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水平关系着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效果,新时期,以课改浪潮作为背景,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需求增加,在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的转变与创新需求比较大,要求教师能够顺应课改需求,革新教法,给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中小学美术课程受传统教育机制影响一直在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当前我们应该积极扭转这种形势。本文尝试分析新课改视野下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新思路,旨在落实培养中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标;中小学;美术教育;新思路
引言:
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进程中,美术教育改革作为重点工作任务,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是现代基础教育的关键目标之一,美术学科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发展,中小学教育活动中美术教育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是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依然比较显著,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依然有很多限制性因素,影响美术课程指导效果。这些问题使中小学美术教育陷入困境,当前美术课程改革的需求自然比较迫切,要求作为美术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可以积极更新教育理念,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创新美术教学方法,使美术课程教学活动真正成为美育目标渗透的切入点。
1.中小學美术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旨在通过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引导,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以及性格特点因素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艺术鉴赏水平,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虽然新课改在中小学教学体系中不断深入,使得美术学科的教学比重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在中小学美术教育实践中依旧存在着问题,影响了美术教育效果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1]。首先,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依旧受到了传统教学经验的影响,对于美术教育仍过于注重美术知识和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当前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效果;其次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模式过于单一陈旧,教学方式也缺少创新和完善,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较强,课堂教学氛围并不活跃,极大地影响到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后,中小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也缺少足够的兴趣和热情,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上,美术教育缺少足够的吸引力,严重降低了美术教育的有效性。
2.新课标视野下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2.1加强美术教育理念的革新,调整美术教育结构
新课改在中小学教学体系中的深入推动了美术学科教学结构的调整以及教学理念的转变,先学后教以及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在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开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对美术教育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当堂训练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得教师、学生、美术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等达成最佳平衡状态,在美术教育中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例如:例如:在泥塑以及建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橡皮泥的手工创作活动,首先为学生讲解相关的泥塑知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创作比赛,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美术娱乐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
2.2创新美术教育模式和方式,提高美术教育质量
首先,创设教学情景。基于美术学科特点,在指导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关注教学情景的构建,突出美术学科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视觉体验和艺术想象空间。同时,美术作为一门充满美感和历史文化气息的艺术类学科,涉及到了多个学科和领域,高效的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鉴于此,在中小学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美术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深层次的感受美术学科的魅力以及美术作品中蕴含着的人文精神,从而在美术鉴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中国园林建筑以及水墨画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播放相关的教育视频和纪录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国家荣誉感,增强美术教育的有效性。
其次,采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为智慧课堂模式的应用提供了基础,通过ipad进行美术教学和授课,不但可以有效的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程度,还可以极大地增加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3]。例如:笔者在素描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有效的提高了素描的教学效果,将素描的重点以及细节在视频上呈现出来,通过IPAD进行素描知识的学习不但可以细化美术知识的讲述过程,还可以增强美术教学的灵活性,对素描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活动中,教学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尤为重要,作为教学活动指导者,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避免不科学评价方式使学生对学习活动甚至是教师产生抵触心理。中小学生叛逆心理严重,既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与认同,又对教师有着一定的抵触心理,教师作为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者,其评价对学生的性格塑造以及自信心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为此,在中小学美术教育活动中,学校应当建立起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教师对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同时采用相应的鼓励评价用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结语:
美术教育是实现美育目标的关键举措,积极改革与创新中小学美术教育模式是引导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新课标视野下,中小学美术教育模式改革需求迫切,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入解读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作为主体全面改进教学方案,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逐步提升美术教学指导效果,为美术教育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陆彩祥.艺术熏陶升华心灵——谈如何上好美术鉴赏课[J].情感读本,2014,32(35):157-158.
[2]徐佳.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的分析和探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22(10):111-112.
[3]马小虎.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68-70.
关键词:新课标;中小学;美术教育;新思路
引言:
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进程中,美术教育改革作为重点工作任务,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是现代基础教育的关键目标之一,美术学科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发展,中小学教育活动中美术教育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是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依然比较显著,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依然有很多限制性因素,影响美术课程指导效果。这些问题使中小学美术教育陷入困境,当前美术课程改革的需求自然比较迫切,要求作为美术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可以积极更新教育理念,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创新美术教学方法,使美术课程教学活动真正成为美育目标渗透的切入点。
1.中小學美术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旨在通过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引导,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以及性格特点因素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艺术鉴赏水平,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虽然新课改在中小学教学体系中不断深入,使得美术学科的教学比重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在中小学美术教育实践中依旧存在着问题,影响了美术教育效果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1]。首先,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依旧受到了传统教学经验的影响,对于美术教育仍过于注重美术知识和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当前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效果;其次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模式过于单一陈旧,教学方式也缺少创新和完善,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较强,课堂教学氛围并不活跃,极大地影响到了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后,中小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也缺少足够的兴趣和热情,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了文化课的学习上,美术教育缺少足够的吸引力,严重降低了美术教育的有效性。
2.新课标视野下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2.1加强美术教育理念的革新,调整美术教育结构
新课改在中小学教学体系中的深入推动了美术学科教学结构的调整以及教学理念的转变,先学后教以及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在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开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对美术教育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当堂训练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得教师、学生、美术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等达成最佳平衡状态,在美术教育中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例如:例如:在泥塑以及建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橡皮泥的手工创作活动,首先为学生讲解相关的泥塑知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创作比赛,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美术娱乐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
2.2创新美术教育模式和方式,提高美术教育质量
首先,创设教学情景。基于美术学科特点,在指导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关注教学情景的构建,突出美术学科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视觉体验和艺术想象空间。同时,美术作为一门充满美感和历史文化气息的艺术类学科,涉及到了多个学科和领域,高效的美术教育活动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鉴于此,在中小学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美术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深层次的感受美术学科的魅力以及美术作品中蕴含着的人文精神,从而在美术鉴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中国园林建筑以及水墨画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播放相关的教育视频和纪录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国家荣誉感,增强美术教育的有效性。
其次,采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为智慧课堂模式的应用提供了基础,通过ipad进行美术教学和授课,不但可以有效的加深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程度,还可以极大地增加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3]。例如:笔者在素描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有效的提高了素描的教学效果,将素描的重点以及细节在视频上呈现出来,通过IPAD进行素描知识的学习不但可以细化美术知识的讲述过程,还可以增强美术教学的灵活性,对素描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活动中,教学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尤为重要,作为教学活动指导者,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避免不科学评价方式使学生对学习活动甚至是教师产生抵触心理。中小学生叛逆心理严重,既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与认同,又对教师有着一定的抵触心理,教师作为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者,其评价对学生的性格塑造以及自信心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为此,在中小学美术教育活动中,学校应当建立起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教师对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同时采用相应的鼓励评价用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结语:
美术教育是实现美育目标的关键举措,积极改革与创新中小学美术教育模式是引导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新课标视野下,中小学美术教育模式改革需求迫切,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入解读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作为主体全面改进教学方案,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逐步提升美术教学指导效果,为美术教育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陆彩祥.艺术熏陶升华心灵——谈如何上好美术鉴赏课[J].情感读本,2014,32(35):157-158.
[2]徐佳.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的分析和探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22(10):111-112.
[3]马小虎.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