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史料价值体现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与实践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winnie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史料教学法的运用需要教师将史料融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实现史料的教學价值,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解与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内容,更深入系统地学习历史,拓宽历史视野,提升历史素养。教师可通过如下手段将史料融入初中历史教学:提取与分析,设计史料探究活动;参观与体验,开展历史研学活动;积累与分享,进行史料拓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
  一、史料的学习价值
  历史教学需要基于历史资料,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历史资源,运用教学外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将其补充到教学中。《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角度、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因此,史料对于教学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教学方面而言:一方面,史料的融入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多的知识依据;另一方面,史料教学让历史教学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师可以根据史料的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史料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将其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设计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设计内涵丰富的阅读活动,等,这样可以让历史课堂更加充实和灵动。另外,史料分析、从史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利用史料解决问题等有关史料的题型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初中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大对史料的教学是训练学生重视史料、增强对史料敏感度的有效方式。由此可见,对史料教学的探讨能够帮助教师创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立足学情,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提升史料教学能力。从学生的学习方面而言,在史料的基础上学习历史,有利于理解教材知识内容,更深入系统地学习“活”的历史,拓宽历史视野,提升历史素养。首先,学习史料本身能够让学生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史料的内容远远多于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学生通过阅读、参观、体验等方式学习史料可以逐渐积累历史知识,丰富自己的历史阅历。其次,史料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只是梳理过后的历史事实的简单呈现,需要史料的补充与解释,学生将史料知识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可以让二者的学习相互促进。最后,阅读史料、参观史料、分析史料、参与史料探究活动、从史料中提取关键历史信息等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初中历史课堂设计中史料的筛选
  史料是丰富多彩的,从获得的手段上来看,有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从史料的存在形式来看,有文献资料、图像资料、文物、遗址等;从史料的时间段来看,有古代史料、近代史料、现代史料等;从史料的真实性来看,有真实性史料和伪史料。史料具有历史意义和教学价值,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史料,需要教师从海量的信息中精心筛选,从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角度重新考察史料,发挥史料的教学价值。史料教学类型较为多样,与之相关的史料研究内容也繁多,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史料中,结合历史教材内容,选取合理、正确的史料。第一,教师要选择真实可靠的史料。史料也有不真实的,尤其是一些二手史料,它们是对历史事件的考察与解读。如一些野史往往缺乏足够的历史事实依据,还有一些实物史料有可能是后人捏造的,这些都不具有历史价值,当然不能作为史料教学的内容。第二,教师筛选史料的目的是教学,因此在选择时要考虑史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以及学生的学情,让选择的史料贴合知识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的史料才是有教学价值的史料。第三,教师要控制史料利用度,即使是优质的史料也不能利用过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教学中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适当拓展史料,不能本末倒置,让历史课成了史料展示课。第四,很多史料虽然真实有趣,但需要教师再次加工,如重新整合、选取有用信息、汇编成册等方式,让史料更贴合教学内容,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三、史料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一)提取与分析,设计史料探究活动
  史料是静态的历史见证的材料,需要历史解读者根据事实以及自我判断,从史料中提取关键历史信息,进行分析与解读。提取信息与解读史料的过程就是对史料进行探究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史料敏感度,包括对史料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研究能力等。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提高阅读和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充分利用史料设计探究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例如,在教学“明朝的对外关系”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史料开展绘制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探究活动或者开展郑和船只携带物品的探究活动。在活动前,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史料,包括一些史料的查询方法,让学生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从资料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活动方案,进行探究。学生可结合史料探寻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详细拟定郑和途径国家发生的事情、交易的物品等,依史料能够对历史事实进行解读与还原。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汇总分享探究结果,讨论郑和下西洋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意义。这样,学生基于史料的探究离不开对史料的收集、整理、提取信息、分析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艰辛以及我国的大国风范。
  (二)参观与体验,开展历史研学活动
  史料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博物馆中的馆藏物品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史料,革命文化遗址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活的史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这些地方参观体验,重温历史,感受历史。研学旅行寓教于乐,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体验性、研究性等特点。研学是基于历史探究和体验的综合学习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参观和体验,加深对相关史料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一节内容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虎门炮台和三元里古庙,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了解当时的历史经过,重温当时的历史事件。学生可以在“义勇之冢”和“节兵义坟”联想当时中国的勇士抗击英军的场景,在三元里古庙联想民众对鸦片的痛恨与愤懑,这样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积累与分享,进行史料拓展
