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偷拿”行为是幼儿行为问题常见的一种表现。由于家庭生活环境等原因,学前幼儿可能出现“偷拿”行为。下面以我在工作中成功矫正本园大(2)班杨××的行为问题为例,浅谈如何纠正幼儿的“偷拿”行为。
【关键词】行为;家访;沟通;特征;偷拿
一,我园大(2)班5岁幼儿杨××,之前曾经是全园知名度较高的“小偷”。在刚进入我带的班级之初,往往趁别人不在时就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开始我们跟家长反映了此事后,家长就是简单的一顿打骂。这样效果并不理想,每次杨××被打罵后回到幼儿园,还是老样子。对此,我尝试着叫一个热心的小朋友专门盯着他,看他怎么办。只要看到他第一个回教室,马上叫人跟上,他下不了手,好了两天。可是,第三天隔壁班的老师与幼儿又反映杨×ד偷”了他们班小朋友的东西了。
为了矫正我班这个幼儿的行为问题,我与搭班的老师及园里的同行进行了深入探讨,决定通过家访全方位了解这个幼儿各方面情况后,采取相应的教育引导纠正措施。
二,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到幼儿杨××的家庭状况。该幼儿全家5口人,上有父母双亲和年迈的祖母,下面还有个小妹妹,父母因为生计举家进城务工,现在县城租房居住,家庭经济状况不大好。杨××父母认为:从小不能让孩子乱花钱,习惯了将来会大手大脚乱花钱的; 吃的家里有,所要的文具用品也可以去买,至于幼儿玩具可有可无,所以,很少给杨××零花钱,买玩具。杨××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平时忙于生计,加上还要照顾比杨××还要小的妹妹,对杨××关心不够。杨××父母一旦发现家里放的零钱不见或有人反映杨××在幼儿园“偷”别人的东西,父母对杨××就是不问缘由一顿打骂。
这次家访,我们找到了杨××产生“偷拿”行为的原因:一是一些合理欲望长期得不到满足导致“偷拿”行为。杨××有看到小朋友们有零用钱可以随意购买东西,而自己因为没有钱,想吃的零食、想要的文具及玩具长期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得到。这样,在家里当他看到家长手中有钱,而自己又不能得到,有时就趁家人不在之机就拿了家里的钱;在幼儿园则表现为,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零食、文具、玩具等,这些东西强烈的吸引力让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欲望,往往会趁人不备随手放入自己的包里。二是父母对他缺乏一些必要的关心。杨××生活在非常忙碌的家庭中,父母早出晚归,并且回来后还要先照顾比自己年幼的妹妹,他很可能觉得爸爸妈妈不关心自己,不注意自己,因此故意拿别人的东西,让小朋友去告状,以引起老师和父母的关注。
三,针对以上情况,一方面,我们面对面与杨××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建议家长:一是适当给杨××一些零钱,并引导他如何使用这些零花钱;二是在生活上多关心杨××,晚上回家后经常过问孩子在园里的情况,让幼儿讲讲在幼儿的新鲜事,与孩子分享学习生活中快乐。另一方面,在园里我们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用浅显的语言和直观的方式,让杨××体会故事、游戏中小朋友丢失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感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给别人造成的麻烦,提高他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让他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不再随便那别人的东西。通过家长和老师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杨××改掉了“偷拿”这个坏毛病。
综合:通过以上事例,本人认为要纠正幼儿的“偷拿”行为,必须先弄清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耐心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幼儿“偷拿”这种不良行为的形成往往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由于他们一些并不过分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在一定的条件下拿别人有的东西可以满足当时的欲望;二是父母平时对幼儿关心不够,拿别人的东西可以引起父母和老师的关注,满足他们渴望得到关心的心理;三是幼儿的道德概念尚在萌芽阶段,分辨是非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四是幼儿的物权概念尚在萌芽阶段,还没有完全分不清什么东西属于自己,什么东西不属于自己。
四,那么如何针对上述几种因素纠正幼儿的“偷拿”毛病呢?
