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一般都会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案例本身就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流程。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案例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将“提问与案例”进行有效的整合,能够根据实际的案例,提出最恰当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对于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深化对于道法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问题整合;案例
案例教学始于提问,并以进一步的提问来推动案例教学的进度。提问可以成为案例教学的指挥棒,精心设计的问题能使案例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通过案例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控教学。合理的提问方式结合案例内容能促使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被所设置的问题一步步带进课堂的内容,并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完成案例教学的要求。
一、灵活处理案例,构建有效课堂
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案例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取材于生活,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寓理于例之中,寓德于例之中,寓法于例之中。因此,在使用案例时,要巧设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这样才能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通过案例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以案例为载体,对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与反思,充分发挥课堂主体地位。
但是,教材中预设的众多案例如何高效利用是对教师的严峻考验,教师应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职责。所以,教师需要将教材案例合理安排使用,不能面面俱到。例如,在讲授《延伸文化血脉》一课时,如果按照教材的要求对案例逐一分析讲解,一节课只能完成一半教学任务,所以我淘汰了教材的案例,从网络上选了一段外国人说唱中国的歌曲《Thisis China》,利用歌词中涉及的丰富多彩的节日、悠久的历史古迹、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通过这些画面的展示,学生直观欣赏,了解到文化的特点、内容、作用、意义,并且通过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赞赏与认同的观点中荣升作为中国人拥有灿烂的文化而自豪的文化自信,从而更加珍视中华文化,以及文化中蕴含的美德。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问题意识
从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案例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过程不能贴近实际的案例,所以,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首要的目的就是要符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以此来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维护秩序》这一节内容时,为了营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我在教学时首先给学生播放了两段生活中的视频,以此来营造课堂提问的教学情境。在第一段视频中,主要内容是描述了一些比较普遍的交通情况,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行人乱穿马路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在过斑马线的时候,闯红灯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反而是那些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会被视为“另类”,坐公交车时,抢上抢下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结合这段视频,我给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行人乱穿马路是一件小事吗?为什么?(2)当路上没有车辆行驶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在可以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闯红灯?(3)当遇到很多人一起闯红灯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最终,通过创设案例情境,将这些问题以一种十分直观的形式呈现了出来,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情景化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式。
三、注重分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应该明白,在初中阶段,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也就是说,在教学中,统一的教学标准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因此,在整合问题 案例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的生活、学习情况寻找相应的案例,这样一来,可以使提出的问题更加具有世纪星、针对性,从而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对教师提出的案例进行充分的思考。
例如,在《合理利用网络》这部分内容中,提到了“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在对这些知识进行课堂提问时,我采用了分层提问的方式。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我直接提出了问题:(1)你对媒介知识有哪些了解?应该如何使用媒介?(2)媒介信息有哪些价值和意义?(3)你知道哪些创造和传播信息的技巧和知识?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我则是根据具体一些材料进行了提问,比如:在当前的网络应用中,有人利用互联网散布谣言,有人在互联网骂人,但是也有人利用互联网传播正能量……结合这些现象,我给学生提出了问题:(1)面对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我们应该怎样做?(2)在互联网的应用中,我们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由于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使学生的思维在思考案例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散。这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可见,在整合问题 案例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是一个重要前提。
四、把握提问时机,合理提出案例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进行提问的,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应的案例,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而这些知识也就无需教师进行更加深入的提问。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可以讲解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当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符合案例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或者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节内容时,“挫折是把双刃剑”是本节中的重点知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结合相关案例给学生提出了问题。首先,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个故事:两只青蛙同时落入盛满热水的木桶中,一只青蛙说:“这么高的木桶,肯定跳不出去了”,然后它慢慢沉没了,另一只青蛙则一直在努力跳出去,在一次次尝试之后,这只青蛙终于脱离了险境。然后,我根据这个故事给学生提出问题:(1)两只青蛙产生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这个故事,想一想如果我们遇到了困境,应该怎样脱险?最终,通过这些实际的问题,使学生对本节的重点知识有了一定的思考。可见,在教学中,有效的利用案例进行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恰当地对问题和案例进行整合,教学师生均受益匪浅。在初中道法课堂中的有效提问不仅在于“问”,而更重要是在于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提问。案例教学可使学生真正从课本中走出来,活学活用学到的知识。融提问于案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根据课程内容精心設置问题,则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思维活动,在课堂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提问式综合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对知识有更深层、更透彻的认识和理解,并且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课本中的知识是如何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的学习更贴近实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众多,问题与案例的也不能盲目地整合,教师都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的不同,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桂芬.如何在道法课堂中优化提问技巧[J].教书育人,2018(26):75-76.
