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新形势下,随着音乐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音乐院校对学生的音乐专业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中音乐特长生的高考压力越来越大。虽然我校音乐特长生的高考成绩一年比一年好,但是仍存在这许多问题。
关键词:音乐特长生 声乐 教学
广东省艺术特长生(音乐类)联考中,声乐考试是所有专业生(舞蹈专业除外)必须要面对的一项考试,而要在声乐考试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如何更好的诠释歌曲,本人从多年的教学中谈谈自己的见解与做法。
一、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音乐专业高考的录取分数线比普通高校低很多,很多学生和家长将此作为进入高等学府的捷径,盲目报读音乐专业,有些学生其实并无音乐这方面的兴趣爱好,甚至有一些天生五音不全的学生也来报读音乐专业。同时,学生报读音乐专业时存在一定误区,以为声乐就是唱唱流行歌曲,大部分学生从高一才开始接触音乐,起步低,零基础。
二、联考情况分析
广东省音乐术科考试评分如下:各科目均按照满分100分进行评分。考生音乐术科考试的总成绩=(视唱练耳与乐理(小三门)得分×30% +声乐得分×35% +器乐得分×35%)×3,四舍五入取整数计分。近几年,广东音乐术科高考在不断改革,声乐考试从最初的分数占比50%,到现在占比35%,如何在分数比例下降的情况下,保证声乐高考成绩的不断提高,这就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音乐特长生声乐的培养提出几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要学好声乐,首先要对声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并不只是简单的张嘴唱歌,明确气息,位置,共鸣,咬字吐字等等同样重要。学期初第一节课我总是会让学生初步了解口腔以及声带的构造,明确气息以及发声的正确位置,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脑子里构建一个歌唱位置的三维立体图(如下图所示)
一、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没有气息也就没有好的声音
在课堂上以图文形式明确呼吸的位置,带领学生进行慢吸快呼、快吸慢呼、慢吸慢呼以及快吸快呼的呼吸运动,帮助学生深入研究与学习如何对横膈膜以及腰周围的气息进行有效控制,引导学生课后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跑步、憋气等运动,来增加其自身肌肉的力量和肺活量。通过吹气球,吹蜡烛的方式对学生的气息进行训练与培养。通过咬笔的方式来训练他们提笑肌的意识。
二、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歌唱发声的基础
有句常用语:“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可见姿势对于歌唱的重要性。正确的歌唱姿势应该是:身体直立,两手自然下垂,双脚与肩同宽,重心在前脚掌。两眼有神,自然睁大,双眼平视前方稍高位置,小腹略收(切忌用力收复),笑肌提起,呈微笑状,精神饱满,情绪高涨。
三、正确的发声位置与共鸣(如图所示)
通过图文形式了解发声器官,明确正确的发声位置:喉头位置下降,使舌根和软腭及小舌之间形成一个宽大的空间,声音在这个空间中产生充分的共鸣并通向头部,同时明确胸腔、头腔以及口腔的共鸣的相互作用,想要有明亮、动听的声音,就必须利用好这些器官,做到科发声。
四、歌唱中的咬字吐字
由于粤语的发声习惯,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咬字吐字不准确不清晰的情况,比如说“n”、“l”不分,再比如说“ni”字,往往会发成“li”等等。尤其在演唱中国歌曲时,特别注重咬字的准确性。所以在课堂上,演唱歌曲之前首先要求朗读歌词,在朗读的过程中去纠正发音,做到“字正”。在歌唱的咬字当中,不能用说话时的语言状态,尽量做到横字竖咬。横唱时要注意声音不要扁,字与声的结合点不能放在嘴皮子上,也不能在口齿间,这样才能保证在“管子”内唱,做到“腔圆”,从而真正做到横字竖咬,字正腔圆。
五、歌唱的情感
首先在布置歌曲的时候可以让他们课后预习,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及地方风土人情有所了解。上课时学生在演唱曲目之前对歌词进行反复的朗读,并且带情感的朗讀,结合课前预习,使学生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将自身的理解、感悟等运用到歌唱当中,从而做到声情并茂演唱。同时,肢体语言也是演唱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于是课后引导学生对歌唱家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进行模仿,以便在上课的过程中进行纠正,同时加强对歌曲情感的处理,培养学生有情感的歌唱,使学生做到声音、肢体语言自然的融合到歌曲当中,肢体语言自然,才能给听者以愉悦的感受。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两眼无神,面无表情,没有肢体语言的表达。这时,我会在每个学期的课程中穿插表演课,例如:无实物表演或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每个同学一学期至少表演一次,这样既丰富了他们的舞台经验,更锻炼了他们的胆量,使他们能够用于表现,善于表现。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上课氛围,枯燥的学习也会变得有趣。
这些年的高考形式来看,要使学生的声乐成绩有长足的进步需要老师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更需要学生长期艰苦的训练,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周小燕编著:《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
