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与“习”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zh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新趋势。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改变了传统的学习环境、教学结构和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基于“学”与“习”,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的实践,寻找适合工科学生设计类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促进了知识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提升了学生的设计能力。
  [关键词] “学”与“习”;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一、引言
  混合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融合了线上线下、翻转课堂、传统课堂、学与习、学校学习、终身学习等多种混合策略。“学”与“习”的混合策略诠释了混合式学习的内涵,将在线和面授的“学”,与反复实践研究的“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保证课程教学的有效開展[1]。
  二、“学”与“习”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结构
  1.教学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媒体组成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结构要素,构成一个统一体,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图1中,教师既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设计师,也是学习过程的指导、控制者,要对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总体把握,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交流方式。教师既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也是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2]。
  混合式学习中,学生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学习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拥有大量的经过教师选择设计并控制的学习资源。通过在线课程加强师生互动,面授的上课情境拉近师生间的直接交流[3]。
  教学内容通过媒体在师生之间传递,教师借助媒体平台,将教学内容、计划、资源和服务以多种形态、多种层次整合呈现,学生从多种终端、学习对象、教学资源中获取知识。立体化、全方位的教学资源,满足了“教”“学”“习”的多种需求,具有灵活、开放和动态特性。
  2.教学互动。混合式学习中,师生既可以在课堂上互动,也可以通过线上课程和视频资料“导”和“学”,对重点、难点反复进行“习”,发布和获取学习资源的手段和渠道丰富,学习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其各个要素间的互动可参照见图1。
  师生间的互动是线下的面对面互动、线上的群聊和单聊的混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互动是混合式教学的关键环节,混合式教学的学习资源都是教师精挑细选过的,具有导引性和针对性。学习任务小组间的互动促进了共同学习,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团队教师间线下研讨多于线上讨论,有利于“学”“习”相长,“教”“学”相长[4,5]。
  三、基于WEB的混合式教学实现
  作者以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为例,进行了翻转课堂、传统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
  1.建课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知识、相关设计流程,熟练完成相关设计;熟悉视觉传达设计在现代生产和生活领域中的应用,了解设计发展趋势。
  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内容宽泛,课程建设将理论基础知识通过在线课程呈现,学生可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学习,课内利用翻转课堂,探讨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交流想法,实现思维创新。
  2.在线课程设计。在线课程基础知识讲解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相关的设计实践。学生需要选择适当的媒介材料及实现方法,实现从创意到设计应用的转变。在线课程平台框架由课程资源、讨论空间、进度、常见问题等组成,教师发布课程内容,学生在终端访问进行课程学习,教师端掌控学习进度和节奏、布置和批改作业,学生通过互动与教师进行答疑、课程内容探讨等。
  在线课程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内容、教学活动等教学计划分解在课程简介、师资队伍、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日历、教学视频、课程作业、翻转课堂和学生作品等栏目之中,通过“西电学堂”平台提供的主题讨论、答疑论坛、作业考试等完成师生互动。
  在线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了翻转课堂的优势,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安排学习进度、分享成果。既可让学习者自由决定学习方式、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弹性和有效的学习,也可随时反馈学习效果,分享自己的设计作品,有利于相互学习和表述不同的思维方式。
  根据课程需要,完成线上课程建设,并进行翻转课堂实践。采用“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践行基于“学”与“习”的混合模式教学。
  翻转课堂实施时,教师将每个环节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模块化划分,分为内容回顾、知识拓展、案例分享和问题讨论四个环节。学生分组,每次每组负责一个模块,滚动互换,实现课堂翻转;阶段性布置线上作业和考试;线上分享优秀学生作业;课程成效良好。
  四、基于“学”与“习”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思考
  1.课前环节。课前环节对教师而言,既是“导”的环节,也是“学”的环节;而对学生而言,则是“学”的环节。
  (1)教师策划、布置学习内容。课前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策划好课堂内容,将课堂知识点提前布置给学生,包括有助于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的资料、影像、案例等,以供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预习、自主学习。混合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关键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课前的学习是否充分是教学计划执行的前提条件。
  2.课堂环节。课堂环节是“学”与“习”的环节,有课堂讨论和随堂测验。课堂讨论是在事先学习在线课程的基础上,在翻转课堂实施时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讨论。此环节是合作探究、释疑拓展和自主纠错的过程,同学们可自由表达各自的观点,教师参与,学生主持,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课程的随堂测验安排为优秀作品的赏析,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课后环节。课后环节以“习”为主,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巩固才是目的。其形式有作业、考试和教学内容的拓展。
  通过在线题库,结合教学进度,阶段性进行作业及测试,限时交卷改卷,发布批改结果,使学生及时获悉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翻转课堂的主体是“学”,内容的拓展必须规划、设计好,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标。
  五、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重点在于理解、思考和实践,课程以增强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相结合为目标,发挥MOOC终身学习、兴趣学习的特点,通过及时获取反馈、调整课程实施计划达到提升教学的效果。
  建立知识点的链接、案例赏析、设计实践的视频案例库等,均是基于“学”与“习”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叶荣荣,余胜泉,陈琳.活动导向的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9).
