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道德情操、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抓住教育的良机,进行文明行为的训练与养成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怎样搞好对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呢?我认为:
一、观念更新
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师队伍师德建设、铸造新型师生关系是坚实的基础。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材”的人才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这个转型期,旧的观念在教育实际中还在发挥作用,一刀切、包办代替、一味的说教、只注重道德认识的教育时而还会出现。针对这一情况,首先要抓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工作,每位领导都要带头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各种文件,阅读各种有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的书籍、报刊、资料,然后在全体教师中展开学习、讨论,让他们认识到现代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使学生的潜能得以释放,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
二、行为训练
行为训练是为培养学生一定的行为习惯而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的方法。行为规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只有“反复抓、抓反复”,克服“回生”现象,才能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模式。进行行为训练不能单纯地停在机械训练动作的层次上,还要辅之以讲明道理、提出要求、具体指导、动作示范和督促检查,讲究行为训练的系统性,进行行为训练要讲究层次性,可以考虑将一项或一类行为按照实情分为几个步骤,制订具体可行的训练计划,层层推进,螺旋式上升,切忌急躁冒进、拔苗助长,进行行为训练还要讲究整体性,学校教育内部的各种力量要协调一致,家庭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也应采取有关措施。只有形成整体化、立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收到实效。
三、制度约束
制度约束是指通过执行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受到锻炼,依据学生活动的时空情况,可相应制订和执行学校规章制度、班级集体约定、家庭公约和社会行为规范等。各种规章制度要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切忌假大空,要力求具体、明确和可行,要善于抓住某段时期学生行为存在的共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要求,如:学生沉湎于游戏机,班级公约和家庭公约就可制订出对进游戏机场所有一定限制的规定,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进行批评和惩戒。制度约束的成败关键在于制“法”科学适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长期持久地执行制度,学生才会不断矫正错误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依据正确行为导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讨论辨析
许多情况下,由于受种种错误认识的影响或在业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惯性作用下,学生往往还不能认识到自身行为存在的问题,这个思想观念没有解决,将大大降低行为规范教育的作用,比如:学生好吃零食,常被认为是个人饮食习惯的问题,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尽管通过说理谈话、制度约束,都不能起到根本作用,这时,教师可组织一个辩论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通过正反双方辩论和教师正确引导,最终使学生明白好吃零食是一种不良生活习惯。当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个道理时,这种不良行为就有望矫正和戒除了。事实上,很多道德问题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往往过于片面、主观。而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讨论辨析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判断、思考和选择合适的、最佳的道德观念或行为,这是其他德育方法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方法类型。讨论辨析时,教育者应注意选取恰当的讨论主题,适时引导讨论的发展方向,防止跑题、走题,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参与积极性。
五、榜样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示范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绩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榜样示范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优秀学生的榜样效应以及英模的楷模激励。如:教育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可讲述邱少云的事迹,再展示学生中涌现出来的遵守行为规范的先进个人的事迹,可使广大学生“学有先进,赶有目标”。此外,教育者言传身教的作用也不可低估,身教重于言教是长期以来教育实践所得出的至理名言。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朝夕相处,再加上教育者的威信影响,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很容易成为受教育者模仿的对象。因此,教育者要时时处处注重言行、举止、仪态,使之起良好的示范作用。
六、情感陶冶
情感陶冶是指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熏陶的方法,在行为规范教育中,情感熏陶能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情感陶冶主要有环境陶冶和艺术熏陶两种。环境陶冶是指通过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家庭文明礼仪及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对于举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条件。艺术熏陶着眼于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将各种行为准则借助真善美或假恶丑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辨析扬弃,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和多变的,各种不良行为存在于我们的周圍,让学生通过音乐、美术、文学、诗歌、影视、表演等艺术活动来重复再现和认识美,可以起到“以美辅德”、“以美促德”的作用。
七、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最后就落脚在行为主体的行为变化上,在养成教育实践中,要重视自我教育法的运用,力求把良好行为规范和习惯的养成视为主动的塑造过程。运用自我教育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育者要进行适当的指导;(2)适时开展“自我教育”经验交流(尤其是宣传推广“自我教育”成效好的学生的先进经验);(3)提供一定的阵地,如板报、自办小报、班会、文艺汇演等,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使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学生自身,因此,为了达到有效的自我教育目的,应切实调动一切教育力量和手段,启动教育主体的良知。
