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教育变革提供了更多的视角,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出现了翻转课堂、慕课等新事物,为微视频教学模式提供了可供发展的机会。在美国,学校根据自身地区特点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不同个性需求,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产生了巨大成效。翻转课堂中微视频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提供给学习者,它以“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在国内,微视频概念在教育领域迅速传播开来,各地教育都有“微视频大赛”开展。虽然微视频教学有比传统教学模式更为快捷、方便的教学方法,但并不能完全取而代之,鉴于此,本文主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利用微视频资源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关键词: 微视频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微视频相关概念
关于微视频的定义,业内及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说法,甚至其名称可谓五花八门。优酷网总裁古永锵对微视频给出过这样的解释:微视频在时间上是指短到30秒,最长不会多过20分钟,并且所要呈现的内容丰富,形态多样,例如微型电影、小型纪录片、自作DV片及广告等,能够借助于多渠道视频终端录制与播放的视频总称。短小、快捷、精致、互动及随时随地的播放性是微视频的显著特点。微视频有别于文字、图片等单媒体,它是由图形、图像、声音、文本等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性媒体,因此视频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强,具有图、文、声、相并茂的特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移动互联时代已全面袭来。而对于视频而言,更是在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使得学习与生活变得更便捷,更彰显个性。微视频的迅猛发展意味着如今已经步入“超视像”的新媒体时代。
(二)混合式教学的界定
混合式教学来源于国外的一些培训机构,指网络线上与线下的混合,通过引进面对面教学改进E-Learning的不足。在国内,倡导混合式教学概念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何教授,是将传统教学中教师引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的优势与网络化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优势结合起来,以便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可以说是教育教学改革新的发展方向,这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对混合式教学的内涵理解为:教学形式采用传统教学的面对面教学;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教学资源,主要提供录制的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视频、学生学习单;学生课堂观看微视频、交流讨论、完成学习单等学习活动。
二、搭建微视频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的活动,可分为课前、课中两大模块。
(一)课前准备阶段。
1.教师活动。第一,分析单元的教学目标。根据单元总的目标,分析学生需求,通过怎样的教学活动,达到期望的结果。再把单元目标细化,形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分析什么内容适合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哪些内容适合课堂交流,通过师生合作探究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好处在于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无目的性。
第二,撰写教案、制作教学课件。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环节不可少。因此教师课前还是要撰写教案的,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环节,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如果纯粹将教学内容用微视频给学生观看,那么变成被动式的教学,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师生间缺乏交流与互动,违背了教学的规律。
第三,制作与发布微视频。通过前两个过程,教师能够根据课的设计,准确把握适合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微视频可以是知识的传递,也可以是教学某个难点的突破,还可以是技术的操作方法,教学视频可以由教师自己录制也可使用其他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或者网络上优秀的视频资源。时间一般掌控在三五分钟,重点部分可以有标注,同时也要注重后期编辑,将可能出现的错误改正过来,避免重新再次制作。发布视频是为了让学生选择自由的时间地点观看,那么放在什么平台让学生观看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比如:放在Moodle平台、You To be;也可放在校园的多媒体视频点播平台,在学校里学生可以使用属于自己的账户登录观看。总之,学校可以选择一两种方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第四,设计学习单。学习单主要是引导学生解决课堂的关键问题而设计的,因此教师要动脑筋,根据学情,想方法为学生的知识渗入与能力的发展提供的是内容短小精悍,保证学生在课堂35分钟内能借助多种学习方法顺利完成,还要有充分的时间思考,产生内化的知识的学习单。本例中设计有两个学习单,课前学习单(图1),这个学习单只针对微视频中涵盖的知识问题。另外,设计了课堂学习单(图2),是本课例的核心内容,要求在课堂中完成。
图1 图2
2.学生活动。有别于翻转课堂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课前的学生并不是全部要求观看微视频。从我国的教育形式看,中小学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学生在学校完成主要的教学活动,回到家里主要进行学习的巩固。课前预习主要是书本的资料,采用观看媒体视频学习还是少数。如果课前让所有的学生都观看视频教学,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的翻转课堂模式就比较困难。因此,在混合式教学模式里,是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课前的视频学习,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可以快速进行知识的学习。而课堂上要观看视频,对于学习进度慢的学生,他们不用担心传统课堂上跟不上教师节奏的问题。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做适时停顿。这样学生不會产生过多的负担。
在观看微视频的后,学习需要完成教师针对性的学习单,学生课前对学习单有所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明确自己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完成新旧知识的交替,这样学生可以完全掌控自己学习的步调。
(二)课中教学活动设计阶段。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借用传统的课堂面对面的方式教学,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课堂的主体,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适时地引出课题,这是师生交流的保障。 学生在观看本课微视频(图3)的过程中,由于本身的知识结构、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因此对事物的理解也会不同,这样学生之间会产生一种认知的不平衡,学生之间认知的不平衡会导致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产生。在课中活动的开始阶段的交流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所观看视频的情况和通过网络交流平台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解疑。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在观看教学视频中所存在的疑惑点,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这样学生本身就是一种交往的学习资源。
图3
