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史料教学法的运用需要教师将史料融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实现史料的教學价值,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解与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内容,更深入系统地学习历史,拓宽历史视野,提升历史素养。教师可通过如下手段将史料融入初中历史教学:提取与分析,设计史料探究活动;参观与体验,开展历史研学活动;积累与分享,进行史料拓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
一、史料的学习价值
历史教学需要基于历史资料,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历史资源,运用教学外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将其补充到教学中。《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角度、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因此,史料对于教学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教学方面而言:一方面,史料的融入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多的知识依据;另一方面,史料教学让历史教学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师可以根据史料的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史料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将其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设计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设计内涵丰富的阅读活动,等,这样可以让历史课堂更加充实和灵动。另外,史料分析、从史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利用史料解决问题等有关史料的题型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初中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大对史料的教学是训练学生重视史料、增强对史料敏感度的有效方式。由此可见,对史料教学的探讨能够帮助教师创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立足学情,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提升史料教学能力。从学生的学习方面而言,在史料的基础上学习历史,有利于理解教材知识内容,更深入系统地学习“活”的历史,拓宽历史视野,提升历史素养。首先,学习史料本身能够让学生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史料的内容远远多于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学生通过阅读、参观、体验等方式学习史料可以逐渐积累历史知识,丰富自己的历史阅历。其次,史料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只是梳理过后的历史事实的简单呈现,需要史料的补充与解释,学生将史料知识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可以让二者的学习相互促进。最后,阅读史料、参观史料、分析史料、参与史料探究活动、从史料中提取关键历史信息等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初中历史课堂设计中史料的筛选
史料是丰富多彩的,从获得的手段上来看,有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从史料的存在形式来看,有文献资料、图像资料、文物、遗址等;从史料的时间段来看,有古代史料、近代史料、现代史料等;从史料的真实性来看,有真实性史料和伪史料。史料具有历史意义和教学价值,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史料,需要教师从海量的信息中精心筛选,从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角度重新考察史料,发挥史料的教学价值。史料教学类型较为多样,与之相关的史料研究内容也繁多,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史料中,结合历史教材内容,选取合理、正确的史料。第一,教师要选择真实可靠的史料。史料也有不真实的,尤其是一些二手史料,它们是对历史事件的考察与解读。如一些野史往往缺乏足够的历史事实依据,还有一些实物史料有可能是后人捏造的,这些都不具有历史价值,当然不能作为史料教学的内容。第二,教师筛选史料的目的是教学,因此在选择时要考虑史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以及学生的学情,让选择的史料贴合知识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的史料才是有教学价值的史料。第三,教师要控制史料利用度,即使是优质的史料也不能利用过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教学中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适当拓展史料,不能本末倒置,让历史课成了史料展示课。第四,很多史料虽然真实有趣,但需要教师再次加工,如重新整合、选取有用信息、汇编成册等方式,让史料更贴合教学内容,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三、史料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一)提取与分析,设计史料探究活动
史料是静态的历史见证的材料,需要历史解读者根据事实以及自我判断,从史料中提取关键历史信息,进行分析与解读。提取信息与解读史料的过程就是对史料进行探究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史料敏感度,包括对史料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研究能力等。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提高阅读和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充分利用史料设计探究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例如,在教学“明朝的对外关系”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史料开展绘制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探究活动或者开展郑和船只携带物品的探究活动。在活动前,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史料,包括一些史料的查询方法,让学生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从资料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活动方案,进行探究。学生可结合史料探寻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详细拟定郑和途径国家发生的事情、交易的物品等,依史料能够对历史事实进行解读与还原。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汇总分享探究结果,讨论郑和下西洋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意义。这样,学生基于史料的探究离不开对史料的收集、整理、提取信息、分析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艰辛以及我国的大国风范。
(二)参观与体验,开展历史研学活动
史料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博物馆中的馆藏物品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史料,革命文化遗址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活的史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这些地方参观体验,重温历史,感受历史。研学旅行寓教于乐,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体验性、研究性等特点。研学是基于历史探究和体验的综合学习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参观和体验,加深对相关史料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一节内容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虎门炮台和三元里古庙,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了解当时的历史经过,重温当时的历史事件。学生可以在“义勇之冢”和“节兵义坟”联想当时中国的勇士抗击英军的场景,在三元里古庙联想民众对鸦片的痛恨与愤懑,这样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积累与分享,进行史料拓展
史料拓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中的史料知识,带领学生一起为了深入研究而进行的资料拓展活动。由于教材的内容有限,很多史料的呈现是一小段文字或者图片,这限制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教材中提到的一些史料,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思考历史。首先,教师可以拓展一些名人轶事、有趣的历史故事等文献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进一步了解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欲望。例如,民国时期的爱国仁人志士的革命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故事等。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资料查阅的方式,包括图书馆中的史料、史料的网络链接、研究相关史料的机构等,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自己在课外拓展史料。例如,笔者在教学后会给学生提供一些网络链接,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的史料,或者在作业中布置一些需要查阅文献的题目,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查阅史料,丰富历史知识。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建立史料资源库,相互分享史料、共同积累史料。例如,笔者带领全班学生从七年级第一课开始拓展史料,积累史料,将史料放入公共的史料资源库。这个史料资源库由学生管理,学生有自己的史料时可以分享到群里供大家讨论,然后决定要不要放到史料资源库中。经过不断积累,到初三时,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史料,他们的史料资源库的内容非常丰富。
总之,史料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基础,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要从史料学习中积累历史知识,习得历史学习的正确方法,形成对待历史的审辩式思维,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提取与分析史料、参观与体验史料、积累与分享史料,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地挖掘史料的价值,进行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周方高,刘莹莹.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周水仙,贺琤.探究初中史料教学运用——以人教版“鴉片战争”为例[J].教育观察,2020(03).
