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作业设计 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tz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途径,切实巩固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优化作业设计必须先分析当前的作业设计状况,提出优化作业设计要形式多样,具有开放性;尊重差异,体现针对性;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性的策略。
  关键词:作业设计;教学策略;实效性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作业设计作为学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它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在学科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学生提前接触所学内容的有效途径(课前预习),也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学习环节,更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水平及技能发展状况的有效形式(课后练习)。笔者认为要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实效性,就必须对当前学生作业设计状况有清楚的认识,走出阻碍优化作业设计的误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现在的作业设计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现象。
  一、当前作业设计的现象及分析
  (一)作业设计形式单一
  有的教师课前没深钻教材、课标,作业设计十分随意、机械重复、形式单一;有的教师以几本所谓的优秀练习册让学生训练,并“借题发挥”出示一系列如病句、缩句等相关题型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学生脱离了文本,隔三岔五地为训练而训练。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业的设计不能拘泥于书面的形式,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一件制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长期以来,部分家长与学校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判教师的教学,导致教师只盯住分数,只重视于眼前的知识记忆,忽视了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发展,从而机械操练。
  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趣味的多元复合体,它应该能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所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
  (二)作业设计对象单一,不利于发展
  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方便,习惯布置统一的作业内容,无视学生的个性与认知差异,搞“一刀切”“齐步走”的作业,使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变成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让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避免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出现。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
  (三)作业设计内容单一,脱离实际
  有的教师在作业设计内容上比较单一。有的只重视知识的掌握,没有关注能力的发展。有的既强调基础知识掌握,又注意了基本技能的掌握,却又把它们孤立起来,没有把作业设计的内容和新课标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结合起来。
  立足一个训练点,增加其难度。例如:关联词语的使用,提高到让学生掌握8种复句类型及关联词语。这些作业设计没有联系生活实际与学生实践活动,缺乏开阔学生视野的意识,纵然学生练得再熟,能力也没有得到提高。
  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只肯花少量时间,甚至不愿“浪费”时间让学生参与排演课本剧、开展诗歌朗诵会、实地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倍感学习压力,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质量降低。
  以上两种情况都曲解了语文的工具性,肢解了语文的整体性,让学生渐渐产生了语文与实际生活距离遥远的错觉,谈何“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呢?
  二、优化作业设计要形式多样,具有开放性
  开放性作业主要是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形式上实行了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笔者曾设计如下几类开放性作业。
  (一)听说结合类
  教师每周五布置一份朗诵录音的作业,学生利用双休日录制一篇学过的课文朗读录音材料,周一带到学校,利用早读时间在班内播放,让学生评选“优秀播音员”。这种形式的作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也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对学生热爱语文很有帮助。
  (二)读写结合类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词句优美,朗朗上口,极富儿童情趣。一些优美的诗歌、有趣的童话故事都可以作为学生仿写、续写、创编的原始材料。
  (三)动手搜集类
  1. 有些课文在学习之前需要有一些背景材料,教师可以设计“收集信息”类作业,让学生上网或上图书馆翻阅,或看电视记录等多渠道获取。
  2. 有些课文在学过之后,需要拓展,也可布置學生查找有关的文字材料进行阅读。
  (四)综合运用类
  就是根据课文单元内容,给学生设定一个文题,让学生按照各自的理解,发挥各自的想象和特长去完成。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上的多样性和开放性,能使学生从单调的作业中解放出来,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宽松、更广阔的平台,展示其个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在挑战困难中拓展知识和提高能力,也促使学生向纵深发展。
  三、优化作业设计要尊重差异,体现针对性
  一个班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作为教师,必须正视并尊重这种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分层要求,设计作业时应有所侧重,笔者在作业设计上更喜欢分层对待这种方式,这样的作业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要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各自层面上有所发展,更加有针对性。   (一)作业量的分层
  作业量的分层是指可以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要求过于简单的,学生容易掌握的不必再布置,同類作业切忌重复。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多留能锻炼学生能力的作业或减少徒劳的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作业量。
  (二)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做简单的。但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往往会有学生知难而进,更会有一部分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努力。因此,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并找出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不同层次、多梯度、难易有别的作业。
  四、优化作业设计要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处处皆语文”,开放性的语文,要求教师善于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寻找、挖掘、创造可供学生实践的环境。引导学生与生活为伴、与自然为友、与社会对话,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积累语言,培养能力,融入社会。在作业设计的实践性方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拓展阅读,让作业内容丰富视野
  拓展阅读是以课文为本,带读、学习与本文相关的课外资料,即“课内作为课外的依托和凭借,课外作为课内的补充和发展”。它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提供了更为科学和广阔的空间。
