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信息社会人们所具备的能力,所以,作为基础教育的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势在必行,这也成为教师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任务导向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5-219
初中信息教学的重点是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信息技术,并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优化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是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方法。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个优秀的教师,自身渊博的知识,对学生有感染力,其好的教学方法,会收到好的教学效率。师生关系的融洽、友好、民主是推动教师对学生个人影响力的关键,这也印证了那句“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话。教师需要用主持人的语言控制力、和善的笑容,使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只有学生喜欢了教师,才会对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兴趣,进而期望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学习与有所进步。
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有距离的,因此我们倡导教师走下三尺讲台,更多更好地融入学生队伍,摒弃教师与学生的上下级关系、主与次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讨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建立默契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才能得以实现。
在教学中,笔者尽量做到:①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位学生。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同样也应尊重学生,在平时的教与学活动中,对学生存在的、发生的问题,应仔细分析,积极指导,使其勇于直视并改正。例如,在进行上机操作时,面对学生不听教师指挥,随意打开网站搜索信息的行为,笔者不会直接呵斥,会与学生沟通,指出这种行为的错误,但同时对学生能自己在网上成功搜索信息也进行一定的肯定,并会与学生探讨如何在网上搜索更为快速。这样,学生能较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也会比较积极地改正自己的错误。②师生关系的平等化。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始然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这种课堂上角色的分工,不能影响师生人格上的平等,教師应走进学生,用真诚面对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可爱、可亲,从而愿意与教师交流,激起主动学习的热情。例如,在上课时,如果碰到学生提出某些操作可以更简洁,笔者会请学生来操作示范,如果确实可行、正确,笔者也会诚心地当场请教,不会因为学生比教师懂得多而不满意。
二、建立合理的教学效果期望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在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详细的教学目标以便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效果。我们平时讲的课堂效率主要是指学生掌握多少个知识点、练习多少道题目,巩固程度如何,而运用科学发展的教育观来审视符合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课堂效率,是注重学生的信息技术思想、素养、能力的培养与收获,我们不能单从知识与能力这一目标所达到的程度来考虑,更要从其他两个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虑,也就是说,除考虑与学生智力发展相关的知识目标外,还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情感目标。教师心中有了这些预设目标,就能围绕这些目标,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多媒体辅助设备,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例如,笔者在教授《用电子表格检索数据》时,设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学生对筛选用途有较全面的认识,因此,笔者设计了多种情况的筛选,并根据难易情况进行独立学习或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进行感悟、吸收。
三、确立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课堂模式,这在教师的心中一定要明确。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通常会运用以下一些方式调动学生兴趣。
1.情境铺垫与穿插。教师在课堂上引入适当、有益、生动的故事、音乐、视频、动画等,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的学习趣味化,从多种渠道使学生产生兴趣,减轻学习压力。例如,笔者在讲《网上查找信息》时,以假期去三亚旅游作为情境导入,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并且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设计了让学生利用因特网查找有关三亚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有条主线牵引着,从而有效地指引着学生的自主学习。
2.巧立问题。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教学知识目标点的核心,也是教师“导”的一种动力,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本堂课的教学效率。因此,在提问题时,首先要有普遍性。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全体,而不是个别。其次要有层次性与一定的度。
3.解决疑问。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过程,是学生获得新知识并进行知识更新与发展的过程,要让每个学生在广阔天地中自由发展,教师必须让学生拥有一个完美的学习空间,也就是要抛弃传统的以讲为主,转而按照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建立一个可以交流、表述自己想法的自由空间。要让学生在观察、练习、操作、交流、推敲中,有机会经历“信息技术化”,让学生在面对事实中,探寻获取、理解知识,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思想,信息技术方法以及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例如,笔者在讲授《网上采集信息做研究》等内容时,通过让学生开展广泛的合作讨论,使其达成如何分工合作共识,并对内容的筛选和成果的集成有一致的看法。通过讨论活动,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与同伴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这对激发他们进取心非常有好处,也能更好地检验他们对本章内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我们只有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教学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应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技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信息技术课堂内更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更完善的知识,才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标,也才能真正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彭立.有效教学—信息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刘世斌.名师讲述—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任务导向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5-219
