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六(1)班,60名队员,大部分很聪明,能说会道,但一遇到中队发生事情,就闭口不言,要么东拉西扯,不接触正题,不愿得罪任何人,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明哲保身,面对这些队员,我想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诚信。在当今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我们要不要讲诚信?怎样讲诚信呢?于是我在中队里开展了以“诚信从身边做起”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启示队员的自我教育。
第一阶段:集故事,讲故事,讨论“许衡不吃无主之梨”
1.集故事,讲故事
动员全班学生,通过阅读、上网、询问等方法收集并讲有关诚信的故事,感受诚信的威力,使学生初步懂得诚信是做人的起码要求,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播放录像,开展讨论会
播放《许衡不吃无主之梨》的录像,组织讨论“若你是许衡,你会怎样做?”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他们的回答大都是“如果我是许衡,我也不会吃这无主之梨。”“我也会像许衡一样做个诚实的孩子。”在这沸腾的教室里,我一眼瞥到了平时发言一直很积极的小涛,举起手又放下,真反常,于是我鼓励小涛来讲讲,小涛说:“我要是许衡,我就吃掉这个梨。” 几十双眼睛一起盯住他,队员们的眼睛中充满了惊讶,他们一定在想:这个故事表扬的是诚信,你怎么这样说呢?“为什么呢?”我连忙追问。小涛战战兢兢地说:“我想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主人不知去向,这梨不吃也会烂掉。另外,由于天气炎热,大家口干舌燥,在这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吃掉这个梨,这个问题并不涉及道德标准。” 说完小涛不安地坐下来。
队员们听了转头看着我,希望听到我的评价,我在黑板上写道:“说真话的人不一定是真理,也可能说的是错话。可是真诚的错话,也比虚情假意的好话要好。”队员见了,思索之后教室又热闹起来,有的同学同意小涛的看法,有的同学仍然反对,理由是:“如果自己吃了无主之梨,自己的行为与文中提到的强盗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强盗的行为是大偷大盗,而自己是小偷小盗罢了,两者性质相同,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还有的说:“越是艰难的环境,越是要经得起诱惑,如果因为口渴就对自己说可以吃这个梨,那么将来的某一天,也会因为贫穷而为自己去寻找偷窃的理由,所以我们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能因为吃几个梨是小事而放松了对自己的道德要求。”
“诚信从这里起步,我要说真话”。通过这次辩论,慢慢地队员们从不愿讲真话,到敢说敢做,这一转变,使队员之间的距离近了,增进了他们之间的互相了解,促进了队员间的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促进了集体的成长。
第二阶段:细观察,辨是非,讨论“诚信会吃亏吗?”
好景在班中持续了一段时间,又开始慢慢消失,一次教室里的扫帚坏了,没人来承认。下午眼保健操被扣了分,也不知谁的错。我放在讲台里的卡片不翼而飞,问谁谁都不承认。于是我动员每位队员用一周时间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空间,发现“诚信”与“非诚信”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并对实录发表讨论,谈感想和启示。并以“诚信会吃亏吗?”为题开辩论赛:
“讲诚信我实话实说,可得罪了不少人,瞧,黑板上我上黑名单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了。”
“但讲诚信并不是每次都会倒霉的,有的讲诚信会给你带来好运,比如我们国家的海尔集团,因为它的技术与诚信,打入了国际市场。”
“在你守诚信的时候确实会遇到吃亏,但由此而放弃的话,那么不讲诚信的人将会越来越多,那么我们整个民族将会毁灭……”
我为这些同学的精彩发言而鼓掌。
“愿做一块奠基石,讲诚信从我做起”。宽松的辩论氛围就像无形的模具那样,去同化,去塑造,去教育中队的队员们,引导他们逐步形成高尚的品质、文明的习惯,加速了中队建设的进程。
第三阶段:集名言,出小报,设“心语小信箱”,在校园中体验诚信
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作用,是活生生的教育资源。学生在校园文化氛围中成长,将会给学生的一生留下不可磨灭的精神烙印。
1.在班队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一起走上社会,搞社会调查,收集有关诚信的名言、成语,分类整理制成小报,在宣传橱窗内展览,使学校的墙面都成为育人的环境,做到校园处处有诚信。
2.设立“心语小信箱”。把“心语小信箱”作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并承诺:这是两个人的悄悄话,是两个人的世界,设立“心语小信箱”,是有意识地留给学生改错的机会,让学生体验讲诚信后的快乐,让学生在教师诚信的引动下,潜移默化地接受诚信教育。事实证明,校园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第四阶段:家校沟通,使诚信无处不在
教师可以定期家访,开家长会,手机信息沟通。诚信教育不是孤立的,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整体性、融合性、渗透性。它的实施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互相协同整合,学校的诚信教育有赖于家长的配合,社会的支持,在诚信教育中,老师自觉地将家长引入其中,实现学校协同教育,让学生体验到诚信无处不在。
