒吼着,树木扭打着……走在浓密的树林中,潮湿闷热,巨人一样的大树挡着路,树枝都交叉在一起,那些虬曲的树根牢牢地长在沼泽里,我们寻找不到一条可以走的路,丹柯走在最前面,走的每一步都充满惊险。浓密的树林中有长蛇,有奇异的昆虫,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野兽,有一次就在沼泽地碰到一条花斑巨蟒,身体足有十米长,一张大口可以把人的整个头吞下去。它张开口就是要把我们都吞没下去一样。族人害怕不已,都躲到丹柯身后,丹柯理所当然成了这家伙的对手,丹柯拿出自己十多米的大刀,就径直朝巨蟒冲过去,经过几十分钟的打斗,蟒蛇便一溜烟逃走了。丹柯精疲力竭坐在一棵枯树上,众人欢呼起来,称他是英雄。又走了很久,大家都精疲力竭,好多人都陷进了很深的沼泽地,可是天不逢时,下起狂风暴雨来,高大粗壮的树木像活了一样,左右摆动,结成密密的网。众人都很害怕,勇气全失了,所有人都被淋湿了,异常寒冷,又有很多人得了疾病,在痛苦中死去,大家都抱怨丹柯,说他像死神一样,将大家带进了地狱,找这样下去,大家都会死。这时闪电掠过击中了一棵大树,大叔轰然倒塌,族人吓个半死,有的一屁股跌坐在地上,过了许久,……前路还要继续,雨慢慢地停了,我们又塌上了征程。
学生对本文段的点评:环境描写比较到位,细节刻画生动形象,想象丰富大胆、奇特,抓住了人物性格特征。尤其是丹柯战胜巨蟒的想象,充满了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
四周黑压压的,周围高大的黑色树木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那树木像一个个黑色的恶魔一样站在那里,风吹过时,整个树林都发出令人恐怖的响声,又像是嘲笑的声音。地上积累着不知道有多少年的落叶在泥土里腐烂着,散发着种种恶臭,那积累的树叶有人的小腿那么高,一些沼泽被这些树叶盖住了,有时候一些倒霉的人前进一步还是安全的,后退一步就送了命。
我清楚地记得大雷雨那一天,狂风怒吼着,整个树林都充满着一种可怕的声音,这时候光明也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黑暗笼罩着每一个人,人们心中的希望陡然破灭,有的只是无尽的悲伤与恐惧,这是他们已经被困难压倒了,甚至都不想再向前进了,男人都胆怯了,小声地说话,女人们坐在地上抽泣着。偏偏就在这时候,一道闷响在人们耳边炸开了,惊慌的人们一顿乱窜,一不小心踩进泥沼里就再也起不来,看着同伴们一个个在林子里丧了命,大伙的心情都十分低沉。一阵震耳的雷声之后,大雨来了,透过浓密的树叶的间隙,掉落下来,砸在人们的头上和脸上,冰冷而又略带疼痛感,大部分的雨水从树干上滑落下来,不一会儿地面就有很多的积水了,手中的火把也尽数熄灭,刚刚一点亮起来的光明转眼间被无尽的黑暗吞噬了。
我抬头看了一下我们的英雄丹柯,他仍旧是面无表情地盯着远方,好像在沉思着什么,这时候周围的族人们因为丧失了希望,开始抱怨起丹柯来了,说他根本没有任何领导能力,将族人带上了绝路,族人们脸上的怨责之色逐渐显露出来,几个比较高大的男人将丹柯围了起来,准备随时弄死他。这时的他们和魔鬼无异,但丹柯的脸上还是面无表情,没有半点的害怕之色流露。他高喊,“伟大的神明,难道你放弃了我们这些苦难中的人了吗?”他的吼声将震耳的雷声压下去了,雨仿佛也变小了,突然他猛地抓开了自己的胸膛,将自己的心拿了出来,举在头顶,顿时雷声没了,雨也停了,他那颗闪烁着太阳般光辉的心将黑暗驱赶到了远方,他猛地向前冲去,族人也受了莫大的鼓舞跟在他后面,前面的一切障碍都消失了。最终族人成功地走出森林,在族人们欢呼雀跃时,丹柯却永远离开了,他用他的心为族人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学生对本文段的点评:本文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比如拟人、比喻、开张,将大雷雨来时人们所面临的困难一一地表现出来了,具有现实主义特征。本句用词也比较优美,用一些动词表达了人们的心理,另外也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了写族人的软弱、无能,烘托出了无私奉献、品格高尚的丹柯。
总体而言,学生能在规定的情景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能运用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进行二度创作。平日有意识地进行这种训练,才能适应命意作文对写作能力考查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落实课后习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湖北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