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与孤寂,令人怦然心动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in1986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当代油画界,艾轩占有一席独特的位置。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起,他因作品参加全国性美展而步入画坛,但他真正受到画界的关注是在80年代初,那时他以一幅反映残疾青年求知愿望的油画《有志者》(1981)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上获得银奖。之后他转而以西藏题材创作油画,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面貌而进入名家之列。80年代中期,他的油画作品《若尔盖冻土带》(1985)、《雪》(1986)、《她走了,没说什么》(1986)、《陌生人》(1987)等,表现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脆弱和生命的短促,画面上是一望无际的山野、沼泽地、天空和变换的云彩,或静止或移动的单个人物默默地、孤独地存在其间。淳朴的他或她麻木、茫然的表情,似乎在听任大自然的摆布。而另外一些作品描写在屋子里神情发愣的女孩,孤单的人物与屋外大片空白形成鲜明对照。画中人健康、端庄而美丽,在他们的神情中,有一种在自然界威力前令人怦然心动的无奈与无助。这些表现人的苦难和孤寂的作品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它们在国内外重要展事上出现,很快引起画界和收藏界的关心。1987年,他有机会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做访问学者,并在纽约曼哈顿麦迪逊大道举办个人画展,他的作品被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华尔街时报》《基督教箴言报》《美国艺术》《艺术新闻》相继刊载和评论,他被《艺术新闻》称之为“一颗上升的星”。他在美国的参观、访问与创作,包括与美国乡愁写实油画大家安德鲁·怀斯的会晤,使他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知道了自己艺术上的不足。回国后二十多年来,他埋头创作,还是以西藏为题材,还主要画茫茫高原中的藏族男女,还是那写实风格的油画,相继有许多杰作问世,如《晨雾渐渐散去》《也许天还是那样蓝》(1984)、《孩子》(1989)、《歌声离我远去》(1991)、《又清又冷的空气》(1993)、《融雪三月》(1994)、《荒原往事》(1994)、《守候冬日的太阳》(1994)、《极远极远的歌声》(1995)、《就让风把歌声吹散》(1995)……他像一位农夫似地在他那块土地耕耘着,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倦意。
  


  艾轩出生于文学名人之家(父亲为著名诗人艾青),但幼年在战争烽火中颠沛流离地度过,青少年时代又遇到频繁的政治运动,父母的离异,父亲被划成“右派”,“文革”风暴……都在他的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使他对人生、对社会有过早的体悟,懂得人生炎凉和生活的艰辛,养成他冷静地看待世界和略带悲凉感的人生态度。当然,也培育了他在艺事上的独立思考,顽强奋斗和拼搏的精神。艾轩自幼喜好涂鸦,酷爱临摹,考上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后,造型技巧得到初步训练。好学的他,利用在成都军区文化部创作组担任美术创作员11年之久的时间,获得不少生活经验和绘画技巧。也是在这期间,从1973至1982年,他有机会多次进入西藏地区。那是,他说“大概八九年的样子,我的关注点基本上是当地的外表。强烈的光的对比,色彩的艳丽,当地的民俗民风。”确实,和许多画家一样,艾轩对陌生的西藏的认识和理解有个从表面到内里、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他逐渐懂得,作为艺术家如何从自己的精力和生活体验出发,有自己独特的眼睛和心灵去扑捉、表现自己在西藏发现的美。艺术,与其说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毋宁说是艺术家感情体验了的虚幻的创造。客观现实给予了艺术家灵感和刺激,触动了深埋他内心深处的神经,两者如触电似地撞击,并发出创造的激情。艾轩经历了这个过程。他的作品面貌之所以在1982年后发生很大变化,着力表现人在自然威力面前的渺小与周围气氛的冷漠、空寂,是由于他在藏区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产生了这些感受,也许这些感受是很主观的,但与他以前的生活经历和他对生活的态度相呼应而被他敏感地捕捉到,并用绘画语言加以强化。不论艾轩最初是否自觉地认识到,他的这些作品实际上描写的不是生活的表象,而是通过对人物心理与大自然本质力量的揭示。表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思考。他的这一审美趋向在外国画家的创作中得到了印证。他从当代美国著名画家安德鲁·怀斯(Andrew wyeth)乡愁写实主义油画中得到共鸣,他也从怀斯的一书中获得了启发。
  


