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中职学生在田径训练中的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并对损伤在项目上的分布情况、损伤性质及损伤原因作了重点分析。目的是让运动员和教练员充分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田径运动训练的效率和水平。
【关 键 词】 田径;中职学生;运动损伤
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深入开展,日益增多的运动损伤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忧,尤其是田径运动项目繁多,不同的项目对机体各部位的负荷及其技术动作有着不同的要求,田径运动损伤一直影响着该项运动的深入开展,影响着普通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在普通中职学校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也屡见不鲜。为此,对重庆市各中职学校的田径训练队队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据有针对性地提出和制定积极的预防措施。这对提高田径教学和运动训练水平,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确保田径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研究方法及对象
(一)研究对象
重庆市各中职学校的田径训练队队员(重庆市旅游学校、重庆市公共交通技工学校、重庆市万州区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大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分析有关运动损伤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本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 访谈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走访调查,了解运动员田径运动损伤时间、项目、部位、性质、原因等方面情况。
3. 问卷调查法。采用随机抽样方式,从四所普通职业学校的田径训练队队员中随机抽取100名队员,发放100份问卷,回收98份,回收达99%,有效问卷98份。
4. 系统分析法。根据研究要求,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归纳整理,进行相关统计学统计方法进行相关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情况分析
(一)田径运动损伤时间与损伤人数情况
1. 损伤所在学期与损伤人数基本情况。在调查的100人中,有多人不同程度的多次损伤。重庆市职业学校的田径训练队队员受伤率(损伤人次包括重复受伤者)主要发生在第一学年第二期和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男子损伤率高于女子(其中男子占82.2%,女子占58.6%),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受伤率降低,受伤率明显减少。
2. 损伤所在时段。田径运动损伤时段主要发生在学习动作技术时,共80人次,占40.4%,其次在训练中共49人次,占24.7%。在未掌握動作技术前也是损伤的易发阶段,损伤21人次,占10.6%,而在学习动作技术后,比赛中及其他情况下损伤情况分别为17人次(占8.6%);18人次(占9.1%);13人次(占6.6%)。
3. 损伤所在季节。田径运动损伤主要在春季(55人次)和冬季(63人次)最为普遍,分别占损伤的27.8%和31.8%。而在夏季及秋季仅发生76人次(占19.7%)和41人次(占20.7%)。
(二)田径运动损伤发生的项目
田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跳跃项目中,损伤率分别为(跳远19.3%、跳高18.5%、三级跳远16.3%),女子(跳高27.0%、三级跳远15.9%、跳远15.9%)。跨栏项目(男子占12.6%,女子占12.7%)略低于跳跃项目,但是,跨栏项目的损伤大多数是因为起跨腿或摆动腿与栏架相碰而造成的挫伤,受伤程度很低[1]。其次是投掷项目,损伤率最低的是跑步项目。
(三)田径运动损伤所在部位
大学生运动损伤遍及身体各个部位,其中踝关节男子76人次占40%,女子26人次,占40.6%,居第一位;其次为膝关节,男子37人次占19.5%,女子15人次占23.4%。据表3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重点在下肢。田径运动具有肌肉爆发力的特点,无论是跑、跳、投中,人体向前、向上和投掷器械做抛物线运动,多数强调的是腿部力量和柔韧性的训练,因此要尽量减少下肢部位的运动损伤。在训练中学生训练的水平不高,身体素质较差,不能承担较大的运动负荷,任何急于求成的超负荷都能引起损伤;而足踝部、腰膝部不仅要负担身体重力,更积极参与各项运动,所以更容易受到损伤。
(四)田径运动损伤的性质
田径运动损伤性质以关节扭伤、肌肉拉伤、劳损、挫伤、骨膜炎者居多,分别为:男子(关节扭伤占33.2%、肌肉拉伤占23.2%、劳损占14.7%、挫伤占12.1%、骨膜炎占8.4%),女子(关节扭伤占28.1%、肌肉拉伤占26.6%、劳损占21.9%、挫伤占6.3%、骨膜炎占7.8%)。
