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鼠小弟的小背心》是一则优秀的绘本故事,主要情节是鼠小弟很喜欢妈妈织的小背心,鸭子、猴子、海狮、狮子、马、大象等动物依次向它借小背心穿,结果小背心越撑越大,最后变成了细细长长的带子。在大班集体阅读活动中,当教师提问时。幼儿给出了在教师看来不切题的回答,出现了所谓的“集体溜号”现象。面对这种情形,教师到底是否应该回应。又应该怎样回应呢?
一
需要了解的是,案例中的“溜号”现象是怎样发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让我们将教师和幼儿的对话作一简单分析:
教师:“小鸭想穿小背心。你们猜鼠小弟会借给它穿吗?”(强调“是否出借”)
幼儿:“小鸭穿得下吗?”(强调“穿不下”)
教师:“你是想说,穿得下就借,穿不下就不借,是吗?”(强调“是否出借”)
幼儿:“穿不下。”(强调“穿不下”)
教师:“你的意思我懂了,就是不借。”(强调“不借”)
从对话内容可以看出,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穿不下”的判断显示其经验的局限性——不了解针织衫有一定的弹性。当出现“海狮穿背心”的画面时,幼儿没能关注连续画面所表达的“小背心越来越大”的含义,却质疑“海狮不能到岸上来”,说明幼儿准确感知画面主题的能力有待发展。
幼儿的阅读受其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需要教师加以适当引导。那么,教师有无给予幼儿足够的支持呢?对话中教师始终关注“借不借”,而幼儿始终关注“是否穿得下”,师幼之间出现了语义交错。可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对话。教师对幼儿的语义有所曲解,对幼儿的阅读反应缺少足够的预期。由此我们认为,这一“集体溜号”现象固然是幼儿不能准确理解教师的问题、阅读能力弱等因素造成的,但也与教师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案例中的幼儿“溜号”现象看似源于教师的教学技巧问题。但要考察其产生的根源以及解决的根本途径,则涉及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基本要求,涉及绘本阅读教育活动的特殊规律,需要从根本上澄清对幼儿园阅读教育目标的认识。澄清对阅读活动教学策略的认识,澄清对阅读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认识。
二
面对幼儿看似漫无边际的问题,教师是否要回应呢?
首先,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要求来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而从阅读活动的价值来说,阅读活动能为幼儿提供学习语言的具体语境,提供语言发展的契机。教师如果漠视幼儿的发言,无疑会挫伤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其次,回答“是否应该回应”,还应结合相关阅读教育理论来深入分析。罗姆哈特(Rumelhart,1977)等人提出了交互式阅读模式。强调阅读是一个交互过程,倡导通过讨论引发阅读者的阅读动机,激活其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拓展和提升其理解的广度和深度。这一理论对幼儿阅读活动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交互式幼儿阅读理论注重阅读过程中的高质量互动,强调幼儿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获取信息,建构对作品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根据上述观点,教师在阅读活动中要积极建立和维持与幼儿的互动,那么对幼儿的问题无疑应予以充分的回应与反馈。
交互式幼儿阅读理论对阅读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作了新的阐释。传统阅读活动中,教师处于高控制地位,幼儿被动地接受信息;交互式幼儿阅读理论则强调以幼儿为中心,教师是引导者和促进者,负责提供材料和组织学习活动,在过程中不断给出建议和帮助,为幼儿的阅读提供支持性环境。教师通过重复、评价、解释、总结、追问和纠正等方式对幼儿进行反馈,鼓励其独立思考,逐渐拓展和丰富其经验,促使其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过程是幼儿经验重构的过程,幼儿通过讨论建构起对阅读文本的个人化认识。教师在阅读活动中应尊重幼儿的感受和体验,尽量调动幼儿的经验。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正是调动原有经验的过程。教师的回应能够帮助幼儿将已有经验与阅读文本相结合。因此,可以说在任何情况下,“回应”都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更是教师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主要方式。
