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阶段,对于学好历史,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就是这个人的历史基础怎么样。那么一个人要具备什么样的历史基础才能帮助他学好歷史呢。个人觉得这个历史基础包括了他的语文基础、地理基础,这就涉及到了语文学科和地理学科的学习。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传统内容,经典古文美读、文言比较赏析等也是常见的语文学习活动,但这一形式,已经不单纯存在于语文教学,随着新课改改革,文言文常常见诸历史学科各处,尤其是综合题中的资料分析。要读懂这些文言资料,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犹如鸡同鸭讲,尽管有些资料已经显示得很详细了,可没文言功底的学生依然找不到信息点,一头雾水。
上述问题在研究中国古代史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语文学科中的文言断句知识,就可以给历史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官职的学习上,文言文的断句,一旦断错了,句子就很难点开,理解出来的史料跟历史上事实就千差万别了。
中学学历史,很多时候要捕捉文学情感和历史背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在点。鲁迅先生也曾经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就是因为这部史书很好的把史实性和文学性结合起来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延伸到现实教学,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设计,把文学、情感和历史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课程里,可以通过分析李白和杜甫诗歌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学习历史的思路。李白豪迈的文学情感和盛唐的繁荣历史相结合;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和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相结合,实现在文学中了解历史的变迁,进而从历史变迁里更深刻地了解文学所表达出来的历史情感态度和爱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历史时代特征的学习和一个时代的思想、学术、文化、风俗、习惯也有一定的联系。
例如,道学的传播,就影响了妇女守寡的问题。在宋代,对于寡妇改嫁事情上,大部分人还是比较开明的,他们不认为这是影响多大、多坏的一件事;明代以后才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同时,这样的观念又和实际情况有差别,底层老百姓所受教育和上层社会受到教育不同,地位不同,对于守寡又有不同的看法,郭松义先生就此就有过研究。
再者,对于佛教不同的态度,跟不同时代的思想文化也有很大的联系。隋唐时期很尊崇佛教,从韩愈的《谏佛骨疏》可以出平民信奉、士大夫也信奉。到了明清,花和尚的故事,以及僧人等被看做是三姑六婆的同类人,佛教文化的世俗化,都反应了思想、文化、观念的变化。历史当中对于鲁智深、韩愈的学习,我们就可以结合这些文学作品来研究时代的背景和特征。
历史事件的发生,从来都离不开一定的活动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地理。地理环境的不同对于历史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农耕文明古国,历史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地域广阔、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农民离不开土地,这样就有利于统一集权的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古希腊,海洋文明国家,源于多山,少地,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里,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古希腊就形成了奴隶民主政治制度。学好地理,那么在学习历史,在理解历史的背景和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就也能水到渠成,无须死记硬背。现在新形势下的高考,考的就是学生学科串联和材料的理解能力。
中国古代和现代很多地名的变化,也是学习历史的时候存在的一个难点问题。在历史记录里面出现的地名往往是古地名。特别是明清文人特别喜欢用古地名,放着当时的地名不用,在研究那些历史的时候,就需要去研究他所用的那个地名,到底是哪个时期的地名,地名搞不清楚,就难以确定这个材料所说明的地理位置究竟在何处,这样他所记录的整个历史事件就失去了一定的史料价值了。在研究这些史料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借助地理学科的特点,从气候、温度、土壤特点,来推测研究最终判断,这个史料属于哪个地区,哪个时代?这个史料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简而言之,地理给了一个历史空间,地理在人口分布、交通分布、自然环境等问题上,给我们学习历史提供了一个立体的认识。
新课改以来,学科的相互交叉、互相渗透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发展趋势。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语文是意识。中学阶段历史的教学,就需要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来适应新课改形式下重视考查学生能力,重视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能力。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传统内容,经典古文美读、文言比较赏析等也是常见的语文学习活动,但这一形式,已经不单纯存在于语文教学,随着新课改改革,文言文常常见诸历史学科各处,尤其是综合题中的资料分析。要读懂这些文言资料,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犹如鸡同鸭讲,尽管有些资料已经显示得很详细了,可没文言功底的学生依然找不到信息点,一头雾水。
上述问题在研究中国古代史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语文学科中的文言断句知识,就可以给历史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比如,在官职的学习上,文言文的断句,一旦断错了,句子就很难点开,理解出来的史料跟历史上事实就千差万别了。
中学学历史,很多时候要捕捉文学情感和历史背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在点。鲁迅先生也曾经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就是因为这部史书很好的把史实性和文学性结合起来了,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延伸到现实教学,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设计,把文学、情感和历史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课程里,可以通过分析李白和杜甫诗歌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学习历史的思路。李白豪迈的文学情感和盛唐的繁荣历史相结合;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和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相结合,实现在文学中了解历史的变迁,进而从历史变迁里更深刻地了解文学所表达出来的历史情感态度和爱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历史时代特征的学习和一个时代的思想、学术、文化、风俗、习惯也有一定的联系。
例如,道学的传播,就影响了妇女守寡的问题。在宋代,对于寡妇改嫁事情上,大部分人还是比较开明的,他们不认为这是影响多大、多坏的一件事;明代以后才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同时,这样的观念又和实际情况有差别,底层老百姓所受教育和上层社会受到教育不同,地位不同,对于守寡又有不同的看法,郭松义先生就此就有过研究。
再者,对于佛教不同的态度,跟不同时代的思想文化也有很大的联系。隋唐时期很尊崇佛教,从韩愈的《谏佛骨疏》可以出平民信奉、士大夫也信奉。到了明清,花和尚的故事,以及僧人等被看做是三姑六婆的同类人,佛教文化的世俗化,都反应了思想、文化、观念的变化。历史当中对于鲁智深、韩愈的学习,我们就可以结合这些文学作品来研究时代的背景和特征。
历史事件的发生,从来都离不开一定的活动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地理。地理环境的不同对于历史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农耕文明古国,历史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地域广阔、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农民离不开土地,这样就有利于统一集权的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古希腊,海洋文明国家,源于多山,少地,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里,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古希腊就形成了奴隶民主政治制度。学好地理,那么在学习历史,在理解历史的背景和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就也能水到渠成,无须死记硬背。现在新形势下的高考,考的就是学生学科串联和材料的理解能力。
中国古代和现代很多地名的变化,也是学习历史的时候存在的一个难点问题。在历史记录里面出现的地名往往是古地名。特别是明清文人特别喜欢用古地名,放着当时的地名不用,在研究那些历史的时候,就需要去研究他所用的那个地名,到底是哪个时期的地名,地名搞不清楚,就难以确定这个材料所说明的地理位置究竟在何处,这样他所记录的整个历史事件就失去了一定的史料价值了。在研究这些史料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借助地理学科的特点,从气候、温度、土壤特点,来推测研究最终判断,这个史料属于哪个地区,哪个时代?这个史料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简而言之,地理给了一个历史空间,地理在人口分布、交通分布、自然环境等问题上,给我们学习历史提供了一个立体的认识。
新课改以来,学科的相互交叉、互相渗透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发展趋势。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语文是意识。中学阶段历史的教学,就需要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来适应新课改形式下重视考查学生能力,重视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