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法学人的言说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pan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2005年的第一届“法律和社会科学”会议为起点,2014年已经是中国社科法学成长的第十个年头。《法律的经验研究:方法与应用》(王启梁、张剑源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的出版,可以说是社科法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这并非指该书代表了我国社科法学研究的最高水平,而是说,社科法学终于找到了自身发展的基点。
  社科法学不适合初学者
  社科法学不适合初学者,这是社科法学研究者们普遍认可的。乍见,社科法学的知识体系是前沿开放的,非常吸引年轻学人。但与直观感受不同的是,进入社科法学研究领域其实需要极高的门槛:
  首先,法学绝非书斋之学,社科法学更是长于实践。一方面需要有成熟的心智,理解“田野”,感受现实;另一方面,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与基础理论,寻找问题,参与情境。
  更重要的是,社科法学是反思性的法学流派,要求研习者具备独立进行学术思考的能力。
  社科法学如何入门?
  谈及社科法学如何入门,《法律的经验研究:方法与应用》一书能给大家不少启发,16位出色的社科法学研究者就自身的研究实践侃侃而谈,这些经验于我而言,远比传授专业知识重要得多,读罢甚至会有一丝温馨。窃以为,社科法学理论如果能连接启蒙与钻研,就是其体系发展成熟的标志,否则永远只能作为另类学派,因此该书是一种很好的尝试。社科法学的研究者们认可“对法律展开规范性研究的必要性、意义及其在法律系统运作中的基础性作用”,他们着眼于“行动中的法律文本”,探寻实然的经验,其应然标准则是一种由自然法思想主导的实质正义。当然,就法学教育而言,这些还远远不够。
  专业鸿沟与跨学科研究
  法律学人安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既可能是坚守,也可能是懒惰。法律学人搞跨学科研究,有可能是社科法学,也有可能是学术投机。如苏力教授所言,“跨学科研究是有风险的,别人的常识在你眼里是知识,别人的知识在你眼里可能就是智慧了”。在这种不对称下,如果没有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开放的交流姿态,做出来的所谓科研不是自娱自乐,就是欺世盗名。社科法学共同体的产生与发展也是坚持学科主体的一种宣告,我们是在进行法学研究,而不是附属于其他,通过《法律的经验研究:方法与应用》一书,我们可以看到法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对于法学现象的深入交流,这既是学术创新的努力方向,也是学术质量的检验标准。归根到底,社科法学的研究进路是从外部视角研究法学现象,虽然很少进入文本释义或裁判技术,但也因此突破了规范束缚,在“田野调查”中对法律为何解释或如何解释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理论补给,而研究选题的问题导向意识,又能很好脱离规范体系的僵化与滞后。
  社科法学与规范法学
  在我这个局外人看来,规范法学与社科法学的“出现”都是令人欣喜的,两者所针对的其实是改革开放30年来占据主流的外土内洋、理论脱离实践的“概念法学”。翻阅该书就会发现,在顶尖的社科法学研究者中并不会对规范法学存在偏颇的成见,甚至可以发现,社科法学研习营与判例研读沙龙的发展历程何其相似,两者都是在打破传统中脱颖而出,在学界中通过口碑相传与学术产出,不断凝聚共识、扩大影响。
  其实,社科法学与规范法学殊途同归,两者均致力于研究真实的中国问题,大家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在人文社科领域,只有将中国问题研究到一流,才会成为世界一流,否则,即使将德沃金、哈特、韦伯、波斯纳钻研得再精深,也不过是西方世界的一个脚注。而当下社科法学与规范法学的争议大多是缘于技艺不精的学人,各自站队、摇旗呐喊,反而帮了倒忙。
  对中国法学而言,当下的社科法学与规范法学都是亟需的,社科法学者力图揭示真实的社会秩序与规范效果,规范法学者则着力通过法解释来达到现时语境下的规范目的。同时,社科法学的研究成果当然,或者必然要体现在规范上,不是升华为虚无缥缈的哲学思想,或辞藻华丽的文艺作品;而规范法学也应当以真实的社会需求来解释法律,避免沦为各抒己见的修饰工具,或者古老传说的布道者。在这个意义上,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它们才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法学。
其他文献
“业余”一词单独看,说不上是褒义词,但也非贬义,如航模业余爱好者啊,业余歌手啊,听起来并没有负面的含义。可是一旦和专业一词并排而立,业余就相形见绌,不再有独立存在時的“风采”了。我们经常这么说“那人唱得还可以,当然和专业的相比还差点儿”。也就是说,专业一般情况下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业余没有那种科班培训,很难和专业相比。  这个结论基本成立。特别是在以数学、逻辑为基础的领域里,如数理化、医农、工程技术