三
那么,针对案例中的具体情形,教师应该如何回应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阅读理解目标作了明确的说明:中班幼儿就应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而大班幼儿则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绘本是以一页页静态画面共同讲述一个动态的故事的,不同画面之间有变化的线索。以研究绘本著称的郝广才先生说:“一本绘本就像一串珍珠项链,要有一根线把珠子串起来。”在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中,情节主线是“小背心由小变大”,画家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动物们想穿小背心的急切心情,描绘了小背心随着动物体形的变大而慢慢变形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画面,思考如下问题:动物们穿小背心的心情怎样?小背心发生了什么变化?鼠小弟看到小背心最后的样子时心情如何?鼠小弟最后怎样了?怎么变高兴的?教师以提问促进幼儿感知连续画面所表达的主要信息,推测情节发展并理解故事的主题。
案例中教师提问:“小鸭想穿小背心,你们猜鼠小弟会借给它穿吗?”幼儿的回答是:“小鸭穿得下吗?”幼儿强调了“穿不下”,隐含的意思是鼠小弟的背心小。而小鸭体形太大,所以穿不下。这一回答反映出幼儿注意到了“大与小的矛盾”。这与小背心变化的原因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肯定幼儿的思考,并解释针织背心有一定的弹性,但弹性又是有限的,所以会慢慢变大、变形,在故事中最后变得细细长长。教师还可以现场展示针织物品的这一特点,调动幼儿相关经验,解决幼儿的困惑,使其能够顺畅理解后面的情节发展。但案例中教师却一直纠结于“借不借”的问题,显然曲解了幼儿要表达的意思,也偏离了故事主题。可以说,幼儿并没有“溜号”,跑题的是教师。
教师对幼儿的回应。需要巧妙地紧扣故事主线。幼儿质疑“海狮不能跑到岸上来”,同样反映出他在调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故事,教师可以解释“海狮也是可以到陆地上的”;至于幼儿问“猴子跑到地上来干吗”,教师可以回答“小背心太漂亮了,连小猴子都从树上下来穿了,他也喜欢小背心。”这样就轻松回到讨论的主题上来了。
案例中的对话显示了幼儿对画面的理解能力尚待提高。阅读绘本有特殊的技巧,比如,找到画面中的焦点区域是理解故事的关键所在。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佩里·诺德曼博士提出,画面中各物件对象之间的关系创造出不同的“视觉分量”(visual weight),比较“重”的物件对象会较多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鼠小弟的小背心》中,红色的背心无疑是阅读者注视的中心。通过连续画面的相互对照,阅读者发现视觉焦点“小背心”在逐渐发生变化。从而准确把握故事的主题。教师应引导幼儿逐步提高阅读绘本的技巧,尤其是关注画面中重点描绘的人与物的能力,以及捕捉连续画面中所蕴含的情节发展的能力。
四
幼儿在活动中“溜号”甚至“集体溜号”,是幼儿园教学中的常见现象,这与幼儿的阅读水平有关,也反映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此,建议如下:
第一。幼儿的反应无所谓对与不对,教师必须进行适宜的反馈。主张不要回应的教师是坚持教师中心论,未能充分重视幼儿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性。幼儿是阅读活动的主体。讨论是阅读活动的重要策略,教师的作用是与幼儿进行高质量的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促使其深入理解阅读文本。
第二,教师在活动前需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一是增进自身对于作品的理解,加强对绘本及绘本教育的认识,解读绘本世界的奥秘;第二是准确判断幼儿对作品的理解水平和审美反应,分析幼儿阅读中的兴奋点和可能有的困惑。其中后者的难度更大。
第三,绘本阅读有独特的规律,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渐习得如何寻找画面关键信息、如何准确把握连续画面之间的主线等阅读技巧,不断提高阅读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溜号”问题。
