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选取《哈姆雷特》朱生豪译本和梁实秋译本中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原文及译文为研究对象,结合翻译目的论的三大原则,对译文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让读者意识到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并引发读者对译者与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产生新思考。
关键词:翻译 《哈姆雷特》 汉译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富盛名的作品,书中扣人心弦的剧情和作者登峰造极的艺术渲染手法,为这部著作赢得了一代代人的青睐。近些年来,致力于莎剧翻译的译者可谓是层出不穷,至于被誉为“悲剧作品之冠”的《哈姆雷特》,其汉译本更是多达几十种。其中,诗体译本当属卞之琳先生的最佳,而在散文体译本中,朱生豪与梁实秋先生的译文则最深入人心。本文选取朱生豪和梁实秋先生的译文进行对比研究。
学界也通过不同视角对《哈姆雷特》朱译本和梁译本进行过对比分析。其中包括在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做出的适应性选择;基于语料库,对比分析二者翻译策略的差异;从认知语言学出发,对二者译本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定量、定性和对比分析。目前并没有学者从翻译目的论视角对朱、梁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二者差异和影响的。
一.翻译目的论
(一)翻译目的论的主要内容
1978年,费米尔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翻译目的论”这一概念。根据费米尔的翻译目的论,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即目的决定手段。同时译者应以译文的预期目的为主,采用符合实际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同时在翻译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原则
翻译目的论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根据目的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里的“目的”有三种解释,但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而译者应该在此目的下,决定采取何种翻译方法。
2.连贯性原则
连贯性原则是指译文需语内连贯,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换而言之,译者在翻译时,需充分考虑读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创造出的译文对读者来说有意义。连贯性原则服从于目的原则。
3.忠实性原则
忠实性原则是指必须符合语际连贯的标准,译者要忠实于原文,对原文负责,用忠实的方式翻译。这里的“忠实”与译事三大难“信达雅”中的“信”有一定区别。根据忠实性原则,译者翻译时虽然要忠实于原文,但忠实程度可以跟着翻译目的的变化而变化。忠实性原则服从于目的原则。
(二)翻译目的论——翻译过程中译者与读者地位的新视角
文化转向前,译者多被视为“传声筒”、“翻译机器”,只需机械地逐字翻译原文,更有甚者如“文本中心论”、“对等论”,将译者视为翻译过程中的“弃婴”,认为源语文本和原作者才是文学翻译的出发点。但是,文学作品并非“自存自足的实体”,译者也并非翻译中的“弃婴”,被动接受一切。根据翻译目的论,译者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目的。此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会参考目标读者的文化知识背景,确立翻译目的(如科普原文或将译文用作学术研究资料补充),故读者亦是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因此,翻译目的论给我们提供了译者与读者在翻譯过程中地位的新视角——译者、读者举足轻重、不可小觑。
二.走进译者
为了让读者明晰朱、梁二人的翻译目的,从而更好地在下文从目的论视角对比分析二人译文,笔者将在此简要介绍朱生豪先生与梁实秋先生的生平。
1.朱生豪
朱生豪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诗人,1929年被保送至杭州之江大学,学习中国文学与英文,大学期间的学习也为其打下深厚的文学基础和英文基础。朱生豪先生生活的时代正是民族存亡之秋——中国遭受倭寇侵略,国人文化意识淡薄,日本侵略者嘲笑我国落后得连莎翁译作都没有。满怀爱国之心的朱生豪为了使莎士比亚这位大诗人的作品得以普及中国读者之间,并希望能在中国舞台上再现莎剧精华,便接手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翻译任务。1944年,由于劳累过度,朱生豪先生患肺病早逝,年仅32岁。
2.梁实秋
梁实秋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并于1923年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因此梁实秋不仅通晓中国古典文化,还精通英语语言和文化。1930年,受胡适委托,梁实秋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与朱生豪不同,梁实秋作为当时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文学无阶级性,并且认为文学可以与抗战无关。因此,梁实秋翻译莎翁原著,并非出于爱国主义或普及大众,而是为了引导具有英文基础的读者去研究原著,梁译的目标读者大多也是为了研究目的而阅读。
三.目的论视角下译文对比
(一)目的原则角度下译文对比分析