那么,怎样搞好对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呢?我认为:
一、观念更新
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师队伍师德建设、铸造新型师生关系是坚实的基础。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材”的人才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这个转型期,旧的观念在教育实际中还在发挥作用,一刀切、包办代替、一味的说教、只注重道德认识的教育时而还会出现。针对这一情况,首先要抓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工作,每位领导都要带头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各种文件,阅读各种有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的书籍、报刊、资料,然后在全体教师中展开学习、讨论,让他们认识到现代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个性,使学生的潜能得以释放,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
二、行为训练
行为训练是为培养学生一定的行为习惯而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的方法。行为规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只有“反复抓、抓反复”,克服“回生”现象,才能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模式。进行行为训练不能单纯地停在机械训练动作的层次上,还要辅之以讲明道理、提出要求、具体指导、动作示范和督促检查,讲究行为训练的系统性,进行行为训练要讲究层次性,可以考虑将一项或一类行为按照实情分为几个步骤,制订具体可行的训练计划,层层推进,螺旋式上升,切忌急躁冒进、拔苗助长,进行行为训练还要讲究整体性,学校教育内部的各种力量要协调一致,家庭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也应采取有关措施。只有形成整体化、立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收到实效。
三、制度约束
制度约束是指通过执行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受到锻炼,依据学生活动的时空情况,可相应制订和执行学校规章制度、班级集体约定、家庭公约和社会行为规范等。各种规章制度要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切忌假大空,要力求具体、明确和可行,要善于抓住某段时期学生行为存在的共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要求,如:学生沉湎于游戏机,班级公约和家庭公约就可制订出对进游戏机场所有一定限制的规定,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进行批评和惩戒。制度约束的成败关键在于制“法”科学适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长期持久地执行制度,学生才会不断矫正错误和不良的行为习惯,依据正确行为导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讨论辨析
许多情况下,由于受种种错误认识的影响或在业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惯性作用下,学生往往还不能认识到自身行为存在的问题,这个思想观念没有解决,将大大降低行为规范教育的作用,比如:学生好吃零食,常被认为是个人饮食习惯的问题,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尽管通过说理谈话、制度约束,都不能起到根本作用,这时,教师可组织一个辩论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通过正反双方辩论和教师正确引导,最终使学生明白好吃零食是一种不良生活习惯。当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个道理时,这种不良行为就有望矫正和戒除了。事实上,很多道德问题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往往过于片面、主观。而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讨论辨析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判断、思考和选择合适的、最佳的道德观念或行为,这是其他德育方法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方法类型。讨论辨析时,教育者应注意选取恰当的讨论主题,适时引导讨论的发展方向,防止跑题、走题,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参与积极性。
五、榜样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示范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绩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一种方法。榜样示范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优秀学生的榜样效应以及英模的楷模激励。如:教育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可讲述邱少云的事迹,再展示学生中涌现出来的遵守行为规范的先进个人的事迹,可使广大学生“学有先进,赶有目标”。此外,教育者言传身教的作用也不可低估,身教重于言教是长期以来教育实践所得出的至理名言。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朝夕相处,再加上教育者的威信影响,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很容易成为受教育者模仿的对象。因此,教育者要时时处处注重言行、举止、仪态,使之起良好的示范作用。
六、情感陶冶
情感陶冶是指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染、熏陶的方法,在行为规范教育中,情感熏陶能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情感陶冶主要有环境陶冶和艺术熏陶两种。环境陶冶是指通过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家庭文明礼仪及社会两个文明建设,对于举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条件。艺术熏陶着眼于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将各种行为准则借助真善美或假恶丑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辨析扬弃,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和多变的,各种不良行为存在于我们的周圍,让学生通过音乐、美术、文学、诗歌、影视、表演等艺术活动来重复再现和认识美,可以起到“以美辅德”、“以美促德”的作用。
七、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最后就落脚在行为主体的行为变化上,在养成教育实践中,要重视自我教育法的运用,力求把良好行为规范和习惯的养成视为主动的塑造过程。运用自我教育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育者要进行适当的指导;(2)适时开展“自我教育”经验交流(尤其是宣传推广“自我教育”成效好的学生的先进经验);(3)提供一定的阵地,如板报、自办小报、班会、文艺汇演等,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使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学生自身,因此,为了达到有效的自我教育目的,应切实调动一切教育力量和手段,启动教育主体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