  (二)亲自动手,用作业内容丰富生活
  新教材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了识字方法多样化及趣味性,选择了很多富有儿童趣味和时代气息、学以致用的新课文,并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探索交流的空间。作为新教材讲授者,就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亲自实践、探究和体验,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总之,语文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要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形成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施新课标的大背景下,语文作业设计观亟待转变,语文教师要以新课标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体验,生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张明,鲁晨黎.关于构建开放性语文作业的实践和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05(03).
  [4]毛媚华.新理念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08).
  [5]朱桂琴.新课程作业设计的五大坐标[J].教书育人,2005(Z1).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桥小学,广州510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劳动教育是加快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学校背景为基础,通过准确的目标定位与内容建构,实践任务驱动下的志愿服务与特色创建,探索双线推进的评价体系,全面推进劳动教育,收到了极佳的成效。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志愿服务;特色创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被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是学生发展的不竭动力。笔者根据兴趣培养的适应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提出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求知欲”“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等策略,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适应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培养策略  在小学阶段,运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改革的必然。在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握教材内容,保证教学高效开展,而且要利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充分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寻找教育契机,延伸教学空间,发挥低年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造性,助推小学低年段数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人教版从二年级开始每册安排一个单元的“数学广角”,集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新手教师,这类课型的教学无疑是一项大挑战。文章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为例,谈谈研课期间遇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的经历以及由此获得的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推理;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严谨思维逻辑的重要课程,但是其难度较大,这是因为学生只是学了知识,却不能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加以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精准设问,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相关知识,做到真正、深度理解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文章拟结合《小数加减法》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精准设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探究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数加减法;精准设问;深度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中,
期刊
摘 要:小学习作是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然而现在的习作教学大多是为了完成单元写作任务,没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这导致教师采用套路式教学,教学生用统一的模板和格式写作文,没有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而作文,恰恰是一个人语文综合能力、表达能力的最高体现。文章从现阶段的作文教学现状谈起,面对目前进退两难的、尴尬的套路式作文教学模式,针对该现状提出循序渐进式的作文教学模式,希望对日后的作文教学有所帮助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有利于扩散思维的展开。思维导图因其图文并茂的特性,将思维形象化,对单词的复习、阅读和写作起到促进作用,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之一。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英语学习和英语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导图;英语教学  思维导图就是一种结合图形与文字于一体,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
期刊
摘 要:在五育并举的教育背景下,为更好地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求的音乐人才,小学音乐教学备受关注。如今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不适应长期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音乐课堂如何唤起学生求知兴趣,使学生能够体会学习的快乐,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是实施教育的重大课题。体态律动给传统的音乐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它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协调的节奏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感知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期刊
摘 要: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提到“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阅读对一名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是深远的,读和写相辅相成,大量的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推荐学生阅读书目、指导学生读书方法、着力开展互动交流等方面着手尝试,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指
期刊
摘 要:为贯彻落实“劳动教育”的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实现劳动和教育的有机结合。文章从劳动的意识、情感、技能、创造力四个方面进行探究,既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又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体验劳动,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关键词:劳动教育;知行合一;教育策略  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作为维持社会运转的基础,劳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