2.合作交流,尝试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应该必备的学习能力。一个没有合作学习能力的人,必然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在新型混合教学模式中,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的学生学习并不是孤立的,课堂本身就给学生提供了空间,能够进行合作交流。遇到问题尝试自我解决,也可求助于他人,同时能请教老师,这是其他教学模式所不能替代的。交往学习是学生在与他人的对话、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中所开展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爱德加戴尔通过实验证明,团队学习、合作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的效果可以达到50%以上。教师也不是无目的性地放开学生,而是用课中学习单(图2)的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探索问题。本课例是学生观看微视频后,设计一张表格,完成涂鸦题。学生知识结构的内化需要经过学生交流与思考,而教师只能从方法上引导学生,而不能代替学生完成学习。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教师设计的学习单的过程中,学生审视自己理解知识的角度,建构知识的结构,完成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教师要在刚始时给予学生一定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待学生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的时候,教师要“放手”,逐渐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不断探索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本课例中经过学生初步展示自己设计的表格后,进行学习讨论,然后再次完善表格,将表格设计出来后再上传自己的作品。
3.梳理过程,深度内化。学生在合作探索学习阶段,已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是要完成知识的深度内化,需要在交流梳理内容中完成。人是社会中的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哈贝马斯把交往行为定义为:一种主体之间通过符号相互协调的相互作用,它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因此,在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梳理知识内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课例中,通过交流体会与收获,让学生对整节课学习的重点有所梳理。依据思维具有启发性、批判性、创造性。将步骤打乱,鼓励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现象和问题,从而“发现”新规律,整理出制作表格的流程。
三、基于微视频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关注点
本文只是做了一点尝试,还不能完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模式,所以还要不断思考与关注。
(一)关注国内外有关“微视频”的相关研究,不断梳理出研究思路。
(二)关注如何提炼出“微视频”的教学模式,教学框架,以及涉及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形成细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微视频”教学实施计划和详细方案。
(三)关注设计“微视频”资源。“微视频”教学模式及教学资源投入教学实践的应用。
四、结语
信息时代的今天对不同学科课堂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视频程以视听呈现方式与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是近几年全球广泛推崇的新的教学方式,它给当下的教育带来了曙光。在此,本文主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利用微视频资源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分析,旨在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3]熊炯.“翻转”语文课堂之教师手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4]张其亮.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J].中国电化教育,2012(7):114-117.
[5]顾柳敏.基于“微课程”理论的地理合作课堂初探[J].地理教学,2013(5):29-31.
[6]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7](英)戴维·伯姆著.王松涛,译.论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8]邵明杰.情景化任務驱动的微视频应用策略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实验课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8,2013,13-21.
[9]邢立双.中国网络视频发展态势及前景展望[J].中国网络电视台,3,2012,12-21.
[10]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国信息技术教育,11,2012,25-37.
关键词: 微视频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微视频相关概念
关于微视频的定义,业内及学术界至今没有统一说法,甚至其名称可谓五花八门。优酷网总裁古永锵对微视频给出过这样的解释:微视频在时间上是指短到30秒,最长不会多过20分钟,并且所要呈现的内容丰富,形态多样,例如微型电影、小型纪录片、自作DV片及广告等,能够借助于多渠道视频终端录制与播放的视频总称。短小、快捷、精致、互动及随时随地的播放性是微视频的显著特点。微视频有别于文字、图片等单媒体,它是由图形、图像、声音、文本等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性媒体,因此视频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强,具有图、文、声、相并茂的特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移动互联时代已全面袭来。而对于视频而言,更是在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使得学习与生活变得更便捷,更彰显个性。微视频的迅猛发展意味着如今已经步入“超视像”的新媒体时代。
(二)混合式教学的界定
混合式教学来源于国外的一些培训机构,指网络线上与线下的混合,通过引进面对面教学改进E-Learning的不足。在国内,倡导混合式教学概念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何教授,是将传统教学中教师引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的优势与网络化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优势结合起来,以便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可以说是教育教学改革新的发展方向,这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对混合式教学的内涵理解为:教学形式采用传统教学的面对面教学;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教学资源,主要提供录制的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视频、学生学习单;学生课堂观看微视频、交流讨论、完成学习单等学习活动。
二、搭建微视频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的活动,可分为课前、课中两大模块。
(一)课前准备阶段。
1.教师活动。第一,分析单元的教学目标。根据单元总的目标,分析学生需求,通过怎样的教学活动,达到期望的结果。再把单元目标细化,形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分析什么内容适合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哪些内容适合课堂交流,通过师生合作探究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好处在于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无目的性。
第二,撰写教案、制作教学课件。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环节不可少。因此教师课前还是要撰写教案的,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环节,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如果纯粹将教学内容用微视频给学生观看,那么变成被动式的教学,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师生间缺乏交流与互动,违背了教学的规律。