初中信息教学的重点是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信息技术,并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优化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是实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方法。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个优秀的教师,自身渊博的知识,对学生有感染力,其好的教学方法,会收到好的教学效率。师生关系的融洽、友好、民主是推动教师对学生个人影响力的关键,这也印证了那句“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话。教师需要用主持人的语言控制力、和善的笑容,使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只有学生喜欢了教师,才会对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兴趣,进而期望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学习与有所进步。
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有距离的,因此我们倡导教师走下三尺讲台,更多更好地融入学生队伍,摒弃教师与学生的上下级关系、主与次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讨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建立默契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才能得以实现。
在教学中,笔者尽量做到:①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位学生。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同样也应尊重学生,在平时的教与学活动中,对学生存在的、发生的问题,应仔细分析,积极指导,使其勇于直视并改正。例如,在进行上机操作时,面对学生不听教师指挥,随意打开网站搜索信息的行为,笔者不会直接呵斥,会与学生沟通,指出这种行为的错误,但同时对学生能自己在网上成功搜索信息也进行一定的肯定,并会与学生探讨如何在网上搜索更为快速。这样,学生能较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也会比较积极地改正自己的错误。②师生关系的平等化。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始然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这种课堂上角色的分工,不能影响师生人格上的平等,教師应走进学生,用真诚面对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可爱、可亲,从而愿意与教师交流,激起主动学习的热情。例如,在上课时,如果碰到学生提出某些操作可以更简洁,笔者会请学生来操作示范,如果确实可行、正确,笔者也会诚心地当场请教,不会因为学生比教师懂得多而不满意。
二、建立合理的教学效果期望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在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详细的教学目标以便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效果。我们平时讲的课堂效率主要是指学生掌握多少个知识点、练习多少道题目,巩固程度如何,而运用科学发展的教育观来审视符合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课堂效率,是注重学生的信息技术思想、素养、能力的培养与收获,我们不能单从知识与能力这一目标所达到的程度来考虑,更要从其他两个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虑,也就是说,除考虑与学生智力发展相关的知识目标外,还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情感目标。教师心中有了这些预设目标,就能围绕这些目标,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多媒体辅助设备,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例如,笔者在教授《用电子表格检索数据》时,设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让学生对筛选用途有较全面的认识,因此,笔者设计了多种情况的筛选,并根据难易情况进行独立学习或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进行感悟、吸收。
三、确立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什么样的课堂模式,这在教师的心中一定要明确。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通常会运用以下一些方式调动学生兴趣。
1.情境铺垫与穿插。教师在课堂上引入适当、有益、生动的故事、音乐、视频、动画等,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的学习趣味化,从多种渠道使学生产生兴趣,减轻学习压力。例如,笔者在讲《网上查找信息》时,以假期去三亚旅游作为情境导入,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并且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设计了让学生利用因特网查找有关三亚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有条主线牵引着,从而有效地指引着学生的自主学习。
2.巧立问题。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教学知识目标点的核心,也是教师“导”的一种动力,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本堂课的教学效率。因此,在提问题时,首先要有普遍性。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全体,而不是个别。其次要有层次性与一定的度。
3.解决疑问。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过程,是学生获得新知识并进行知识更新与发展的过程,要让每个学生在广阔天地中自由发展,教师必须让学生拥有一个完美的学习空间,也就是要抛弃传统的以讲为主,转而按照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建立一个可以交流、表述自己想法的自由空间。要让学生在观察、练习、操作、交流、推敲中,有机会经历“信息技术化”,让学生在面对事实中,探寻获取、理解知识,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思想,信息技术方法以及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例如,笔者在讲授《网上采集信息做研究》等内容时,通过让学生开展广泛的合作讨论,使其达成如何分工合作共识,并对内容的筛选和成果的集成有一致的看法。通过讨论活动,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与同伴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这对激发他们进取心非常有好处,也能更好地检验他们对本章内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我们只有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教学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应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技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信息技术课堂内更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更完善的知识,才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标,也才能真正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彭立.有效教学—信息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刘世斌.名师讲述—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