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代我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g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志愿者是博物馆事业的重要参与者,是完善博物馆公共服务、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推行,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也随之蓬勃发展。但由于博物馆经费不足、缺少经验、定位模糊等种种原因,我国博物馆志愿服务仍面对许多挑战。新时代,如何发挥博物馆志愿者作用、怎样建设科学合理的博物馆志愿者管理体系等问题仍等待人们认真探索。
  【关键词】博物馆;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
  【中图分类号】G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6-0085-02
  博物馆志愿者通常是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不已谋求相关利益回报为前提,在非本职职责范围内,服务博物馆事业,具有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并使自身某方面的价值得以实现的社会个体或群体。①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物馆都有博物馆志愿者、博物馆之友或博物馆会员。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博物馆志愿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其工作也出现了新局面。
  一、国内外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情况对比
  最早的博物馆志愿服务出现于19世纪初的欧洲。那时,博物馆之友利用博物馆把历史、艺术、科学传播给社会公众。
  20世纪以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日益突显,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得到了各国博物馆的普遍重视。“据1975年的调查,美国博物馆中个人工作的57%是由62200人次志愿服务工作承担的;另据1991年的调查,全美博物馆共有义工近38万名,是当时全美博物馆正式员工人数的2.5倍。” ②
  在英国,据调查显示“全英95%的博物馆都在运用志愿者”。③在志愿者人数增加,作用愈发重要之时,如何管理博物馆志愿者队伍、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就成了各个博物馆的重要课题。
  1986年北京自然博物馆、鲁迅博物馆与景山学校合作,开始组织志愿者工作,标志着大陆博物馆运用志愿者实践活动正式开始。④200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时称中国历史博物馆)首次面向社会公众招募志愿者,大陆博物馆界志愿者工作才开始走上轨道。⑤2008年,我国开始实行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政策,各类博物馆蓬勃发展,观众人数逐年增多,观众类型趋于多样化。在此背景下,博物馆志愿工作也打开了新局面。2010年《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体系详细说明》中对志愿者工作的指标有了明确规定。中国博物馆志愿工作起步较晚,但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志愿者为博物馆注入新鲜血液,弥补博物馆人员的不足,拓展了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增加了博物馆的活力。
  二、国内博物馆志愿服务管理工作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代社会,志愿者队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⑥世界博物馆之友联盟主席丹尼尔·本·南顿先生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博物馆不能再满足于简单的展陈,它的功能迫切需要拓展。”在博物馆志愿服务快速发展之际,我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不同级别博物馆志愿服务发展不均衡
  2008年以来,我国志愿者事业整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由于各地区博物馆事业发展程度不一,不同级别博物馆志愿服务发展还不均衡。以天津博物馆和武清博物馆为例,深入探讨此问题。天津博物馆為国家一级博物馆,每年稳定的志愿者约200余人,其中包括在校学生、社会工作人员、老年人等。这些志愿者服务于博物馆的讲解、引导、咨询、活动策划等工作岗位上。武清博物馆为区县级博物馆,博物馆志愿者流动性大,均为在校学生,志愿服务类型单一,以巡视展厅和讲解为主。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区县级博物馆难以吸引大量的、职业多元化的志愿者加入,对志愿者的培训也不够重视。实际上,武清博物馆常设5个展厅,布展面积约10000㎡,工作人员却只有27人,非常需要志愿力量的补充。服务岗位单一、服务时间不匹配、志愿者积极性不高是中小型博物馆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对博物馆志愿者定位错误,服务岗位单一
  日本的博物馆为志愿者提高的岗位非常多样。志愿者不仅从事展览讲解、主持策划博物馆活动,还会协助博物馆做好调查研究、资料、标本的征集和整理、博物馆的经营等工作。这不仅提高了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博物馆带来不同领域,甚至是专业领域人员的支持与帮助。目前,我国的博物馆志愿者岗位仍集中在讲解、引导、巡视等,很少涉及研究、经营等岗位。甚至一些博物馆仍把志愿者定位为免费劳动力,没有充分挖掘志愿者的潜在能力。
