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8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宗旨就是让小学生接受法制教育,进而对公民需要遵守的法律义务以及可享受的法律权利有一认识,在法律权利被侵犯时,能够拿起法律武器进行有效维护,对学生的法律意识予以有效培养。在小学阶段开展道德和法治教学,可将一定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要介绍了小学道德和法治教学的现状,重点探讨了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提高。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性
  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品德与生活》已于2016年下学期正式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正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小学阶段不但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关键期,在其一生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既有助于学生品德提升,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深入的教学改革,要求小学教师一定要重新认识道德与法治课,并立足于基本学情对教学策略进行确定,进而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让学生得到更好发展。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从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教育现状中可以看出,首先,教师课堂上的讲授和提问是教学的主要方式,而学生则处于单方面应答的状态,如此的课堂教学互动针对性不强,未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体现出来,以致于无法从生活中的实践教学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教师未准确定位生活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没有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让稳定的课堂教学秩序未得到保证。
  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大多数小学生因为缺乏较强的自制力,在课堂中活泼好动,无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教师若要更好地教授知识,就一定要全面了解与分析学生的性格,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展开针对性教学,而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地学习。以“假期有收获”一课为例,我在开学时专门设置一节活动课,在班上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假期收获交流会,课堂上让大家将自己在假期的收获给说出来,并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同大家分享,我也把自己在假期里做的事情分享给了同学们,利用师生之间的这种交流活动,既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也增加了课堂趣味性,使学生不会在课堂上感到去聊,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间建立更加融洽的感情。教师需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多,对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动态进行了解,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利用多种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新课标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将新的教学模式给建立起来,对传统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认识进行改善,利用有效措施来优化整个教学的环境与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让学生进步更明显。随着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目标发生变化,教师应将全新的教学理念给树立起来。对各种影响学生的学习要素展开综合研究,将教学准备与设计做好,进而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让学生发展更为全面。
  (二)利用繪本式教材开展教学,增加教材的吸引力
  绘本这种教材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内容有趣、插图丰富是绘本的一个显著特点,其可以让小学生在看图的过程中对教材内容予以了解,对学生学习起到有效辅导作用,让教材的吸引力更强。借助绘本教材展开教学,需对以下几点多加重视:第一,引导学生思考绘本讲述的内容有哪些,哪些是学习的重点,而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对图画进行观看,这样只会让学生转眼就忘,不但记忆不深,且不能很好的理解,进而使教学的目的丧失,让教学质量大受影响。第二,需将绘本优势利用起来进行情境创造,引导学生思考,并将其视为激发出来,让他们可以勇敢的展开思辨,促进其判断能力和道德素养的提升。比如,在对“家人的爱”一课进行学习时,教师可创设“父母为孩子夹他们爱吃的菜;为孩子买衣服、文具;带着他们去游玩”等多种情境,并立足于此向其讲解家人的爱,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三)合理利用先进技术,增加教学的生动性
  增加教学生动性,将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的一项重要途径和关键内容就是借助先进技术开展教学。由此可见,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理运用先进技术不但真实有效,且也可使教学效果更为理想。先进技术的合理利用主要是对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进行合理运用,教师可借助丰富有趣的图片、动画以及视频来将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进而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比如,在教学“可爱的动物”一课时,教师可将小狗、小猫、小仓鼠等一些可爱搞笑的动物集锦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展开学习,教师再在这一基础上讲解知识,可对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进行培养,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
  (四)以学生为王,提升学生的素养
  现代教育体制要求以学生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对学生的课堂定位予以明确,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若要有效传播小学道德与法治,就一定要将学生的学习效率考虑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积极参与道德与法治建设,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只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予以不断培养,方可收获更为理想的效果。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在对“团团圆圆过中秋”进行教学时,我让学生将自己做的小礼物,月饼等带到课堂上,并让他们对自己的礼物特色进行简答介绍,之后再将礼物交换,在交换礼物的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对中国传统佳节更加了解,同时也会拉近学生之间的感情,学会爱与被爱。
  (五)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问题
  在短暂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里,学生往往无法较好的理解知识重难点[3]。因此,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体现出科学化,让学生将知识要点掌握的同时,对重难点问题也所理解。课后作业的布置一定要兼具时政性与灵活性,过去的课后作业主要为抄写与练习题,这样生硬的方式使学生往往不想去完成,继而让课后作业原有的意义丧失。为了将作业的本质体现出来,教师可将思维模式转变,以动态的作业取代静态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将原来课本上的作业完成。让学生在生活中将更多和教学相关的作业内容给找出来,当一名新闻小记者,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中采访记录。在生活实践过程中为学生布置更多与之相关的作业,待学生整理后,使之将学习与生活间的高度紧密性能给找到,对其观察生活的习惯进行培养。同时将原有的作业模式改变,有目标、有计划地把各项任务完成,使作业实际教学价值得到完整的体现,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并非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其需要多方一起努力,包括学校、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等。道德与法治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既要向学生渗透道德情感,也要将法治教育的宗旨贯彻落实,并积极探索道德与法治二者的有效融合路径,借助开发与构建道德与法治课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规则意识与到道德情操,进而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倩.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 (O8):12-13.
