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德育实践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作为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其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民族和国家未来。在小学日常教育工作中,应该注重对小学生德育的培育,加强德育教学工作。小学的德育不仅应该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时代要求,也要注重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德育教学中帮助小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培养个人素质。本文将就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生德育中的意义及如何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小学德育发展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生;德育;实践
  小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道德理念形成的重要阶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小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复杂思想环境对于自身价值观念的冲击影响。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传承,留下了宝贵的德育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小学德育当中,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水平。
  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生德育中的意义
  第一,丰富小学德育内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包含着许多与当代社会价值观念相符的道德价值。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庸”“大同”“求同存异”等思想,都对小学生有着道德品质教育上的意义,能够极大地丰富小学德育的课程内容。小学生能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到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从中体会到古人对于道德品德的感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其三观的正确养成。
  第二,有利于完成小学德育教学的目标。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对于小学低年级阶段德育的教育目标是熟悉自己相关的日常事务,能够建立起国家概念,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德育的教育目标是能够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对自己的家乡、祖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生德育活动中,有助于达成小学德育的目标,提高小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国家认同感。
  第三,丰富小学德育教学的教学方法。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方法多是采用讲道理、摆案例,参加实际活动或者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引,来引导学生自发进行道德修养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有着许多德育教学方法,对于现代小学生德育教学仍有着启示作用。比如学记中的教学相长,可以让教师监督学生,学生监督教师,两者互相监督,促进教师做好榜样作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这样极大地丰富了小学德育教学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小学生对于德育课堂的兴趣,有效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
  二、传统文化促进小学德育发展的策略
  第一,取其精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念相结合。学校增强对传统文化中德育内容的选择,在对小学生的德育中,既要传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又要弘扬新时代所要求的美德。对于已经过时或者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相违背的传统文化德育内容,进行剔除。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平等、理性等积极向上的观念,融入到日常德育教学过程中。将当代小学生精神发展需要与社会要求统一起来,寻求德育规范与学生需求的中间点。满足当代小学生的需要,增强是非观念,促进其正确三观形成。例如,六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阶段,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但没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对老师和家长存在着抵触心理。面对小升初升学的压力以及生理变化有着强烈的困惑,学校可以将传统文化中“慎独”“求同存异”等观点充分运用到小学生的日常德育中,帮助其进行自我调节促进其正确三观的养成,增强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以及文化认同感。
  第二,营造传统文化教学氛围,加强小学德育实践。小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同时也是进行小学德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想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德育中,并促进小学生德育发展,就必须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增强对于小学生德育教学的实践。例如,充分利用各种中国传统节日开展相关的活动,如重阳节开展献孝心的活动,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或者诗词朗诵等形式,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促进小学生德育发展。此外,学校要加强对于德育的重视,改变以往的唯成绩论教育观念。结合传统文化,在德育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以及爱国主义热情与责任感。比如开展国学社,在日常的活动熏陶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品质,提高其道德素养。
  第三,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推动小学德育发展。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想要培育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教师就应该做好道德榜样作用,加强对自身道德品质的要求,为学生做好榜样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德育中,还需要德育老师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能够具备一定德育专业知识。只有教师加强了对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才能够更好地教小学生如何接触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否则,教师自身文化素养较低,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就不能够针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容易给学生带来观点上的偏差。比如在开展重阳节活动时,有些老师认为重阳节是登高祈福的日子,而忽略了九九重阳节也是感恩敬老的节日。由于老师自身缺乏文化素养,造成了在课堂上偏离主题,不利于学生了解重阳的重要活动内涵,不利于尊老敬老品质养成。因而,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把握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有针对性地进行小学德育教学活动。此外,教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直接将书上的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照搬给学生,强行灌输其中的哲学思想。这对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无异于在听天书。教师缺乏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个体的了解,只是填鸭式机械教学,道德教育严重偏离了现实,达不到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加强对自身教学的反思,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加强学生对于德育课程的兴趣,从而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发展。
  第四,开拓传统文化传播途径,促进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最早的口口相传到书籍记载传递到后来的网络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在不断地拓展。在新时代网络信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主要途径由传统的纸质资料转换为网络资源。小学开展德育,要紧跟时代潮流,开拓德育的教学途径,可以开设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道德教育的网站。比如,学校可以在官网上开设传统文化的专栏,定期投放优秀传统文化的稿件、纪录片或者是音频,开设观看有感征稿活动,提高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过程中无形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此外,网络时代为家长和学校提供了新的沟通途径,除了以往的家访,还可以借助电话、微信、邮箱等形式进行家校互动。各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家长群进行群体间的传统文化学习的交流互动。学校也可以通过家校平台公众号等为家长提供丰富的有关传统文化的德育课程,促进家校德育共通,为小学生创设良性的德育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国小学德育中,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生道德品质。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应该加强对于德育的重视,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德育中,能够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思想道德品质的正确养成。同时,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对于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促进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丽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德育全过程的路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20.