早期阅读发生在家庭、幼儿园及图书馆等社会环境中,其中幼儿园的集体阅读活动具有特殊价值,最有计划性、可操作性,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幼儿与绘本之间架起桥梁,帮助他们进入到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中,为未来成为成熟的阅读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
需要了解的是,案例中的“溜号”现象是怎样发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让我们将教师和幼儿的对话作一简单分析:
教师:“小鸭想穿小背心。你们猜鼠小弟会借给它穿吗?”(强调“是否出借”)
幼儿:“小鸭穿得下吗?”(强调“穿不下”)
教师:“你是想说,穿得下就借,穿不下就不借,是吗?”(强调“是否出借”)
幼儿:“穿不下。”(强调“穿不下”)
教师:“你的意思我懂了,就是不借。”(强调“不借”)
从对话内容可以看出,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穿不下”的判断显示其经验的局限性——不了解针织衫有一定的弹性。当出现“海狮穿背心”的画面时,幼儿没能关注连续画面所表达的“小背心越来越大”的含义,却质疑“海狮不能到岸上来”,说明幼儿准确感知画面主题的能力有待发展。
幼儿的阅读受其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需要教师加以适当引导。那么,教师有无给予幼儿足够的支持呢?对话中教师始终关注“借不借”,而幼儿始终关注“是否穿得下”,师幼之间出现了语义交错。可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对话。教师对幼儿的语义有所曲解,对幼儿的阅读反应缺少足够的预期。由此我们认为,这一“集体溜号”现象固然是幼儿不能准确理解教师的问题、阅读能力弱等因素造成的,但也与教师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案例中的幼儿“溜号”现象看似源于教师的教学技巧问题。但要考察其产生的根源以及解决的根本途径,则涉及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基本要求,涉及绘本阅读教育活动的特殊规律,需要从根本上澄清对幼儿园阅读教育目标的认识。澄清对阅读活动教学策略的认识,澄清对阅读活动中教师角色的认识。
二
面对幼儿看似漫无边际的问题,教师是否要回应呢?
首先,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要求来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而从阅读活动的价值来说,阅读活动能为幼儿提供学习语言的具体语境,提供语言发展的契机。教师如果漠视幼儿的发言,无疑会挫伤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其次,回答“是否应该回应”,还应结合相关阅读教育理论来深入分析。罗姆哈特(Rumelhart,1977)等人提出了交互式阅读模式。强调阅读是一个交互过程,倡导通过讨论引发阅读者的阅读动机,激活其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拓展和提升其理解的广度和深度。这一理论对幼儿阅读活动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交互式幼儿阅读理论注重阅读过程中的高质量互动,强调幼儿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获取信息,建构对作品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根据上述观点,教师在阅读活动中要积极建立和维持与幼儿的互动,那么对幼儿的问题无疑应予以充分的回应与反馈。
交互式幼儿阅读理论对阅读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作了新的阐释。传统阅读活动中,教师处于高控制地位,幼儿被动地接受信息;交互式幼儿阅读理论则强调以幼儿为中心,教师是引导者和促进者,负责提供材料和组织学习活动,在过程中不断给出建议和帮助,为幼儿的阅读提供支持性环境。教师通过重复、评价、解释、总结、追问和纠正等方式对幼儿进行反馈,鼓励其独立思考,逐渐拓展和丰富其经验,促使其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过程是幼儿经验重构的过程,幼儿通过讨论建构起对阅读文本的个人化认识。教师在阅读活动中应尊重幼儿的感受和体验,尽量调动幼儿的经验。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正是调动原有经验的过程。教师的回应能够帮助幼儿将已有经验与阅读文本相结合。因此,可以说在任何情况下,“回应”都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更是教师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主要方式。
三
