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是“斯巴达”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15088151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的一篇小说。伯尔被称为“德国的良心”,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取材于二战,展现了小人物的命运:“我”,一名德军伤兵,被抬到一个由一所文科中学改成的临时战地医院,经过一番思考辨认,确定这就是自己三个月前离开的母校,而自己因为受伤被截去了双臂和右腿。
  标题是文章的“灵魂之窗”,是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分析标题、解读标题,或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思路,或可以帮助我们领悟内涵,甚至可以帮助我们直击文章之精神内核。“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一标题就是如此,它不仅是文章的重要情节,还蕴含着作家深邃的思想,我们不可不加以探究。
  “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奋战阵亡。后来,希腊人立碑以示纪念,碑上的铭文是:‘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达,请报告那里的公民,我们阵亡此地,致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2页,注释①)小说中,“我”清楚地记得,美术课上,老师让“我们”写这段铭文,文章也以此为题。可是,作品中引到这段铭文时均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什么偏偏不是“斯巴达”?
  一、从“我”的角度来看
  希特勒时代的年轻人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受到国家的全面控制,并且被灌输纳粹党保家卫国的思想。上百万的德国年轻人被希特勒的鼓吹所迷惑,纷纷加入纳粹青年团。“我”就是一个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接受法西斯军国主义教育,从学校走上了战场的小人物。
  三个月以前,“我”还是学生时,美术老师要求“我们”在黑板上写下纪念温泉关战役的那段铭文,因为“黑板太短”,“我”写成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美术老师骂我“没有安排好”,可我还是用六种字体把这段残缺的文字“清楚而工整地写了六遍”。对“那绝望的日子里,我们都必须写下”的这段铭文“我”是不解其中味的。
  作为一个八年级的学生,“我”不满学校的单调生活,百无聊赖地度过美术课的时光,让“我”印象深刻的校园生活是在门房比尔格勒那里喝牛奶,偷偷地抽烟的情景。学校里“色彩斑斓、威风凛凛的希腊重甲胄武士”画像在“我”眼中“像只大公鸡”。“我”在旨在对学生进行殖民主义宣传的多哥风景画上恶作剧,并且肯定这样做的人不止“我”一个。“我”认为学校的那种阵亡将士纪念碑是成批生产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可见,“我”对学校以艺术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的种族主义、国家至上主义等纳粹思想教育并不理解,“我”是个懵懂的年轻人。另一方面,多年的教育中,“我”又被灌输了军国主义思想,以致“我”享受外面重炮的轰鸣。可是,“我”并不能真正懂得这场战争,在高烧中辨认着母校的一切,其实“我”何尝不是在精神的“高烧”中上的战场,受的伤。所以,我对铭文的含义没有自己的理解,美术课上,铭文有没有写完整,是“斯巴”,还是“斯巴达”对浑浑噩噩的“我”而言没有意义,也没有区别。作家用这一细节让读者看到法西斯思想灌输下的年轻人的盲从、人性的被扼杀,他们或成为屠戮掠夺的工具,或变成屠戮掠夺的对象。
  二、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
  伯尔是德国战后“废墟文学”的代表作家,早在他的成名作《列车正点到达》中,就塑造了安德烈亚斯这个厌恶战争、又不得不在结束休假后去前线送死的内心痛苦的普通士兵。小说揭示了战争对这个未被彻底“洗脑”的小人物的精神摧残。在本文中,寥寥几笔带过的美术老师虽不是主角,但在他的书写细节上也体现了与《列车正点到达》中主人公相似的痛苦。
  美术老师为“我”没有安排好,字体写的太大而骂了我,可是“他摇着头,自己却也用同样大的字在下面写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老师的行为意味深长,老师代表着知识分子阶层,他们对“三个月以前”“那绝望的日子”是了解的,对“我们都必须写下”的这段铭文是解得其中味的。
  公元前四百多年的那段铭文是为纪念以死捍卫国家的斯巴达勇士,是对为正义之战献身的英雄们的颂扬。这样的关键时刻要“我们”记住铭文就是要年轻人恪守命令,为纳粹卖命。希特勒认为“要使统一而持久的国家观念产生,唯一的方法,惟有利用学校和教育”。可美术老师却摇着头写下了不完整的铭文,是看到了用这种教育方式使纳粹事业持久不衰的荒诞,是对纳粹命运的怀疑或叹息,是感觉到了眼前的战争对德国人而言,与两千多年前斯巴达人为国而战的坚守完全不是一回事,这种认识之下,记住铭文成了一种莫大的讽刺,甚至连完整地写下“斯巴达”都是一种对勇士的亵渎和对现实的讥讽。美术老师在写下这段不完整的铭文时内心是复杂的、痛苦的。
  三、从作者的艺术构思来看
  二战时期,作者海因里希·伯尔被迫参与了这场法西斯战争,先后转战法国、苏联、匈牙利等地,他曾经被盟军俘获,后被遣返回故乡,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使伯尔感触很深,战争不仅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德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创伤,数以万计的人在战争中丧生,而活着的人经受着战争带来的精神创伤。作为一位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伯尔在作品中追求一种人类理想,他用文字反抗非正义,他常常为德意志民族而忧思重重。他的作品常常以小职员、小知识分子、劳动者等社会底层人物为主人公,通过他们的遭遇、他们的挣扎、他们的不幸,表达作者对这些没有地位、生活困苦、饱受欺凌的小人物的悲悯之情,并为他们向社会提出抗议与控诉,反思现实。
  这篇文章中的“我”、教师就是这样的小人物。作者通过小人物的故事,精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他站在了历史的高度,以慧眼卓识和与民族同呼吸的热情审视这场战争。伯尔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作为小说的标题,用“斯巴”而非“斯巴达”的不完整表述,就准确地将文中人物与温泉关保卫战中的英雄人物区别开来,将眼光投射在小人物身上,关注二战中或头脑狂热、或尚存清醒的小人物在这场人为灾难面前可悲、可怜、可叹的命运。作品寓意深刻的标题既表达了对“我”这样糊里糊涂,以“高烧”状态投入那场疯狂的战争,又在糊里糊涂中失去了双臂和右腿,在呼叫中结束青春的小人物、年轻人的同情和批判;又明确地表达了对法西斯纳粹的讽刺和对德意志在这场战争中所扮演角色的坚决否定,从而引发人们对战争、对青年教育的深刻反思。
  作者单位: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213161)
