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之有方 育之有德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lol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如何抓住数学学科的特点,捕捉德育良机,运用恰当的方式渗透德育,让德育之花在数学课堂上绚丽绽放呢?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巧妙设问,点滴渗透
  小学生都喜欢表现自己,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我抓住这一特征,在每节数学课都巧妙地设计不同的问题。如在《买电器》一课中,我根据情境图提问:“谁来帮爷爷算一算共花了多少钱?”我假装不会算,求助于学生。通过提问,我把助人为乐的种子悄然地播在了学生的心田。慢慢地,这粒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巧妙地提问,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渗透了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助人的快乐。
  二、挖掘素材,升华教育
  小学数学紧密联系生活,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把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德育内容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我把“北京我们赢了”的主题图通过视频播放出来,学生受到了感染,很激动,我不失时机地让他们说感受。他们在谈感受时引出了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等数据。在比较数量的多少时,不仅学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知识,还感受到了祖国的了不起。数学的理性精神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在教学《秒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观察神九的倒计时片段,了解一秒的价值,然后列出我国科技方面的一些数据,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素材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这样的例子在小学数学中还很多,我们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独特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才可能升华教育。
  三、组织活动,感知德育
  数学课中的活动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举足轻重。数学活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的机会随处可见。如我在教学《测量》一课时,就充分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我事先给每个人发了一根长为10厘米的小棒,让他们自己动手拿小棒测量课桌的长度。他们有的独自测量,有的同桌合作共同完成。有个别学生懂得用合作的方法来完成我布置的任务,我不失时机地赞扬了他们,于是其他学生开始邀请同桌或其他同学和他一起来测量。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课的知识,又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学会倾听,赏识教育
  倾听是一种沟通能力,使我们能够与周围的人保持联系,而失去倾听能力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这一联系的媒介。在数学课中,学生的倾听能力更为重要。一位擅长倾听的学生能将从老师、同学那里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以此作为自己回答问题的重要依据。倾听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我在与学生对话时,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的还是错的,是流畅的还是吞吞吐吐的,我都专心地听,偶尔给他们提示,但从不打断他们的发言。对待学生的发言,我努力做到先肯定再指正,以激励为主,适时恰当地评价学生。对那些能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我经常给予表扬,如:“瞧,×××今天听得多认真呀!”“大家看,×××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真厉害,一下子就能听出同学发言的主要意思。”赏识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任何一个学生,哪怕他是最顽劣的学生,也渴望被人赏识。得到赏识后,学生会更加努力,在学会倾听的同时学会赏识他人,逐步提高思想认识。
  学校教育不是单纯地学好语文、数学、英语,数学教育也不是单纯地解决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应渗透德育。数学教师,不但要授业解惑,更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传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的最佳接受点,落实到我们的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启发、引导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课标指出,小学生习作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为学生提供的是“满汉全席”——“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有了这些丰富的营养大餐,还用担心学生不成长吗?    一、山珍海味——读写结合,巧练作文    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
一、 活动提出  “让电影走进课堂,把世界上最好的电影献给孩子们”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几年来,我校努力寻求德育教育新途径,研究开发了《电影赏析》校本教材,课堂引进高雅艺术,让学生在“观经典电影,走红色之旅”中不知不觉接受革命传统道德教育,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优秀传统美德,提升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  基于此,我以“走进经典电影,制作经典台词卡”作为这次活动的主题。  二、活动目标  1.
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教师总想让学生规规矩矩地上课,认认真真地健身;而学生总想着如何玩,对健身活动却不感兴趣,轮到上常规性的健身活动项目时,就不太情愿听教师的指挥。这就产生了体育课堂健身和娱乐的冲突。小学的体育活动要坚持健身和娱乐相结合,在教学中就必须处理好娱乐和传统体育活动的关系,做到“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一、根据学生特点做到健身与娱乐相结合  体育课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门课,之所以喜欢,是因
钱,就像一把双刃剑,对于未成年学生来说,用得好,利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及学校对学生教育;用不好,则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危害。那么,应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走出“钱”的包围呢?作为一名家长及教育者,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对照——经济条件  家访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一件平常不过的事,但前年的一次家访对我来说却是一件不平常的事。班上有一位叫韦海莉的学生,品学兼优,却因父母离异,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几十元
“语文教学应静下心来潜心会文,切忌把语文都讲‘肿’了”,这是崔峦老师最近在《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中提到的见解。阅读理解是个体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既需要集体讨论,也需要个体安静地品味思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才能真正用心地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  一、 快速浏览,抓住文本主旨  快速浏览是默读的一种方式,主要用来捕捉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由于这种阅读方式不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于对这一要求存在着片面理解,有些教师谈语法而色变,认为在小学阶段应杜绝语法教学。然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始终离不开对词汇的积累和对语法规则
一、语音版块教学的背景与现状  我所教的班级使用的是PEP三年级上册的新教材(2012年9月正式开始使用)。与一些使用此教材的同仁一起交流时,都一致认为,新教材中的Letters and sounds ,也就是我们所指的语音版块,内容比较多,既要求初学者掌握字母,又要初步渗透各种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另外还要涉及每个字母所含读音的两个单词,再加上每一单元都有这一板块的新chant;在《教师教学用书》
如果有这样的两个课堂:一个“有条不紊”,学生按部就班地步入你的教学设计,你牢牢掌控课堂的主动权;一个“众说纷纭”,学生与你不断碰撞,师生成为学习的共同体,你会选择哪一个呢?显然,对于第一种,教师比较容易驾驭,而第二种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是个挑战,因为课堂环境相对自由,要随时应对课堂的各种状况。这样的课堂对教师而言,的确存在着调控的难度。但是,难道我们要以牺牲学生思维的自由伸展来维持课堂的划一吗?我想,
课时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有了课时目标的准确定位,才有课堂教学的“智慧”绽放。  结合教研室的教学视导,我对“课时目标的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越城区乡镇小学的30岁以下的数学教师。调研方式:看教案、听课、座谈、交流。  一、现象  现象一:目标错位。我们有些教师往往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单元教学目的、课程目标混为一谈,或者目标琐碎繁杂、主次不分,导致教学活动的无序和零乱。  现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教师常常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却学得既吃力又痛苦,毫无效果。那么如何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呢?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做到“三开放”  1.思想开放  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作文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的,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就是要用自己的话表达真情实感。  2.内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