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海洋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kf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全面发展、人人成功”是我校多年来的办学理念。该理念旨在坚持人的智能多元化信念,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单独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不拘一格为人才”,创建“全面发展,人人成功”的高效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流动的海洋;四清;构建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7-023-1
  作为一名基层英语教师,面对不断涌出的教学理念和不断更新的教学模式。笔者不禁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是适合我校—一所三星级的农村高中的模式?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生涯中,教师和学生究竟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怎么样的一个教学模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想学,乐学?建构式生态课堂理念的出现,让笔者眼前一亮,苦苦思索的问题终于有了眉目。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果把课堂比作一个蓝色的海洋,那些好学、乐学的学生不正是推动海洋流动的鱼儿吗?“流动的海洋”岂不正是笔者一直期盼的课堂模式吗?笔者想构建一个这样的课堂,挖掘出孩子们无限的能量,而并非一味地灌输。
  一、特色课堂的探索
  1.理念是基础。
  “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全面发展、人人成功”是我校多年来的办学理念,这种理念恰是生态课堂在我校得以发展的基础。理念旨在坚持人的智能多元化信念,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单独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不拘一格为人才”,创建“全面发展,人人成功”的高效人才培养机制,旨在为全校师生的快速发展、个性培养提供全方位的绿色通道、高位平台。然而由于种种现实因素,包括学生的生源,办学条件等使我校的英语教学不大突出。基于“三案·六环节”后推出的“建构式生态课堂”其教学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进、能学不教”,正为我校学生成功提供了一个在选择学习中发展个性特长的大舞台,使我校的办学理念有了进一步落实发展的空间。
  2.师生关系是前提。
  作为教师,应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阶梯走下来,去和学生交朋友,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主地学”而不是“被动听讲”来获取知识,使学生变“我学会”为“我会学”、“我要学”,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观念的转变。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民主的、互动的,教师如能把教学的乐趣留给学生去体验,激发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求知欲望,那么,学生则对教师表现为尊重、信任,“亲其师,信其道”,他们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师生关系才能得以缓解、升华。所以说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这也是学生敢于参与、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基础,也为学生互动探究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3.小组自主合作是保证。
  教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各班重点建立的学习小组上,通过在小组内落实“四清”,在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作用的同时,学生得以分层推进、全面发展。“四清”就是“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所谓“堂堂清”,就是要“差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看书、练习,通过同学帮助、讨论,弄懂“为什么”,真正理解知识,最后通过当堂训练达到巩固,不把问题留到最后。所谓“日日清”,就是指今日事今日毕,当天学的功课,该背的学会背,做错了的要更正。“周周清”就是普查本周所学知识,一一过关。“月月清”就是指月月调查知识质量,查漏补缺。每天早饭前变过去老师上课、学生无精打彩地听课为老师指导学生读单词、背单词,书声琅琅,晚上变老师上课为学生自习。
  二、特色课堂的收获
  1.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完全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完全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涉及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在学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释方法产生需求,将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促进了他们主动思考,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及时的小组评价,教师鼓励性的语言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找到问题时迫切想解决问题,从而活跃了整个课堂氛围。
  2.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通过小组分工,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在预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产生了问题;在引发学生兴趣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设计研究问题的方案,这一切都需要小组交流共同研究完成,势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小组交流讨论中,将问题解决或将研究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总结。问题归纳后,由各组代表展示成果或提出问题,再由教师引导其他小组进行质疑解疑从而深化知识,突破难点。然后再回归落实,转化提升。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小结,构建知识体系,同时进行检测反馈。如此一来,课堂上学生积极热烈地参与讨论,针锋相对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正地走进了课堂,投入到了课堂。
  3.提高了学习效果。
  在这种“流动的海洋”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发生了变化。学生有了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的机会,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吸取知识。学生正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学模式实施起来更加灵活多变,因为课堂中存在很多变数,所以不论是教学还是学习都需要机智应变,课堂教学要打破原有的进度安排,进行大胆取舍,灵活整合,同时也不能被教学环节所桎梏,教学环节也要大胆取舍。坚持这样的教学理念,一来学生会逐步学会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二来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保护和认同。三来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协作,他们可以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合作的学习。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友善用脑”教学方法走进初中思品课的课堂,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学生更加高效地、轻松愉快地学习,更加主动、更加富有创造性。在初中思品课堂导入方式中如何运用“友善用脑”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应研究的又一新的课题。  关键词:思品教学;课堂导入;友善用脑;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94-01  一、思品课堂导入方式
摘要:一个班级的学生会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不同而导致学习结果的差异。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我们要根据学生存在的实际差异,设计一些精彩的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关键词:个性化作业;有效课堂;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37-2  一、英语教学现状  我校
摘 要:追问不仅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催化剂,更是放飞学生思维的助推剂。追问,是指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自己陈述或提问的基础上,或者在学生陈述或回答的基础上,继续提出问题,以推动学习活动有序、深入、高效地展开。本文着重探讨了追问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追问;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6-079-01  英语教
摘 要:英语学习动机一直是众多专家和学者研究的对象,本文通过对一所乡村中学三个年级学生的调查问卷,找出影响乡村中学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为提高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学水平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工具型动机;自我效能感;归因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29-2  一、引言  作为一名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师,笔者总能看见一幕
摘 要:语文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得以凸显。本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反思性教学进行研究分析。笔者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实践,改进自己以前在课堂教学上的不足。  关键词:高中;语文
摘 要:“一课三研”是指教研组内教师针对同一活动内容,由不同教师开展一研、二研、三研的实践研究活动。在研究活动中可以比较不同的教育策略、组织形式,研讨教学中的困惑、存在的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等。本文以“一课三研”的宝贵经验为起点,着重探讨了幼儿园教研工作如何学以致用,以研促教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教研;一课三研;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要: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而兴趣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自由学习氛围、老师的循循善诱,这就需要教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宽松的氛围,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设计好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自由;兴趣;多角度启发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67-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摘要:新课标指出:创新精神是学生必备的一种数学素养,要培养这种素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得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和课后,笔者做了一些尝试和研究,特别是对于用错误来激发学生的问题做了一些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问题意识;数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4-080-2  在教
摘要:我校以“课例”为载体,从由随意到主题,增强驱动力;由合坐到合作,激发创造力;由听课到观课,提升反思力;由课堂到课例,积蓄生长力四个方面介绍了本校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过程,切实通过课题研究化解教学难题,改进教学方式,重建教学范式,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课例研究;集体备课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7-020-
摘 要:在中华美德的课题实践中,我们尝试着筛选一些传承中华美德且又易为学生所理解的古楹联来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关键词:德育;楹联;中华传美;筛选;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0-079-1  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中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别于世上其他任何民族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语言发展的特别奉献。楹联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