  (三)忽视对博物馆志愿者的培养与培训
  为了快速壮大博物馆志愿者团队,一些博物馆对应征者不加甄别,照单全收,许多志愿者缺少专业知识与素养,难以胜任博物馆专业度高的工作。“大多数博物馆对志愿者重使用、轻培养,不愿意为志愿者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把志愿者看作免费的午餐,舍不得投入。” ⑦为了丰富志愿者服务类型,建设科学、专业团队,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尤其重要。博物馆要建立系统的培训机制,通过讲座、考核、交流学习等形式,对志愿者专业知识、工作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四)志愿者管理方法陈旧,没有建立激励机制
  博物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志愿者作用每况愈增,但博物馆对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等工作依旧采用老办法,与现实脱节。长期参与简单粗放的传统志愿服务工作会降低志愿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志愿者的付出予以肯定和表彰,是新型博物馆志愿工作的重点之一。
  三、对新时代我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
  为了更好推动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发展,就建设科学合理的博物馆志愿者管理体系提出若干思考。
  (一)广泛宣传,严格甄选,壮大志愿者团队
  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要广泛宣传、严格甄选。为壮大博物馆志愿者力量、丰富志愿者类型,各博物馆,尤其是中小型博物馆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扩大博物馆知名度,吸引更多优秀的志愿者加入。如通过融媒体、进社区(学校)等渠道多方宣传,进行博物馆志愿者招募工作。同时,要对应征志愿者严格甄选,尽量确保每位志愿者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二)探索建设志愿者自主管理机制
  摆脱志愿者是博物馆“编外员工”和“免费劳力”的角色定位,积极探索建设志愿者自主管理机制。天津博物馆已经成立志愿者管委会,由博物馆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共同组成,志愿者可以就面试、培训、上岗服务、考核等多个环节进行自主管理,博物馆工作人员则发挥督导作用。这样不仅能增强志愿者的认同感和积极性,也为博物馆节省了人力资源。
  (三)扩大博物馆志愿者服务范围
  扩大服务范围,是每位志愿者的愿望。博物馆应该在充分调查馆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类型的服务岗位,让更多志愿者参与多元化的博物馆工作,如研究、展覽设计等工作。还可将博物馆志愿者延伸到馆外活动,发挥他们的“桥梁”作用,组织志愿者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等。
  (四)加强博物馆志愿者培训
  “接受必要的培训,不仅是志愿者权利的组成部分,也是志愿者提供高质量的志愿服务的重要保障措施。” ⑧志愿者接受专业培训,既能提高博物馆服务水平,又能增强志愿者的个人素质与修养。上岗前应组织基础培训及考核。不定期开展文物法律法规、文物鉴赏、展品陈列等专业性较强的讲座,进一步提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有条件的博物馆,还可组织志愿者到其他博物馆参观交流,开阔视野,取长补短。
  (五)建立志愿者的激励机制
  如前所述,博物馆志愿者在不收取任何报酬的前提下,自愿为博物馆奉献。为了更好地激励志愿者,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博物馆志愿者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一是要对志愿者要足够的重视和尊敬,带动志愿者投入博物馆事业。二是建立志愿者激励机制,对志愿者工作评定考核,对其工作给予肯定与表彰。目前,国内很多博物馆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天津博物馆根据服务时间的长短将志愿者分为见习志愿者、初级志愿者、中级志愿者、高级志愿者、资深志愿者5类。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级别的工作证。志愿者将代表更高级别的工作证颜色视为荣誉,故有高水平的工作效率。” ⑨
  四、结语
  中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和国外一些成熟的博物馆相比,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和挑战。志愿者作为博物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博物馆中起着独特作用。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要循序渐进、有计划地进行,相信中国博物馆志愿服务工作将有更加光明的前景。
  注释:
  ①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28页。
  ②段勇:《当代美国博物馆》,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③王启祥:《国内博物馆志工运用的问题与对策》,《博物馆学季刊》2007年第3期,第39页。
  ④楼锡祜、冯静:《北京地区博物馆志愿的调查思考》,《中国文物报》2004年12月31日。
  ⑤北京博物馆学会:《博物馆社会教育论文集》,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⑥单霁翔:《博物馆使命与文化公共权益保障》,《四川文物》2014年第1期,第73页。
  ⑦单霁翔:《博物馆使命与文化公共权益保障》,《四川文物》2014年第1期,第66页。
