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及应用方法,希望对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初中语文;抽象思维能力
一、 有利于画面再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由于长期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被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虽然短期来看确实一定程度的节省了课堂时间,然而从长远来看,以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够牢固,而且限制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还会让学生渐渐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引入,能够非常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出现。这主要是由于多媒体教学能够将语言、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集于一身,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刺激学生,以更加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将大量信息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够将教材中有限的学习资料进行延伸,进而帮助学生进行联想,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良好发展。与此同时,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也能牢牢吸引学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具体来说,就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具体直观,将复杂的事物变得更加简单,最大限度地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进行思考时不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更多的依据作为基础;同时,多媒体教学还能有效拓宽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让学生的眼睛、耳朵等多个器官并用,进而提升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时,课文中先以赵州桥为例进行了说明,虽然有“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一类的精确数据的罗列,然而仅凭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很难对赵州桥产生一个具体的概念,也难以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而通过多媒体图片以及视频的利用,能够向学生详细展示赵州桥的外观、结构,还能通过与周围事物的比较将石拱桥的宏伟衬托出来,这种方式远比文字描述简单有力,能让学生在对石拱桥有更加明确认知的同时,想象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如今这些先进的科技手段辅助之下,设计、制造出这样一座石拱桥需要付出多少智慧和汗水。
二、 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能够帮助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初中阶段,语文教师不仅要能够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还要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尽早养成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不迷信教师及语文学习资料,对待问题要有自己的思考,遇到意见相左的情况时不要盲目否定自己,应该从更多角度去思考,找到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要多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集思广益,找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往往从上课讲到下课,不仅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同时也会将课文表达的情感等知识点直接告诉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无法切身感受到语文的人文性,还很大程度的遏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再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让学生熟悉课文之后播放一些音乐、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在帮助学生将思维融入进课文的同时,还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除此以外,学生在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敢确定时,通过这些情境的展现,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思维的盲区或者帮助学生肯定自己的见解,并勇敢地表达出来。
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大声朗读词句后,教师会认为中学生生活经验缺乏、认知能力上不足,无法体会到一个背井离乡的游子在夕阳中看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迸发出的思乡之情,而选择直接将这首小令表达的情感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并背下来,这种教学只能用来应付考试,无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将这些画面直接展示给学生,在播放一首充满思念的音乐,学生往往会有更深的感受。与此同时,在见到这些画面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思考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似的景物,也能表达思念之情,甚至可以进一步引申到什么样的景物可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锻炼。
三、 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同样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传统教学中问题往往是由教师提出,学生通过思考以及讨论来完成,这一定程度上也能使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但是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问自己解决,从更深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
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对文章理解更加深入。上文中总结很多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而这些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而让学生有自己提出问题并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抱有更多的热情,愿意进行自主探究,而不是将教师给的时间当作偷懒的好时机。因此,多媒体教学能够更深层次的提升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将多媒体教学与语文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进而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宇.淺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7):107.
[2]耿加春.浅析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
[3]刘桂凤.浅谈历史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3):20.
作者简介:
施冰星,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学。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初中语文;抽象思维能力
一、 有利于画面再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由于长期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被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虽然短期来看确实一定程度的节省了课堂时间,然而从长远来看,以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够牢固,而且限制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还会让学生渐渐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引入,能够非常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出现。这主要是由于多媒体教学能够将语言、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集于一身,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感官刺激学生,以更加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将大量信息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够将教材中有限的学习资料进行延伸,进而帮助学生进行联想,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良好发展。与此同时,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也能牢牢吸引学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具体来说,就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具体直观,将复杂的事物变得更加简单,最大限度地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进行思考时不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更多的依据作为基础;同时,多媒体教学还能有效拓宽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让学生的眼睛、耳朵等多个器官并用,进而提升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时,课文中先以赵州桥为例进行了说明,虽然有“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一类的精确数据的罗列,然而仅凭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很难对赵州桥产生一个具体的概念,也难以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而通过多媒体图片以及视频的利用,能够向学生详细展示赵州桥的外观、结构,还能通过与周围事物的比较将石拱桥的宏伟衬托出来,这种方式远比文字描述简单有力,能让学生在对石拱桥有更加明确认知的同时,想象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如今这些先进的科技手段辅助之下,设计、制造出这样一座石拱桥需要付出多少智慧和汗水。
二、 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能够帮助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初中阶段,语文教师不仅要能够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还要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尽早养成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不迷信教师及语文学习资料,对待问题要有自己的思考,遇到意见相左的情况时不要盲目否定自己,应该从更多角度去思考,找到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要多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集思广益,找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时间,往往从上课讲到下课,不仅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同时也会将课文表达的情感等知识点直接告诉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无法切身感受到语文的人文性,还很大程度的遏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再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让学生熟悉课文之后播放一些音乐、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在帮助学生将思维融入进课文的同时,还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除此以外,学生在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敢确定时,通过这些情境的展现,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思维的盲区或者帮助学生肯定自己的见解,并勇敢地表达出来。
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大声朗读词句后,教师会认为中学生生活经验缺乏、认知能力上不足,无法体会到一个背井离乡的游子在夕阳中看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迸发出的思乡之情,而选择直接将这首小令表达的情感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并背下来,这种教学只能用来应付考试,无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将这些画面直接展示给学生,在播放一首充满思念的音乐,学生往往会有更深的感受。与此同时,在见到这些画面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思考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类似的景物,也能表达思念之情,甚至可以进一步引申到什么样的景物可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锻炼。
三、 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同样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传统教学中问题往往是由教师提出,学生通过思考以及讨论来完成,这一定程度上也能使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但是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问自己解决,从更深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
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对文章理解更加深入。上文中总结很多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而这些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而让学生有自己提出问题并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抱有更多的热情,愿意进行自主探究,而不是将教师给的时间当作偷懒的好时机。因此,多媒体教学能够更深层次的提升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将多媒体教学与语文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进而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宇.淺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7):107.
[2]耿加春.浅析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
[3]刘桂凤.浅谈历史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3):20.
作者简介:
施冰星,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