  丰富多彩的西藏社会生活与大自然,给艾轩许多知识和教育,但给予他创作灵感的却是他绘画中表现的那些情景,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那些隋景中承载的一种思想、观念和感情。这表明,他是一位很有个性、很有艺术见解的艺术家他敢于和善于发现和发掘他心目中的美感,艾轩是以极大的热情去描写藏区自然界的荒凉、空旷和冷寂,描写生活在其中的人物的冷漠与孤独。也许有人会提出问题,荒凉和孤寂也值得在艺术中加以表现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作为美感范畴的荒凉和孤寂,是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本来就客观存在着的,也是人类丰富心灵世界某一方面的属性。人类和自然界除了欢乐、幸福、富足、安宁之外,还有荒凉、孤寂、悲痛和苦难,它们相辅相成而有互相转化。也许,正因为有荒凉、孤寂、悲痛和苦难,人们才更珍惜欢乐、幸福、富足和安宁。艾轩不是以悲观、消极的态度来描写荒凉与孤寂的,他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中,不仅仅描写他(她)们沉默中的无奈,而且表现出他们自身的纯朴、美和对未来的期待。
  


  艾轩是一位固执的写实主义的画家,他毫不动摇地走写实主义道路,他热情地宣传、阐述写实的价值和对人生的意义,坚定地捍卫写实绘画存在的权利。在2004年出版的《中国油画十家·艾轩》卷的扉页上,他写上了这样一句话:
  “下辈子还是画写实的油画”,充分说明他写实优化的忠诚和执着。他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接受的学院教育,选择了写实主义创作方法,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也饱尝写实油画创作所带来的乐趣与苦恼,乐趣在于真实与精致的写实技巧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娱人娱己,苦恼在于包括他在内的中国画家要达到写实的完美,要攀登欧洲写实油画的高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和许多中国当代写实画家一样,艾轩也意识到,我们不必气馁,有深厚传承文化背景的中国艺术家,运用我们的智慧,按照写实画家的普遍原理,努力创造除与欧洲国家不同面貌的油画艺术作品来,为国人与世界人民欣赏,那就尽到了我们应尽的责任,也为世界画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0世纪中国写实油画的价值也在于此。这大概就是艾轩钟情于写实油画,并在这个领域辛劳探索的原因。
  


  艾轩是固守自己个性风格的画家。他的艺术风格从80年代初形成之后,几乎没有发生很大变化。这和当今画界流行的“要不断求变…不断超越自己”的主张大相径庭。艾轩理解现代主义画风,也尊重走激进路线、不断变化自我风格的艺术家,但是他崇尚古典写实法则,他根据自己研究欧洲古典艺术的体会、认识到艺术史上真正有成就的画家一旦形成独特的个性风格之后,一般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深化,而不是轻易重起炉灶或改弦易辙。二十多年来,艾轩所做的不是作品图式和风格的翻新,而是不断发掘新的题材和主题。不断完善他的写实技巧,解决他在油画创作中面临的各项课题。他十分重视创作中“手艺”的作用,绘画质材的选择,作画的程序与步骤,整体画面的构思和具体细节的处理,他都有细致缜密的思考和安排。他重视体验生活和感受生活,他的艺术作品都源自现实生活中的积累,而在构思具体一幅画时,则是先有观念、设想,然后勾画草图,再到生活中按照需要选取特定的景色和人物。他重视写生,同时也善于运用摄影手段搜集创作素材。他重视写实油画的塑造技巧,讲究笔触和肌理效果。他尤其重视人物面部特别是眼神的刻画,他(她)或注视着观众,或面对观众视而不见,或有意避开,或向远处望去……都凝聚着内心的空寂和寂静。作画的艾轩兼用“写”与“做”的方法,认真地刻画包括人物的衣褶、原野上的荒草和茫茫的白雪等细节,但它们都贴切地服务于画面的整体效果,服务于他追求的艺术境界。
  