如上文所述,朱、梁二人的翻译目的并不相同,因此他们在翻译莎剧时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也不尽相同。朱生豪翻译目的在于使莎翁巨作,得以再现于中华,并让中国大众,得以作品之神韵精髓。同时,朱生豪先生反对译文拘泥于字句形式,因此意译、归化便是上乘之选。而梁实秋翻译目的在于传播异域文化,引导具有英文基础的读者研究莎翁原著,故采取直译、异化可谓明智之举,有助于展现异域文化特征。
1.直译
关键词:翻译 《哈姆雷特》 汉译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富盛名的作品,书中扣人心弦的剧情和作者登峰造极的艺术渲染手法,为这部著作赢得了一代代人的青睐。近些年来,致力于莎剧翻译的译者可谓是层出不穷,至于被誉为“悲剧作品之冠”的《哈姆雷特》,其汉译本更是多达几十种。其中,诗体译本当属卞之琳先生的最佳,而在散文体译本中,朱生豪与梁实秋先生的译文则最深入人心。本文选取朱生豪和梁实秋先生的译文进行对比研究。
学界也通过不同视角对《哈姆雷特》朱译本和梁译本进行过对比分析。其中包括在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做出的适应性选择;基于语料库,对比分析二者翻译策略的差异;从认知语言学出发,对二者译本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定量、定性和对比分析。目前并没有学者从翻译目的论视角对朱、梁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二者差异和影响的。
一.翻译目的论
(一)翻译目的论的主要内容
1978年,费米尔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翻译目的论”这一概念。根据费米尔的翻译目的论,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即目的决定手段。同时译者应以译文的预期目的为主,采用符合实际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同时在翻译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原则
翻译目的论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根据目的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里的“目的”有三种解释,但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而译者应该在此目的下,决定采取何种翻译方法。
2.连贯性原则
连贯性原则是指译文需语内连贯,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换而言之,译者在翻译时,需充分考虑读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创造出的译文对读者来说有意义。连贯性原则服从于目的原则。
3.忠实性原则
忠实性原则是指必须符合语际连贯的标准,译者要忠实于原文,对原文负责,用忠实的方式翻译。这里的“忠实”与译事三大难“信达雅”中的“信”有一定区别。根据忠实性原则,译者翻译时虽然要忠实于原文,但忠实程度可以跟着翻译目的的变化而变化。忠实性原则服从于目的原则。
(二)翻译目的论——翻译过程中译者与读者地位的新视角
文化转向前,译者多被视为“传声筒”、“翻译机器”,只需机械地逐字翻译原文,更有甚者如“文本中心论”、“对等论”,将译者视为翻译过程中的“弃婴”,认为源语文本和原作者才是文学翻译的出发点。但是,文学作品并非“自存自足的实体”,译者也并非翻译中的“弃婴”,被动接受一切。根据翻译目的论,译者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目的。此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会参考目标读者的文化知识背景,确立翻译目的(如科普原文或将译文用作学术研究资料补充),故读者亦是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因此,翻译目的论给我们提供了译者与读者在翻譯过程中地位的新视角——译者、读者举足轻重、不可小觑。
二.走进译者
为了让读者明晰朱、梁二人的翻译目的,从而更好地在下文从目的论视角对比分析二人译文,笔者将在此简要介绍朱生豪先生与梁实秋先生的生平。
1.朱生豪
朱生豪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诗人,1929年被保送至杭州之江大学,学习中国文学与英文,大学期间的学习也为其打下深厚的文学基础和英文基础。朱生豪先生生活的时代正是民族存亡之秋——中国遭受倭寇侵略,国人文化意识淡薄,日本侵略者嘲笑我国落后得连莎翁译作都没有。满怀爱国之心的朱生豪为了使莎士比亚这位大诗人的作品得以普及中国读者之间,并希望能在中国舞台上再现莎剧精华,便接手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翻译任务。1944年,由于劳累过度,朱生豪先生患肺病早逝,年仅32岁。
2.梁实秋
梁实秋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并于1923年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因此梁实秋不仅通晓中国古典文化,还精通英语语言和文化。1930年,受胡适委托,梁实秋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与朱生豪不同,梁实秋作为当时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文学无阶级性,并且认为文学可以与抗战无关。因此,梁实秋翻译莎翁原著,并非出于爱国主义或普及大众,而是为了引导具有英文基础的读者去研究原著,梁译的目标读者大多也是为了研究目的而阅读。
三.目的论视角下译文对比
(一)目的原则角度下译文对比分析
如上文所述,朱、梁二人的翻译目的并不相同,因此他们在翻译莎剧时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也不尽相同。朱生豪翻译目的在于使莎翁巨作,得以再现于中华,并让中国大众,得以作品之神韵精髓。同时,朱生豪先生反对译文拘泥于字句形式,因此意译、归化便是上乘之选。而梁实秋翻译目的在于传播异域文化,引导具有英文基础的读者研究莎翁原著,故采取直译、异化可谓明智之举,有助于展现异域文化特征。
1.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