1,根据幼儿的生理需要和心理特征,适当满足幼儿的物质需求。这首先应从家长方面分析,如平时是否给孩子一些零用钱等。给零用钱要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而定,数目要与一般的小朋友差不多,要对孩子说清楚不能买不清洁、不卫生的东西吃,不要买不安全的玩具等。至于孩子拿了这些钱怎么花费掉,也要关心一下,即使买了一些不恰当的东西也不要过分的批评他,因孩子有自己的爱好。孩子手中有了钱后,看到别人的钱也不稀罕,就避免了他们对平时“求之不得”的东西的需求欲望,产生“偷拿”行为心理因素也就没有了。
2,适当满足幼儿获得大人关注的欲望。这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两方面的配合,通过家访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知道从各方关心幼儿的重要性。如孩子在家庭中是否得到了温暖和关怀,父母是否经常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老师对幼儿的好行为是否适时给予表扬肯定等。这样,就避免了幼儿为了满足得到关注需求而通过“偷拿”方式实现的情况产生。
3,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用浅显的语言和直观的方式,提高存在“偷拿”行为问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如我们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让杨××体会故事、游戏中小朋友丢失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感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给别人造成的麻烦,提高他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让他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而不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事例。另外,还可以将玩具拟人化,先给这个玩具找好爸爸妈妈,告诉幼儿:“玩具的家在这里,将他带到其他的方他会不开心,会想爸爸妈妈,他会很伤心的,想想如果将你带到看不到爸爸妈妈的地方,离开家,你会怎样?有多不开心?如果你喜欢这个玩具,那你就该做他的好朋友,带他回到家里,永远不离开爸爸妈妈,你想他就应该在他的家和他玩。”通过这些游戏,让有“偷拿”行为问题的幼儿意识到别人的东西不能乱动的道理。
4,帮助有“偷拿”行为问题的幼儿建立物权概念。在家里家长要为他们准备专用的日常用品,例如碗筷、衣服、鞋子等不要和被人混用,帮助他们建立“我的”“你的”“他的”的概念。给他们一个房间或一个他们自己的地方来放置自己的东西,让他们自己管理。同时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幼儿建立这样的观念: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域,不经同意,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还有,帮助幼儿养成征求别人同意的习惯,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之前一定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例如,幼儿要借别人的铅笔的时候,一定要先问问主人,如果主人同意借,不要忘了说声“谢谢”,用完以后一定要归还。
总结:最后,老师和家长还应该注意,如果发现幼儿有“偷拿”行为,要尽量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避免过度震惊,愤怒或感到绝望。不要把幼儿的“偷拿”行为看作自己个人的失败。虽然要明确地表示对“偷拿”行为的不认同,但要避免将事件夸大,如训斥打骂幼儿甚至把幼儿的这种无意行为视为罪犯处理。相反,一旦发现幼儿有“偷拿”行为,更应该多给予关心,耐心深入地了解导致这种不良行为原因,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对症下药,才能达到矫正幼儿行为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行为;家访;沟通;特征;偷拿
一,我园大(2)班5岁幼儿杨××,之前曾经是全园知名度较高的“小偷”。在刚进入我带的班级之初,往往趁别人不在时就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开始我们跟家长反映了此事后,家长就是简单的一顿打骂。这样效果并不理想,每次杨××被打罵后回到幼儿园,还是老样子。对此,我尝试着叫一个热心的小朋友专门盯着他,看他怎么办。只要看到他第一个回教室,马上叫人跟上,他下不了手,好了两天。可是,第三天隔壁班的老师与幼儿又反映杨×ד偷”了他们班小朋友的东西了。
为了矫正我班这个幼儿的行为问题,我与搭班的老师及园里的同行进行了深入探讨,决定通过家访全方位了解这个幼儿各方面情况后,采取相应的教育引导纠正措施。
二,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到幼儿杨××的家庭状况。该幼儿全家5口人,上有父母双亲和年迈的祖母,下面还有个小妹妹,父母因为生计举家进城务工,现在县城租房居住,家庭经济状况不大好。杨××父母认为:从小不能让孩子乱花钱,习惯了将来会大手大脚乱花钱的; 吃的家里有,所要的文具用品也可以去买,至于幼儿玩具可有可无,所以,很少给杨××零花钱,买玩具。杨××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平时忙于生计,加上还要照顾比杨××还要小的妹妹,对杨××关心不够。杨××父母一旦发现家里放的零钱不见或有人反映杨××在幼儿园“偷”别人的东西,父母对杨××就是不问缘由一顿打骂。
这次家访,我们找到了杨××产生“偷拿”行为的原因:一是一些合理欲望长期得不到满足导致“偷拿”行为。杨××有看到小朋友们有零用钱可以随意购买东西,而自己因为没有钱,想吃的零食、想要的文具及玩具长期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得到。这样,在家里当他看到家长手中有钱,而自己又不能得到,有时就趁家人不在之机就拿了家里的钱;在幼儿园则表现为,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零食、文具、玩具等,这些东西强烈的吸引力让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欲望,往往会趁人不备随手放入自己的包里。二是父母对他缺乏一些必要的关心。杨××生活在非常忙碌的家庭中,父母早出晚归,并且回来后还要先照顾比自己年幼的妹妹,他很可能觉得爸爸妈妈不关心自己,不注意自己,因此故意拿别人的东西,让小朋友去告状,以引起老师和父母的关注。
