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管理的总舵手,对班级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事务中,班主任应建设具有良好学习环境的班级,并突出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打造具有自主发展和反思的学习空间,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管理有效性;管理策略
与小学生不同的是,初中生具有一定的思维独立性,但是他们的性格较为敏感,具有两级性情绪。针对这种状况,部分初中班主任应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注、关心和关爱。
一、以人为本,构建规范性班级
本文中的以人为本,注重让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树立威信,并运用以身作则的方式,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信服班主任,并尊重班主任,服从班主任的领导,真正地构建具有规范性的班级。这对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上周,班主任因为家中有较多的琐事,一时出现疏漏。在到班级后,班主任发现钥匙忘带了。这时我班已经陆续来了几名学生。在班主任将钥匙带到教室时,出现整个班级的学生站在班级外等候的现象。为此,班主任急急忙忙地将打开门,并开始本科内容的授课。在整个课程结束后,班主任对学生说:“这次是我的错误,耽误整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为此,班主任感到十分的抱歉。”与此同时,班主任深深地向学生鞠躬。班主任说道:“这次事情因我而起,我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我对自己做出如下的惩罚:我每天早晨早到15分钟,并进行班级楼道卫生的打扫。”因为班主任运用实际的行动打动学生,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学生与班主任地位相等,从而让学生更为信服班主任的管理。
二、众人拾柴,构建民主性班级
古人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班主任与学生的管理亦是如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真正让学生意识到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级的事务应由学生决定,促进民主性班级的构建,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例如,在上周,为了进一步加强本班卫生状况的建设,班主任运用民主选举的方式,通过本班的卫生条例,并在此过程中,由学生选举出本班的卫生小组,负责相关事宜的监督和保障工作,促进民主性班级的构建。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班主任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制定卫生班规。班主任将本班的卫生打扫状况,与优秀班级卫生的打扫情境进行对比,并让学生从中寻找不同,让他们发表相应的改进策略。第二点,重选班级卫生小组。为了提升整个班级的卫生狀况,班主任重新选择本班的卫生小组,并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竞选,尤其是鼓励哪些责任心强,具有担当精神的学生。在评选的过程中,班主任运用唱票的方式,让整个选举的规则更为透明化,让最终的选举得到学生的信服。第三点,介绍成果。通过进行民主性的选举,加之,班级学生共同制定相应的班级规范,班主任让学生真正感受班级主人翁的地位,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到班级的卫生建设中,促进民主性班级管理的构建。
三、换位思考,构建友爱型班级
部分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不分青红皂白,采用“各打五十大板”的传统管理策略,开展日常的班级管理教学。针对这种状况,班主任应真正地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此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学生,并运用学生对换位思考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谅解,构建友爱型班级。
例如,在上周,我班发生了如下的管理冲突:学生甲在接水的过程中,不小心将水滴到了学生乙的白鞋上。学生乙破口大骂。两位学生发生肢体冲突。在第一时间了解这种事情后,班主任将两位学生先后安排到办公室,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班主任对甲学生说:“我非常理解你当时的心情,因为你不是故意的,而学生甲则破口谩骂。这是他的不对。但是话说回来,你应该想一想,假如你的白鞋上面出现污渍,你会生气吗?”学生甲默默地点点头。与此同时,班主任对学生乙说:“你穿白鞋,说明你特别爱干净。我特别欣赏喜欢穿白鞋的学生。学生甲并不是故意,往你的白鞋上泼脏水,而你突然破口大骂。这是对这位学生的不尊重!”班主任从这位学生的眼神中,看到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班主任看到时机成熟,便将两位学生带到同一间教室。学生甲主动伸出手说:“对不起,是我的错。我不应该向你的白鞋上泼脏水。因为白鞋不太好洗!”学生乙则迅速说道:“我知道,你并不是故意的。你是无意的。但是,我当时十分爱惜自己的白鞋,也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这件事情也有我的错误!”与此同时,班主任对两位学生说:“你们认识到个人的错误,班主任感到很欣慰。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同处在一个班级中,难免会无意地影响他们。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应真正地学会谅解他人,并能够积极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替他人想一想。这样我们的班级才会更加和谐。”通过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班主任让学生摆脱“一叶障目”的思维定式,并在此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对方的立场,并积极地承担个人的错误,促进友爱型班级的构建,让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更为和谐,促进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总之,班主任应悉心对学生进行管理,积极地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也要让学生懂得换位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融入社会,提供最为有利的思想帮助,充分发挥班主任管理的积极效益。
参考文献:
[1]韩开湘.探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7(44).