(五)田径运动损伤的原因
造成田径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四方面:准备活动不足(男子占22.1%、女子占18.8%);场地器械不良(男子占19.5%、女子占15.6%);技术动作不合理错误(男子占17.4%、女子23.4%);疲劳(男子占12.1%、女子占14.1%)。
(六)田径运动损伤后影响运动员的运动程度
调查显示,运动员在田径运动员损伤后影响运动的程度,其中严重损伤男子明显高于女子(其中95人次占50.0%,女子30人次占46.9%);中度损伤女子高于男子(其中女子9人次占14.1%,男子25人次占13.1%);轻度损伤女子明显高于男子(其中女子25人次占39.1%,男子70人次占36.8%)。损伤后影响运动程度的评定标准为:将“无妨碍”和“妨碍二到三天”影响其正常功能的损伤定为轻度损伤;将“妨碍一周到两周”影响其正常功能的损伤定为中度损伤;将造成“二周以上”影响其正常运动行为能力的伤害定为严重损伤[2]。
(七)田径运动损伤后运动员采取的措施情况
调查显示,田径运动员在运动损伤后主要是通过自然恢复,其中女子明显高于男子(女子41人次占65.1%,男子81人次占60.0%);通过保健恢复的男子明显高于女子(男子54人次占40.0%,女子22人次占34.9%)。 (八)田径运动损伤前运动员对损伤的认知情况
调查显示,在田径运动损伤前运动员对损伤的认知情况多半是不了解,女子明显高于男子(其中女子40人次占63.5%,男子84人次占62.2)。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田径运动为全天的室外运动项目[3],随着季节的变化,由于低温和高温对人体的刺激,人体在活动中对自己的活动能力控制不够,从而出现超越运动,造成扭伤、拉伤等损伤。田径运动员日常学习任务偏重,再加上睡眠、营养不足等因素,使运动员训练后得不到充分的调整,长此以往,易造成机体或局部过度疲劳而产生运动损伤[4]。低年级学生基础素质、基本技术、技能较差,确切说是不少学生在中学阶段很少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而且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的田径专业意识匮乏,易于产生损伤。
在不同的比赛项目中,径赛项目运动的损伤患病率高于田赛;径赛中短跑项目患病率明显高于中长跑。在所有田径项目中,全能项目患病率最高,跳远、跳高、三级跳远、跨栏、100米跑均居前列。田径运动是以下肢为主的竞技项目,许多动作都是快速起动、跳起落地、受持器件等多元组合。在跑步或跳跃动作着地时足底部受到很大的冲击力,膝关节还存在回旋力,盆骨前倾,腰部背伸时,腰背肌肉负荷增加,疲劳积累也易造成肌肉劳损[5]。因此,素质较差的学生很容易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伤。
损伤的发生率在一年级,损伤率与运动项目、损伤部位、损伤性质、损伤原因有很大的关系。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有些运动员对做好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准备活动不充分,动作不到位,尤其是寒冷季节热身不够很容易受伤。疲劳、身体机能状况不佳是造成损伤的另一主要因素,可能与高校运动员既要训练,又要学习,保证不了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关。有的训练时运动强度、运动量及节奏安排不当,没有合适的间歇时间,训练结束后又无有效的疲劳恢复手段,日积月累导致运动员的灵敏性、柔韧性差而易致损伤发生。此外,运动员在运动损伤前对损伤认知情况不够,损伤后采取措施的积极程度不够,重视度不够,学生自我预防意识与能力不足,学校场地器材的完善,学生缺乏有效的医务监督也是发生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6]。
(二)建议
1. 对运动员的建议
(1)运动员要学会处理好学习、训练和休息的关系,建立自己的日常管理制度,按时作息,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體力,以减少运动损伤。
(2)运动员要重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量的大小,因人和气候而异,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以预防运动损伤。
(3)运动员要重视运动结束后的运动疲劳恢复手段,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日积月累会导致运动员的灵敏性、柔韧性差而易致损伤发生。
(4)运动员要学会自我监督,学会一般医学按摩技法、物理疗法及损伤基本疗法,坚持常年系统训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7],以预防运动损伤。
2. 对教练员的建议
(1)教练员要重视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运动机能,一切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使机体保持在良好状态之中,不断提高训练水平,以预防运动损伤。
(2)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注意项目之间的搭配。掌握好运动员训练时的身体状况和训练中的间歇时间,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以免造成过度疲劳。