  [2]韩英杰.Blending Learning在初中物理《运动和力》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3]赵志舟.工科类专业课程教学结构改革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3,(5).
  [4]陈声健.混合式学习模式中的教学结构要素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3).
  [5]刘海燕.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式研究综述[J].时代教育,2016,(15).
其他文献
摘要:节事为商业和旅游业等诸多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产品导向与消费导向双重集中的灯光节,对主办城市的相关产业及其他方面的影响较为突出。文章着眼于灯光节的影响研究,选择国内外著名的两个灯光节——法国里昂灯光节与澳门光影节,作为典型案例,系统分析其对主办城市的相关影响。  关键词:澳门;灯光;光影  中图分类号:J7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6-0062-0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工科院校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以毕业设计为切入点,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工科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建设、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的结合、如何提升工科学生科研素养及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新工科;毕业设计;课程体系;科研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1-0332-03   一、引言  为主动应
[摘 要] 基于非金融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改变传统课程考核模式三个方面,分析金融学的教学设计。以民办二本高校为例,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内容及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 欧 璇(1976—),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经济。 
摘要: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大量增加,针对留学生教育开设的全英文课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在长期国际合作办学和双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微观经济学课程为例,探讨了该课程新形势下的全英文教学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点、线、面协同整合的全英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留学生;微观经济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工作,而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对照教育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需要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把专业课程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教学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该文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需求分析与建模课程为例,介绍了该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包括课程思政目标的确立、思政资源的挖掘等,并对目前课程思政工
摘要:“海洋数据处理与可视化”涉及的知识面广泛,传统的闭卷考试考核方式只能完成对某些知识点的考查,并不能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因此,作者在“海洋数据处理与可视化”教学过程中实施“大作业” “全过程”考核评价,希望能建立一种有效的学业评价模式,调动学生学习“海洋数据处理与可视化”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本方法也可应用于类似课程的实践。  关键词:大作业;全过程;考核评价;海洋数据处理与可视化  
摘要:讨论和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优点是学生和教师教学相长,都能在国家战略发展目标框架下得到发展,缺点是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根据国内教学要求,以作者学校《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为例,提出了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弥补和竞赛驱动,形成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适合所有工学课程中理论和实验紧密配合的课程教学。文章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获得很好的效果,该方法有助
摘要:研究生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重庆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针对《优化理论与方法》课程在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改进教学方法等方式来改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优化理论与方法;现状与问题;教学改革;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摘 要] 该文研究旨在说明,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的理解直接关乎教学的成效。“模式识别”课程中一些难点内容是教学效果的“卡脖子”问题,存在着“意会”与“言传”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直观实例——知识转化”范式的教学实践,通过引入形象直观的实例尤其是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进行“具象化”的思维,将难点知识转化为“近感距离”的可类比的经验或知识,促进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基
摘要:基于教师“实践性知识”教学的内涵和呈现方式,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以“实践性知识”教学为特色,构建“三层次、四主题、三模块”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新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框架;提出启发“交流式”教学、项目“实战式”教学、科研“互动式”教学、行为“理念式”四种教学呈现方式。  关键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实践性知识教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