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绥靖政策,主要是指二战前,英法统治集团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以牺牲弱小民族利益换取大国之间的和平,避免武力冲突和对抗的一种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法、美等国。本文从绥靖政策产生的国内外背景和社会根源以及具体实施过程等方面展开论述,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简单梳理,并进行探讨。
关键词:绥靖政策;产生背景;实施过程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
一、概述
“绥靖”一词,来源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君其茂昭明德,修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其意思是“安抚平定”,到了现代,“绥靖”作为一种政策,其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成为一种姑息养奸的做法。绥靖政策,主要是指二战前,英法统治集团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以牺牲弱小民族利益换取大国之间的和平,避免武力冲突和对抗的一种外交政策。[1]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法、美等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张伯伦、达拉第为代表的英、法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奉行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
二、绥靖政策有极其复杂的国内外背景和社会根源
(一)和平主义思潮的泛滥。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主战场在欧洲,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一片萧条,即使是战胜国的英国,虽然表面仍维持着日不落帝国的风光,但实际上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灾难,造成大量人员的丧生,劳动力的丧失,英国在一战中直接参战600万人,伤亡244万,战争双方开支达18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各国财政一片萧条。“可怕的战争大屠杀几乎影响到全国所有家庭”,1921年起,英国的失业人数以每年120万人左右的速度直线上升;直接损失达120亿英镑。
1936年,英国和平主义组织进行了民意测验,90%的人拒绝参战,反战求和思想深入人心。诅咒战争,诋毁军备,使人们混淆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解除了人们对战争的警觉。面对反战求和思潮,英国政府不得不进行对外策略的调整。他们认为“战争是毫无意义的事情”,英国公党领袖艾德礼曾宣称“我们决不同意把使用武力作为执行政策的手段。”这无疑对以后希特勒德国的武力威胁只能“息事宁人”、“妥协退让”,进而为绥靖埋下了祸根。这不仅反映了英国民众狭隘朴素的“避战求和”心理,也掩盖了首相张伯伦害怕战争的心态,迎合绥靖需求。可以说,“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正是英国统治阶级推行绥靖主义的温床,更是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幌子!战后英国出现了许多颇具影响的“不再战运动联合会”和最大的“和平誓约协会”等和平主义组织,他们宣称“一切战争都是错误的,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诉诸武力都违背人类精神上的和谐与理智”,甚至宣称“放弃侵略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放弃防卫。法国人的神经也是出于麻木状态。人们对战争表示出十分的反感和厌倦,对战争带来的灾难表示恐惧,形成一股强大的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
(二)英法的衰落是导致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也是在其实力日益衰退的情况下,为维护霸权地位所采取的策略。一战耗尽了英法的国力,使其国民经济满目疮痍,走向衰落。英法英国在一战中遭受严重损失,直接损失达120亿英镑,同时造成大量劳动力的丧失。1921年起,英国的失业人数以每年120万人左右的速度直线上升;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英国工业生产仅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9%,金融霸主地位岌岌可危;1932年,英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23%,其中生铁、钢的生产减少了一半,造船业减少88%,机器制造减产1/3,外贸额缩减了一半以上,失业者达工人总数的22%[3],显而易见,英国经济已是衰败不堪,日落西山!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历届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经济问题上,把重整军备看作是恢复经济的障碍,企图以没有实力为后盾的外交政策,达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
法国在一战后曾一度保持军备和对德国实行强硬政策。但由于经济一直处于衰退之中。相对稳定时期发展有限,30年代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又特别长,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和19世纪20年代法国经济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20%相比,到1930年下降到8%的地步,同时法国的政局也不稳定,内阁更替频繁,自1870年第三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局就一直不稳,党派林立,内阁更替频繁,使得对外政策难以保持坚定性和连续性。总之,英法的颓势是其推行绥靖政策的物质背景。
(三)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敌视态度。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中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斗争,国际关系格局出现了根本改变,面对新生的社会主义苏联的崛起,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英国的深度恐惧:无产阶级运动一旦席卷英国,资产阶级必将面临灭亡的境地。因此,德意法西斯统治对英法来说虽然不是好事,但与共产主义制度相比,纳粹制度不会给现存的社会秩序造成威胁,所以,积极反苏反共安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英法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鉴于德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反苏的趋向,德国成为东方反苏的第一防线,尤其是1939年德国积极东进的攻势,令英国暗自庆幸:“作为防止共产主义的屏障,纳粹帮了欧洲一个大忙。”[4]他们相信:“祸水东引”是摧垮无产阶级的捷径。如果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使苏德之间发生冲突,彼此在战争中两败俱伤,那么英国的霸权和利益就能安然无恙,欧洲均势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巩固。出于嫁祸于人的初衷,英国自然对德百般纵容,绥靖便成了“放任”(下转第67页)(上接第65页)的代名词。而法国目光短浅的右翼势力出于对国内革命的极端,从而奉行背弃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达拉第痛恨共产主义,痛恨战争,他怕一场取胜的战争会将法国断送在极左势力手中,在德俄之间,他选择了对德谅解。
