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rius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说教材
  1.材料分析
  《风的魅力》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涉及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主要是让学生选择各种材料制作不同的风力玩具,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感受到风的魅力。
  2.教学目标
  郭沫若先生曾这样说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去做。”那么根据孩子们的思维特点及认知水平,我为本课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认识风能。
  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风力玩具。
  ③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应以风的魅力为主题,引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风力玩具。
  4.教学准备
  教者,需要准备的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彩纸、塑料棒等。学生需要准备的是:彩纸、塑料棒、毛线等各种制作材料。
  二、说教法
  常言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我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美术学习。我先让学生观看两段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对风有了不同的感受;接着我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让他们明白风产生的原理;最后我采用直观示范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制作风力玩具,并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感受风的魅力。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践操作、互动评价的方法来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快乐。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定位,我的课堂教学将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激趣导入,感受风的神奇
  请学生观看视频。这段视频能能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风巨大力量,知道龙卷风是有破坏性的。
  接下来再请学生欣赏视频(一阵阵微风吹来,草儿在向我们弯腰,花儿在向我们点头,高原上的经幡在向我们招手,大自然的一切那么令人神往)。这一段视频让学生们认知到风也有温柔的一面,与前段视频进行对比,学生很快就会感受到风也具有魅力。紧接着我就向学生揭示课题《风的魅力》。这样教学增强了学生对风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2.联系生活,感知风的运用
  那么风是怎样产生的呢?联系生活,感知风的运用,这就是我教学的第二阶段。在四年级科学教材中,学生已经知道了风是空气的流动形成的。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风能,那风能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呢?
  我继续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瞧!帆船利用风能前进;风力发电机,利用风能发电;科学家设计的风能汽车;航天飞机利用风能可以缓速;利用风能的帆板运动;荷兰的风车利用风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那风能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又有哪些实际的运用呢?学生会说出放风筝、玩风车等等。是呀,利用风能也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我再让学生欣赏一组风力玩具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3.直观示范,学做风力玩具
  接着就是我教学的第三阶段:直观示范,学做风力玩具。我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都准备了哪些材料,说说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能做哪些风力玩具。此时学生热血沸腾,各抒己见,一致认为,手中的材料可以制作纸蜻蜓、纸飞机等等,这样便为解决本课教学重难点做好了铺垫。
  接着我在课堂上采用了直观示范的方法,向学生演示了制作风筝的简单过程,让学生完整地感受制作的过程。然后我又拿出更多的风力玩具,让学生去观察、探究制作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孩子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本科教学的重难点。
  4.自主实践,制作风力玩具
  在我的示范引导下,学生很快地投入到了他们的实践操作环节:自主实践,制作风力玩具。我配上优美的乐曲,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作氛围。在制作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或独立或小组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不同的风力玩具。同时我也参与到学生中来,共同制作,进行巡回指导,让他们在本节课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5.展示分享,体验风的魅力
  我利用课堂教学的最后五分钟,慢慢地进入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展示分享,体验风的魅力。我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作品走上操场,与伙伴们一起分享自己的风力玩具,并体验风能带给他们的乐趣,进一步感受风的魅力。在小结部分,请孩子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及对风的认识,让孩子们认识到,只要我们很好地加以利用和引导,风就会成为我们人类的朋友。
  新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以上只是我的理想设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将会因情而变、顺势而导,把多彩的生活引入灵动的美术课堂,让智慧的课堂走向缤纷的生活。
  (责编钟岚)
其他文献
新《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在幼儿时期,对儿童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家庭。而家园共育作为扩展教育时空、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幼教工作者的关注。所以,家园共育理应成为推动幼儿素质教育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施教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
新学期语文课本刚发下来,很多学生爱不释手,翻看课文乐在其中。可是喜欢看语文书的他们很多不喜欢上语文课,问其原因,认为语文课上总是读,形式单一、枯燥单调;语文课上总是教师讲学生答,一问一答,很是乏味;语文课上总是几个会发言的同学在讲,其他人只是听讲……  这个现象深深地震撼了我——不能做一个“教书匠”!学生爱看语文书而对语文课的反应一般,对这教师要思考如何用好教材,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增强学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交际的范围越来越广,交际活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口语在交际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代社会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基于此, 我们的教育观念要更新,要认真贯彻落实新《大纲》的精神,努力拓宽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更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口语交际课堂实践中,我努力创设研究性学习的情境氛围,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把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
“统计”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自己选择记录方法做记录,并在交流中体会用画“√”做记录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先创设小熊维尼给客人打电话,询问各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饼干这样一个随机事件。三次利用情境展开教学:一用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内需;二用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方法,在交流、比较中甄别优劣;三用情境在体验中优胜劣汰,固化提升。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算法多样化”,“解
众所周知,学困生是指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学习成绩跟不上同龄人的学生。学困生尽管是极少数,但颇使教师感到棘手、头痛。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更多地关注学困生,分析其成因,寻找对策,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转化他们。我们发现,小学学困生主要有焦虑自卑、意志薄弱、交往困难这三点心理障碍。那么,如何对小学学困生实施心理辅导呢?  一、寻找学困生的需求点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有需求,这是人们心理上的共同特点。
班主任是平凡的,工作艰辛而繁琐,同时也肩负着历史长期而深远的任务。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班主任工作,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资源的短缺,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且多外出打工,对孩子疏于管理,使得学生在校出现的问题较严重。因此,要搞好农村教育必须重视班级管理。在二十几年的工作中,我在班主任工作的道路上认真摸索,及时总结得失,获得了一些经验。  一、做学生心理的“看护神”,教会学生做人  教育首先是一种保护,作为
小学英语是整个英语教学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老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扎实的语言功底、娴熟的教学技能……而教学技能是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本文结合笔者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多年的实践,例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中的结束技能。  结束技能是指教师在一节课结束或一个教学内容完成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难点强调,对语法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活动内容进行回顾和概括
在传统习作教学中,学生的任务是写作文,教师的任务是改,但很多时候,教师的任务演变成了打个等级,附加一句“语句通顺,标点要用正确。”“文章选材很好,但描写不够优美。”之类的评语。学生对教师写的那几句套路般的评价语早已了然于心,不看作文也能猜到老师会写什么。于是学生拿到作文本后,有心的瞥几眼,无心的丢到一边,教师的评与不评就显得非常“鸡肋”。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积极探索适
案例一:  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片断如下:  (出示主题图)  师:认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有两个小朋友出门郊游,他们带了很多吃的。  生2:他们带了两瓶矿泉水、4个苹果和一块大蛋糕。  师: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多少?  生3:把矿泉水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1瓶。  生4:4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  师:那一块蛋糕呢
我们六(1)班,60名队员,大部分很聪明,能说会道,但一遇到中队发生事情,就闭口不言,要么东拉西扯,不接触正题,不愿得罪任何人,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明哲保身,面对这些队员,我想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诚信。在当今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我们要不要讲诚信?怎样讲诚信呢?于是我在中队里开展了以“诚信从身边做起”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启示队员的自我教育。  第一阶段:集故事,讲故事,讨论“许衡不吃无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