三,针对以上情况,一方面,我们面对面与杨××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建议家长:一是适当给杨××一些零钱,并引导他如何使用这些零花钱;二是在生活上多关心杨××,晚上回家后经常过问孩子在园里的情况,让幼儿讲讲在幼儿的新鲜事,与孩子分享学习生活中快乐。另一方面,在园里我们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用浅显的语言和直观的方式,让杨××体会故事、游戏中小朋友丢失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感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给别人造成的麻烦,提高他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让他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不再随便那别人的东西。通过家长和老师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杨××改掉了“偷拿”这个坏毛病。
综合:通过以上事例,本人认为要纠正幼儿的“偷拿”行为,必须先弄清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耐心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幼儿“偷拿”这种不良行为的形成往往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由于他们一些并不过分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在一定的条件下拿别人有的东西可以满足当时的欲望;二是父母平时对幼儿关心不够,拿别人的东西可以引起父母和老师的关注,满足他们渴望得到关心的心理;三是幼儿的道德概念尚在萌芽阶段,分辨是非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四是幼儿的物权概念尚在萌芽阶段,还没有完全分不清什么东西属于自己,什么东西不属于自己。
四,那么如何针对上述几种因素纠正幼儿的“偷拿”毛病呢?
1,根据幼儿的生理需要和心理特征,适当满足幼儿的物质需求。这首先应从家长方面分析,如平时是否给孩子一些零用钱等。给零用钱要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而定,数目要与一般的小朋友差不多,要对孩子说清楚不能买不清洁、不卫生的东西吃,不要买不安全的玩具等。至于孩子拿了这些钱怎么花费掉,也要关心一下,即使买了一些不恰当的东西也不要过分的批评他,因孩子有自己的爱好。孩子手中有了钱后,看到别人的钱也不稀罕,就避免了他们对平时“求之不得”的东西的需求欲望,产生“偷拿”行为心理因素也就没有了。
2,适当满足幼儿获得大人关注的欲望。这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两方面的配合,通过家访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知道从各方关心幼儿的重要性。如孩子在家庭中是否得到了温暖和关怀,父母是否经常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老师对幼儿的好行为是否适时给予表扬肯定等。这样,就避免了幼儿为了满足得到关注需求而通过“偷拿”方式实现的情况产生。
3,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用浅显的语言和直观的方式,提高存在“偷拿”行为问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如我们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让杨××体会故事、游戏中小朋友丢失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感受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给别人造成的麻烦,提高他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让他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而不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事例。另外,还可以将玩具拟人化,先给这个玩具找好爸爸妈妈,告诉幼儿:“玩具的家在这里,将他带到其他的方他会不开心,会想爸爸妈妈,他会很伤心的,想想如果将你带到看不到爸爸妈妈的地方,离开家,你会怎样?有多不开心?如果你喜欢这个玩具,那你就该做他的好朋友,带他回到家里,永远不离开爸爸妈妈,你想他就应该在他的家和他玩。”通过这些游戏,让有“偷拿”行为问题的幼儿意识到别人的东西不能乱动的道理。
4,帮助有“偷拿”行为问题的幼儿建立物权概念。在家里家长要为他们准备专用的日常用品,例如碗筷、衣服、鞋子等不要和被人混用,帮助他们建立“我的”“你的”“他的”的概念。给他们一个房间或一个他们自己的地方来放置自己的东西,让他们自己管理。同时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幼儿建立这样的观念: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私人领域,不经同意,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还有,帮助幼儿养成征求别人同意的习惯,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之前一定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例如,幼儿要借别人的铅笔的时候,一定要先问问主人,如果主人同意借,不要忘了说声“谢谢”,用完以后一定要归还。
总结:最后,老师和家长还应该注意,如果发现幼儿有“偷拿”行为,要尽量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避免过度震惊,愤怒或感到绝望。不要把幼儿的“偷拿”行为看作自己个人的失败。虽然要明确地表示对“偷拿”行为的不认同,但要避免将事件夸大,如训斥打骂幼儿甚至把幼儿的这种无意行为视为罪犯处理。相反,一旦发现幼儿有“偷拿”行为,更应该多给予关心,耐心深入地了解导致这种不良行为原因,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对症下药,才能达到矫正幼儿行为问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