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强调有意义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教育相结合。因此,教学中要找准突破口,从学生兴趣入手,从方法做起,从赏识着力,让学生乐于参与,绽放综合实践活动精彩。
关键词:贪玩;兴趣;孝文化;感恩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2-280
我们可能在上课时常常抱怨学生没有按计划进行实践活动,因为贪玩是学生的天性,我们也是从那个时候走过来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有计划地进行实践活动。大部分的实践都需要学生课外去完成,如何让他们按计划进行实践活动呢?这也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开展教学的一大难题,我们也正在积极探索中。
小学综合实践强调有意义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教育相结合。因此,教学中要找准突破口,从学生兴趣入手,从方法做起,从赏识着力,让学生乐于参与,绽放综合实践活动精彩。
一、选取贴近生活实际的活动主题,激发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亲历感兴趣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可见有趣的活动主题是很好的推动力,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动手操作、解决真实的生活和社会现实问题的愿望。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最好的学习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学校教育应该利用儿童现有的生活作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应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结合起来。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实践活动的主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所以我们应善于观察身边事物,选取最贴近生活实际的题材,就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如在开展“我为家乡当导游”的实践活动时,我针对农村小学生见识比较少的实际,把家乡的范围定位在各自生活的村、社区,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为自己的村、社区当上了好导游,脸上洋溢着自豪感。
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探究方法
教师是学生的活动指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如我指导开展“让感恩伴你我共成长”的综合实践活动。
1.看与谈。指导学生观察父母每天在做什么?经过几个星期的观察、记录,同学们的感触很大: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早上还要早起做饭、送我们上学、收拾家里、上班、照顾老人等十多项工作,十分辛苦,自己要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与父母聊天沟通中,知道父母的辛苦劳动都是为自己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虽然有时候对自己严厉点,但都是为我们好。父母真正的心愿并不是成绩,而是希望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样和谐的沟通交流学生表示身受感动,牢牢地记住父母的恩情。
2.读与听。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论语》《礼记》《孝经》等儒家经典,赋予了“孝文化”丰富而具体的内涵和意韵。我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网上搜索、读报、看新闻等途径收集相关感恩的资料,学生的成果很丰硕:如《衔环结草》、韩信的《漂母的一饭之恩》等历史典故,“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诗词语句。还有社会上感人事迹的真实报道:如汶川大地震中父母是怎样舍弃自己的生命拯救孩子的;那些贫困家庭,父母通过捡垃圾甚至卖血来供孩子上大学;炎炎烈日下,在各個考点门前焦急等待孩子高考而自己中暑晕倒的父母们……学生听完之后非常动容,写下了“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的感言,感谢自己伟大的爸爸妈妈。
3.算与议。许多学生不懂父母赚钱的辛苦,浪费挥霍情况严重。买来的玩具堆积如山,父母不给零花钱就闹,我指导学生大概算算从出生到现在父母付出了多少成本。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一些学生汇报说:假设一年就一万,到我们二十岁的时候就有二十万了,而且肯定不止这价格,还有些学生指出: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能用钱来衡量,因为亲情是无价的。更有些学生说我以后要听话,懂事一点,多帮父母做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取得好成绩,是报答他们最好的礼物等。为了搞好这一活动,我还通过给家长致电、发短信,让家长了解开展“感恩活动”的目的及意义,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给孩子多些成功的体验,对孩子自发的感恩想法、言行要多加鼓励,还要以身作则,以强化孩子的感恩心。不少家长反映,觉得孩子脾气好多了,变得孝顺、懂事了,比以前做家务更主动了,知道体贴、孝敬父母了。
三、有效成果展示,尽显探究魅力
学生开展一个活动,最后的活动成果以什么方式来呈现、表达,由于存在多种可能性,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
1.根据主题特点,指导学生采用针对性的展示形式。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类型有主题探究、项目与应用设计、参观与考察、参与社区服务等。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特点,在展示交流时也应该有不同的方式,这些需要教师通过方法指导课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如每年的9月份,是我们学校的“感恩月”,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感恩父母”主题活动。在展示课上,我们和家长一同参与。一封封“感恩信”汇亲情,一份份“爱心家庭作业”传真情,一张张“亲情账单”感深情。那一刻我们看到了父母的伟大,那一刻我们看到了父母眼里闪动的泪花,那一刻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2.根据学生特点,指导学生采用个性化的展示形式。 展示形式要根据主题特点也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独特体验、收获来选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这就需要在展示成果之前,依据每个学生特点进行合理分组。学生在成果展示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编排,从而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另外,同一主题,学生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让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一面展示出来,这样的展示才是深入人心的。
