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国内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就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本而言,其教学方式也有了很大进步,基本上就是“摹仿”现实生活。可是,课本本身就是“死知识”,想要将这门课程同生活联系到一起不太容易。本篇文章就将简要分析把小学《道德与法治》编写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连接的详细策略,希望能给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摹仿生活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各科教材的编写方式和内容都在发生着改变。而想要撰写一本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本是有很多阻碍的,一方面因为课本本身就是很枯燥单调的,想要将其中的内容灵活地展现给同学们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也是有限度的,所以编写必须讲究方式方法[1]。本篇文章将从诗化的角度,分析《道德与法治》课本撰写的方法策略,进一步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本生活化的实现和发展。
一、加入现实事件,帮助同学们养成整理生活事件的好习惯
就像引言中说的那样,年龄比较小的同学们对生活事件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也是非常浅显的,他们大都缺少生活的概念。正因如此,《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编写该课本时加入一些现实性事件能够有效帮助同学们理解生活、享受生活,进一步帮助其养成整理生活事件的好习惯。生活事件详细来说可以包涵三种,第一种就是与时间有关的事,第二种就是与空间和地点有关的事,第三种就是平常的生活琐事。把这些事件都巧妙地加入到课本内容之中,这样能够给同学们生活的事情明确具体的方向,让同学们找到在事件中的归属感,让他们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过得更好[2]。
二、设计课本内容的组织结构,展现生活事件的全部情况
从生活特征角度来讲,低年级同学们生活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慢、非常浅显的,同时又充满着很多的未知数。所以,课本上比较死板的文字无法展现生活事件的全面状况,仅能渗透生活事件的一部分。从诗界的观念出发,“摹仿”实际上就是把真实的生活束缚在一定的框架内。简单来讲,就是从意义模糊的事件里,选择出有价值的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让同学们学习和模仿。而此类摹仿限定行为方式并不仅仅代表行动自身,还要展示行动里代表的所有内容。行为事件的描述不要只限于动作,还要描述其来龙去脉,以便于让同学们领悟事件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正因如此,就算课本内容是死板的文字,也能够通过描述的那些有价值的行为事件,给同学们带来启示,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帮助。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在撰写课本时就一定要设计一些文字“机关”,将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都聚集到一起,展现生活里的所有事件,帮助同学们从事件中获得生活的灵感和发展的方向。此类文字“机关”能够包括生活中遇到的事件、所说得话、遇到的人等。下文将谈一谈同学们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诚实问题[3]。
举例来说,三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本里就有“我很诚实”这一节内容,其中描写了“小文的‘金鱼’”这个事件。事情的主要内容大概是,小文发现小伙伴们都在开心地讨论自己家的宠物,可自己家并没有宠物。但因为想要加入他们,她也谎称自己家有宠物。那么,实际生活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大家是无从查证的,只能说什么是什么。所以,这么描述事件,编写课本内容是无法起到教育作用的。基于这个问题,撰写课本时就要注意这个问题,在描述这个事件时增加内容,比如,孩子们争相要去看对方的宠物,包括去小文家。让同学提议去小文同学家看金鱼,安排这个情景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文字“机关”,利用这个情景,可以把小文同学撒谎的原因、结果,以及小文在被揭穿之后的态度都描写出来,让同学们真实地感受整个事件的整体面貌[4]。这种情景不但能够让同学们联想到自己的行为,还能让同学们进一步反思自己。他们自己讨论撒谎的原因和可能出现的结果,对这种事件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从而进一步减少自己的撒谎次数,愿意去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道德与法治》课本的内容必须要接近儿童的生活。上面说的两点都是在强调撰写《道德与法治》内容时,要尽全力仿照儿童生活的实质,一定要和发生在儿童身上的事件相仿,能够引导同学们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找准未来发展的正确道路。此外,此类仿照儿童生活撰写课本内容的方法,不但能够扩展该类型课本的撰写形式,给我国教育发展开辟新的道路,还能够给别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灵感,帮助其培养出更多的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唐燕. “摹仿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生活化的实现[J]. 中国教育学刊,2018(1):15-20.
[2]阴志科. 摹仿、身体、伦理——重审晚近伊格尔顿的身体观[J]. 湖北社会科学,2016(6):90-95.
[3]郑妍. 摹仿生活: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索[J]. 小学教学参考,2018,882(33):81.
