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差异的原因分析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之间的英语教学差异日益凸显,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师生课堂互动频率和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等方面。本文将通过对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城乡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探究缩小城乡学生英语学习差异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城乡差异;师生互动
  【作者简介】李春红,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桃园中学。
  目前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条件的制约,城乡在教学资源的分配,师资力量的对比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上,由于学习基础和教学资源的限制,与城市英语课堂相比,农村初中的英语课堂普遍存在教师水平有限,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基础较差,教学资源匮乏等情况,导致英语课堂出现师生互动的积极性不高,甚至零互动的情况。笔者通过对城乡英语课堂互动差异的观察与研究,总结出以下几条原因,并进行了分析。
  一、原因分析
  1.思想观念存在差异,教育理念分歧。由于城市与农村长期处于经济不平衡发展的阶段,导致居民的经济能力产生较大差异,城市居民在解决温饱等物质问题之后自然会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进行关注,对于教育的品质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同时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关注力聚焦于物质问题上,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自然无法提高。这就导致了城市与农村居民在对待教育的态度上产生分歧,城市的家长与学生渴望通过进一步的教育来提升自身的能力与水平,注重学生的全面性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农村的家长与学生面临的是更加迫切的生存问题,忽视对于学生的身心状态的关注,简单直接地将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相较于学习更关注谋生手段的掌握。这种理念上的分歧是导致城乡学生课堂表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2.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水平不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由于先天因素以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出现学习水平不一的情况。经过对比城乡学生的生活经历可以发现,城市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从小能接触到的事物比较广泛,能够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开拓视野,对于学习的启蒙早,有条件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开发和提高,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与教师的互动和交流也更加频繁;相较之下,农村的学生无法获得系统的教育,接触到的外界事物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同时由于启蒙晚,不注重对于兴趣爱好的培养,从而导致农村地区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低下,在课堂中不自信或者不认真,忽视或者逃避在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与交流。城乡学生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成为英语课堂互动产生差异的诱因之一。
  3.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师资力量悬殊。由于經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和农村在教学资源分配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城市中与教学相关的配套设施齐全,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高科技教学设备以及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学习,比如多媒体播放器、科技馆、展览馆等,而农村的学生大多数只能依靠课本进行学习,很少有实践机会;在师资力量分配方面,城市的学校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会对教师资源进行把控或者垄断,而农村地区的学校普遍存在教师数量和质量上的欠缺,农村地区的学生想要获得更好的教学条件就必须进行“移民”,从而导致农村地区的生源流失现象严重,一定程度上打击农村地区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课堂上的教学互动热情降低甚至丧失,使城乡在教学上的差异进一步拉大。
  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笔者从家庭、学生和教师等方面提出以下几项建议,期望能够为缩小城乡教学差距,增强农村地区学生的英语课堂互动频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二、解决措施
  1.转变教育思想理念。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国家的教育政策正在逐渐向农村地区倾斜,在此前提下,加快转变农村地区家庭对于教育的一贯认知,转变教育思想成为首要任务。对此,我们要积极做到:
  (1)推动教育观念的转变,让家长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作为推动学生获得教育机会的支持力量的家庭,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对于来自学生家庭的教育阻力,教师和学校应当充分对当下的教育形式进行解释与介绍,促进学生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让家长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由简单地关注成绩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上来,能够帮助学生确定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取得家长对于教育教学的支持,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2)增强家庭与学校地联系,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家校沟通。农村地区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和家庭往往是分离和割裂的,家长对于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并不是十分关注,学校也不会对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过多的了解,更不会组织定期的家访或者家长会等活动。这种松散的联系不能够及时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得到显现,给教师的教学活动造成一定的困扰和阻碍。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家访和家长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促进家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为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笔者多年在乡镇中学任教,就经常遇见这样的案例,甲学习态度散漫,存在上课不认真听讲,胡乱插话等问题,但是很多任课教师都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任其发展恶化。笔者通过与其他老师和同学的交谈中得知,学生甲的家长认为读太多书没什么用,希望他能够尽快打工挣钱,并一直向他灌输这种观念,最终导致甲形成在课堂上插科打诨、散漫自由的学习态度。为了改善这种情况,让甲不再扰乱课堂秩序,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同时纠正其错误的思想态度,笔者通过和他以及他的家长进行多次沟通交流,终于让甲的家长逐渐意识到努力学习的重要性,促进甲的学习态度的转变,减少了对于课堂秩序的破坏。
  2.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于城乡教学在课堂中存在的差异,教师应该针对农村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发展水平做到以下方面:   (1)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发展。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为了缩短城乡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向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就要积极推进农村地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在农村教育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学习途径,转变传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观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为英语课堂的顺利开展和师生互动奠定坚实基础。
  (2)培养学生向上心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通过和城市学生的对比发现,农村学生由于前期没有接触过英语,在初中开始接触英语时容易产生畏惧等消极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投入更多的关注,引导学生养成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时对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学生积极面对和克服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通过多样的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农村地区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由于存在语言上的障碍,对所学内容不熟悉,导致学习的兴致不高,不能及时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做出反应,使得课堂的互动频率低,效果差。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笔者专门制订了一系列适合农村学生,能够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活动。比如在学习Body language这个单元时,可以将我们熟悉的常用的一些肢体语言作为突破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课堂的气氛,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然地融入课堂的活动中,激发学生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奠定基础。
  3.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起着引导与带领的作用,为了缩小城乡之间的教学差距,要加强对农村的教师队伍的培养与训练,促进农村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
  (1)树立终身学习观念,通过城乡合作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农村地区的教师要意识到自身和所处教学环境与城市教师之间的差距,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利用教师以及学校之间交流的机会,汲取和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能力,为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创造有利条件。
  (2)拓展丰富教学形式,以多样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互动兴趣。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教学需求,教师要积极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拓展丰富的教学形式,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进行互动的积极性。
  由于教学资源的缺乏,师资力量薄弱,在农村学校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非常缺乏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掌控与监督的意识,导致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不良的示范与引导作用,让城乡学生之间的差距進一步拉大。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活跃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起到增强师生互动频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作用。
  三、总结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国家的教育教学政策正在逐渐向农村地区倾斜,城乡之间的教学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这种差异仍无法迅速消除。为了加快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针对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差异这一问题,要做到加强家校联系,促进家庭落后教育观念的转变;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英语学习中的各种难题;引导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农村地区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让农村地区的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能够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形式,从而为提高师生的课堂互动质量创造机会和条件,为加快实现缩小城乡教学水平差距,提升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娇慧.论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加强师生互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2):32.