数年之前,一部美国学者写的《牛奶可乐经济学》翻译本进入中国书店,立刻成为畅销书。很快,国内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大众经济读物,这些有着吸引眼球书名的畅销读物,常常为了追求阅读趣味而偏离了真正的经济学原理。即便像阅读面很广的《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样的精彩之作,也因为为了追求故事性而使书中的经济学原理并不系统,只能说是普及了一些经济学的点滴。因此,用大众读得懂的语言,写出一部普通百姓易于掌握的经济学基本原理
《文心雕龙》是南朝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学界一般认为,自1914年黄侃先生率先在北大教授《文心雕龙》,标志着现代意义上“龙学”的诞生。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龙学”研究经历了发展期、停滞期、繁荣期及创新期。“龙学”研究虽有挫折,但成就辉煌。总体来看,七十年“龙学”研究专著丰硕,论文众多,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队伍发展壮大,海内外影响力不断加强,系统梳理和总结反思七十
“五四”新文化运动已经有百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文化新旧转换最重要的时间点和标志线已是大家的共识。但历史的发展总是在以减法的形式形成了对于过往史实的阐述与接受,很多丰富的历史现场却总被无情遮蔽和删减。“五四”新文学作家存在的真實历史现状就是在后人历史阐述中,或多或少被掩盖并误读的重要方面,由此便造成了一种玩家,即当下但凡提及“五四”文学下意识中便会浮现出鲁迅、郭沫若、胡适等耳熟能详的单独个体,但是他们
1793年夏,乾隆在避暑山庄接见名义上前来以“祝寿”的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赏赐使团各成员大量物品,但是拒绝了对方的通商请求。清廷自以为“天朝”统驭万国,抚育四夷,不必与“僻居荒远”的英吉利国互通有无。中方将乾隆回复英国国王的信件称作“敕书”,即皇帝颁给朝臣的诏书,可见当时还完全没有主权平等的观念。这种妄自尊大的心态在鸦片战争中受到严重打击,不过那套语言并未随着挨打的经历消失。《南京条约》于1842年
我第一次接触到郑公盾新近出版的书《中国科学文艺史话》(2014)完全靠运气。我在参加一个由北京大学主办的研讨会时碰巧遇到了他的女儿郑立中(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会上,我做了一个环境科学方面的发言,主要是谈新的回收技术以及生物炭的发展和利用,其间我提到古代文学的励志作用及现代科学和文化的重要性,特别谈及易经和八卦在西方的二进制数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带给莱布尼兹(十七八世纪早期德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的灵
闻捷原名赵文节,江苏丹徒人,曾任新华通讯社西北总社采访部主任和新疆分社社长。他的代表作包括诗集《天山牧歌》《生活的赞歌》《祖国!光辉的十月》《河西走廊行》和长诗《复仇的火焰》等。其中,最能体现其诗艺的作品集《天山牧歌》于1956年出版,其主要意图,是用抒情的方式传达上世纪50年代西域各民族家庭与部落生活的巨大变迁。就在同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讲话。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宏观语境之下,《论十
今天的题目,“中华文化与家风家训”,我们若分析中华文化对家风家训的影响,首先得从两岸领导人谈起。因为2015年,两岸领导人正式在新加坡碰面,结束了长达66年之久的对立僵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台湾同胞定然不会缺席”。马英九的响应也很明确,“应该携手合作,致力于振兴中华,致力于民族复兴”,说明两岸的领导人,都很有民族情怀,深具民族大义!  归根结底,就因为两位领导人的家训家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各种新教育思想纷至沓来。其中平民教育思潮当属其中最为盛行的教育思想之一。应当说,平民教育的提倡者在其最初当有两方面的追求,一是促进个人的觉醒,亦是对个人主义的追求。二是使平民有着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自觉使命。这两方面的追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后期当中各有侧重,并在演变的过程当中又吸收了其他教育思想,实现了一次跨语际的实践。  壹  平民教育当是平民主义思想在超出政治范围
女性故事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海派话剧中得到了充分且独特的叙述和想象。它们尤其擅长以都市生活经验与情感体会来表现人的内心感受与意欲。那些茫然无望、渴望逃离时的悲情噩梦,那些苟合求全、暂求安稳的市井期望,女性的命运以及新旧文化交替中的转变与矛盾等都得以生动展示。社会、文化、历史的印记虽然无处不在,然而海派话剧坚守的市民立场,实在为这斑斓驳杂、多元变化的女性传奇故事带来了独异的气质和风格。  逃离现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