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从事初中政治课教学也有很多年了,真正尝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体会到了其中的喜怒哀乐。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行,要求改变初中思想政治课现状的呼声也很高。本人认为,要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质量,改变现状,必须要做好几个转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授--受”关系,教师的“权威”地位不容质疑,更不能改变,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消极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要实现相互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关系。现在风靡全国的新一轮课程结构的调整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其中明白无误的提出了有十大转变:1、由“权威者”向“非权威者”转变;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奔河”转变;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9、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10、由“园丁”向“人生引路人”转变。思想政治课教师更走在这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前面,应该改变原先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形象,而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及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思想观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课偏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普遍失去了学习兴趣。有些学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心胸狭窄,自私心较强;缺乏团结互助精神等。就其根本原因来说,都与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偏颇密切相关。一般来讲,以往许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满足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即可。
新课程改革后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除以上内容外,还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良好行为习惯,所有的教育者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思想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才能真正纠正目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人才。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四十五分钟,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不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主动学习。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等诸多弊端。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机械的教学模式。
首先,要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身边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学生这一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应把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平时严格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矫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进一步要求其运用思想政治课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四、学习方法的转变
除了教师要做好转变外,还应指导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做好转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引导:
1.搞好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先学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阶段,是学生主体作用最充分显示的阶段,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要认真进行自学指导,即从实际出发,提出适当的自学要求,重点指导学习方法,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2.做好“读、说、听、想、做”这五个重要环节
读,就是阅读。就是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标明自己在阅读教材时所理解的要点、重点、难点、疑点,并注意其内在的联系,这样就能把握教材知识的结构和基本内容;说,就是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充分利用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组织的小组或全班讨论的机会,大胆发表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看法,并积极参与讨论,进一步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提高认识能力;听,就是听取新的认识,既要注意听老师的讲解,又要注意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从中获取新的认识,并注意把听取到的新的认识同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系统、全面;想,就是思考,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这样有助于我们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培养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做,就是做笔记和练习,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课堂笔记,要认真做好课后老师布置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做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理解和加强记忆。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思想政治课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我们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及观念的更新,一定会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更上一层楼。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授--受”关系,教师的“权威”地位不容质疑,更不能改变,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消极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要实现相互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关系。现在风靡全国的新一轮课程结构的调整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其中明白无误的提出了有十大转变:1、由“权威者”向“非权威者”转变;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奔河”转变;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9、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10、由“园丁”向“人生引路人”转变。思想政治课教师更走在这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前面,应该改变原先的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形象,而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及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思想观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课偏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普遍失去了学习兴趣。有些学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心胸狭窄,自私心较强;缺乏团结互助精神等。就其根本原因来说,都与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偏颇密切相关。一般来讲,以往许多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满足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即可。
新课程改革后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除以上内容外,还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良好行为习惯,所有的教育者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思想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才能真正纠正目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人才。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四十五分钟,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不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主动学习。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等诸多弊端。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机械的教学模式。
首先,要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身边的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学生这一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应把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作为思想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平时严格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随时注意自我约束和自我矫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进一步要求其运用思想政治课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四、学习方法的转变
除了教师要做好转变外,还应指导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做好转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引导:
1.搞好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先学阶段,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阶段,是学生主体作用最充分显示的阶段,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要认真进行自学指导,即从实际出发,提出适当的自学要求,重点指导学习方法,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2.做好“读、说、听、想、做”这五个重要环节
读,就是阅读。就是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标明自己在阅读教材时所理解的要点、重点、难点、疑点,并注意其内在的联系,这样就能把握教材知识的结构和基本内容;说,就是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充分利用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组织的小组或全班讨论的机会,大胆发表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看法,并积极参与讨论,进一步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提高认识能力;听,就是听取新的认识,既要注意听老师的讲解,又要注意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从中获取新的认识,并注意把听取到的新的认识同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系统、全面;想,就是思考,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这样有助于我们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培养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做,就是做笔记和练习,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课堂笔记,要认真做好课后老师布置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做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理解和加强记忆。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思想政治课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和提高。我们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及观念的更新,一定会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