(3)教练员要培养学生的保护、帮助与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并把正确方法教给学生,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指导每个运动员学会训练前的自我预防、训练中的自我保护、训练后的自我放松和受伤后的自我急救,以减少运动损伤。
(4)教练员要重视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训练后一定要进行放松练习,加快机体的恢复速度,以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身体状态和肌肉功能状态[8],以预防运动损伤。
(5)教练员要经常对运动员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减少无谓的伤害。
3. 对学校的建议
(1)学校应尽早开设体育保健课程、运动训练课程,以强化学生自我预防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加强学生易伤部位的练习和综合身体素质锻炼,提高学生训练效率,以预防运动损伤。
(2)学校应配备相当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保障安全,以预防和减少不必要的田径运动损伤。
(3)学校在运动员的营养供给和医疗费用方面应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参考文献】
[1] 赵武,秦卫兵. 对大学生田径业余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分析[J]. 四川体育科技,2001,95(3):15-6.
[2] 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 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409-51.
[3] 胡济群. 高校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
[4] 王欢. 田径跳跃运动员支撑运动器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 西安体育学报,2002,19(3):45.
[5] 张雪临. 学生田径作业伤情分析[J]. 体育与科学,1996,(2).
[6] 姚鸿恩. 体育保健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高方忠.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J]. 安徽体育科技,1997(2).
[8] 李爽. 浅析军体训练中运动适应与运动损伤的关系[J].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3):78.
【关 键 词】 田径;中职学生;运动损伤
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深入开展,日益增多的运动损伤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忧,尤其是田径运动项目繁多,不同的项目对机体各部位的负荷及其技术动作有着不同的要求,田径运动损伤一直影响着该项运动的深入开展,影响着普通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在普通中职学校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也屡见不鲜。为此,对重庆市各中职学校的田径训练队队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据有针对性地提出和制定积极的预防措施。这对提高田径教学和运动训练水平,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确保田径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研究方法及对象
(一)研究对象
重庆市各中职学校的田径训练队队员(重庆市旅游学校、重庆市公共交通技工学校、重庆市万州区职业教育中心、重庆市大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分析有关运动损伤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本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 访谈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走访调查,了解运动员田径运动损伤时间、项目、部位、性质、原因等方面情况。
3. 问卷调查法。采用随机抽样方式,从四所普通职业学校的田径训练队队员中随机抽取100名队员,发放100份问卷,回收98份,回收达99%,有效问卷98份。
4. 系统分析法。根据研究要求,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归纳整理,进行相关统计学统计方法进行相关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情况分析
(一)田径运动损伤时间与损伤人数情况
