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新趋势。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改变了传统的学习环境、教学结构和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基于“学”与“习”,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的实践,寻找适合工科学生设计类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促进了知识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提升了学生的设计能力。
[关键词] “学”与“习”;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一、引言
混合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融合了线上线下、翻转课堂、传统课堂、学与习、学校学习、终身学习等多种混合策略。“学”与“习”的混合策略诠释了混合式学习的内涵,将在线和面授的“学”,与反复实践研究的“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保证课程教学的有效開展[1]。
二、“学”与“习”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结构
1.教学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媒体组成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结构要素,构成一个统一体,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图1中,教师既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设计师,也是学习过程的指导、控制者,要对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总体把握,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交流方式。教师既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也是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2]。
混合式学习中,学生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学习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拥有大量的经过教师选择设计并控制的学习资源。通过在线课程加强师生互动,面授的上课情境拉近师生间的直接交流[3]。
教学内容通过媒体在师生之间传递,教师借助媒体平台,将教学内容、计划、资源和服务以多种形态、多种层次整合呈现,学生从多种终端、学习对象、教学资源中获取知识。立体化、全方位的教学资源,满足了“教”“学”“习”的多种需求,具有灵活、开放和动态特性。
2.教学互动。混合式学习中,师生既可以在课堂上互动,也可以通过线上课程和视频资料“导”和“学”,对重点、难点反复进行“习”,发布和获取学习资源的手段和渠道丰富,学习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其各个要素间的互动可参照见图1。
师生间的互动是线下的面对面互动、线上的群聊和单聊的混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互动是混合式教学的关键环节,混合式教学的学习资源都是教师精挑细选过的,具有导引性和针对性。学习任务小组间的互动促进了共同学习,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团队教师间线下研讨多于线上讨论,有利于“学”“习”相长,“教”“学”相长[4,5]。
三、基于WEB的混合式教学实现
作者以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为例,进行了翻转课堂、传统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
1.建课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知识、相关设计流程,熟练完成相关设计;熟悉视觉传达设计在现代生产和生活领域中的应用,了解设计发展趋势。
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内容宽泛,课程建设将理论基础知识通过在线课程呈现,学生可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学习,课内利用翻转课堂,探讨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交流想法,实现思维创新。
2.在线课程设计。在线课程基础知识讲解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相关的设计实践。学生需要选择适当的媒介材料及实现方法,实现从创意到设计应用的转变。在线课程平台框架由课程资源、讨论空间、进度、常见问题等组成,教师发布课程内容,学生在终端访问进行课程学习,教师端掌控学习进度和节奏、布置和批改作业,学生通过互动与教师进行答疑、课程内容探讨等。
在线课程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内容、教学活动等教学计划分解在课程简介、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日历、教学视频、课程作业、翻转课堂和学生作品等栏目之中,通过“西电学堂”平台提供的主题讨论、答疑论坛、作业考试等完成师生互动。
在线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了翻转课堂的优势,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安排学习进度、分享成果。既可让学习者自由决定学习方式、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弹性和有效的学习,也可随时反馈学习效果,分享自己的设计作品,有利于相互学习和表述不同的思维方式。
根据课程需要,完成线上课程建设,并进行翻转课堂实践。采用“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践行基于“学”与“习”的混合模式教学。
翻转课堂实施时,教师将每个环节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模块化划分,分为内容回顾、知识拓展、案例分享和问题讨论四个环节。学生分组,每次每组负责一个模块,滚动互换,实现课堂翻转;阶段性布置线上作业和考试;线上分享优秀学生作业;课程成效良好。
四、基于“学”与“习”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思考
1.课前环节。课前环节对教师而言,既是“导”的环节,也是“学”的环节;而对学生而言,则是“学”的环节。
(1)教师策划、布置学习内容。课前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策划好课堂内容,将课堂知识点提前布置给学生,包括有助于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的资料、影像、案例等,以供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预习、自主学习。混合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关键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课前的学习是否充分是教学计划执行的前提条件。
2.课堂环节。课堂环节是“学”与“习”的环节,有课堂讨论和随堂测验。课堂讨论是在事先学习在线课程的基础上,在翻转课堂实施时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讨论。此环节是合作探究、释疑拓展和自主纠错的过程,同学们可自由表达各自的观点,教师参与,学生主持,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课程的随堂测验安排为优秀作品的赏析,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课后环节。课后环节以“习”为主,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巩固才是目的。其形式有作业、考试和教学内容的拓展。
通过在线题库,结合教学进度,阶段性进行作业及测试,限时交卷改卷,发布批改结果,使学生及时获悉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翻转课堂的主体是“学”,内容的拓展必须规划、设计好,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标。
五、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重点在于理解、思考和实践,课程以增强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相结合为目标,发挥MOOC终身学习、兴趣学习的特点,通过及时获取反馈、调整课程实施计划达到提升教学的效果。
建立知识点的链接、案例赏析、设计实践的视频案例库等,均是基于“学”与“习”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叶荣荣,余胜泉,陈琳.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9).
[2]韩英杰.Blending Learning在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3]赵志舟.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结构改革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3,(5).
[4]陈声健.混合式学习模式中的教学结构要素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3).