  [2]庄保主.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德育发展中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8(18):34.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共同体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平台,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建立一套技术性文化来强化自身的学习,启迪教师的思维,提升教师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水平。然而,如何构建有效学习共同体,是横亘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方面的一道难题。本文从构建备课组学习共同体的角度探讨构建有效的共同体学习模式,以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關键词】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教师  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归根到底是各
【摘要】为了体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有价值,发挥与其特有活力,我们构建三大课堂,整合与开发资源,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构建三大课堂,这里指的是班级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在班级小课堂中掌握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在学校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机会,在社会大课堂中培养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三大课堂;整合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全新的理
【摘要】通过在班上种植绿色植物,让孩子照顾植物观察植物,品尝劳动的快乐,在劳动中找到自我价值,从而疏导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让孩子重拾快乐,重获健康。  【关键词】自然;绿色植物;种植;劳动  绿色植物有益于人的健康,能使人放松心情,减轻压力,缓解情绪。通过观赏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能使人的身心得到充分地放松和调节,对于平时工作压力、学习压力较大的上班族、學生族最为适合。尤其是象征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对
一、情境呈现   2019年9月28日早上6点30分,由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浩勒报吉南站开出的万吨煤炭专列71001次,启程开往江西吉安方向,标志着我国一次性建成的北煤南運大通道浩吉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该铁路全长1813.5公里,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的浩勒报吉南站,途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七省区,终到京九铁路吉安站,同步建成集疏运项目21个,可以衔接沿线各地的多条煤炭集
【摘要】信息技术课有别于其它的学科。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就是操作性强,操作步骤多,如果还是按传统教学,教师先教,学生后练这种模式,教学效果恐怕效果不会很明显。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采取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助教;学困生;学优生;教学策略  “小助教”的理论依据来源于“合作”学习。与传统学习相比,合作学习是目前许多学科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策略。然而,信息技术课的
【摘要】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与观察发现,一些乡镇中学的英语学困生对乡镇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新课改下如何转化英语学困生?笔者从“建立英语学困生成长档案”“利用高科技教育软件”“利用导学案”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新课改;乡镇中学;英语学困生  英语学困生是指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由于某种原因,如社会、家庭环境影响,或由于英语学习习惯不好、方法不当,造成英语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英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应该改变原来的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精心准备教案,创立合适的教学情境,从而解决问题。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问题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研究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对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如果只是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灌输式的方式传授,会使效率过低。教师不仅要把知识
本报综合消息 12月17日,由珠海市金湾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组织的音乐学科教研员黄婉凌老师执教的音乐示范课在小林实验小学举行。金湾区教育局局长刘洁琼,金湾区教育局副局长张培军,金湾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主任乐晓华,金湾区教育科研考试中心主任蔡乐花等领导以及各中小学音乐科组长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示范课课题为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唱歌课《过新年》,黄老师通过多媒体以及微课的演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华大地带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疫情大环境的影响下,一方面,大多数小学生对疫情有恐惧心理,加上困于家中时间较长,部分学生表现出或焦虑,或消极低落的情绪状态;另一方面,开学延期,居家线上学习,使学生心理上感到极度不适与迷茫,导致生活上作息无规律、学习上态度懒散的现象普遍存在。作为班主任,笔者一直在积极思考有效解决特殊时期学生这些心理问题的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探寻对学生进行相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适合小学生认知的教学情境,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数学图形、数字、板块之间内在的联系,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数学知识情境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空间想象形象化和简单化,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能更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优化;营造;迁移;思路;拓展;素养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适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