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复述、再现和辨认化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图表(图形)的观察,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加工和吸收的能力;将已有知识模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模块的能力,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而教学设计中,教学素材的深入挖掘和使用是重要的一环。下面我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通过挖掘和使用教学素材,将教学素材“玩”出花样,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取诸生活
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教学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建立对于物质性质、化学学科的辩证认识。
在“二氧化硫性质”的教学中,我使用了一段新闻视频作为教学素材。视频的内容是某地发现了用SO2熏蒸过的银耳和食用后造成的危害。我据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SO2的性质探讨问题银耳的挑选和处理方法。
在引入环节,我提出问题:这段新闻视频的描述体现了SO2的哪些性质?其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这些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正确复述、再现和简单的辨认。在小结环节,我又提出问题:1.怎样才能避免买到被SO2熏蒸过的银耳呢?一份是被SO2熏蒸过的,另一份是合格的产品,能通过实验的方法分辨么?请说出所选用的方法是利用的SO2的哪些性质。2.如果已经买了被SO2熏蒸过的银耳,是否就要完全丢弃?有哪些简单的处理方法?这其中体现了SO2的哪些性质?
课堂上,学生非常踊跃地设计实验、兴奋地尝试自己的方法、积极讨论各种处理方法。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将学到的SO2的性质进行深层次复述、再现和辨认,达到了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
自主创设
对于那些抽象、不易理解的理论和知识点,如果只是在教学中把结论“讲”给学生,没有理解作为支撑,是毫无意义的。必要时可以自主创设直观、具体的教学素材,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有关“盐的浓度越小越有利于盐类的水解”是教学中的难点,我把设计的入手点放在了实验上。取浓度分别为1mol/L、10-1mol/L、10-2mol/L和10-3mol/L的四份FeCl3溶液,室温下测定它们的pH值,并在坐标图中绘制出FeCl3溶液浓度和pH值的曲线。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对数据图表进行分析:第一,向学生展示四份不同浓度的FeCl3溶液。第二,测量1mol/L样品的pH值,绘制图像的第一个点。第三,假设盐的浓度对于盐类的水解没有影响,请学生预测其余3个样品的pH值,绘制预测图像。这时,浓度相差10倍在pH值的预测中就显得十分方便了。第四,测量其余3个样品的pH值,绘制测量图像。第五,提出问题:预测图像和测量图像的差异说明了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自主地发现了规律,更是提高了对于实验现象、图表(图形)的观察能力,以及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加工和吸收的能力。
以旧“焕”新
学生的已有知识是教学素材的巨大“宝库”。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发挥学生元认知的潜在价值,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以旧“焕”新,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在金属钠的教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实验:钠和水的反应。以往我会按照课本要求引导学生做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虽然学生在做实验时兴致勃勃,积极地进行讨论分析,但我总觉得还是有“灌输”的痕迹,能否把这个实验和学生初中已有的认知联系起来,形成认知发展的脉络呢?带着思考,我将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首先,请学生根据初三学习过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预测:活泼金属钠(一小块)与盐酸(极稀)能发生反应吗?会生成什么?得到溶液的酸碱性如何?反应能持续多长时间?学生非常顺利地答出这些问题。然后,我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极稀的盐酸(加入几滴石蕊)中,请学生观察现象,并找到与预测的差异。学生发现,溶液的颜色经历了红色、紫色最终变为蓝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反应剧烈并持续一段时间。最后,我提出问题:得到的碱性物质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剧烈并持续一段时间?这样就自然地引出了钠与水的反应。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也能在原有认知(氢前金属与酸的反应)基础上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
编辑 肖佳晓
取诸生活
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教学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建立对于物质性质、化学学科的辩证认识。
在“二氧化硫性质”的教学中,我使用了一段新闻视频作为教学素材。视频的内容是某地发现了用SO2熏蒸过的银耳和食用后造成的危害。我据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SO2的性质探讨问题银耳的挑选和处理方法。
在引入环节,我提出问题:这段新闻视频的描述体现了SO2的哪些性质?其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这些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正确复述、再现和简单的辨认。在小结环节,我又提出问题:1.怎样才能避免买到被SO2熏蒸过的银耳呢?一份是被SO2熏蒸过的,另一份是合格的产品,能通过实验的方法分辨么?请说出所选用的方法是利用的SO2的哪些性质。2.如果已经买了被SO2熏蒸过的银耳,是否就要完全丢弃?有哪些简单的处理方法?这其中体现了SO2的哪些性质?
课堂上,学生非常踊跃地设计实验、兴奋地尝试自己的方法、积极讨论各种处理方法。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将学到的SO2的性质进行深层次复述、再现和辨认,达到了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
自主创设
对于那些抽象、不易理解的理论和知识点,如果只是在教学中把结论“讲”给学生,没有理解作为支撑,是毫无意义的。必要时可以自主创设直观、具体的教学素材,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有关“盐的浓度越小越有利于盐类的水解”是教学中的难点,我把设计的入手点放在了实验上。取浓度分别为1mol/L、10-1mol/L、10-2mol/L和10-3mol/L的四份FeCl3溶液,室温下测定它们的pH值,并在坐标图中绘制出FeCl3溶液浓度和pH值的曲线。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对数据图表进行分析:第一,向学生展示四份不同浓度的FeCl3溶液。第二,测量1mol/L样品的pH值,绘制图像的第一个点。第三,假设盐的浓度对于盐类的水解没有影响,请学生预测其余3个样品的pH值,绘制预测图像。这时,浓度相差10倍在pH值的预测中就显得十分方便了。第四,测量其余3个样品的pH值,绘制测量图像。第五,提出问题:预测图像和测量图像的差异说明了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自主地发现了规律,更是提高了对于实验现象、图表(图形)的观察能力,以及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加工和吸收的能力。
以旧“焕”新
学生的已有知识是教学素材的巨大“宝库”。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发挥学生元认知的潜在价值,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以旧“焕”新,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化学学习能力。
在金属钠的教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实验:钠和水的反应。以往我会按照课本要求引导学生做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虽然学生在做实验时兴致勃勃,积极地进行讨论分析,但我总觉得还是有“灌输”的痕迹,能否把这个实验和学生初中已有的认知联系起来,形成认知发展的脉络呢?带着思考,我将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首先,请学生根据初三学习过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预测:活泼金属钠(一小块)与盐酸(极稀)能发生反应吗?会生成什么?得到溶液的酸碱性如何?反应能持续多长时间?学生非常顺利地答出这些问题。然后,我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极稀的盐酸(加入几滴石蕊)中,请学生观察现象,并找到与预测的差异。学生发现,溶液的颜色经历了红色、紫色最终变为蓝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反应剧烈并持续一段时间。最后,我提出问题:得到的碱性物质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剧烈并持续一段时间?这样就自然地引出了钠与水的反应。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也能在原有认知(氢前金属与酸的反应)基础上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
编辑 肖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