  史料拓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中的史料知识,带领学生一起为了深入研究而进行的资料拓展活动。由于教材的内容有限,很多史料的呈现是一小段文字或者图片,这限制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教材中提到的一些史料,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思考历史。首先,教师可以拓展一些名人轶事、有趣的历史故事等文献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进一步了解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欲望。例如,民国时期的爱国仁人志士的革命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故事等。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资料查阅的方式,包括图书馆中的史料、史料的网络链接、研究相关史料的机构等,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自己在课外拓展史料。例如,笔者在教学后会给学生提供一些网络链接,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的史料,或者在作业中布置一些需要查阅文献的题目,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查阅史料,丰富历史知识。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建立史料资源库,相互分享史料、共同积累史料。例如,笔者带领全班学生从七年级第一课开始拓展史料,积累史料,将史料放入公共的史料资源库。这个史料资源库由学生管理,学生有自己的史料时可以分享到群里供大家讨论,然后决定要不要放到史料资源库中。经过不断积累,到初三时,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史料,他们的史料资源库的内容非常丰富。
  总之,史料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基础,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要从史料学习中积累历史知识,习得历史学习的正确方法,形成对待历史的审辩式思维,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提取与分析史料、参观与体验史料、积累与分享史料,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地挖掘史料的价值,进行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周方高,刘莹莹.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周水仙,贺琤.探究初中史料教学运用——以人教版“鴉片战争”为例[J].教育观察,2020(03).
  [4]王荣君.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
  [5]七十九.提高中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8).
  (广东省茂名市祥和中学,茂名525000)
其他文献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人教版从二年级开始每册安排一个单元的“数学广角”,集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新手教师,这类课型的教学无疑是一项大挑战。文章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为例,谈谈研课期间遇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的经历以及由此获得的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推理;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严谨思维逻辑的重要课程,但是其难度较大,这是因为学生只是学了知识,却不能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加以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精准设问,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相关知识,做到真正、深度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文章拟结合《小数加减法》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精准设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探究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数加减法;精准设问;深度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中,
期刊
摘 要:小学习作是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然而现在的习作教学大多是为了完成单元写作任务,没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这导致教师采用套路式教学,教学生用统一的模板和格式写作文,没有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而作文,恰恰是一个人语文综合能力、表达能力的最高体现。文章从现阶段的作文教学现状谈起,面对目前进退两难的、尴尬的套路式作文教学模式,针对该现状提出循序渐进式的作文教学模式,希望对日后的作文教学有所帮助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有利于扩散思维的展开。思维导图因其图文并茂的特性,将思维形象化,对单词的复习、阅读和写作起到促进作用,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之一。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英语学习和英语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导图;英语教学  思维导图就是一种结合图形与文字于一体,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
期刊
摘 要:在五育并举的教育背景下,为更好地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求的音乐人才,小学音乐教学备受关注。如今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长期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音乐课堂如何唤起学生求知兴趣,使学生能够体会学习的快乐,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是实施教育的重大课题。体态律动给传统的音乐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它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协调的节奏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感知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期刊
摘 要: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阅读对一名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是深远的,读和写相辅相成,大量的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推荐学生阅读书目、指导学生读书方法、着力开展互动交流等方面着手尝试,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
期刊
摘 要:为贯彻落实“劳动教育”的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实现劳动和教育的有机结合。文章从劳动的意识、情感、技能、创造力四个方面进行探究,既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又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体验劳动,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关键词:劳动教育;知行合一;教育策略  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作为维持社会运转的基础,劳动
期刊
摘 要:为了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途径,切实巩固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优化作业设计必须先分析当前的作业设计状况,提出优化作业设计要形式多样,具有开放性;尊重差异,体现针对性;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性的策略。  关键词:作业设计;教学策略;实效性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作业设计作为学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它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尝试运用辅助教学资料与设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英语绘本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与效率。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核心素养下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进行英语知识拓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绘本教学  英语
期刊
摘 要:在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过程中,以生为本的同时也应重视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的“刀刃”处有的放矢地介入。为了提高介入的实效性,教师应整体设计小学数学学科的改革方案,突出知识结构的教学,寻找知识结构中的关键点,加强对基本概念、核心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高效课堂;数学教学;知识结构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引领着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