3.根据材料特点,指导学生采用最优化的展示形式。根据材料特点展示形式可分为动态展示和静态展示。有些学生的成果展示是静态的,如一篇小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幅绘画作品、一件模型等;而有的展示则是动态的,如一次口头报告、一场比赛、一次讨论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材料我们要选择最优化的展示方式。展示的方式也可以动静结合。 4、根据合作特点,指导学生合作交流。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学生全面的社会需要,有力于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最简便易行但效果显著的模式,对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非常切合。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将班级学生分組。但是,分组也不能简简单单地分,而应该综合考虑全体学生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等各方面,只有这样,分出来的组才能有效的进行。在分好组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指导学生进行分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享受活动的乐趣。 例如,在开展《节约用电》调查活动时,学生分组调查自己家中、学校、公共场所浪费电的现象,了解浪费的原因并对浪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将收集的资料办成手抄报和绘成画儿进行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懂得了尊重和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形成民主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
5、根据探究特点。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从选择课题主题到进行课题方案设计、实施,整个活动过程都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接触、了解自然和社会,对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积极的观察和思考,通过简单的操作实践,品尝了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情绪,获得探究问题的初步经验,激发了学生对自然与社会问题的研究兴趣。例如:在《水果沙拉》的实践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动手自我探究问题。学生积极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然后自行设计实验表格,将研究结果归类。除了以上活动方式外,还有观察、调查、访问、实验、制作……事实证明,活动中采用了这些方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了,而且活动的效果非常好,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地活动起来。
四、运用正确的评价
在学生完成活动之后,我对此进行总结性评价。比如,在学生的《爱护我们的眼睛》活动后,我就对学生之前的活动及他们的成果进行简单地评价:同学们之前的活动开展有序,能够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到社会和学校中,以更多的形式了解常见眼病的预防和简单就医的知识。这样的简简单单地总结性评价,即表扬了学生之前付出的努力,也暗示了学生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怎么做。 因此说,合理正确的运用评价机制会给我们的教学效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学生在感受成功的基础上不断成功,自信、健康、快乐的成长。
综上所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情主动地,积极地去参与,在小组合作中调查,分析,整理,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分组交流,培养他们爱父母、爱老师、爱学校、爱国家的良好品德,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收获并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问题与对策》曾茂林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刘玲
关键词:贪玩;兴趣;孝文化;感恩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2-280
我们可能在上课时常常抱怨学生没有按计划进行实践活动,因为贪玩是学生的天性,我们也是从那个时候走过来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有计划地进行实践活动。大部分的实践都需要学生课外去完成,如何让他们按计划进行实践活动呢?这也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开展教学的一大难题,我们也正在积极探索中。
小学综合实践强调有意义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教育相结合。因此,教学中要找准突破口,从学生兴趣入手,从方法做起,从赏识着力,让学生乐于参与,绽放综合实践活动精彩。
一、选取贴近生活实际的活动主题,激发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亲历感兴趣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可见有趣的活动主题是很好的推动力,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动手操作、解决真实的生活和社会现实问题的愿望。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最好的学习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学校教育应该利用儿童现有的生活作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应把教育与儿童眼前的生活结合起来。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实践活动的主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所以我们应善于观察身边事物,选取最贴近生活实际的题材,就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主题。如在开展“我为家乡当导游”的实践活动时,我针对农村小学生见识比较少的实际,把家乡的范围定位在各自生活的村、社区,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为自己的村、社区当上了好导游,脸上洋溢着自豪感。
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探究方法
教师是学生的活动指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如我指导开展“让感恩伴你我共成长”的综合实践活动。
1.看与谈。指导学生观察父母每天在做什么?经过几个星期的观察、记录,同学们的感触很大: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早上还要早起做饭、送我们上学、收拾家里、上班、照顾老人等十多项工作,十分辛苦,自己要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与父母聊天沟通中,知道父母的辛苦劳动都是为自己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虽然有时候对自己严厉点,但都是为我们好。父母真正的心愿并不是成绩,而是希望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样和谐的沟通交流学生表示身受感动,牢牢地记住父母的恩情。
2.读与听。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论语》《礼记》《孝经》等儒家经典,赋予了“孝文化”丰富而具体的内涵和意韵。我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网上搜索、读报、看新闻等途径收集相关感恩的资料,学生的成果很丰硕:如《衔环结草》、韩信的《漂母的一饭之恩》等历史典故,“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诗词语句。还有社会上感人事迹的真实报道:如汶川大地震中父母是怎样舍弃自己的生命拯救孩子的;那些贫困家庭,父母通过捡垃圾甚至卖血来供孩子上大学;炎炎烈日下,在各個考点门前焦急等待孩子高考而自己中暑晕倒的父母们……学生听完之后非常动容,写下了“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的感言,感谢自己伟大的爸爸妈妈。