[4]高中建,孫嵩. 青少年同辈群体道德养成分析[J]. 教育探索,2009(02):92-93.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摹仿生活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各科教材的编写方式和内容都在发生着改变。而想要撰写一本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本是有很多阻碍的,一方面因为课本本身就是很枯燥单调的,想要将其中的内容灵活地展现给同学们是非常困难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也是有限度的,所以编写必须讲究方式方法[1]。本篇文章将从诗化的角度,分析《道德与法治》课本撰写的方法策略,进一步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本生活化的实现和发展。
一、加入现实事件,帮助同学们养成整理生活事件的好习惯
就像引言中说的那样,年龄比较小的同学们对生活事件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也是非常浅显的,他们大都缺少生活的概念。正因如此,《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编写该课本时加入一些现实性事件能够有效帮助同学们理解生活、享受生活,进一步帮助其养成整理生活事件的好习惯。生活事件详细来说可以包涵三种,第一种就是与时间有关的事,第二种就是与空间和地点有关的事,第三种就是平常的生活琐事。把这些事件都巧妙地加入到课本内容之中,这样能够给同学们生活的事情明确具体的方向,让同学们找到在事件中的归属感,让他们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过得更好[2]。
二、设计课本内容的组织结构,展现生活事件的全部情况
从生活特征角度来讲,低年级同学们生活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慢、非常浅显的,同时又充满着很多的未知数。所以,课本上比较死板的文字无法展现生活事件的全面状况,仅能渗透生活事件的一部分。从诗界的观念出发,“摹仿”实际上就是把真实的生活束缚在一定的框架内。简单来讲,就是从意义模糊的事件里,选择出有价值的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让同学们学习和模仿。而此类摹仿限定行为方式并不仅仅代表行动自身,还要展示行动里代表的所有内容。行为事件的描述不要只限于动作,还要描述其来龙去脉,以便于让同学们领悟事件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正因如此,就算课本内容是死板的文字,也能够通过描述的那些有价值的行为事件,给同学们带来启示,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帮助。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在撰写课本时就一定要设计一些文字“机关”,将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都聚集到一起,展现生活里的所有事件,帮助同学们从事件中获得生活的灵感和发展的方向。此类文字“机关”能够包括生活中遇到的事件、所说得话、遇到的人等。下文将谈一谈同学们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诚实问题[3]。
举例来说,三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本里就有“我很诚实”这一节内容,其中描写了“小文的‘金鱼’”这个事件。事情的主要内容大概是,小文发现小伙伴们都在开心地讨论自己家的宠物,可自己家并没有宠物。但因为想要加入他们,她也谎称自己家有宠物。那么,实际生活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大家是无从查证的,只能说什么是什么。所以,这么描述事件,编写课本内容是无法起到教育作用的。基于这个问题,撰写课本时就要注意这个问题,在描述这个事件时增加内容,比如,孩子们争相要去看对方的宠物,包括去小文家。让同学提议去小文同学家看金鱼,安排这个情景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文字“机关”,利用这个情景,可以把小文同学撒谎的原因、结果,以及小文在被揭穿之后的态度都描写出来,让同学们真实地感受整个事件的整体面貌[4]。这种情景不但能够让同学们联想到自己的行为,还能让同学们进一步反思自己。他们自己讨论撒谎的原因和可能出现的结果,对这种事件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从而进一步减少自己的撒谎次数,愿意去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道德与法治》课本的内容必须要接近儿童的生活。上面说的两点都是在强调撰写《道德与法治》内容时,要尽全力仿照儿童生活的实质,一定要和发生在儿童身上的事件相仿,能够引导同学们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找准未来发展的正确道路。此外,此类仿照儿童生活撰写课本内容的方法,不但能够扩展该类型课本的撰写形式,给我国教育发展开辟新的道路,还能够给别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灵感,帮助其培养出更多的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唐燕. “摹仿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生活化的实现[J]. 中国教育学刊,2018(1):15-20.
[2]阴志科. 摹仿、身体、伦理——重审晚近伊格尔顿的身体观[J]. 湖北社会科学,2016(6):90-95.
[3]郑妍. 摹仿生活: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索[J]. 小学教学参考,2018,882(33):81.
[4]高中建,孫嵩. 青少年同辈群体道德养成分析[J]. 教育探索,2009(0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