六(1)班全体同学参加这次活动,实现了预期目标,在“学诚信,讲诚信,做诚信”中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队员间流行起一句顺口溜:“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踏踏实实做一件。”
(责编 张亚莎)
第一阶段:集故事,讲故事,讨论“许衡不吃无主之梨”
1.集故事,讲故事
动员全班学生,通过阅读、上网、询问等方法收集并讲有关诚信的故事,感受诚信的威力,使学生初步懂得诚信是做人的起码要求,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播放录像,开展讨论会
播放《许衡不吃无主之梨》的录像,组织讨论“若你是许衡,你会怎样做?”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他们的回答大都是“如果我是许衡,我也不会吃这无主之梨。”“我也会像许衡一样做个诚实的孩子。”在这沸腾的教室里,我一眼瞥到了平时发言一直很积极的小涛,举起手又放下,真反常,于是我鼓励小涛来讲讲,小涛说:“我要是许衡,我就吃掉这个梨。” 几十双眼睛一起盯住他,队员们的眼睛中充满了惊讶,他们一定在想:这个故事表扬的是诚信,你怎么这样说呢?“为什么呢?”我连忙追问。小涛战战兢兢地说:“我想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主人不知去向,这梨不吃也会烂掉。另外,由于天气炎热,大家口干舌燥,在这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吃掉这个梨,这个问题并不涉及道德标准。” 说完小涛不安地坐下来。
队员们听了转头看着我,希望听到我的评价,我在黑板上写道:“说真话的人不一定是真理,也可能说的是错话。可是真诚的错话,也比虚情假意的好话要好。”队员见了,思索之后教室又热闹起来,有的同学同意小涛的看法,有的同学仍然反对,理由是:“如果自己吃了无主之梨,自己的行为与文中提到的强盗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强盗的行为是大偷大盗,而自己是小偷小盗罢了,两者性质相同,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还有的说:“越是艰难的环境,越是要经得起诱惑,如果因为口渴就对自己说可以吃这个梨,那么将来的某一天,也会因为贫穷而为自己去寻找偷窃的理由,所以我们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能因为吃几个梨是小事而放松了对自己的道德要求。”
“诚信从这里起步,我要说真话”。通过这次辩论,慢慢地队员们从不愿讲真话,到敢说敢做,这一转变,使队员之间的距离近了,增进了他们之间的互相了解,促进了队员间的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促进了集体的成长。
第二阶段:细观察,辨是非,讨论“诚信会吃亏吗?”
好景在班中持续了一段时间,又开始慢慢消失,一次教室里的扫帚坏了,没人来承认。下午眼保健操被扣了分,也不知谁的错。我放在讲台里的卡片不翼而飞,问谁谁都不承认。于是我动员每位队员用一周时间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空间,发现“诚信”与“非诚信”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并对实录发表讨论,谈感想和启示。并以“诚信会吃亏吗?”为题开辩论赛:
“讲诚信我实话实说,可得罪了不少人,瞧,黑板上我上黑名单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了。”
“但讲诚信并不是每次都会倒霉的,有的讲诚信会给你带来好运,比如我们国家的海尔集团,因为它的技术与诚信,打入了国际市场。”
“在你守诚信的时候确实会遇到吃亏,但由此而放弃的话,那么不讲诚信的人将会越来越多,那么我们整个民族将会毁灭……”
我为这些同学的精彩发言而鼓掌。
“愿做一块奠基石,讲诚信从我做起”。宽松的辩论氛围就像无形的模具那样,去同化,去塑造,去教育中队的队员们,引导他们逐步形成高尚的品质、文明的习惯,加速了中队建设的进程。
第三阶段:集名言,出小报,设“心语小信箱”,在校园中体验诚信
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作用,是活生生的教育资源。学生在校园文化氛围中成长,将会给学生的一生留下不可磨灭的精神烙印。
1.在班队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一起走上社会,搞社会调查,收集有关诚信的名言、成语,分类整理制成小报,在宣传橱窗内展览,使学校的墙面都成为育人的环境,做到校园处处有诚信。
2.设立“心语小信箱”。把“心语小信箱”作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并承诺:这是两个人的悄悄话,是两个人的世界,设立“心语小信箱”,是有意识地留给学生改错的机会,让学生体验讲诚信后的快乐,让学生在教师诚信的引动下,潜移默化地接受诚信教育。事实证明,校园文化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第四阶段:家校沟通,使诚信无处不在
教师可以定期家访,开家长会,手机信息沟通。诚信教育不是孤立的,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整体性、融合性、渗透性。它的实施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互相协同整合,学校的诚信教育有赖于家长的配合,社会的支持,在诚信教育中,老师自觉地将家长引入其中,实现学校协同教育,让学生体验到诚信无处不在。
六(1)班全体同学参加这次活动,实现了预期目标,在“学诚信,讲诚信,做诚信”中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队员间流行起一句顺口溜:“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踏踏实实做一件。”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