那么,针对案例中的具体情形,教师应该如何回应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阅读理解目标作了明确的说明:中班幼儿就应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而大班幼儿则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绘本是以一页页静态画面共同讲述一个动态的故事的,不同画面之间有变化的线索。以研究绘本著称的郝广才先生说:“一本绘本就像一串珍珠项链,要有一根线把珠子串起来。”在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中,情节主线是“小背心由小变大”,画家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动物们想穿小背心的急切心情,描绘了小背心随着动物体形的变大而慢慢变形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画面,思考如下问题:动物们穿小背心的心情怎样?小背心发生了什么变化?鼠小弟看到小背心最后的样子时心情如何?鼠小弟最后怎样了?怎么变高兴的?教师以提问促进幼儿感知连续画面所表达的主要信息,推测情节发展并理解故事的主题。
案例中教师提问:“小鸭想穿小背心,你们猜鼠小弟会借给它穿吗?”幼儿的回答是:“小鸭穿得下吗?”幼儿强调了“穿不下”,隐含的意思是鼠小弟的背心小。而小鸭体形太大,所以穿不下。这一回答反映出幼儿注意到了“大与小的矛盾”。这与小背心变化的原因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肯定幼儿的思考,并解释针织背心有一定的弹性,但弹性又是有限的,所以会慢慢变大、变形,在故事中最后变得细细长长。教师还可以现场展示针织物品的这一特点,调动幼儿相关经验,解决幼儿的困惑,使其能够顺畅理解后面的情节发展。但案例中教师却一直纠结于“借不借”的问题,显然曲解了幼儿要表达的意思,也偏离了故事主题。可以说,幼儿并没有“溜号”,跑题的是教师。
教师对幼儿的回应。需要巧妙地紧扣故事主线。幼儿质疑“海狮不能跑到岸上来”,同样反映出他在调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故事,教师可以解释“海狮也是可以到陆地上的”;至于幼儿问“猴子跑到地上来干吗”,教师可以回答“小背心太漂亮了,连小猴子都从树上下来穿了,他也喜欢小背心。”这样就轻松回到讨论的主题上来了。
案例中的对话显示了幼儿对画面的理解能力尚待提高。阅读绘本有特殊的技巧,比如,找到画面中的焦点区域是理解故事的关键所在。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佩里·诺德曼博士提出,画面中各物件对象之间的关系创造出不同的“视觉分量”(visual weight),比较“重”的物件对象会较多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鼠小弟的小背心》中,红色的背心无疑是阅读者注视的中心。通过连续画面的相互对照,阅读者发现视觉焦点“小背心”在逐渐发生变化。从而准确把握故事的主题。教师应引导幼儿逐步提高阅读绘本的技巧,尤其是关注画面中重点描绘的人与物的能力,以及捕捉连续画面中所蕴含的情节发展的能力。
四
幼儿在活动中“溜号”甚至“集体溜号”,是幼儿园教学中的常见现象,这与幼儿的阅读水平有关,也反映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此,建议如下:
第一。幼儿的反应无所谓对与不对,教师必须进行适宜的反馈。主张不要回应的教师是坚持教师中心论,未能充分重视幼儿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性。幼儿是阅读活动的主体。讨论是阅读活动的重要策略,教师的作用是与幼儿进行高质量的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促使其深入理解阅读文本。
第二,教师在活动前需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一是增进自身对于作品的理解,加强对绘本及绘本教育的认识,解读绘本世界的奥秘;第二是准确判断幼儿对作品的理解水平和审美反应,分析幼儿阅读中的兴奋点和可能有的困惑。其中后者的难度更大。
第三,绘本阅读有独特的规律,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渐习得如何寻找画面关键信息、如何准确把握连续画面之间的主线等阅读技巧,不断提高阅读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溜号”问题。
早期阅读发生在家庭、幼儿园及图书馆等社会环境中,其中幼儿园的集体阅读活动具有特殊价值,最有计划性、可操作性,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幼儿与绘本之间架起桥梁,帮助他们进入到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中,为未来成为成熟的阅读者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