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教育是以文化与专业技能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大众教育。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服务于地方经济是高职教育的社会使命。本文从基于南充市新形势、新常态下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关系,阐述了南充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的现状,并提出了南充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选择路径。
【关键词】南充市;高职教育;地方经济;互动发展;路径选择
一、前言
经济与教育作为辩证统一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二者是双向非均衡的互动关系,在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共同发展。同样,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也存在密切关系。高职教育作为一种融地域性和行业性于一体的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高职教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也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教育校地合作重要职能和社会功能。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地方经济快速增长,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热点和主要方向之一。职业教育和经济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了研究。Erml Vishnu Ramsaro(2002)认为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对经济的影响是最大的。Prosser认为当职业技术教育受到重视,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者的收入要高于接受普通教育者,此外,国家和社团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的报酬率往往高于对普通教育的投资。英国经济学家巴洛夫指出: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国内学者主要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运用市场经济理论和教育经济理论,进行了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钱民辉(1999)指出: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区域经济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经济结构对职业教育结构起制约作用。谢海琼指出:建设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可以通过努力发展职业教育来实现。
对四川省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贡献和关系的研究不多,罗哲(2014)认为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的供需矛盾严重。王永莲,杨小燕(2014)从贡献点、贡献品质和贡献偏差三个方面剖析了四川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特征,认为贡献的路径有所偏差、覆盖率有待均衡、贡献率的绝对值有待提升。对南充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还不多。
南充市是成渝经济区北部和川东北区域“双中心”城市,2014年GDP总量达1432.02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244亿元,总人口759.64万。加快建设成为全省区域经济板块重要极点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不仅是打造职教品牌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南充“三农”问题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客观要求。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视角,探讨新形势下南充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为政府及高职教育机构的决策和高职教育更好的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推动南充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
二、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重要意义
地方经济是高职教育的“土壤”,高职教育是地方经济的“动力”。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提出相应高职业教育需求,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重要的精神动力。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新形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此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地方经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新常态和新形势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速度也已逐渐放缓,地方经济发展不再是一味依靠自然资源的模式,而是向技术型与创新型产业结构优化转型。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足够的技术人才是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的关键,技术人才必须通过专业化培训和培育才能产生。好高职教育须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才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二)提高教育质量,提升高职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需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此必须理实结合,才能确保高职教育的质量。好的高职教育和技能传授还要同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密切联系,高职教育融入到产业具体的实践中,让企业实践导师传授具体的生产技能和技术给高职学生,提升高职教育资源使用。让高职教育学生磨练,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学生对技能与技术完全掌握,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加牢。理实结合还能促进理论创新,从理论深度、实践操作技能等多个方面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高职教育资源使用效率。
三、南充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现状
南充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奠定一定基础,提供了资金、就业等支持,而高职教育的发展为南充经济发展输送了专业人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力资源和专业技术难题,二者有一定的互动。南充职院为三环电子、华塑建材等企业提供千余人次的技术支持,为三环电子提供了二百名专业人才;近年来,南充市政府为南充职院就建省级示范高职提供几千万元资金,对提升学院内涵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满足南充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短缺
随着产业发展不断升级,现代制造业要求生产服务业加快配套完善,对服务业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在这种形势下,使南充现代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电子信息配套产业、生物制药、教育服务等领域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迫切需要大批掌握现代技能技术的人才。通过对南充市工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工业企业技能人才缺口2020年高达到15万人。目前,南充市只有一所高职学院,高职学院在校生有1.1万人,2015年新招生3000多人。但在当前形势下,满足南充区域经济发展的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二)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与南充经济发展不适应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传统职业消失,产生了新型职业,这种变化要求更强调劳动者的手脑并用、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程度以责任心为最高,占31.4%,其余依次为竞争意识与能力23.5%,适应能力为14.6%,思想品德为12.1%,实干精神为11.5%,意志承受力8.9%[7]。而受到“重学历教育,轻非学历培”观念影响,使得高职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不适应南充经济发展要求。譬如,南充职院物流管理专业每年《物流师》职业证书通过率都在90%以上,但在实践岗位上时,无论是在知识面上还是在能力结构上都多少存在瓶颈,不能适应南充物流业的发展。
(三)高职教育发展与南充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
高职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大众教育,而南充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对市场人才要求和经济结构缺乏深入调研分析,导致高职教育与产业经济供需不平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脱节,专业发展不均衡;专业设置缺少市场人才需求的整体分析,培养目标与产业结构需求不相吻合,办学投入少的财经类、管理类以及电子信息类专业较多,导致这几方面人才过剩,而高新产业、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过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阻碍南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发展。随着南充现代农业与服务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南充高职院校缺少与区域经济深层次合作发展,缺乏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结合度不高,未体现开发南充资源的特点。
(四)促进两者互动的政策法规缺乏
校企校地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高职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在日本,职业教育被称为“企业眼中的教育”;在新加坡,学生是在“教学工厂”中完成实习实训;在德国,职业教育被称为是“企业手中的教育”,学生在校学理论占学业学习时间的30%,而在企业培训的占70%。可见,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履行着很多责任。这些成功案例都有国家相关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的。但是在南充市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只有国家的《职业教育法》,这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校企合作与多元化合作方面的政策法规只在教育部门,对企业缺乏约束力,企业缺乏合作动力和责任意识。使得地方经济与高职教育互动的动力不足,严重影响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的良性发展。