[2]李金颖.初中道法课堂提问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问题整合;案例
案例教学始于提问,并以进一步的提问来推动案例教学的进度。提问可以成为案例教学的指挥棒,精心设计的问题能使案例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通过案例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控教学。合理的提问方式结合案例内容能促使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活动,被所设置的问题一步步带进课堂的内容,并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完成案例教学的要求。
一、灵活处理案例,构建有效课堂
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案例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取材于生活,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寓理于例之中,寓德于例之中,寓法于例之中。因此,在使用案例时,要巧设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这样才能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通过案例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以案例为载体,对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与反思,充分发挥课堂主体地位。
但是,教材中预设的众多案例如何高效利用是对教师的严峻考验,教师应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职责。所以,教师需要将教材案例合理安排使用,不能面面俱到。例如,在讲授《延伸文化血脉》一课时,如果按照教材的要求对案例逐一分析讲解,一节课只能完成一半教学任务,所以我淘汰了教材的案例,从网络上选了一段外国人说唱中国的歌曲《Thisis China》,利用歌词中涉及的丰富多彩的节日、悠久的历史古迹、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通过这些画面的展示,学生直观欣赏,了解到文化的特点、内容、作用、意义,并且通过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赞赏与认同的观点中荣升作为中国人拥有灿烂的文化而自豪的文化自信,从而更加珍视中华文化,以及文化中蕴含的美德。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问题意识
从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案例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过程不能贴近实际的案例,所以,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首要的目的就是要符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以此来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维护秩序》这一节内容时,为了营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我在教学时首先给学生播放了两段生活中的视频,以此来营造课堂提问的教学情境。在第一段视频中,主要内容是描述了一些比较普遍的交通情况,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行人乱穿马路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在过斑马线的时候,闯红灯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反而是那些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会被视为“另类”,坐公交车时,抢上抢下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结合这段视频,我给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行人乱穿马路是一件小事吗?为什么?(2)当路上没有车辆行驶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在可以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闯红灯?(3)当遇到很多人一起闯红灯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最终,通过创设案例情境,将这些问题以一种十分直观的形式呈现了出来,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情景化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式。
三、注重分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应该明白,在初中阶段,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也就是说,在教学中,统一的教学标准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因此,在整合问题 案例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的生活、学习情况寻找相应的案例,这样一来,可以使提出的问题更加具有世纪星、针对性,从而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对教师提出的案例进行充分的思考。
例如,在《合理利用网络》这部分内容中,提到了“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在对这些知识进行课堂提问时,我采用了分层提问的方式。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我直接提出了问题:(1)你对媒介知识有哪些了解?应该如何使用媒介?(2)媒介信息有哪些价值和意义?(3)你知道哪些创造和传播信息的技巧和知识?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我则是根据具体一些材料进行了提问,比如:在当前的网络应用中,有人利用互联网散布谣言,有人在互联网骂人,但是也有人利用互联网传播正能量……结合这些现象,我给学生提出了问题:(1)面对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我们应该怎样做?(2)在互联网的应用中,我们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由于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使学生的思维在思考案例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散。这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可见,在整合问题 案例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是一个重要前提。
四、把握提问时机,合理提出案例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进行提问的,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相应的案例,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而这些知识也就无需教师进行更加深入的提问。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可以讲解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当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符合案例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或者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节内容时,“挫折是把双刃剑”是本节中的重点知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结合相关案例给学生提出了问题。首先,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个故事:两只青蛙同时落入盛满热水的木桶中,一只青蛙说:“这么高的木桶,肯定跳不出去了”,然后它慢慢沉没了,另一只青蛙则一直在努力跳出去,在一次次尝试之后,这只青蛙终于脱离了险境。然后,我根据这个故事给学生提出问题:(1)两只青蛙产生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这个故事,想一想如果我们遇到了困境,应该怎样脱险?最终,通过这些实际的问题,使学生对本节的重点知识有了一定的思考。可见,在教学中,有效的利用案例进行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恰当地对问题和案例进行整合,教学师生均受益匪浅。在初中道法课堂中的有效提问不仅在于“问”,而更重要是在于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提问。案例教学可使学生真正从课本中走出来,活学活用学到的知识。融提问于案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根据课程内容精心設置问题,则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思维活动,在课堂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提问式综合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对知识有更深层、更透彻的认识和理解,并且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课本中的知识是如何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的学习更贴近实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众多,问题与案例的也不能盲目地整合,教师都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的不同,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桂芬.如何在道法课堂中优化提问技巧[J].教书育人,2018(26):75-76.
[2]李金颖.初中道法课堂提问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