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大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nlong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走到红大旧址的半山崖底下,那长长的浮雕墙展现在我的眼前,图画上红大学员给老百姓干农活的场景、送锦旗的场面、打篮球的优美姿势都吸引着我。
  我一边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一边看着周围的环境,引我注意的就是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好像在听一个人作报告的雕塑像,待我走近一看便清楚看到,那是毛泽东主席在给红大学员上课的场景。
  这处场景是1936年12月28日,毛泽东主席给红大学员作“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现场教学。讲解员说当时毛泽东主席道:“陕北毛驴很多,赶毛驴上山有三个办法,一拉,二推,三打。蒋介石是不愿意抗战的,我们就用赶毛驴上山一样的办法,拉他,推他,再不走就打他。这就是我党逼蒋抗战的方针。”
  接着,我跟随讲解员一起沿着石台阶向红砂岩石半山崖登上去,缓缓走到红大学员曾经住过的山崖窑、灶房、宿舍、办公的窑洞,
  随后经过罗荣桓、陈光、罗瑞卿、林彪住过的平房与窑洞,看着这些在山崖上凿出的石窑洞,竟然是后来指挥三大战役的首长住过的地方,我很受感动。
  接下来,跟随讲解员我又从靠石崖边一个像地道的山崖洞走进去,是个不小的活动场地,原来是一个用蜡像作成的红大学员学习讨论的场景。
  这山崖洞由三层的石崖洞组成,一层、二层是学员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景再现,三层是学员住宿的场景再现。
  我的心里在想,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走出了这么多的共和国著名的军事家、革命家、战略家。
  特别是在半山崖上还有一名小号手在吹号的雕塑,这个号声,既是冲锋号,也是作息号,看着这个场景让我久久沉思,在那个艰苦的环境下,既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又有先进的思想进入课堂。
  没有专职的教师,通过学员自己讲解,首长授课,既武装了头脑,又练就了本领。
  最后,我走进一间较大的石崖洞,这算是当时的学员最大的红砂石崖教室,实际上原是老百姓的羊圈做成的,40名学员在听课、学习,在身后的墙壁上写着醒目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正前方是一块刷了墨汁的黑板,左边是红大的校歌:“红大的同志,我们是抗战的先锋,民族革命的领导者。干部决定一切,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一切要团结!学习紧张,生动活泼,严肃纪律,努力前进。我们是红军的模范,武装上前线。”
  看著这首充满力量的歌曲,仿佛这首歌在我的耳畔高声回荡。再看地上的40多个石凳子,是学员们坐着学习的凳子。看着这些原始的石凳使我想起童小鹏在日记中描写学习和训练的场景中写到:“因为教授们上课时的认真,今天就使得大家像打了吗啡针一样,顿时紧张起来了。前天宣布了早起一点钟要去点名,但是没有哪个执行,一早起来总看到所有的同学都埋头伏案的啃讲义,手里拿起红蓝铅笔划来划去;午睡时也有些同学看书了,有些是做着午睡的样子,可是睡在床上手里还拿着一本书眼不稍闭的看着;往日饭后打得很热闹的乒乓球及网球,现在简直没有人去过问了。一切都表现着紧张的空气,似乎在过去的学校中考试的前夜似的。”
  童小鹏当时对比赛活动场景的描写中写到:“一进场就开始比赛了。首先是刺枪,口令一下,个个都精神抖擞,很整齐的动作,那雄壮的喊杀声,真是震动山谷;整齐的步伐,一致的动作,均发出沙沙响声。其次是抛手榴弹、唱歌游戏、跳高、跳远等比赛,均比得格外起劲。”“最好看的是骑兵的表演,雄赳赳的一班骑兵,在班长口令之下,忽常步,忽快步,忽向后一转,忽打圈走,忽排队形,散开,特别是那冲锋劈刀,更看得大家满口赞赏;那长条雪白的刀拿在跑得飞快的马上左右乱砍,加上太阳曝晒更显得刀光闪闪,如果敌人在此时,的确会使他不寒而栗!”
  他们这些活动让我回想着在红都保安学员们真实的学习、生活、训练的景象。我还听讲解员说到,红大在志丹曾经办过三个科的培训,一科就是40个学员;二科在保安镇麻地坪村,培训了225名学员,主要是连以上的干部;三科在顺宁镇培训了800名学员。三个科共培训了1065名指战员,这些学员在培训学习结束后,奔赴到各个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屡立战功,为共和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看着红大旧址的一件件实物,一张张真实的照片,一封封信件,一篇篇文稿,让我心潮澎湃,心灵深处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与教育!