四、南充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
南充是西部的发展中地区,高职教育应走“以特色求发展”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融合,力求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8]。
(一)整合教育资源,贴近市场和企业需求开拓新专业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格局,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须与企业接轨,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保持专业重点学科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一致。因此,南充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须契合实际需要,适应现有办学条件,经过认真调研论证,贴近市场和企业,整合资源,优化传统专业,开拓新专业。例如南充市政府可组织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预测人才需求趋势,探讨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问题,还可以引导院校集中资源强化教育特色。设置课程专业时参考企业、行业的意见,同时要注意广泛、持续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才能避免人才培养滞后,保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及时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密切校企关系
企业是区域经济的主体,发展区域经济就必须重视企业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南充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当地经济特色以及产业结构特点,根据自身院校优势开发特色专业,强化特色专业建设,推动高职院校发展。例如南充市的高职院校可以与燕京啤酒、畅丰车桥、三环电子、中盐银港、华塑建材、汇源果汁等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在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功能作用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三)健全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的政策
南充已基本成形由职教院校和企业组成的职教联盟和职教集团。南充市应出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政策,如制定《南充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暂行办法》、《职教联盟章程》、《职教集团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整合“政、校、企”三方资源,打通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通道,指导高职教育业务,促进职教联盟,使其与地方经济和产业科学合理的互动发展。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给予鼓励和政策支持,使校企双方利益达到均衡。
总之,解决高职教育与地方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就要从根本出发,找出南充市经济特色和高职院校优势,制定二者互动的政策,通过“政、校、企”三联动拓展校企合作新领域,使得南充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形成政校企共赢良性互动局面。
课题项目:南充市社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以南充为例(项目编号:NC2013B047)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郭基伟(1982.10—),男,江西万载人,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物流管理教学。
参考文献:
[1]CURTIS.R.FINCH.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Changes that are Potential Contributor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rinidad and Tobago.[J].Development Economic,2002(3):51-62
[2]傅志明.福斯特与巴洛夫论战对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意义[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5-9
[3]钱民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4]谢海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
[5]王永莲,杨小燕. 四川高等职业教育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52-57
[6]罗哲等.成渝经济区产业经济与职业教育的供需矛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9):60-63
[7]王任达.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
[8]阮艺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模式[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9):17-19
【关键词】南充市;高职教育;地方经济;互动发展;路径选择
一、前言
经济与教育作为辩证统一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二者是双向非均衡的互动关系,在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共同发展。同样,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也存在密切关系。高职教育作为一种融地域性和行业性于一体的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高职教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也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教育校地合作重要职能和社会功能。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地方经济快速增长,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热点和主要方向之一。职业教育和经济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了研究。Erml Vishnu Ramsaro(2002)认为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对经济的影响是最大的。Prosser认为当职业技术教育受到重视,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者的收入要高于接受普通教育者,此外,国家和社团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的报酬率往往高于对普通教育的投资。英国经济学家巴洛夫指出: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国内学者主要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运用市场经济理论和教育经济理论,进行了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钱民辉(1999)指出: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区域经济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经济结构对职业教育结构起制约作用。谢海琼指出:建设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可以通过努力发展职业教育来实现。
对四川省职业教育与经济增长贡献和关系的研究不多,罗哲(2014)认为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的供需矛盾严重。王永莲,杨小燕(2014)从贡献点、贡献品质和贡献偏差三个方面剖析了四川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特征,认为贡献的路径有所偏差、覆盖率有待均衡、贡献率的绝对值有待提升。对南充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的研究还不多。
南充市是成渝经济区北部和川东北区域“双中心”城市,2014年GDP总量达1432.02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244亿元,总人口759.64万。加快建设成为全省区域经济板块重要极点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不仅是打造职教品牌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南充“三农”问题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客观要求。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视角,探讨新形势下南充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为政府及高职教育机构的决策和高职教育更好的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推动南充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
二、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重要意义
地方经济是高职教育的“土壤”,高职教育是地方经济的“动力”。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提出相应高职业教育需求,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重要的精神动力。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新形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此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地方经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新常态和新形势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速度也已逐渐放缓,地方经济发展不再是一味依靠自然资源的模式,而是向技术型与创新型产业结构优化转型。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足够的技术人才是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的关键,技术人才必须通过专业化培训和培育才能产生。好高职教育须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才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二)提高教育质量,提升高职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需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此必须理实结合,才能确保高职教育的质量。好的高职教育和技能传授还要同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密切联系,高职教育融入到产业具体的实践中,让企业实践导师传授具体的生产技能和技术给高职学生,提升高职教育资源使用。让高职教育学生磨练,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学生对技能与技术完全掌握,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加牢。理实结合还能促进理论创新,从理论深度、实践操作技能等多个方面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高职教育资源使用效率。