[4]王荣君.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
[5]七十九.提高中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8).
(广东省茂名市祥和中学,茂名525000)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
一、史料的学习价值
历史教学需要基于历史资料,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历史资源,运用教学外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将其补充到教学中。《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角度、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因此,史料对于教学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教学方面而言:一方面,史料的融入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多的知识依据;另一方面,史料教学让历史教学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师可以根据史料的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史料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将其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设计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设计内涵丰富的阅读活动,等,这样可以让历史课堂更加充实和灵动。另外,史料分析、从史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利用史料解决问题等有关史料的题型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初中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大对史料的教学是训练学生重视史料、增强对史料敏感度的有效方式。由此可见,对史料教学的探讨能够帮助教师创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立足学情,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提升史料教学能力。从学生的学习方面而言,在史料的基础上学习历史,有利于理解教材知识内容,更深入系统地学习“活”的历史,拓宽历史视野,提升历史素养。首先,学习史料本身能够让学生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史料的内容远远多于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学生通过阅读、参观、体验等方式学习史料可以逐渐积累历史知识,丰富自己的历史阅历。其次,史料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只是梳理过后的历史事实的简单呈现,需要史料的补充与解释,学生将史料知识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可以让二者的学习相互促进。最后,阅读史料、参观史料、分析史料、参与史料探究活动、从史料中提取关键历史信息等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初中历史课堂设计中史料的筛选
史料是丰富多彩的,从获得的手段上来看,有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从史料的存在形式来看,有文献资料、图像资料、文物、遗址等;从史料的时间段来看,有古代史料、近代史料、现代史料等;从史料的真实性来看,有真实性史料和伪史料。史料具有历史意义和教学价值,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史料,需要教师从海量的信息中精心筛选,从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角度重新考察史料,发挥史料的教学价值。史料教学类型较为多样,与之相关的史料研究内容也繁多,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史料中,结合历史教材内容,选取合理、正确的史料。第一,教师要选择真实可靠的史料。史料也有不真实的,尤其是一些二手史料,它们是对历史事件的考察与解读。如一些野史往往缺乏足够的历史事实依据,还有一些实物史料有可能是后人捏造的,这些都不具有历史价值,当然不能作为史料教学的内容。第二,教师筛选史料的目的是教学,因此在选择时要考虑史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以及学生的学情,让选择的史料贴合知识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的史料才是有教学价值的史料。第三,教师要控制史料利用度,即使是优质的史料也不能利用过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教学中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适当拓展史料,不能本末倒置,让历史课成了史料展示课。第四,很多史料虽然真实有趣,但需要教师再次加工,如重新整合、选取有用信息、汇编成册等方式,让史料更贴合教学内容,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三、史料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一)提取与分析,设计史料探究活动
史料是静态的历史见证的材料,需要历史解读者根据事实以及自我判断,从史料中提取关键历史信息,进行分析与解读。提取信息与解读史料的过程就是对史料进行探究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史料敏感度,包括对史料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研究能力等。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提高阅读和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充分利用史料设计探究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例如,在教学“明朝的对外关系”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史料开展绘制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探究活动或者开展郑和船只携带物品的探究活动。在活动前,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史料,包括一些史料的查询方法,让学生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从资料中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活动方案,进行探究。学生可结合史料探寻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详细拟定郑和途径国家发生的事情、交易的物品等,依史料能够对历史事实进行解读与还原。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汇总分享探究结果,讨论郑和下西洋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意义。这样,学生基于史料的探究离不开对史料的收集、整理、提取信息、分析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艰辛以及我国的大国风范。
(二)参观与体验,开展历史研学活动
史料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博物馆中的馆藏物品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史料,革命文化遗址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活的史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这些地方参观体验,重温历史,感受历史。研学旅行寓教于乐,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体验性、研究性等特点。研学是基于历史探究和体验的综合学习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参观和体验,加深对相关史料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一节内容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虎门炮台和三元里古庙,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了解当时的历史经过,重温当时的历史事件。学生可以在“义勇之冢”和“节兵义坟”联想当时中国的勇士抗击英军的场景,在三元里古庙联想民众对鸦片的痛恨与愤懑,这样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积累与分享,进行史料拓展
史料拓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中的史料知识,带领学生一起为了深入研究而进行的资料拓展活动。由于教材的内容有限,很多史料的呈现是一小段文字或者图片,这限制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教材中提到的一些史料,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思考历史。首先,教师可以拓展一些名人轶事、有趣的历史故事等文献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进一步了解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欲望。例如,民国时期的爱国仁人志士的革命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故事等。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资料查阅的方式,包括图书馆中的史料、史料的网络链接、研究相关史料的机构等,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自己在课外拓展史料。例如,笔者在教学后会给学生提供一些网络链接,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的史料,或者在作业中布置一些需要查阅文献的题目,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查阅史料,丰富历史知识。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建立史料资源库,相互分享史料、共同积累史料。例如,笔者带领全班学生从七年级第一课开始拓展史料,积累史料,将史料放入公共的史料资源库。这个史料资源库由学生管理,学生有自己的史料时可以分享到群里供大家讨论,然后决定要不要放到史料资源库中。经过不断积累,到初三时,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史料,他们的史料资源库的内容非常丰富。
总之,史料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基础,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学生要从史料学习中积累历史知识,习得历史学习的正确方法,形成对待历史的审辩式思维,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提取与分析史料、参观与体验史料、积累与分享史料,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地挖掘史料的价值,进行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周方高,刘莹莹.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周水仙,贺琤.探究初中史料教学运用——以人教版“鴉片战争”为例[J].教育观察,2020(03).
[4]王荣君.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
[5]七十九.提高中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8).
(广东省茂名市祥和中学,茂名5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