[2]李雪荣.对班主任班级建设和学生管理策略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
[3]左晓晓.浅谈班级管理有效方法及其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管理有效性;管理策略
与小学生不同的是,初中生具有一定的思维独立性,但是他们的性格较为敏感,具有两级性情绪。针对这种状况,部分初中班主任应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注、关心和关爱。
一、以人为本,构建规范性班级
本文中的以人为本,注重让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树立威信,并运用以身作则的方式,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信服班主任,并尊重班主任,服从班主任的领导,真正地构建具有规范性的班级。这对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上周,班主任因为家中有较多的琐事,一时出现疏漏。在到班级后,班主任发现钥匙忘带了。这时我班已经陆续来了几名学生。在班主任将钥匙带到教室时,出现整个班级的学生站在班级外等候的现象。为此,班主任急急忙忙地将打开门,并开始本科内容的授课。在整个课程结束后,班主任对学生说:“这次是我的错误,耽误整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为此,班主任感到十分的抱歉。”与此同时,班主任深深地向学生鞠躬。班主任说道:“这次事情因我而起,我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我对自己做出如下的惩罚:我每天早晨早到15分钟,并进行班级楼道卫生的打扫。”因为班主任运用实际的行动打动学生,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学生与班主任地位相等,从而让学生更为信服班主任的管理。
二、众人拾柴,构建民主性班级
古人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班主任与学生的管理亦是如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真正让学生意识到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级的事务应由学生决定,促进民主性班级的构建,提升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例如,在上周,为了进一步加强本班卫生状况的建设,班主任运用民主选举的方式,通过本班的卫生条例,并在此过程中,由学生选举出本班的卫生小组,负责相关事宜的监督和保障工作,促进民主性班级的构建。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班主任注重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制定卫生班规。班主任将本班的卫生打扫状况,与优秀班级卫生的打扫情境进行对比,并让学生从中寻找不同,让他们发表相应的改进策略。第二点,重选班级卫生小组。为了提升整个班级的卫生狀况,班主任重新选择本班的卫生小组,并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竞选,尤其是鼓励哪些责任心强,具有担当精神的学生。在评选的过程中,班主任运用唱票的方式,让整个选举的规则更为透明化,让最终的选举得到学生的信服。第三点,介绍成果。通过进行民主性的选举,加之,班级学生共同制定相应的班级规范,班主任让学生真正感受班级主人翁的地位,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投身到班级的卫生建设中,促进民主性班级管理的构建。
三、换位思考,构建友爱型班级
部分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采用不分青红皂白,采用“各打五十大板”的传统管理策略,开展日常的班级管理教学。针对这种状况,班主任应真正地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在此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学生,并运用学生对换位思考的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谅解,构建友爱型班级。
例如,在上周,我班发生了如下的管理冲突:学生甲在接水的过程中,不小心将水滴到了学生乙的白鞋上。学生乙破口大骂。两位学生发生肢体冲突。在第一时间了解这种事情后,班主任将两位学生先后安排到办公室,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班主任对甲学生说:“我非常理解你当时的心情,因为你不是故意的,而学生甲则破口谩骂。这是他的不对。但是话说回来,你应该想一想,假如你的白鞋上面出现污渍,你会生气吗?”学生甲默默地点点头。与此同时,班主任对学生乙说:“你穿白鞋,说明你特别爱干净。我特别欣赏喜欢穿白鞋的学生。学生甲并不是故意,往你的白鞋上泼脏水,而你突然破口大骂。这是对这位学生的不尊重!”班主任从这位学生的眼神中,看到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班主任看到时机成熟,便将两位学生带到同一间教室。学生甲主动伸出手说:“对不起,是我的错。我不应该向你的白鞋上泼脏水。因为白鞋不太好洗!”学生乙则迅速说道:“我知道,你并不是故意的。你是无意的。但是,我当时十分爱惜自己的白鞋,也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这件事情也有我的错误!”与此同时,班主任对两位学生说:“你们认识到个人的错误,班主任感到很欣慰。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同处在一个班级中,难免会无意地影响他们。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应真正地学会谅解他人,并能够积极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替他人想一想。这样我们的班级才会更加和谐。”通过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班主任让学生摆脱“一叶障目”的思维定式,并在此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对方的立场,并积极地承担个人的错误,促进友爱型班级的构建,让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更为和谐,促进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总之,班主任应悉心对学生进行管理,积极地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也要让学生懂得换位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融入社会,提供最为有利的思想帮助,充分发挥班主任管理的积极效益。
参考文献:
[1]韩开湘.探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7(44).
[2]李雪荣.对班主任班级建设和学生管理策略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
[3]左晓晓.浅谈班级管理有效方法及其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