绥靖政策的实施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二战前和二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20世纪30年代前,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到30年代,以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代表的英、法、美等国的绥靖主义者,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求一时苟安,不惜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谋求同侵略者妥协,妄图将祸水引向苏联,坐收渔利。1931年“九一八事变”,英美对日侵华不做反对;1935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公然扩军备战。英法对此不仅不加制裁,反而英国与德国缔结《英德海军协定》;1935年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实质是变相的绥靖政策;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1938年3月听任希特勒兼并奥地利。这些都是绥靖政策的例证。最典型的则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绥靖政策一度破产。对于英法的政策,苏联认为这是西方国家为了“祸水东引”,因此决定相应地采取“祸水西推”策略。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双方达成协议并划分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二战后,绥靖政策表现为美国对前苏联的妥协。为争取苏联一道参加对日作战,美国在雅尔塔会议中同意苏联的要求,表示中国外蒙古部分(现蒙古共和国)的现状应予维持;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所受侵害的帝俄(日俄战争)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如下: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但是不久,由于北约、华约之间矛盾加剧,绥靖政策正式破产。
欧洲的绥靖是牺牲了捷克、奥地利、波兰、匈牙利等弱小国家来换取英法的利益,并寄希望于德进攻苏联;亚洲的绥靖是牺牲了中国的利益寄希望于日军挺进远东,进攻苏联;结果绥靖政策的倡导者办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敦刻尔克的大撤退让英法首先自食其果,偷袭珍珠港让美军瞠目结舌,正应了那句老话,玩火者必将自焚,绥靖未必能换来自身的和平,更不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换取自己国家的利益,应该未雨绸缪,警钟长鸣,才不会给纳粹者觊觎,也不会令自身陷于危险的境地,更可以避免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战争。
参考文献:
[1]陈乐民.西方外交思想史[M].中國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09.
[2]马丁.吉尔伯特.20世纪世界史[M].第二卷:116.
[3]陆月娟.英国30年代绥靖政策的根源[J].上饶师专学报,1994,(4).
[4]陈晓律,陈组渊.当代英国[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关键词:绥靖政策;产生背景;实施过程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2-00-02
一、概述
“绥靖”一词,来源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君其茂昭明德,修乃懿绩,敬服王命,绥靖四方。”其意思是“安抚平定”,到了现代,“绥靖”作为一种政策,其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成为一种姑息养奸的做法。绥靖政策,主要是指二战前,英法统治集团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以牺牲弱小民族利益换取大国之间的和平,避免武力冲突和对抗的一种外交政策。[1]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法、美等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张伯伦、达拉第为代表的英、法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奉行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
二、绥靖政策有极其复杂的国内外背景和社会根源
(一)和平主义思潮的泛滥。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主战场在欧洲,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一片萧条,即使是战胜国的英国,虽然表面仍维持着日不落帝国的风光,但实际上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灾难,造成大量人员的丧生,劳动力的丧失,英国在一战中直接参战600万人,伤亡244万,战争双方开支达18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各国财政一片萧条。“可怕的战争大屠杀几乎影响到全国所有家庭”,1921年起,英国的失业人数以每年120万人左右的速度直线上升;直接损失达120亿英镑。
1936年,英国和平主义组织进行了民意测验,90%的人拒绝参战,反战求和思想深入人心。诅咒战争,诋毁军备,使人们混淆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解除了人们对战争的警觉。面对反战求和思潮,英国政府不得不进行对外策略的调整。他们认为“战争是毫无意义的事情”,英国公党领袖艾德礼曾宣称“我们决不同意把使用武力作为执行政策的手段。”这无疑对以后希特勒德国的武力威胁只能“息事宁人”、“妥协退让”,进而为绥靖埋下了祸根。这不仅反映了英国民众狭隘朴素的“避战求和”心理,也掩盖了首相张伯伦害怕战争的心态,迎合绥靖需求。可以说,“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正是英国统治阶级推行绥靖主义的温床,更是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幌子!战后英国出现了许多颇具影响的“不再战运动联合会”和最大的“和平誓约协会”等和平主义组织,他们宣称“一切战争都是错误的,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诉诸武力都违背人类精神上的和谐与理智”,甚至宣称“放弃侵略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放弃防卫。法国人的神经也是出于麻木状态。人们对战争表示出十分的反感和厌倦,对战争带来的灾难表示恐惧,形成一股强大的反战求和的社会思潮。