1. 损伤所在学期与损伤人数基本情况。在调查的100人中,有多人不同程度的多次损伤。重庆市职业学校的田径训练队队员受伤率(损伤人次包括重复受伤者)主要发生在第一学年第二期和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男子损伤率高于女子(其中男子占82.2%,女子占58.6%),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受伤率降低,受伤率明显减少。
2. 损伤所在时段。田径运动损伤时段主要发生在学习动作技术时,共80人次,占40.4%,其次在训练中共49人次,占24.7%。在未掌握動作技术前也是损伤的易发阶段,损伤21人次,占10.6%,而在学习动作技术后,比赛中及其他情况下损伤情况分别为17人次(占8.6%);18人次(占9.1%);13人次(占6.6%)。
3. 损伤所在季节。田径运动损伤主要在春季(55人次)和冬季(63人次)最为普遍,分别占损伤的27.8%和31.8%。而在夏季及秋季仅发生76人次(占19.7%)和41人次(占20.7%)。
(二)田径运动损伤发生的项目
田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跳跃项目中,损伤率分别为(跳远19.3%、跳高18.5%、三级跳远16.3%),女子(跳高27.0%、三级跳远15.9%、跳远15.9%)。跨栏项目(男子占12.6%,女子占12.7%)略低于跳跃项目,但是,跨栏项目的损伤大多数是因为起跨腿或摆动腿与栏架相碰而造成的挫伤,受伤程度很低[1]。其次是投掷项目,损伤率最低的是跑步项目。
(三)田径运动损伤所在部位
大学生运动损伤遍及身体各个部位,其中踝关节男子76人次占40%,女子26人次,占40.6%,居第一位;其次为膝关节,男子37人次占19.5%,女子15人次占23.4%。据表3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重点在下肢。田径运动具有肌肉爆发力的特点,无论是跑、跳、投中,人体向前、向上和投掷器械做抛物线运动,多数强调的是腿部力量和柔韧性的训练,因此要尽量减少下肢部位的运动损伤。在训练中学生训练的水平不高,身体素质较差,不能承担较大的运动负荷,任何急于求成的超负荷都能引起损伤;而足踝部、腰膝部不仅要负担身体重力,更积极参与各项运动,所以更容易受到损伤。
(四)田径运动损伤的性质
田径运动损伤性质以关节扭伤、肌肉拉伤、劳损、挫伤、骨膜炎者居多,分别为:男子(关节扭伤占33.2%、肌肉拉伤占23.2%、劳损占14.7%、挫伤占12.1%、骨膜炎占8.4%),女子(关节扭伤占28.1%、肌肉拉伤占26.6%、劳损占21.9%、挫伤占6.3%、骨膜炎占7.8%)。
(五)田径运动损伤的原因
造成田径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四方面:准备活动不足(男子占22.1%、女子占18.8%);场地器械不良(男子占19.5%、女子占15.6%);技术动作不合理错误(男子占17.4%、女子23.4%);疲劳(男子占12.1%、女子占14.1%)。
(六)田径运动损伤后影响运动员的运动程度
调查显示,运动员在田径运动员损伤后影响运动的程度,其中严重损伤男子明显高于女子(其中95人次占50.0%,女子30人次占46.9%);中度损伤女子高于男子(其中女子9人次占14.1%,男子25人次占13.1%);轻度损伤女子明显高于男子(其中女子25人次占39.1%,男子70人次占36.8%)。损伤后影响运动程度的评定标准为:将“无妨碍”和“妨碍二到三天”影响其正常功能的损伤定为轻度损伤;将“妨碍一周到两周”影响其正常功能的损伤定为中度损伤;将造成“二周以上”影响其正常运动行为能力的伤害定为严重损伤[2]。
(七)田径运动损伤后运动员采取的措施情况
调查显示,田径运动员在运动损伤后主要是通过自然恢复,其中女子明显高于男子(女子41人次占65.1%,男子81人次占60.0%);通过保健恢复的男子明显高于女子(男子54人次占40.0%,女子22人次占34.9%)。 (八)田径运动损伤前运动员对损伤的认知情况
调查显示,在田径运动损伤前运动员对损伤的认知情况多半是不了解,女子明显高于男子(其中女子40人次占63.5%,男子84人次占62.2)。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田径运动为全天的室外运动项目[3],随着季节的变化,由于低温和高温对人体的刺激,人体在活动中对自己的活动能力控制不够,从而出现超越运动,造成扭伤、拉伤等损伤。田径运动员日常学习任务偏重,再加上睡眠、营养不足等因素,使运动员训练后得不到充分的调整,长此以往,易造成机体或局部过度疲劳而产生运动损伤[4]。低年级学生基础素质、基本技术、技能较差,确切说是不少学生在中学阶段很少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而且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的田径专业意识匮乏,易于产生损伤。
在不同的比赛项目中,径赛项目运动的损伤患病率高于田赛;径赛中短跑项目患病率明显高于中长跑。在所有田径项目中,全能项目患病率最高,跳远、跳高、三级跳远、跨栏、100米跑均居前列。田径运动是以下肢为主的竞技项目,许多动作都是快速起动、跳起落地、受持器件等多元组合。在跑步或跳跃动作着地时足底部受到很大的冲击力,膝关节还存在回旋力,盆骨前倾,腰部背伸时,腰背肌肉负荷增加,疲劳积累也易造成肌肉劳损[5]。因此,素质较差的学生很容易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伤。