  艾轩的油画创作再一次给我们提示了一个普通的道理:大千世界,美无所不在,艺术家要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会出发,寻找适合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越独特、越个别,才越有艺术感染力。
其他文献
2007年11月,明四家仇英《赤壁图》在中国嘉德秋拍以7952万元成交,将中国古代书画拍卖行情推至新高度,成为2005年行情调整后,开始理性恢复的标志性事件。这种态势对今年春拍产生了巨大影响,以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匡时国际、北京保利为例,古代书画专场上拍1135件拍品,成交额4.5亿元以上,82件拍品成交价超过百万元。流传有序的拍品续写去年行情,如恽寿平《载鹤图》手卷拍出3696万元。经营古代书画
期刊
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文物天地》杂志朱威先生打来电话约稿,希望我给他们写篇关于“官钧”瓷器研究的文章。不晓得朱先生何以找我约稿,当时也不知这文章该怎么写,但我还是答应了,约定1个月后交稿。过后,才感到自己有点冒失。首先,在深圳研究“官钧”瓷器的同仁中,我算不上主角;其次,由于工作变化,或许还有点厌倦,我已基本离开了古陶瓷圈子。虽然也有旧“病”复发的时候,比如对“官钧”瓷器,总想着写点什么,但直到朱
期刊
青瓷的魅力有多大?这是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述的,然短短的20年间青瓷竟能在帝王的生活中起到完全不同的两种作用的事实,则成了这一问题的最有说服力的答案——北宋晚期,青瓷曾为徽宗的豪华生活锦上添花,而“靖康之难”后,青瓷却又为疲于奔波、居无定所、处境困厄的高宗雪中送炭。    余姚官窑是宋室南渡后第一个继承北宋官窑制瓷传统为朝廷烧瓷的窑口    今人对南宋早期与宫廷有关的窑业生产情况的认知,经历了曲折、漫
期刊
宋代是中国陶瓷业发展的高峰,当时有名的瓷窑遍布大江南北,百花齐放。虽然明清时代也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高峰,但其时景德镇一花独放,其他许多瓷窑处于萧条状态。宋代作为中国陶瓷发展的高峰不仅在于它的产量和众多的瓷窑,还在于它独特的审美价值与其中所蕴含的中国文人的思想及追求。    宋代城市的繁荣是陶瓷手工业发展的大背景    任何一种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其社会发展的背景,宋瓷的发展也与宋代的城市化及城市的商业
期刊
如果我们仅从民间存世的数量和拍卖的成交价格来看,明清瓷器中能与釉里红瓷器的市场行情相抗衡的唯有清代珐琅彩瓷。明代釉里红、清代珐琅彩,这两种瓷器皆属于明清瓷器可遇不可求的珍品,由于存世数量的稀少,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元代及明初釉里红瓷器公开拍卖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早在198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时,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牡丹纹菱口大盘即创下了1034万港币的高价(图1)。进入90年代,随着艺术品拍卖业的日
期刊
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朋友处看到一件珐琅炉,使笔者眼前为之一亮,认为很有必要将此炉介绍给大家,以供鉴赏。此炉通高8.3厘米,口径19.5厘米。炉为圆形(图一),双朝冠耳,三个云头形足。通体白色珐琅地上饰红色、天蓝色、绿色、藕荷色、黄色纹饰,炉腹部饰掐丝珐琅缠枝菊花、石榴花纹。炉底白色珐琅地满饰掐丝云头纹,中心处长方形铜镀金方框内署“大明万历年造”填红釉掐丝珐琅款(图二)。    “珐琅”一词是外来语汇
期刊
“忽如一夜春风来,北宋纷把元明改”。2008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出现了将沿袭几十年的学术观点彻底颠覆的乱象。一件底足阴刻“二”字的钧窑仰钟式天青釉五孔花盆的烧制年代,被定为“明十五世纪初”,另一件钧窑花盆烧制年代被标注为“元/明”。这意味着原本愈演愈烈的学术之争终于作用于收藏投资市场,尤其是国际间两家著名拍卖公司的这一举动,无论其依据如何并是否充分,都会对古代钧窑瓷器在收藏投资市场中的表现产生深远
期刊
定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为著名的白瓷窑场,晚唐时期已经能够烧造精美的高档白瓷。进入宋代以后,我国陶瓷手工业呈现出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大江南北名窑迭起,汝窑、官窑、定窑、耀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等著名窑场,都是在此时步入成熟阶段。定窑经过晚唐五代和北宋早期的发展,于北宋后期形成了以刻花、印花为特色的艺术风格。    定窑瓷器刻花最突出的特点是线条清晰流畅,刀法极为娴熟,窑工根据构图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刀法,
期刊
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曾写道:“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宋叶寘《坦斋笔衡》也说:“本朝以定州磁器有芒不堪用,遂令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明代画家徐渭在其《墨芍药》画中题诗说:“花是杨州种,瓶是汝州窑,注以江东水,春风锁二乔”。  自宋以降,历代赞美汝窑瓷器的文献举不胜举,从这些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汝窑青瓷在人们心目中珍同拱璧的历史地位。在宋代,除
期刊
在我看来,程大利先生是当代画坛少有的具有士夫学者品质的艺术家之一。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两点:一是先生的人品为他周围的人所敬重;二是先生的学问常为同道所认同。其敦厚朴实的长者之风和淡泊从容的气象乃至数十年如一日沉潜治学的精神更使我辈景仰。有人说程大利先生是个文人画家,可我觉得从文化立场、文化态度乃至艺术状态等多方面说,先生更是一个如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士”。  古人以道问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