  [2]张需鸣.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7(11):71-72.
  [3]张裕.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中国德育,2017(15):66-68.
其他文献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一生遵循的,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便不要给予别人。  什么是恕?为什么“恕”重要到要一生遵循?  我们常把这个“恕”解释为“宽恕”。如心为恕,这里的“恕”其实是仁爱、推己及人的意思。《古代汉语词典》中,“恕”有三个意思:1.仁爱、推己及人,2.原谅
【摘要】小学低年级智障学生由于年龄小,智力发展缓慢、在家被父母溺爱,初入学校的几年,难以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导致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行为多、学习效率低等现象。本文在通过分析低年级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课堂问题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代币制”在低年级智障学生课堂中的运用,以期找到能提高低年级智障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低年级;智障;代币制  低年级智障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诸
【摘要】在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随班就读已经成为趋势,面对这样的趋势,特殊孩子、普通孩子、教师和学校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普通教师缺乏与特殊孩子相处的经验,缺乏与特殊教育相关的知识;普通学生从来没有和特殊孩子一起相处和学习过,可能会出现不理解和排斥特殊孩子的情况;特殊孩子要么以前就是在家学习,要么就是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缺乏与社会的正常接触,这些都是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随班就读所面临的困难,那么如何才能
本报综合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黨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同志于7月15日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的巨大鼓舞和鞭策,饱含对教育科技工作者的重托与期待,对于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大年同志是教育系统涌现出来的杰出榜样,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儿童发展的资源,良好的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作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美术教育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创设,通过对周围环境以及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欣赏和感受,可以激发幼儿自发的、个体化的表现与创造。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剪纸艺术,是同时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古老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倡导真实、朴实、扎实、厚实,强调语文课堂教学要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更好的落实“四实”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从平时的教学实践反思及观摩学习的课例出发,探究“四实”语文课堂在构建中的亮点与不足,并对其进行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课堂;语文素养;四实  语文课姓“语”,它的任务是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语文教师应
【摘要】总有个别学生不愿或不完成作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合理地利用这些互联网资源,就会有效地开发设计学生所喜欢的作业,就会有效地解决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问题。  【关键词】传统作业显弊端;互联网 报作业;趋利避弊提效果  世界经济的放缓,促使各国要对自身的产业做出适合形势的调整,改革创新成为世界发展迫在眉睫的课题。教育的改革创新也是在路上,过去的信息技术、多媒体对教育的发展起了
背景材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油棕属木本油料植物,喜高温、湿润和强光照环境,每天日照5小时以上的地区最为理想。油棕在种植后3年里就可产果榨油,经济寿命为25-30年。油棕果含油量高达50%以上,油棕亩产油量是大豆的近10倍,有“世界油王”之称。棕油價格相对豆油十分低廉,是目前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棕油及其加工产品用途比较广泛,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制皂业以及精细化工工业。 
【摘要】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学生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而语文素养是语文学习中应具备的内在品质,语文素养能体现学生文化、思想、科学、心理等多方面的素质。因此,语文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本文简单阐述了中小衔接阶段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浅析了出现中小衔接过程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脱节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意在共同探讨中小衔接的关键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中小
众所周知,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主体,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2014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在这个国家文件中,“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环节之一。放眼全球,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推進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在推进过程中,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