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鸟同飞(组诗)

来源 :诗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w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象之鸟


  我在心里说出鸟儿,在诗中写下任何一种
  鸟:就像当初对她说出爱,给她写情书
  很多很多时候,我习惯抬头望天空
  这一生中,只要风吹过,想到“自由”
  意念中的鸟儿,就会从我心底,向四面八方
  飞起
  鸟儿飞起,一年四季,它们白天黑夜不停地
  飞———如果你看不见,那是因为你没有向往
  没有心灵的翅膀,甚至匮乏于自然而然的诗
  学想象
  我在诗中写下众鸟,说出它们的名字:
  雄鹰、喜鹊、鹧鸪、麻雀、天鹅、大雁
  红翅黑鸟、黄鹂、鹦鹉、黑眉信天翁……
  还有难以计数的鸟儿,我尚未见识
  但它们一直翱翔于我的精神世界
  我仰望天空,只是想追逐高飞的思想
  像追寻一个伟大的神祇,在每个清醒的夜晚
  我经常在梦里听到鸟吟,虽然听不懂
  那些绝妙天籁;我目送它们飞过,群山的黑暗
  和丛林的寂静,从温暖的南方或飘雪的北方
  从大洋彼岸飞向黎明,我相信它们终将抵达
  故乡
  我一直自信,在想象中,我也可以高飞
  在想象中,我自由地飞,像一只穿越云层的
  白鹤
  或雄鹰,更多时候像贴地低飞的燕子或麻雀
  虽然只是刹那间,我已体验了生命飞翔的喜悦

落在树上的鸟儿


  它们喜欢在枝叶繁茂的树上舞蹈
  同时发出各种令人愉悦的欢叫
  叽叽———啾啾———咕咕———唧唧———
  仿佛开联欢会,或快乐激烈的争辩
  我看得到它们兴奋跳跃的身影
  直到树叶在北风中落尽的那一天
  我看到它们安静地站在树枝间
  白天看起来像入梦的花朵
  黄昏时,它们披着夕阳
  像熟透而安详的果实
  我因此爱上了那棵休眠的老树

燕子


  看到燕子在炮火声里忙着筑巢安居
  抒情诗人伊萨柯夫斯基欣慰地赞叹:
  “看啊,燕子虽小,却什么都明白! ”
  忧伤的希洛加则请求它祝福春天和故乡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夕阳下,刘禹锡在乌衣巷口的深沉吟唱
  令多情者横起惆怅,亦让人心生温暖
  燕子不忘旧时故里,它们从不嫌贫爱富
  这春之精灵,一生都穿着庄重得体的礼服
  无论栖身茅屋还是庙堂,它们一辈子只喜欢
  在善良和睦的人家筑巢安居。孩子们都知道
  它们是穿花衣的好友,象征着安宁幸福吉祥
  它们一旦低飞,天上就会下雨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我习惯独倚危栏,看燕子翩跹
  心里眼前,总会浮现那遥远的故乡
  想起那个乳名叫燕子的青涩少女
  不知她现在城中过得可称心如意?

五只水鸟


  池塘边飞来五只白色水鸟
  它们时而贴着水面翩然飞行
  时而飞落在水畔的铁栅栏上
  它们为什么只有五只
  它们从哪里飞来
  五只水鸟大小几乎一样
  其中两对经常一起飞翔
  唯一的那只
  总是和它们保持着距离
  让人感觉独行雪中的孤单

青鸟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的嘱托和希望,也是我的心愿
  青鸟———这勇敢忠诚的信使,这娇小的精灵
  它飞越雾海云山,它将为我带来的不只是
  仙境的消息,也许还有令人不老的爱情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上千年了,我一直无缘看到它的芳影
  就像李商隐决绝下山后,紫霞观的朱门
  再未开启,偶尔松风会传来那仙姑清澈的妙音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佳人! 西窗的红烛,已换为温馨浪漫的台灯
  巴山的夜雨,每年倒是都会痛快地下几场
  我看着雨中的芭蕉,在秋天越长越高
  虽不知你的归期,不见青鸟飞来,当陌上花开
  我却固执地相信,你一直在缓缓归来的路上

一只在大地上漫步的鸟


  也许是出于一时好奇
  它模仿悠闲的人或出于本能
  它在大地上悠然漫步
  它从容行走的姿态
  有小王子得意出宫的威仪
  当有人突然靠近
  它便警惕地蹦蹦跳跳
  那歡快小跑的样子,像芭蕾舞演员
  优雅地穿过舞台,又像灵活的十指
  忧伤却熟练地拂过大地的琴键
  当它振翅飞起的瞬间
  在我凝神屏息之时
  我几乎听见它紧张的心跳

初春闻鸟鸣


  久违的朋友! 这些消失已久的精灵
  它们从树林里,从繁枝茂叶间
  像万千伏兵此起彼伏的呐喊———
  鸟鸣如响箭,从四面八方飞来
  各种情调各种隐喻的声音:
  它们仿佛从我耳底飞出
  又像从遥远的太空飘临
  在初春,那些让人心不死的鸟鸣
  它们唤醒大地并让我再一次确信
  每棵树都有自己的天空
  每条树枝都有自己生长的方向
  每片树叶都有它生活的位置
  而我,此生必有一条清洁的幽径独行