  ⑧张网成:《我国志愿者管理现状与问题的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第6期(总第186期),第26页。
  ⑨陈晨:《博物馆志愿者管理工作体系新探索——以天津博物馆为例》,《温州文物》第九辑,第103页。
  作者简介:
  郭庆丽,女,天津人,本科,天津博物馆助理馆员。
其他文献
【摘要】《第二钢琴奏鸣曲》Op.2 no2是贝多芬早期的钢琴作品,是其首次添加了诙谐曲的钢琴奏鸣曲作品。这首奏鸣曲的诞生,不仅明显地体现了贝多芬未来的创作意识方向,在内容上非常绚丽多彩,富有蓬勃朝气,表达出贝多芬想要通过自己的才华寻求出一条独特道路的愿望,其中的表现欲望与思想情感都极其热烈,是具有极大学术研究价值的贝多芬早期作品之一[1]。  【关键词】贝多芬;《第二钢琴鸣奏曲》;音乐艺术;情感 
期刊
【摘要】1932年初至1937年,熊佛西等戏剧家为了唤起农民“向上的意识”,在河北定县展开以农民为对象的文艺大众化研究和实验,称作定县农民戏剧实验。他们革新乡村戏剧舞台和表演技艺,创作符合农民审美趣味的话剧作品,探索一整套农民戏剧的新模式,追求与其他文艺大众化活动不同的新途径。定县农民戏剧实验是雅俗夹缝中的另类启蒙,在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对中国教育戏剧的发展和崛起上也起到推波助澜的
期刊
【摘要】悬诗是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诗歌的典范,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悬诗的叙述内容及其遣词用句,无不蕴含着古代阿拉伯民族文化生活的相关信息。本文从七首悬诗入手,通过整理与分析诗歌中四类文化伴随意义较为突出的词汇:动物词、植物词、自然现象词和社会现象词,发掘其词义中蕴含的文化伴随意义,从中探寻阿拉伯民族特有的语言和文化特征。  【关键词】阿拉伯人;悬诗;词汇;伴随意义  【中图分类号】H32
期刊
【摘要】本文由霍克尼与艺术批评家的对话录及其本人的回忆录,所形成的《更大的信息:戴维·霍克尼谈艺录》和《我的观看之道》两本书籍,探究霍克尼艺术背后的观点。  【关键词】霍克尼;艺术观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6-0065-02  《更大的信息:戴维·霍克尼谈艺录》和《我的观看之道》是了解英国画家戴维·霍克尼的两本重要书
期刊
【摘要】芜湖梨簧戏的兴起与衰落基本与我国区域性地方戏种发展时间基本重合,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数字化保护传承手段的归纳总结与前瞻性判断,对于丰富地方人民生活,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完善中国传统艺术的宝库有着重要的建设作用。  【关键词】数字化;戏曲;非遗;保护;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6-0073-0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主义进程逐步加快的背景下,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工作备受关注,其不仅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新媒体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各个方面,现阶段人们实际获取信息的方式逐步增多,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广群众文化活动,就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逐步向信息化和专业化方向转变,创新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加快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提升效率。  【关键词】新媒体资源;群
期刊
【摘要】早期的综合材料绘画技法大多出现于油画和版画中,同时还融入了结合装置等媒介材料和技术手段,使之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同于表现、油彩绘画表现、水印木版画、壁画等传统绘画,综合材料绘画不是传统几种绘画方式风格的叠加,也不是某个单独画种的变化发展。站在文化艺术问题的角度去考虑,它是多画种或多种物质材料的相互融合,取其所长的结果,是使新材料艺术化并体现生活材料的文化性、艺术性的一个全新创
期刊
【摘要】在现代汉语中,“弗”已经消失,其使用特点不为大众所熟悉。在《孟子》中,“弗”出现38次,作为否定副词表示否定含义。本文着重分析“弗”在具体语境中的语用特点,求证其在使用中有突出强调的表达效果。  【关键词】弗;否定;语用特点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6-0047-03  在词类中,否定副词是用于否定动作行为、性
期刊
【摘要】时间概念和时间认知机制是人们认知无意识的表现,时间概念的构建并非人们有意识为之,时间是一个抽象概念,人们大多借助对空间概念的隐喻和转喻来理解时间,然而在不同语言中用空间模式来映射时间会产生对时间概念的不同理解,方位词“前”“后”是建构时间概念的重要来源,本文借助“前”“后”来解释汉语时间概念的认知方式以及语言使用中的一些矛盾现象,并尝试探究“前”“后”在其他领域的隐喻投射。  【关键词】时
期刊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文化的精粹,是中国古人留下的精华。古典诗词素有文蕴之美,古典诗词传承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传递着古人与现代人的精神桥梁。本文列举了相关三国题材影视剧,在三国题材影视剧中,不乏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传承。除此之外文章阐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相關作用,最后总结了三国题材影视剧中对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传承;三国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