3.算与议。许多学生不懂父母赚钱的辛苦,浪费挥霍情况严重。买来的玩具堆积如山,父母不给零花钱就闹,我指导学生大概算算从出生到现在父母付出了多少成本。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一些学生汇报说:假设一年就一万,到我们二十岁的时候就有二十万了,而且肯定不止这价格,还有些学生指出: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能用钱来衡量,因为亲情是无价的。更有些学生说我以后要听话,懂事一点,多帮父母做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取得好成绩,是报答他们最好的礼物等。为了搞好这一活动,我还通过给家长致电、发短信,让家长了解开展“感恩活动”的目的及意义,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给孩子多些成功的体验,对孩子自发的感恩想法、言行要多加鼓励,还要以身作则,以强化孩子的感恩心。不少家长反映,觉得孩子脾气好多了,变得孝顺、懂事了,比以前做家务更主动了,知道体贴、孝敬父母了。
三、有效成果展示,尽显探究魅力
学生开展一个活动,最后的活动成果以什么方式来呈现、表达,由于存在多种可能性,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
1.根据主题特点,指导学生采用针对性的展示形式。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类型有主题探究、项目与应用设计、参观与考察、参与社区服务等。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特点,在展示交流时也应该有不同的方式,这些需要教师通过方法指导课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如每年的9月份,是我们学校的“感恩月”,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感恩父母”主题活动。在展示课上,我们和家长一同参与。一封封“感恩信”汇亲情,一份份“爱心家庭作业”传真情,一张张“亲情账单”感深情。那一刻我们看到了父母的伟大,那一刻我们看到了父母眼里闪动的泪花,那一刻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2.根据学生特点,指导学生采用个性化的展示形式。 展示形式要根据主题特点也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独特体验、收获来选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这就需要在展示成果之前,依据每个学生特点进行合理分组。学生在成果展示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编排,从而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另外,同一主题,学生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让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一面展示出来,这样的展示才是深入人心的。
3.根据材料特点,指导学生采用最优化的展示形式。根据材料特点展示形式可分为动态展示和静态展示。有些学生的成果展示是静态的,如一篇小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幅绘画作品、一件模型等;而有的展示则是动态的,如一次口头报告、一场比赛、一次讨论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材料我们要选择最优化的展示方式。展示的方式也可以动静结合。 4、根据合作特点,指导学生合作交流。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学生全面的社会需要,有力于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最简便易行但效果显著的模式,对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非常切合。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将班级学生分組。但是,分组也不能简简单单地分,而应该综合考虑全体学生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等各方面,只有这样,分出来的组才能有效的进行。在分好组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指导学生进行分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享受活动的乐趣。 例如,在开展《节约用电》调查活动时,学生分组调查自己家中、学校、公共场所浪费电的现象,了解浪费的原因并对浪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将收集的资料办成手抄报和绘成画儿进行展示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懂得了尊重和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形成民主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
5、根据探究特点。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从选择课题主题到进行课题方案设计、实施,整个活动过程都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接触、了解自然和社会,对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进行积极的观察和思考,通过简单的操作实践,品尝了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情绪,获得探究问题的初步经验,激发了学生对自然与社会问题的研究兴趣。例如:在《水果沙拉》的实践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动手自我探究问题。学生积极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然后自行设计实验表格,将研究结果归类。除了以上活动方式外,还有观察、调查、访问、实验、制作……事实证明,活动中采用了这些方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了,而且活动的效果非常好,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地活动起来。
四、运用正确的评价
在学生完成活动之后,我对此进行总结性评价。比如,在学生的《爱护我们的眼睛》活动后,我就对学生之前的活动及他们的成果进行简单地评价:同学们之前的活动开展有序,能够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入到社会和学校中,以更多的形式了解常见眼病的预防和简单就医的知识。这样的简简单单地总结性评价,即表扬了学生之前付出的努力,也暗示了学生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怎么做。 因此说,合理正确的运用评价机制会给我们的教学效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学生在感受成功的基础上不断成功,自信、健康、快乐的成长。
综上所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情主动地,积极地去参与,在小组合作中调查,分析,整理,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分组交流,培养他们爱父母、爱老师、爱学校、爱国家的良好品德,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收获并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问题与对策》曾茂林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