其他文献
“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此模式以“活动单”为学生的学习载体,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的学习单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课堂反馈与评价”为保障,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与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下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陈情表》为例,探讨这种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
期刊
不管是平时教学中批阅学生作文还是参加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总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学生积累的素材太少了,思维太僵滞了,说理文的论据几乎千篇一律。苏轼、李白、杜甫、庄子、霍金、史铁生、居里夫人,鲜有与众不同的;偶然有篇叙事文,情节也幼稚老套,像2004年“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的高考作文,写父亲或母亲出车祸或病故的竟不在少数。  造成这种局面,固然与学生封闭的学习环境有关,也与高考指挥棒的导向有关,更与
期刊
那天早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批学生,面对那一双双充满稚气与求知的眼睛,生怕出一丁点的错误,所以每节课都准备得相当“充分”,每节课都成了展现自我的舞台。然而,时隔不久,似乎有些不对,课堂成了我一个人的舞台,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游离于课堂之外,有的甚至昏昏欲睡,我的“独角戏”从此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观众了,先前那自以为是建立起来的自信与执着不幸全被这冰冷的课堂气氛击得粉碎。  学习可以提高素
期刊
在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题对师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的基本阅读水平不高,审不准题,打不中靶;二是对相当一部分阅读水平尚可的学生而言,容易产生“多元解读”与“唯一答案”之间的矛盾。给两个关键词加上引号,原因在于高考试卷上的多元解读确有多元,但也多不到哪里去,而唯一答案其实也不是真的唯一。但事实上的确存在类似的这种矛盾关系,因此姑且借这两个词描述之。当学生坐在考场面对试卷时,唯一
期刊
新课程改革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纷纷倡导和实践“将课堂还给学生”,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导,学生讲”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备课前下足了功夫,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提问,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做法值得肯定,但不得不正视的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由于对学生的回答缺乏应对技巧,出现点评不到位甚至错误点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期待开放、有序,阅读教学同样如此。如何才能把阅读教学在开放、有序中讲活,既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给予学生丰硕的收获,需要语文教师从阅读教学的原点出发,激活学生的生命体验,让学生真正产生共鸣,从而汲取情趣与理趣。  长久以来,阅读教学流于阅读的技术层面,给学生灌输一些概念、术语、策略等
期刊
从教二十年,对作文教学从大学毕业时的一头雾水到现在的略知一二,实在感慨良多,总的感觉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正如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认识、了解了这个过程,也就大体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教起来才能真正地做到科学合理,学生学起来才真正轻松愉快,不断进步。拿高中记叙文写作来说,笔者的体会是它有三重境界,教师要分得清学生的水平处于哪一层境界,才可能教出成效,教出成绩,教出让人自豪的弟子。下
期刊
情感的参与是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支撑,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碰撞就不可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这也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传统的指令性讲解和分析,其弊端就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消失,学生成为被动的倾听者,对文章的理解和解读被埋没,这样的课堂教学抑制了学生自由体验精神的有效释放,影响了课堂效率,导致学生疲惫厌倦。所以语文课上经常出现的教师慷慨激昂、满头大汗,而学生不买帐,一脸漠然的情况必须转变。可以肯定地说
期刊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阅读所占的比重相当大,按照课标要求,高中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小说的赏鉴能力,学会对人物性格进行分析解读。《林黛玉进贾府》是新课标语文必修三的一篇重要讲读课文,也是文学作品阅读欣赏能力训练序列中有关小说赏鉴能力训练的重点篇目。  一、从文本线索入手,分析小说的内外环境  对于高中生来说,要读懂小说文本,首当其冲要抓住文本的环境。小说人物的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是造就其性格的根本原因
期刊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中有一篇韩少功的《我心归去》,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并且坚信通过学习会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课堂反应似乎也是如此。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却淡忘了许多。原因是文章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了。那些让作者魂牵梦萦的生活场景在学生眼里就如历史一般遥远,又如何能引起他们灵魂的共鸣?这使笔者意识到,离开了现实土壤的所谓乡土之情如无源之水,无法滋润学生的心灵,更无法塑造他们的精神家园。  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