(二)英法的衰落是导致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也是在其实力日益衰退的情况下,为维护霸权地位所采取的策略。一战耗尽了英法的国力,使其国民经济满目疮痍,走向衰落。英法英国在一战中遭受严重损失,直接损失达120亿英镑,同时造成大量劳动力的丧失。1921年起,英国的失业人数以每年120万人左右的速度直线上升;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英国工业生产仅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9%,金融霸主地位岌岌可危;1932年,英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23%,其中生铁、钢的生产减少了一半,造船业减少88%,机器制造减产1/3,外贸额缩减了一半以上,失业者达工人总数的22%[3],显而易见,英国经济已是衰败不堪,日落西山!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历届政府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经济问题上,把重整军备看作是恢复经济的障碍,企图以没有实力为后盾的外交政策,达到保住霸主地位的目的。
法国在一战后曾一度保持军备和对德国实行强硬政策。但由于经济一直处于衰退之中。相对稳定时期发展有限,30年代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又特别长,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和19世纪20年代法国经济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20%相比,到1930年下降到8%的地步,同时法国的政局也不稳定,内阁更替频繁,自1870年第三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局就一直不稳,党派林立,内阁更替频繁,使得对外政策难以保持坚定性和连续性。总之,英法的颓势是其推行绥靖政策的物质背景。
(三)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敌视态度。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中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斗争,国际关系格局出现了根本改变,面对新生的社会主义苏联的崛起,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英国的深度恐惧:无产阶级运动一旦席卷英国,资产阶级必将面临灭亡的境地。因此,德意法西斯统治对英法来说虽然不是好事,但与共产主义制度相比,纳粹制度不会给现存的社会秩序造成威胁,所以,积极反苏反共安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英法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鉴于德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反苏的趋向,德国成为东方反苏的第一防线,尤其是1939年德国积极东进的攻势,令英国暗自庆幸:“作为防止共产主义的屏障,纳粹帮了欧洲一个大忙。”[4]他们相信:“祸水东引”是摧垮无产阶级的捷径。如果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使苏德之间发生冲突,彼此在战争中两败俱伤,那么英国的霸权和利益就能安然无恙,欧洲均势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巩固。出于嫁祸于人的初衷,英国自然对德百般纵容,绥靖便成了“放任”(下转第67页)(上接第65页)的代名词。而法国目光短浅的右翼势力出于对国内革命的极端,从而奉行背弃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达拉第痛恨共产主义,痛恨战争,他怕一场取胜的战争会将法国断送在极左势力手中,在德俄之间,他选择了对德谅解。
绥靖政策的实施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二战前和二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20世纪30年代前,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到30年代,以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代表的英、法、美等国的绥靖主义者,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求一时苟安,不惜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谋求同侵略者妥协,妄图将祸水引向苏联,坐收渔利。1931年“九一八事变”,英美对日侵华不做反对;1935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公然扩军备战。英法对此不仅不加制裁,反而英国与德国缔结《英德海军协定》;1935年8月美国通过中立法,实质是变相的绥靖政策;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3月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政策。1937年7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国,同日本妥协;1938年3月听任希特勒兼并奥地利。这些都是绥靖政策的例证。最典型的则是1938年9月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绥靖政策一度破产。对于英法的政策,苏联认为这是西方国家为了“祸水东引”,因此决定相应地采取“祸水西推”策略。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双方达成协议并划分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二战后,绥靖政策表现为美国对前苏联的妥协。为争取苏联一道参加对日作战,美国在雅尔塔会议中同意苏联的要求,表示中国外蒙古部分(现蒙古共和国)的现状应予维持;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所受侵害的帝俄(日俄战争)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如下: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但是不久,由于北约、华约之间矛盾加剧,绥靖政策正式破产。
欧洲的绥靖是牺牲了捷克、奥地利、波兰、匈牙利等弱小国家来换取英法的利益,并寄希望于德进攻苏联;亚洲的绥靖是牺牲了中国的利益寄希望于日军挺进远东,进攻苏联;结果绥靖政策的倡导者办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敦刻尔克的大撤退让英法首先自食其果,偷袭珍珠港让美军瞠目结舌,正应了那句老话,玩火者必将自焚,绥靖未必能换来自身的和平,更不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换取自己国家的利益,应该未雨绸缪,警钟长鸣,才不会给纳粹者觊觎,也不会令自身陷于危险的境地,更可以避免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战争。
参考文献:
[1]陈乐民.西方外交思想史[M].中國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09.
[2]马丁.吉尔伯特.20世纪世界史[M].第二卷:116.
[3]陆月娟.英国30年代绥靖政策的根源[J].上饶师专学报,1994,(4).
[4]陈晓律,陈组渊.当代英国[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