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中的守望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tt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谨以此文献给坚守在祖国北疆的父亲。
  ——题记
  列车终于启动。
  广播员柔和的、公式化的声音缓缓响起:“旅客朋友们请注意,本次列车已经发车,将前往……”随后,是一连串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地名。这一连串地名的最后,才是位于遥远南国的那座令他魂牵梦萦的小城的名字。
  这个名字让他的心头一暖。军校毕业即投身北疆的他也就结婚时请过一周的假——那是他从军四年以来在家中待过的唯一的一个星期。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都会想起远方的家,想起母亲和妻子,但又极力回避着想象中母亲期盼的眼神和妻子幽怨的目光……
  他甩甩头,想将有些纷乱的思绪逐出脑际。紧挨车窗而坐的他抬手将窗帘拉开了一道缝隙——窗外,橘红色的晨光均匀地铺洒在北国这片银白色的土地上,红和白融合成了宝石般晶莹的光泽。
  虽然是清晨,但车厢里依然是那种熟悉的喧闹。“这些人都要去哪里?”他抬眼看了看四周。后座的几个小青年在漫不经心地打着扑克牌,邻座的老人在空调微弱的暖气中昏昏欲睡,对面座位上出门旅游的一家三口正兴致勃勃地讨论今天的行程……暖气迎面吹来,一夜未曾睡好的他感到一阵悄然袭来的倦意。但一种期待、紧张和不安相混合的情绪始终在支配着他,让他无法收拾好心情静静地打个盹。
  于是,他翻开了带在手边的那本诗集。可是,再美的诗句此刻也无法抓住他的心。看到顾城的《回家》,他的眼神变得迷离起来。这首诗曾多少次出现在他的梦中,多少次将南国的暖阳带进冰冷的北国,又多少次将家、爱妻和孩子这些炽热的词汇铭刻在身处北国军营的他的心中……
  他下意识地伸了个懒腰,不料却惊动了身边半睡眠状态的老人。老人慢吞吞地坐正,又慢吞吞地转过身来,睡眼惺忪地看着他。
  “对不起啊,大爷,不小心惊到您了。”他连忙道歉。
  “没事儿,小伙子,回家吗?”
  “嗯。”
  “军人?”
  他点了点头。
  “军人,唉……”老人收回了凝视的目光,“辛苦啊。成家了吗?”
  听到“成家”两个字,他的脸部轻微抽搐了一下。妻子的短信又一次浮现在眼前——
  “下一周就是预产期了。我不希望我们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个不完整的家,我不希望‘爸爸’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称呼,我不希望你成为这个家庭里一个陌生的第三者……”
  他转头看向窗外。心头的那根不安的弦又在悄悄绷紧。妻子说的有错吗?没错。远方的那个家完全是她柔弱的肩膀在支撑。自己做的有错吗?没错。“军人”这个角色似乎历来就很难与“儿子”“丈夫”和“父亲”的形象完美重合……他有些手足无措。
  老人似乎读懂了他的表情,缓缓说:“对军人来说,国与家从来就难以两全。而对整个社会来说,军人是将家与国关系处理得最好的人——正是因为有了军人的坚守,才有了国的安宁和亿万个家庭的温暖。只是在这片安宁和温暖背后,是无数军人的付出和他们身后的家庭的支撑。孩子,我谢谢你,也请你代我谢谢你的家人!”