冬天的鸟儿


  凛冽的北风吹过
  我曾看见它们在萧瑟旷野中
  飞起飞落,枯草已无法承受它们
  当漫天大雪飘舞,四野苍茫
  我很难再见它们的影踪
  我在温暖的屋中,用明亮的词语筑巢
  用一首迎春的小诗,模仿新生的雏鸟
  探索飞翔的旋律
其他文献
一  在诗歌界,人们都喜欢谈论东西方文化/ 文明的冲突。实际上,文化/ 文明的异质性或不可通约是客观存在的,本身没有冲突,真正冲突的是文化/文明的价值判断。这些年诗歌界重视跨文化的对话,对话深入下去,就发现,如果彻底瓦解自己的知识结构而迁就对方的知识结构,我们肯定要犯中国诗歌文化的“失语症”;强调对话,后来更强调的不仅是了解别的文明,而且更加重新认识自己。多年大道走成河。余光中、痖弦从“走向西方”
期刊
沉默的故园  在沉默的乡音中  得以慰藉  故乡  你是怎样地使我出走  而又终生难以背离  近乡情怯啊  未见您时  我已泪蓄双眼  看到母亲手搭凉棚  伫立在季节的中间  青青的脊背  满载着沉沉的岁月  一双宽大的手掌  将所有的磨难  抚成一方平整的菜畦  手握泥土  母亲站在阳光下  面容像太阳一样神圣  为什么在月华如水的晚上  对于故乡的思念  常常使我泪眼婆娑  苦艾花开了  子规
期刊
剪  你还在窗格子里  剪窗花。剪刀还在你手里  生锈。锈迹还在  一点点吞噬你们……  用不了多久,你们就成了我  反复在冰花身上裁剪  流水。  而春还远在门外,大地还近在  天空之上。  2020.11.11飞  是谁的沉默拉长了  夜。  叹息又使它增加了  多余的弹性。  路灯消失之地  我冉冉而起,虽然  并非月亮。  天地一向逼仄,但不影响风  随时穿过。  我们一路互相吹拂着  像
期刊
荒地  重复的青黄和绽落印证了恒常的  事物,被抛弃的总有另类的进驻。  三月直线降落,泥土的梦经久不息,  蚯蚓和爬虫偃拔的青草在雨水中蹒跚。  这是神的无声谕令,天地雷鸣间  荡漾无以计量、起伏轮回的翠绿。  野菠菜浓烈至极,凋萎的风暴始于午后,  裸腹艾草呈现的蓬勃之力挤兑钢铁的坚硬。  囿于水泥的荒凉生长柔软多貌的植物,枯荣  间萱草的艳黄之后是一年蓬翻卷的时间庚子立夏记  一半的雨下在春
期刊
人间世  曹谁  我走在熙熙攘攘的街头  忽闻滚滚红尘的歌声  想起你远去的背影  我们是第一次见面  也是最后一次见面  不禁悲从中来  几乎落下眼泪  转头看到乞丐端着钵子  里面是各种钞票  乞者的四肢残缺  坐着自制的小车  旁边有两个小孩  他正对着麦克风假唱  我收起自己的泪水  丢下一块钱离去  我消失在人山人海中  可是泪还是止不住落下清明发生学  西棣  黑布白布,一直都在做花 
期刊
初夏书  从雷电里取出火  雨水中取出清凉  小南风一探墙  门前的槐花就开了  树下应该有羞走的邻家女子  果子挂在枝头像个隐喻  挽不住的成熟  青色就有了珍贵  走在水边  要有莲的风骨,土地的踏实  禾苗见风就长  父辈记着关于农作物的每个节气  从果核里剥出时间  你将看见稻子,抽出第一朵穗花大暑帖  还欠一把木椅子  我们有许多可以消耗的光阴  丝瓜藤下纳凉  所及之物,都被七月的风吹
期刊
盛夏偏见  “人不过是其气候经验之总和而已。”  ———《喧哗与骚动》测量员  返回夏天的路正在锐减,譬如蓝色,  凝视它,不再确信,晴朗是坚硬的固体。  尚未有其他季节,对裸露的肉体毫无戒备。  知觉的旺季降临躯体,向着更深的深处发生。  逐渐推迟的日落时分里,接触风,  用暗中更改的皮肤检验气候的真伪。  重游旧凉亭,也无人提起返回的感觉。  脸孔们密布偏差,重聚,试图围成旧天气。  为进一步
期刊
一月气聚  岁月深处的想念  无须纸墨  用心跳和呼吸  看岁月弹奏一曲相遇的语丝  想象在一场大雪中重逢  彼此相依不再奔跑  向来情深奈何缘浅  欲以岁月之名将你遗忘  却在蓝色的梦里播撒你的白  我愿在一朵花开的时间里等你二月水谷  感叹时光  诗经里的唐诗  吟诵东风暖阳碧草繁花  闪着光泽的爱情  花非花雾非雾  被时光照耀的雨滴  渗进泥土隐入溪流  打开天空的衣襟  是谁的芬芳风吹暗
期刊
保留  你很小心很小心地爱着  严冬为此保留了一个词  这种寂静,心尖尖扎得那么深  春风总忘记吹,它们总喜欢回到原处  火苗挺沉挺沉的,有涵养地抿着嘴  这样为心立意,仅仅为了节约真情  指尖够不着的,才显真爱功夫果子  黑暗里生长的果子  在你的目光里亮了起来  夜又酸又甜  眼泪滴在驿动的果皮上  舌尖追寻着月色  还是要远一点  让眼睛烤熟风  熟透的风吹着有情的树  果子,就不再犹豫  
期刊
铁路隧道之上  树木来到高处,枭雄隐于雾中  旁边的巨石,是两亿多年前  恐龙大殿的柱石? 或许也是  边境线上失眠的年轮  海拔五百多米  空心的草茎错把风声当做小溪  我们今生都活在低处  写低处的诗歌。在磐石的穹顶凿壁借光  坐在中东铁路一号隧道之上  天空都有了些微震颤  东面炊烟的等高线,暗结珠胎  隆起经济的余脉  是啊,再到高处一切都空了  和杨诗人相对而坐  绿色的啤酒瓶互相碰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