损伤的发生率在一年级,损伤率与运动项目、损伤部位、损伤性质、损伤原因有很大的关系。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有些运动员对做好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准备活动不充分,动作不到位,尤其是寒冷季节热身不够很容易受伤。疲劳、身体机能状况不佳是造成损伤的另一主要因素,可能与高校运动员既要训练,又要学习,保证不了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关。有的训练时运动强度、运动量及节奏安排不当,没有合适的间歇时间,训练结束后又无有效的疲劳恢复手段,日积月累导致运动员的灵敏性、柔韧性差而易致损伤发生。此外,运动员在运动损伤前对损伤认知情况不够,损伤后采取措施的积极程度不够,重视度不够,学生自我预防意识与能力不足,学校场地器材的完善,学生缺乏有效的医务监督也是发生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6]。
(二)建议
1. 对运动员的建议
(1)运动员要学会处理好学习、训练和休息的关系,建立自己的日常管理制度,按时作息,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體力,以减少运动损伤。
(2)运动员要重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量的大小,因人和气候而异,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以预防运动损伤。
(3)运动员要重视运动结束后的运动疲劳恢复手段,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日积月累会导致运动员的灵敏性、柔韧性差而易致损伤发生。
(4)运动员要学会自我监督,学会一般医学按摩技法、物理疗法及损伤基本疗法,坚持常年系统训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7],以预防运动损伤。
2. 对教练员的建议
(1)教练员要重视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运动机能,一切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使机体保持在良好状态之中,不断提高训练水平,以预防运动损伤。
(2)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注意项目之间的搭配。掌握好运动员训练时的身体状况和训练中的间歇时间,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以免造成过度疲劳。
(3)教练员要培养学生的保护、帮助与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并把正确方法教给学生,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指导每个运动员学会训练前的自我预防、训练中的自我保护、训练后的自我放松和受伤后的自我急救,以减少运动损伤。
(4)教练员要重视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训练后一定要进行放松练习,加快机体的恢复速度,以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身体状态和肌肉功能状态[8],以预防运动损伤。
(5)教练员要经常对运动员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减少无谓的伤害。
3. 对学校的建议
(1)学校应尽早开设体育保健课程、运动训练课程,以强化学生自我预防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加强学生易伤部位的练习和综合身体素质锻炼,提高学生训练效率,以预防运动损伤。
(2)学校应配备相当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保障安全,以预防和减少不必要的田径运动损伤。
(3)学校在运动员的营养供给和医疗费用方面应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参考文献】
[1] 赵武,秦卫兵. 对大学生田径业余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分析[J]. 四川体育科技,2001,95(3):15-6.
[2] 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 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大辞典[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409-51.
[3] 胡济群. 高校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
[4] 王欢. 田径跳跃运动员支撑运动器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 西安体育学报,2002,19(3):45.
[5] 张雪临. 学生田径作业伤情分析[J]. 体育与科学,1996,(2).
[6] 姚鸿恩. 体育保健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高方忠.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J]. 安徽体育科技,1997(2).
[8] 李爽. 浅析军体训练中运动适应与运动损伤的关系[J].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