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文化成为彰显国家软实力与国际形象的内在属性,因此弘扬与传承本族优秀传统文化势在必行。作为国家人才培养与输送基地的学校,主动承担起这一教学重任,并渗透到了各个学科中,旨在让学生浸润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成为文化传承人之一。基于此,本文以初中地理课程为例,尝试探究传统文化如何渗透到地理课堂中。
关键词:初中地理 传统文化 渗透途径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4.026
中国作为流传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之悠久,文化之丰富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如何让这份“遗产”传承下去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实际上,除了形式上的宣传外,传统文化自身有着强大的魅力,只需要稍加渗透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考虑到初中生年龄特征、学习能力,使用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十分有必要。具体如下所示:
一、故事浸润,寓教于乐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无论是诗词歌赋,曲艺杂谈,还是服装、饮食、节日、建筑都独一无二、充满个性,令人赞叹。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很多,而笔者较为青睐的是故事传授法,即借助一个个趣味十足,形象生动,故事情节丰富的故事来强化学生记忆,增加教学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如,在学习《从世界看中国》时,教师可以用故事讲述我国疆域形成史、人口发展史以及56个民族独具特色的故事,让学生在趣味横生的故事中了解到秦汉至明清疆域范围以及在不断变化的政区制度;同样是借助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藏族、回族、满族、新疆维吾尔族、壮族等充满民族特色、彰显民族风貌的小故事,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也是重视人文教育,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二、情境吸引,感同身受
情景教学法是当下较为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素养,结合教学实际创设出一些充满感情色彩、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引发其思考,降低理解难度,提升综合素养,用情境吸引学生,能让其感同身受,产生共鸣,这一点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成绩显著,效果明显。
学到《河流和湖泊》这一内容时,笔者以一个问题情境引出了本课的教学主题:为什么我们被称为黄河儿女?从这一称谓上可以看出什么?继而带领学生学习了我国河湖的基本情况。等到课堂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笔者又创设了历史情境,让学生化身为“黄河治理官”来纾解黄河淤塞、断流等问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黄河的重要性,加强作为黄河儿女的自豪感;另一方面,笔者想要学生深入其中,感同身受,为治理黄河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三、实践体验,深化文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传统优秀文化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个“真理”,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生、发展下去,终有一天传统文化会消逝在人们的眼前,因此打破文化距离感,增加实践体验活动成为传承文化的有力舉措。
学到《祖国的首都——北京》这一内容时,笔者要求学生自己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首都北京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名称的几经变化,用实践活动加深对北京的了解。再如,学到《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这一课内容时,其特产、服饰、文化都是学生需要了解的文化,为此笔者特意邀请了专业人员前来讲解,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帮助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独有的魅力。
综上,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且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只是大家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一颗传承的热心。基于此,笔者以初中地理课程为例,尝试探究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终有所获,如上所示,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王燕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新校园》2018年第12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 传统文化 渗透途径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4.026
中国作为流传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之悠久,文化之丰富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如何让这份“遗产”传承下去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实际上,除了形式上的宣传外,传统文化自身有着强大的魅力,只需要稍加渗透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考虑到初中生年龄特征、学习能力,使用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十分有必要。具体如下所示:
一、故事浸润,寓教于乐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无论是诗词歌赋,曲艺杂谈,还是服装、饮食、节日、建筑都独一无二、充满个性,令人赞叹。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很多,而笔者较为青睐的是故事传授法,即借助一个个趣味十足,形象生动,故事情节丰富的故事来强化学生记忆,增加教学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如,在学习《从世界看中国》时,教师可以用故事讲述我国疆域形成史、人口发展史以及56个民族独具特色的故事,让学生在趣味横生的故事中了解到秦汉至明清疆域范围以及在不断变化的政区制度;同样是借助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藏族、回族、满族、新疆维吾尔族、壮族等充满民族特色、彰显民族风貌的小故事,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也是重视人文教育,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二、情境吸引,感同身受
情景教学法是当下较为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素养,结合教学实际创设出一些充满感情色彩、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引发其思考,降低理解难度,提升综合素养,用情境吸引学生,能让其感同身受,产生共鸣,这一点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成绩显著,效果明显。
学到《河流和湖泊》这一内容时,笔者以一个问题情境引出了本课的教学主题:为什么我们被称为黄河儿女?从这一称谓上可以看出什么?继而带领学生学习了我国河湖的基本情况。等到课堂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笔者又创设了历史情境,让学生化身为“黄河治理官”来纾解黄河淤塞、断流等问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黄河的重要性,加强作为黄河儿女的自豪感;另一方面,笔者想要学生深入其中,感同身受,为治理黄河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三、实践体验,深化文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传统优秀文化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个“真理”,只可远观不可亵玩,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生、发展下去,终有一天传统文化会消逝在人们的眼前,因此打破文化距离感,增加实践体验活动成为传承文化的有力舉措。
学到《祖国的首都——北京》这一内容时,笔者要求学生自己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首都北京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名称的几经变化,用实践活动加深对北京的了解。再如,学到《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这一课内容时,其特产、服饰、文化都是学生需要了解的文化,为此笔者特意邀请了专业人员前来讲解,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帮助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独有的魅力。
综上,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且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只是大家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一颗传承的热心。基于此,笔者以初中地理课程为例,尝试探究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终有所获,如上所示,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王燕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新校园》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