  ——选自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在为100周年党庆写征文。在写征文的同时,我想了好多好多……  百年前,灾难沉重的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真正像《国际歌》里头唱的“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从1949年开始,曾经一无所有的中国穷人真正做了天下的主人!我千万次在心里欢呼、在心里歌唱:党啊!母亲,母亲只生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我生在红旗下,长在甜水里,党的阳光雨露沐浴我成长。我庆
期刊
二叔嗜茶,他算的上是我们村里第一个喝茶叶的人吧。在农村,我们只有在冬天里才喝开水;夏季里,渴了就从井里打上一桶水,舀上一瓢,咕咚咚一口气喝完,然后一抹嘴,别提多过瘾。而二叔一年四季,无论走到哪里,总是神气地端着一个玻璃瓶子,这个瓶子原是装水果罐头的,厚厚的瓶子里飘着几片黄黄的叶子,映衬得里面的茶水也黄黄的。他边跟别人说话,边时不时打开玻璃瓶盖子,仿佛很烫似的,吹吹上面的叶子,有滋有味地咂上一两口,
期刊
1994年4月,当第二次全国经济浪潮席卷海南省经济特区时,气盛轻狂的关山牧马毅然决然地辞去国家银行的工作接受组织安排外派学习提升。  一、海航之行  工作需要,1994年4月23日上午10时许,他接到柳处长来电请关山牧马来总行,要事约谈。于是他匆忙放下手头工作赶到指定地点听从组织安排,带随从秦滨一起去海南省经济特区学习。并答应明天出发。4月24日早7:30分从西安咸阳机场航班乘海航波音6777航班
期刊
一  二○一九年农历正月十九,北国边疆小镇——内蒙古天边草原乌拉盖还是处在白雪皑皑的冰天雪地中。  远处不时响起稀稀拉拉的鞭炮声,人们还洋溢在新年的气氛里。  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破了这祥和的气氛,是居住在内蒙古乌海市的弟弟打来的电话,告知与他一起生活的母亲在半个小时前已安详地走了。  母亲活了89岁的高龄,她一生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人品高尚。在过去经济紧张条件艰苦的岁月
期刊
一  走萨让,走得我筋疲力尽,走得我胆战心惊,走得我一颗心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从札达县城至萨让乡的180公里路,我们一行几人顶着星星出门,披着月光入店,扎扎实实地走了两半夜一整天。  沿着皱皱巴巴的土林一路向西向南,扑面而来的是荒凉无限。地貌是支离破碎的不规则,道路是七弯八拐的不平坦。正是万山红遍的金秋季节,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完全是一派冬天的景象——不见一棵树长在山间,没有一朵花开在道边,只有
期刊
看着一幅王增延老师的人物画像,我又一次想起这个画框里看我的陕北老汉。  这个老汉不是别人,他是我爷爷。看着他这张饱经沧桑的面容,三十多年一直在我耳畔萦绕的一句话又一次回响。  那是1988年冬至的早晨,爷爷因皮肤病感染卧床长达几十天,眼看着已到油枯灯熄的弥留之际,我和爸爸、二姑给他穿上了适合他到另一个世界生活的老衣。看着我们给他穿老衣,爷爷也知道自己将要和这个他生存了几十年的地方告别了,和守在他身
期刊
生命之轻  因为开了空调,诊断室的门虚掩着,有人不停地敲门。我正在给一个病人开处方,我说:“进来。”敲门声还是不紧不慢地继续。病人拉开门,一个男人差点跌了进来。他说了一串话,我只听懂了几个字。彝族,我一看他的样子,心里明白了几分。我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来询问,他到底要做什么手术,谁做手术。乐山的峨边马边和金口河是彝族聚居地,这些年出来看病的彝族越来越多。我听不懂彝语,他们却能听懂我的话。我对男人
期刊
除夕书  冬与春,只隔一声问候。明月半床。  守着静,听新年的钟声唤醒梦中之梦。庚子年,可爱而可怕。记住一个白色的词:灾难。在世界后面,生命中跳出来的“悲沧”,存在季节的里程。至少我们还活着。被距离,隔离成孤零零的眸子,放着明亮。  腊月,苍白的沉默,枝头上还残留着一层积雪,一群人,一场生命在静止地奔跑,漆黑的夜,谁也躲不开。  今天的黎明,仰起头,新与旧,在一声辞别中进行,谁也挡不住春的笑靥,发
期刊
岁月更替,四季轮回,又到了一年的梅雨时节。  淅淅沥沥的梅雨,让人感到几分落寞,几分惆怅。  老家在江南水乡的小城。小城不大,但千百年来,从来就是四季分明。春寒料峭,夏日炎炎,秋风萧瑟,冬日暖阳。  而梅雨,一般开始于6月中旬,到7月上旬结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入梅”。  梅雨是我国江南地区所特有的自然景象。每年,晴雨多变的春天刚过,天空又会云层密布,降水频繁。因此时,正值梅子成熟,所以叫“梅雨”
期刊
一年四季,我除了喜欢春天和秋天,我还喜欢夏天。  我爱夏天的早晨,我更爱夏天早晨的风景。初夏的早晨是凉爽的,喜欢在初夏的早晨去田园散步,嗅一嗅田间麦苗、野草野花散发的青涩和花香,听一听田间不知名的小虫叫声,心旷神怡。  喜欢在夏天的早晨去泊头小城的运河景观带遛早儿,听运河两岸各种鸟儿鸣,看人们踢毽子,抖风葫芦,甩“霸王鞭”,听戏迷吊嗓子,还有运河桥下音乐爱好者的萨克斯演奏。运河景观带里弯弯曲曲的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