  这时,一缕暖阳透过车窗落到他俩身上,他的心头一下子豁亮了许多。他正衣端坐,翻到了顧城那首写给儿子的《回家》,甚至,不自觉地读出了声——
  你那么小
  就知道了
  我会回来
  看你
  把你一点一点举起来
  儿子,你在阳光里
  我也在阳光里
  ……
  点评
  作者以细腻、诗意的叙写,揭示了当代军人、军人家庭的默默付出以及百姓对军人、军人家庭的理解和感激。尤其是文中那位老人对军人、国家、家庭三者关系的解析,可谓新颖独到,发人深思。文章语言优美凝练,描写真切,直逼人心。
  【作者系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学生,指导并置评:王淦生】
其他文献
近日,青岛市政府发布《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其中提到“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可进行适当惩戒”,为教育立法,肯定惩戒在教育中的地位,肯定惩戒教育的合法性,我为此举叫好!  惩戒,就是惩罚不规范行为,通过对不符合规范的行为的制裁,促进符合规范的意识和行为的产生。惩戒是在关爱的基础上,使用适度的处罚,以此引起学生思想上的警觉,促使其进行自我教育,其出发点不是为了让学生痛苦,而是为了让学生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十大流行语当中,“网红”一词赫然在列。有人说,这是一个“红生万物”的时代,随着网络的发展,催生了网络红人,出现“网红”产业,兴起“网红”经济。犀利哥、雪梨、Papi酱、呛口小辣椒、同道大叔……人们在不经意间,就会说着“网红”造的热词,购买“网红”推荐的产品,转发“网红”生产的段子。很多青少年,甚至将“网红”定位为将来最期望的职业。  对于
期刊
“我真的万万没有想到,李达康能成为网红。”随着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不少观众都被达康书记的扮演者吴刚“圈粉”。  为了演好市委书记,他颇下一番苦功,先是找来很多各级领导开会的视频,研究这些干部举手投足的细节,包括怎么说话,怎么走路,怎么开会,后来吴刚想明白了,李达康也是人,“他有七情六欲,他也得吃饭,他饿了之后也得狂吃,急的时候也骂人,其实人都是这样”。  为了突破老百姓心目中的“官相”,自
期刊
老师:一篇好的作品,往往发乎于情,即从心灵出发。麦家的这篇文章,是否也是如此呢?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李锦帆:我先抛砖引玉。作者写自己成名后,希望能堅守内心,做一个不变的、慢的、旧的人,却因为欲望膨胀,遗忘了自己的初衷,而落入社会的陷阱。这告诉我们,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品质莫过于能坚守心灵的底线。  孙贝尔:但是我认为,作者的这篇文章更着重于强调:绝不能让自己的心灵因为缺少了美好和伟大而变得
期刊
三、用精练生动的语言突出个性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说的是语言所具有的魅力和力量。让作文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鲜明生动的语言是重要条件。学生在写作时词汇单调贫乏,多有重复现象;写人记事时,语言干瘪,毫无生气;句式单调,一般只钟情于陈述句,毫无波澜。  《鸿门宴》在语言运用方面是成功的典范。作者特别善于运用符合人物身份、特征鲜明的语言来展现人物的神采
期刊
最古老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小雅·采薇》  最古老的乡愁,是诗经里的一个征戍之人,离家时春和景明,杨柳依依;归来时却寒风刺骨,身心饥渴。这是一份无限伤感的古老乡愁。  最典型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江上送友人南游》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滞雨》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期刊
朋友,你知道“网红”吗?网红代表了什么呢?  我想,网红是网络快餐文化的催生品。如今是一个点击鼠标遍游全球的时代,网络上汇聚来自全球各地的时事新闻,令人目不暇接。于是媒体便需要一个足够吸引眼球的话题进行炒作,人们也需要一个足够爆炸式的新闻来满足他们看过过多新闻、摄取过多信息后渐生的空虚的内心,无论网红本身内涵如何、好坏与否,它本身是应媒体、网民双方面的需求而生的。  网红有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背后是
期刊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众多网红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对其人或事件关注度往往在一段时间内爆炸式增长,而随后又悄无声息地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思考——网红代表了什么?  我想,网红是网络快餐文化的产物。如今是一个点击鼠标方可遍游全球的时代,网络上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时事新闻,令人目不暇接。于是媒體便需要一个足够吸引眼球的话题,人们也需要一个足够爆炸式的新闻来驱散他们看了过多新闻、摄取过多信息
期刊
近两年来,图文转换成为高考热门题型。图文转换看似只是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为使考生在复习备考中有更强的针对性,我们就考生在图文转换中的易错点进行分析,以期能有更大的突破。  ☆漫画类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一幅漫画,简要说明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
期刊
人们总是喜欢怀旧,对过去的事无法忘怀。其实动物也是如此,在澳大利亚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只小猫杰西或许由于不适应环境、难忘旧地,竟然离开主人的新家走了1900多英里(约合3058公里)回到老宅。  “它在这里待了两三个星期,我们以为它已经适应周围的环境了。”谁知后来它就失踪了,一年多以后,它又离奇地出現在老房子附近。杰西的新旧居所分别位于澳大利亚南北两端,直线距离1900多英里,中途还有沙漠地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