三、南充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现状
南充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奠定一定基础,提供了资金、就业等支持,而高职教育的发展为南充经济发展输送了专业人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力资源和专业技术难题,二者有一定的互动。南充职院为三环电子、华塑建材等企业提供千余人次的技术支持,为三环电子提供了二百名专业人才;近年来,南充市政府为南充职院就建省级示范高职提供几千万元资金,对提升学院内涵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满足南充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短缺
随着产业发展不断升级,现代制造业要求生产服务业加快配套完善,对服务业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在这种形势下,使南充现代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电子信息配套产业、生物制药、教育服务等领域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迫切需要大批掌握现代技能技术的人才。通过对南充市工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工业企业技能人才缺口2020年高达到15万人。目前,南充市只有一所高职学院,高职学院在校生有1.1万人,2015年新招生3000多人。但在当前形势下,满足南充区域经济发展的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二)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与南充经济发展不适应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传统职业消失,产生了新型职业,这种变化要求更强调劳动者的手脑并用、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程度以责任心为最高,占31.4%,其余依次为竞争意识与能力23.5%,适应能力为14.6%,思想品德为12.1%,实干精神为11.5%,意志承受力8.9%[7]。而受到“重学历教育,轻非学历培”观念影响,使得高职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不适应南充经济发展要求。譬如,南充职院物流管理专业每年《物流师》职业证书通过率都在90%以上,但在实践岗位上时,无论是在知识面上还是在能力结构上都多少存在瓶颈,不能适应南充物流业的发展。
(三)高职教育发展与南充产业结构调整不协调
高职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大众教育,而南充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对市场人才要求和经济结构缺乏深入调研分析,导致高职教育与产业经济供需不平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脱节,专业发展不均衡;专业设置缺少市场人才需求的整体分析,培养目标与产业结构需求不相吻合,办学投入少的财经类、管理类以及电子信息类专业较多,导致这几方面人才过剩,而高新产业、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过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阻碍南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发展。随着南充现代农业与服务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而南充高职院校缺少与区域经济深层次合作发展,缺乏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结合度不高,未体现开发南充资源的特点。
(四)促进两者互动的政策法规缺乏
校企校地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高职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在日本,职业教育被称为“企业眼中的教育”;在新加坡,学生是在“教学工厂”中完成实习实训;在德国,职业教育被称为是“企业手中的教育”,学生在校学理论占学业学习时间的30%,而在企业培训的占70%。可见,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履行着很多责任。这些成功案例都有国家相关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的。但是在南充市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只有国家的《职业教育法》,这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校企合作与多元化合作方面的政策法规只在教育部门,对企业缺乏约束力,企业缺乏合作动力和责任意识。使得地方经济与高职教育互动的动力不足,严重影响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的良性发展。
四、南充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
南充是西部的发展中地区,高职教育应走“以特色求发展”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融合,力求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8]。
(一)整合教育资源,贴近市场和企业需求开拓新专业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格局,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须与企业接轨,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保持专业重点学科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一致。因此,南充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须契合实际需要,适应现有办学条件,经过认真调研论证,贴近市场和企业,整合资源,优化传统专业,开拓新专业。例如南充市政府可组织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代表预测人才需求趋势,探讨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问题,还可以引导院校集中资源强化教育特色。设置课程专业时参考企业、行业的意见,同时要注意广泛、持续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才能避免人才培养滞后,保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及时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二)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密切校企关系
企业是区域经济的主体,发展区域经济就必须重视企业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南充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当地经济特色以及产业结构特点,根据自身院校优势开发特色专业,强化特色专业建设,推动高职院校发展。例如南充市的高职院校可以与燕京啤酒、畅丰车桥、三环电子、中盐银港、华塑建材、汇源果汁等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在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功能作用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三)健全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的政策
南充已基本成形由职教院校和企业组成的职教联盟和职教集团。南充市应出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政策,如制定《南充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暂行办法》、《职教联盟章程》、《职教集团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整合“政、校、企”三方资源,打通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通道,指导高职教育业务,促进职教联盟,使其与地方经济和产业科学合理的互动发展。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给予鼓励和政策支持,使校企双方利益达到均衡。
总之,解决高职教育与地方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就要从根本出发,找出南充市经济特色和高职院校优势,制定二者互动的政策,通过“政、校、企”三联动拓展校企合作新领域,使得南充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形成政校企共赢良性互动局面。
课题项目:南充市社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以南充为例(项目编号:NC2013B047)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郭基伟(1982.10—),男,江西万载人,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物流管理教学。
参考文献:
[1]CURTIS.R.FINCH.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Changes that are Potential Contributor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rinidad and Tobago.[J].Development Economic,2002(3):51-62
[2]傅志明.福斯特与巴洛夫论战对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意义[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5-9
[3]钱民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4]谢海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
[5]王永莲,杨小燕. 四川高等职业教育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52-57
[6]罗哲等.成渝经济区产业经济与职业教育的供需矛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9):60-63
[7]王任达.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
[8]阮艺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模式[J].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