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更有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教师更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老师勤于耕读,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学生就会敬佩你。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熏陶。那么,怎么样在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课外阅读推介,使传统文化伴随在学生成长历程中
阅读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积累,同时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伴随在学生成长历程中,潜移默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教这些名家名篇时,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著作优秀文化遗产,让学生课外阅读。推荐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吟诵几句其中的经典名句,简要介绍其中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想读、乐读,从而使学生不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作为古典文化的四大名著,一些初中生、高中生,哪怕是大学生都很少有时间或特意安排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读,对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现在不需要有过多的研究,只需博览,为大学的精读打下一个基础。
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这类书籍比较感兴趣,在于它的简短幽默。但是在我国的名著里,却蕴涵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它的朦胧、它的深厚正等待我们去摸索。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把对祖国经典著作推荐和引用,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的最好途径。
二、加强书法教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从最初的文字形成到书法艺术日臻完善,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代社会是十分重视书法教学的,人们也重视书法本身的文化内涵,把它当作修身养性的法宝,也涌现出了许多书法大家,如王羲之等。遗憾的是,在向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我们在享受新技术给我们带来高效率、便利化时,整个社会却步入了少纸、无纸的时代。随着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人们的字却越写越难看,更多的学生甚至大学生感到,写一手漂亮的汉字真不容易。
我们要多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正视汉字,喜爱汉字,临摹并写好汉字,在书法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激情。我们可以用“忧劳可兴国,逸豫可亡身”、“勤则难朽,逸则易坏”、“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倡导“克勤为邦”、“业广惟勤”等蕴含中国人民高尚品格来培育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等。
三、传统节日熏陶,领略民族文化风情
语文教材除了课文还有许多综合性学习都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好途径。我们还可以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形式,结合实情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和写作实践。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时,恰逢端午节来临,我们就结合学生实际自选了一些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有关的信息。如:端午节的来历,与哪些著名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端午节,四川地震灾区的同学们会怎么过?并给他们写封信等。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撰写报告,然后用多种形式交流,还可以帮家人选艾叶、包(吃)粽子、吃咸鸭蛋……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我们安排了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俗文化风情,学会关爱他人。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还有很多,这种多渠道的教育形式可以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成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
(作者单位:811600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西村学校)
一、加强课外阅读推介,使传统文化伴随在学生成长历程中
阅读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积累,同时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伴随在学生成长历程中,潜移默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教这些名家名篇时,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著作优秀文化遗产,让学生课外阅读。推荐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吟诵几句其中的经典名句,简要介绍其中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想读、乐读,从而使学生不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作为古典文化的四大名著,一些初中生、高中生,哪怕是大学生都很少有时间或特意安排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读,对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现在不需要有过多的研究,只需博览,为大学的精读打下一个基础。
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这类书籍比较感兴趣,在于它的简短幽默。但是在我国的名著里,却蕴涵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它的朦胧、它的深厚正等待我们去摸索。课堂上,不失时机地把对祖国经典著作推荐和引用,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的最好途径。
二、加强书法教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从最初的文字形成到书法艺术日臻完善,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代社会是十分重视书法教学的,人们也重视书法本身的文化内涵,把它当作修身养性的法宝,也涌现出了许多书法大家,如王羲之等。遗憾的是,在向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我们在享受新技术给我们带来高效率、便利化时,整个社会却步入了少纸、无纸的时代。随着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人们的字却越写越难看,更多的学生甚至大学生感到,写一手漂亮的汉字真不容易。
我们要多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正视汉字,喜爱汉字,临摹并写好汉字,在书法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激情。我们可以用“忧劳可兴国,逸豫可亡身”、“勤则难朽,逸则易坏”、“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倡导“克勤为邦”、“业广惟勤”等蕴含中国人民高尚品格来培育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等。
三、传统节日熏陶,领略民族文化风情
语文教材除了课文还有许多综合性学习都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好途径。我们还可以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形式,结合实情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和写作实践。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时,恰逢端午节来临,我们就结合学生实际自选了一些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有关的信息。如:端午节的来历,与哪些著名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端午节,四川地震灾区的同学们会怎么过?并给他们写封信等。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撰写报告,然后用多种形式交流,还可以帮家人选艾叶、包(吃)粽子、吃咸鸭蛋……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我们安排了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俗文化风情,学会关爱他人。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还有很多,这种多渠道的教育形式可以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成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
(作者单位:811600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西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