[2]林俊卿著:《歌唱发音的基础科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1962年9月第一版
关键词:音乐特长生 声乐 教学
广东省艺术特长生(音乐类)联考中,声乐考试是所有专业生(舞蹈专业除外)必须要面对的一项考试,而要在声乐考试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如何更好的诠释歌曲,本人从多年的教学中谈谈自己的见解与做法。
一、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音乐专业高考的录取分数线比普通高校低很多,很多学生和家长将此作为进入高等学府的捷径,盲目报读音乐专业,有些学生其实并无音乐这方面的兴趣爱好,甚至有一些天生五音不全的学生也来报读音乐专业。同时,学生报读音乐专业时存在一定误区,以为声乐就是唱唱流行歌曲,大部分学生从高一才开始接触音乐,起步低,零基础。
二、联考情况分析
广东省音乐术科考试评分如下:各科目均按照满分100分进行评分。考生音乐术科考试的总成绩=(视唱练耳与乐理(小三门)得分×30% +声乐得分×35% +器乐得分×35%)×3,四舍五入取整数计分。近几年,广东音乐术科高考在不断改革,声乐考试从最初的分数占比50%,到现在占比35%,如何在分数比例下降的情况下,保证声乐高考成绩的不断提高,这就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音乐特长生声乐的培养提出几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要学好声乐,首先要对声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并不只是简单的张嘴唱歌,明确气息,位置,共鸣,咬字吐字等等同样重要。学期初第一节课我总是会让学生初步了解口腔以及声带的构造,明确气息以及发声的正确位置,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脑子里构建一个歌唱位置的三维立体图(如下图所示)
一、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没有气息也就没有好的声音
在课堂上以图文形式明确呼吸的位置,带领学生进行慢吸快呼、快吸慢呼、慢吸慢呼以及快吸快呼的呼吸运动,帮助学生深入研究与学习如何对横膈膜以及腰周围的气息进行有效控制,引导学生课后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跑步、憋气等运动,来增加其自身肌肉的力量和肺活量。通过吹气球,吹蜡烛的方式对学生的气息进行训练与培养。通过咬笔的方式来训练他们提笑肌的意识。
二、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歌唱发声的基础
有句常用语:“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可见姿势对于歌唱的重要性。正确的歌唱姿势应该是:身体直立,两手自然下垂,双脚与肩同宽,重心在前脚掌。两眼有神,自然睁大,双眼平视前方稍高位置,小腹略收(切忌用力收复),笑肌提起,呈微笑状,精神饱满,情绪高涨。
三、正确的发声位置与共鸣(如图所示)
通过图文形式了解发声器官,明确正确的发声位置:喉头位置下降,使舌根和软腭及小舌之间形成一个宽大的空间,声音在这个空间中产生充分的共鸣并通向头部,同时明确胸腔、头腔以及口腔的共鸣的相互作用,想要有明亮、动听的声音,就必须利用好这些器官,做到科发声。
四、歌唱中的咬字吐字
由于粤语的发声习惯,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咬字吐字不准确不清晰的情况,比如说“n”、“l”不分,再比如说“ni”字,往往会发成“li”等等。尤其在演唱中国歌曲时,特别注重咬字的准确性。所以在课堂上,演唱歌曲之前首先要求朗读歌词,在朗读的过程中去纠正发音,做到“字正”。在歌唱的咬字当中,不能用说话时的语言状态,尽量做到横字竖咬。横唱时要注意声音不要扁,字与声的结合点不能放在嘴皮子上,也不能在口齿间,这样才能保证在“管子”内唱,做到“腔圆”,从而真正做到横字竖咬,字正腔圆。
五、歌唱的情感
首先在布置歌曲的时候可以让他们课后预习,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及地方风土人情有所了解。上课时学生在演唱曲目之前对歌词进行反复的朗读,并且带情感的朗讀,结合课前预习,使学生能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将自身的理解、感悟等运用到歌唱当中,从而做到声情并茂演唱。同时,肢体语言也是演唱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于是课后引导学生对歌唱家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进行模仿,以便在上课的过程中进行纠正,同时加强对歌曲情感的处理,培养学生有情感的歌唱,使学生做到声音、肢体语言自然的融合到歌曲当中,肢体语言自然,才能给听者以愉悦的感受。在上课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两眼无神,面无表情,没有肢体语言的表达。这时,我会在每个学期的课程中穿插表演课,例如:无实物表演或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每个同学一学期至少表演一次,这样既丰富了他们的舞台经验,更锻炼了他们的胆量,使他们能够用于表现,善于表现。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上课氛围,枯燥的学习也会变得有趣。
这些年的高考形式来看,要使学生的声乐成绩有长足的进步需要老师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更需要学生长期艰苦的训练,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1]周小燕编著:《声乐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
[2]林俊卿著:《歌唱发音的基础科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1962年9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