  [2]祁立兵.浅谈初中英语课堂之师生互动[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3.
其他文献
风光旖旎的广州老城区沙面岛,古木参天,林荫蔽日,拥有的古树名木数量占了全市的一半。这里既有风格独特的欧陆式建筑,又有极具文物价值的历史遗产,堪称广州这个繁华都市中的世外桃源,因此,沙面岛被评为广东省绿色社区、广州最美社区。社区里,有一所远近闻名的学校——沙面小学。她的当家人张凤娟,既是一位和蔼、温婉的女性,又是一位有创见、有胆识、有魄力的教育工作者。  在张凤娟的心中,一直希望有这样一所理想的学校
教育部:严禁简单用升学率评价教师    教育部下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严禁简单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中小学教师。规划称,将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探索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中小学教师业内评价机制,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同时,制订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
价值追问:  与谢钢主任的对话  2011年,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重庆市渝北区提交的论文《培育学校文化,激励学生成长》被评为优秀案例。带着期待,记者来到山城重庆,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就区教委为何选择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整体提升全区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的突破口这一话题,和渝北区教委主任谢钢进行了对话。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缺失了精神的支撑,人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聊起
1998年,我毕业分配到一所乡村小学任教。那时的我,刚参加工作,年轻气盛,不但要求自己样样争先,就是对自己的学生也是如此。开学第一天,我就对全班同学响亮地喊出“事事争第一”的口号,要求他们无论大事小事一律不准落后,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这口号落到实处。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让自己的班成为全年级最出色的班,让所有人都对我这个刚参加工作的黄毛丫头刮目相看。事实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一学期下来,我们班
课题背景  翻阅4-6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发现都有讲述科技的话题,涉及交通、水电、食品、农业等多个领域。设计本课时,老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形成了新的教学子课题,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同构”,从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类发展了科技,科技的飞越又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了福音。      教学目标  了解科技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领略科技的神奇力量,感受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我们的生命带
【案例】  一天晚上,我接到文亮母亲的电话,让我把她儿子的新同桌旭军调开。对这件事,我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事情会来得这样快。  旭军学习成绩糟糕,经常考个位数,而且调皮捣蛋,是个不折不扣“问题学生”,谁都不愿意和他同桌。这不,家长又建议我让旭军单独坐。  显然,这个环境不好——让旭军一个人坐在教室后面,他就会有被集体抛弃的感觉。他才四年级,这样下去对他的发展很不利。同为受教育者,这样的“待遇”
张中文:师德建设的道德性探讨    张中文在《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3期撰文指出,师德是教师道德的简称,它是教师共同体在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历史地形成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和准则,是教师共同体所秉持的职业道德操守和道德良心,它内敛为教师的德性,外显为教师的德行,是教师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私德的统一体。师德建设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道德建设,具有
冯文全:关于“生活德育”的反思与重构    《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刊登冯文全的文章。作者从哲学、教育学和德育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生活德育”进行严谨的审视,发现“生活德育”论在思维方式上不仅犯有形而上学的错误,而且也经不起教育历史与现实的事实检验和教育理论的拷问。  首先,从哲学的角度看,我国的德育改革,不是要放弃学校德育的政治方向,也不是要全盘否定道德知识的教育,而是要在确保德育的政治价
一门三院士,这在中国科学史上绝无仅有,即便是放诸世界,也是屈指可数。三院士是谁?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他们的父亲就是鼎鼎大名的梁启超。梁家满门俊秀,自然与梁启超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梁启超的《宝贝,你们好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是梁启超写给子女的家书,里面满是父亲对孩子的期许。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在公务繁忙之余,对子女的教育也颇为成功。子女14,
摘要:校长、教师、学生的关系不是博弈的关系,而是游戏的关系。这是由教育规定的关系,是一种本体论的关系。因此,学校不是冲突的战场,而是要守护的游戏之地。在现实中,博弈关系取代了游戏关系,为此,需要回归游戏关系。回归的起点是让教师讲智慧语言,而不是情感语言和技术语言。  关键词:博弈关系;游戏关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183(2011)04-0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