第三,制作与发布微视频。通过前两个过程,教师能够根据课的设计,准确把握适合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微视频可以是知识的传递,也可以是教学某个难点的突破,还可以是技术的操作方法,教学视频可以由教师自己录制也可使用其他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或者网络上优秀的视频资源。时间一般掌控在三五分钟,重点部分可以有标注,同时也要注重后期编辑,将可能出现的错误改正过来,避免重新再次制作。发布视频是为了让学生选择自由的时间地点观看,那么放在什么平台让学生观看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比如:放在Moodle平台、You To be;也可放在校园的多媒体视频点播平台,在学校里学生可以使用属于自己的账户登录观看。总之,学校可以选择一两种方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第四,设计学习单。学习单主要是引导学生解决课堂的关键问题而设计的,因此教师要动脑筋,根据学情,想方法为学生的知识渗入与能力的发展提供的是内容短小精悍,保证学生在课堂35分钟内能借助多种学习方法顺利完成,还要有充分的时间思考,产生内化的知识的学习单。本例中设计有两个学习单,课前学习单(图1),这个学习单只针对微视频中涵盖的知识问题。另外,设计了课堂学习单(图2),是本课例的核心内容,要求在课堂中完成。
图1 图2
2.学生活动。有别于翻转课堂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课前的学生并不是全部要求观看微视频。从我国的教育形式看,中小学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学生在学校完成主要的教学活动,回到家里主要进行学习的巩固。课前预习主要是书本的资料,采用观看媒体视频学习还是少数。如果课前让所有的学生都观看视频教学,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的翻转课堂模式就比较困难。因此,在混合式教学模式里,是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课前的视频学习,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可以快速进行知识的学习。而课堂上要观看视频,对于学习进度慢的学生,他们不用担心传统课堂上跟不上教师节奏的问题。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做适时停顿。这样学生不會产生过多的负担。
在观看微视频的后,学习需要完成教师针对性的学习单,学生课前对学习单有所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明确自己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完成新旧知识的交替,这样学生可以完全掌控自己学习的步调。
(二)课中教学活动设计阶段。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新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借用传统的课堂面对面的方式教学,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课堂的主体,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适时地引出课题,这是师生交流的保障。 学生在观看本课微视频(图3)的过程中,由于本身的知识结构、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因此对事物的理解也会不同,这样学生之间会产生一种认知的不平衡,学生之间认知的不平衡会导致学生新的认知结构的产生。在课中活动的开始阶段的交流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所观看视频的情况和通过网络交流平台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解疑。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在观看教学视频中所存在的疑惑点,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这样学生本身就是一种交往的学习资源。
图3
2.合作交流,尝试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应该必备的学习能力。一个没有合作学习能力的人,必然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在新型混合教学模式中,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的学生学习并不是孤立的,课堂本身就给学生提供了空间,能够进行合作交流。遇到问题尝试自我解决,也可求助于他人,同时能请教老师,这是其他教学模式所不能替代的。交往学习是学生在与他人的对话、交流、讨论等学习活动中所开展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爱德加戴尔通过实验证明,团队学习、合作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的效果可以达到50%以上。教师也不是无目的性地放开学生,而是用课中学习单(图2)的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探索问题。本课例是学生观看微视频后,设计一张表格,完成涂鸦题。学生知识结构的内化需要经过学生交流与思考,而教师只能从方法上引导学生,而不能代替学生完成学习。学生在课堂中完成教师设计的学习单的过程中,学生审视自己理解知识的角度,建构知识的结构,完成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教师要在刚始时给予学生一定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待学生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的时候,教师要“放手”,逐渐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不断探索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本课例中经过学生初步展示自己设计的表格后,进行学习讨论,然后再次完善表格,将表格设计出来后再上传自己的作品。
3.梳理过程,深度内化。学生在合作探索学习阶段,已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但是要完成知识的深度内化,需要在交流梳理内容中完成。人是社会中的人,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哈贝马斯把交往行为定义为:一种主体之间通过符号相互协调的相互作用,它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因此,在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梳理知识内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课例中,通过交流体会与收获,让学生对整节课学习的重点有所梳理。依据思维具有启发性、批判性、创造性。将步骤打乱,鼓励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现象和问题,从而“发现”新规律,整理出制作表格的流程。
三、基于微视频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关注点
本文只是做了一点尝试,还不能完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模式,所以还要不断思考与关注。
(一)关注国内外有关“微视频”的相关研究,不断梳理出研究思路。
(二)关注如何提炼出“微视频”的教学模式,教学框架,以及涉及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形成细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微视频”教学实施计划和详细方案。
(三)关注设计“微视频”资源。“微视频”教学模式及教学资源投入教学实践的应用。
四、结语
信息时代的今天对不同学科课堂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视频程以视听呈现方式与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是近几年全球广泛推崇的新的教学方式,它给当下的教育带来了曙光。在此,本文主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利用微视频资源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讨分析,旨在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3]熊炯.“翻转”语文课堂之教师手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4]张其亮.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J].中国电化教育,2012(7):114-117.
[5]顾柳敏.基于“微课程”理论的地理合作课堂初探[J].地理教学,2013(5):29-31.
[6]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7](英)戴维·伯姆著.王松涛,译.论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8]邵明杰.情景化任務驱动的微视频应用策略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实验课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8,2013,13-21.
[9]邢立双.中国网络视频发展态势及前景展望[J].中国网络电视台,3,2012,12-21.
[10]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国信息技术教育,11,2012,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