[5]刘海燕.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式研究综述[J].时代教育,2016,(15).
[关键词] “学”与“习”;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一、引言
混合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融合了线上线下、翻转课堂、传统课堂、学与习、学校学习、终身学习等多种混合策略。“学”与“习”的混合策略诠释了混合式学习的内涵,将在线和面授的“学”,与反复实践研究的“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保证课程教学的有效開展[1]。
二、“学”与“习”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结构
1.教学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媒体组成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结构要素,构成一个统一体,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图1中,教师既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设计师,也是学习过程的指导、控制者,要对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总体把握,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交流方式。教师既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也是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2]。
混合式学习中,学生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学习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拥有大量的经过教师选择设计并控制的学习资源。通过在线课程加强师生互动,面授的上课情境拉近师生间的直接交流[3]。
教学内容通过媒体在师生之间传递,教师借助媒体平台,将教学内容、计划、资源和服务以多种形态、多种层次整合呈现,学生从多种终端、学习对象、教学资源中获取知识。立体化、全方位的教学资源,满足了“教”“学”“习”的多种需求,具有灵活、开放和动态特性。
2.教学互动。混合式学习中,师生既可以在课堂上互动,也可以通过线上课程和视频资料“导”和“学”,对重点、难点反复进行“习”,发布和获取学习资源的手段和渠道丰富,学习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其各个要素间的互动可参照见图1。
师生间的互动是线下的面对面互动、线上的群聊和单聊的混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互动是混合式教学的关键环节,混合式教学的学习资源都是教师精挑细选过的,具有导引性和针对性。学习任务小组间的互动促进了共同学习,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团队教师间线下研讨多于线上讨论,有利于“学”“习”相长,“教”“学”相长[4,5]。
三、基于WEB的混合式教学实现
作者以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为例,进行了翻转课堂、传统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
1.建课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知识、相关设计流程,熟练完成相关设计;熟悉视觉传达设计在现代生产和生活领域中的应用,了解设计发展趋势。
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内容宽泛,课程建设将理论基础知识通过在线课程呈现,学生可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学习,课内利用翻转课堂,探讨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交流想法,实现思维创新。
2.在线课程设计。在线课程基础知识讲解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相关的设计实践。学生需要选择适当的媒介材料及实现方法,实现从创意到设计应用的转变。在线课程平台框架由课程资源、讨论空间、进度、常见问题等组成,教师发布课程内容,学生在终端访问进行课程学习,教师端掌控学习进度和节奏、布置和批改作业,学生通过互动与教师进行答疑、课程内容探讨等。
在线课程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内容、教学活动等教学计划分解在课程简介、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日历、教学视频、课程作业、翻转课堂和学生作品等栏目之中,通过“西电学堂”平台提供的主题讨论、答疑论坛、作业考试等完成师生互动。
在线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了翻转课堂的优势,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安排学习进度、分享成果。既可让学习者自由决定学习方式、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弹性和有效的学习,也可随时反馈学习效果,分享自己的设计作品,有利于相互学习和表述不同的思维方式。
根据课程需要,完成线上课程建设,并进行翻转课堂实践。采用“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践行基于“学”与“习”的混合模式教学。
翻转课堂实施时,教师将每个环节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模块化划分,分为内容回顾、知识拓展、案例分享和问题讨论四个环节。学生分组,每次每组负责一个模块,滚动互换,实现课堂翻转;阶段性布置线上作业和考试;线上分享优秀学生作业;课程成效良好。
四、基于“学”与“习”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思考
1.课前环节。课前环节对教师而言,既是“导”的环节,也是“学”的环节;而对学生而言,则是“学”的环节。
(1)教师策划、布置学习内容。课前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策划好课堂内容,将课堂知识点提前布置给学生,包括有助于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的资料、影像、案例等,以供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预习、自主学习。混合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关键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课前的学习是否充分是教学计划执行的前提条件。
2.课堂环节。课堂环节是“学”与“习”的环节,有课堂讨论和随堂测验。课堂讨论是在事先学习在线课程的基础上,在翻转课堂实施时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讨论。此环节是合作探究、释疑拓展和自主纠错的过程,同学们可自由表达各自的观点,教师参与,学生主持,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课程的随堂测验安排为优秀作品的赏析,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课后环节。课后环节以“习”为主,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巩固才是目的。其形式有作业、考试和教学内容的拓展。
通过在线题库,结合教学进度,阶段性进行作业及测试,限时交卷改卷,发布批改结果,使学生及时获悉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翻转课堂的主体是“学”,内容的拓展必须规划、设计好,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标。
五、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重点在于理解、思考和实践,课程以增强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相结合为目标,发挥MOOC终身学习、兴趣学习的特点,通过及时获取反馈、调整课程实施计划达到提升教学的效果。
建立知识点的链接、案例赏析、设计实践的视频案例库等,均是基于“学”与“习”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叶荣荣,余胜泉,陈琳.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9).
[2]韩英杰.Blending Learning在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3]赵志舟.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结构改革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3,(5).
[4]陈声健.混合式学习模式中的教学结构要素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3).
[5]刘海燕.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式研究综述[J].时代教育,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