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阶段正值高中生的青春期,也是一个人的性格养成时期,此时的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建立健全,学校不能只一味地强调学生学习而应侧重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更应该加大对学生心理上的关注。学校在开展德育的同时全面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工作,为学生们的成长与发展做出正确指导。本文就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与说明,并在笔者有限的教育认知下,给出一些关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德育
引言:
当今世界,整合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与潮流,教育也不例外。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终极目标都是全面的培养人才,并且其二者的内容、形式、心理机制有很多交叉重叠,相互呼应的地方。因此,在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实施是十分必要的。它们二者的整合不是内容上全然的一致与统一,而是两种教育体系保持协调的互动,并在针对某一对象的培养与教育过程中加强沟通与交流。
一、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二者管辖范围的界定不明确,在心理教育与德育整合的过程中,很多德育工作者不能明确把握问题的性质,常把教育对象的心理问题看作是道德品质的问题,甚至是思想觉悟与政治观念问题,不能科学地客观地认识心理问题。除此之外,很多心理工作者过分夸大心理教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武断地认为德育在今时今日的教育中已经过时,对学生的教育不起任何作用,主张用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地代替德育。前者存在的问题是把心理问题道德化,后者存在的问题是把道德问题心理化。其次,二者的目标侧重与教育原则有所冲突,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倾向于减弱个体的个性,规范其言行举止,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个社会或者阶级所需要的规范的人,其所遵循的内容主要是思想政治道德建设内容,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集体主义思想等。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为指导,更加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个性,目的是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德育的教育内容始终充满浓重的时代感、阶级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阶级性,主要包括心理卫生,智力发展,人格评定,行为适应等内容。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整合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在与德育整合的过程中还要建立健全好自身的体系,只有建立健全好自己的体系,才可以掌握丰富的学生的心理状态信息。在与德育整合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提供信息资料背景,全方位地了解一个学生所处状态,然后对症下药。如何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首先,学校要设立相应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材料管理中心,定期发放心理问卷检测,收集问卷后,对每一个个体的心理问卷做出分析,并把分析结果记录在案。对每一个在高中学习阶段的个体建立心理档案,对于心里问卷显示异常的人员要向校方的德育部门做报备,必要时可以将档案的副本抄送德育部门,但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每个个体的隐私信息不会被泄露。
建立预警机制,对于心理异常人员,心理教师可以以一种非正式的方式与其约谈,进一步掌握其心理状况。其次,学校应该设置心理教育课程,并请专业的心理教师来教授,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为强制执行,不可被随意替代为别的课程。学校在课余时间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例如心理讲座,心理剧大赛。班里定期主持开办班级心理班会,鼓励大家在班会上畅所欲言。班里要常设心理委员,实时向老师报告班里同学的心理情况。以上种种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都是为了更多的掌握班级里同学的心理动态,并为德育提供基础。
(二)树立德育体系
每个个体都倾向于无拘无束,展示自我的状态,德育的一系列规范势必会引起被教育者的反感和反叛。如何使被教育者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理性平和的接受各种行为规范的约束?首先,在有了心理健康教育做基础之后。德育工作者会对工作对象有一个大概了解,并且会更加清晰地对其所管辖的问题范围有了清楚的界定。
德育工作者要做的是建立张弛有度的德育体系。其中有以下几个方法:第一,德育工作者的团队要新故皆有。年龄较为年轻的德育工作者更能理解被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在与其沟通起来时更加容易获取被教育者的信任,拉近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距离,能产生更好的沟通效果,更有可能使德育的目的达到。年纪稍大的德育工作者,因为经验丰富,眼光老道,能敏锐地察觉出问题所在。第二,丰富德育活动,强化德育实践。德育并非是存在于话语中的假大空,它也是一门不折不扣的实践教学,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里,学校组织学生去参观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去扫烈士陵墓,去赏阅中国古文化瑰宝,如中国建筑、中国书法、中国技艺等等,去拜访德高望重的各界楷模,聆听他们的故事,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认识到“大我”的存在,而不在汲汲于小我,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教化中完成德育的目的。第三,在处理德育对象时,要慎之再慎,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尽量做到最大化达到德育的目的,最小化减轻对德育的惩治措施德育对象的成长的负面影响。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与德育系统的沟通交流
除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将心理检测的资料与德育工作者共享外,德育工作者在遇到特殊的情况时也要和心理教育工作组报备,并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解决对应的问题。被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系统中的不仅只是学校与班级,广义上也应包括家庭与社会。其中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一块主要阵地,学校要建立与被教育对象家庭的联系渠道以便于全方位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校方的德育组合心理教育组与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和家长代表要定期开会,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动态,对方交换信息,以便对某些存在问题的学生个体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而解决问题。
结束语: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象牙塔里的人也不能免受社会变革的冲击,高中生是还没有养成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觀、价值观、和完整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分别从两个维度观察学生的心理精神发展概况,它们互为补充,学生心理精神成长的轨道。进一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的德育的整合策略对中国青少面的成长教育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文静.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中小学德育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
[2]魏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功能耦合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
[3]许贞信.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64.
[4]高玲.“大思政”框架下“心育”“德育”融合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5:33+35.
关键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德育
引言:
当今世界,整合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与潮流,教育也不例外。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终极目标都是全面的培养人才,并且其二者的内容、形式、心理机制有很多交叉重叠,相互呼应的地方。因此,在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实施是十分必要的。它们二者的整合不是内容上全然的一致与统一,而是两种教育体系保持协调的互动,并在针对某一对象的培养与教育过程中加强沟通与交流。
一、高中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二者管辖范围的界定不明确,在心理教育与德育整合的过程中,很多德育工作者不能明确把握问题的性质,常把教育对象的心理问题看作是道德品质的问题,甚至是思想觉悟与政治观念问题,不能科学地客观地认识心理问题。除此之外,很多心理工作者过分夸大心理教育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武断地认为德育在今时今日的教育中已经过时,对学生的教育不起任何作用,主张用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地代替德育。前者存在的问题是把心理问题道德化,后者存在的问题是把道德问题心理化。其次,二者的目标侧重与教育原则有所冲突,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倾向于减弱个体的个性,规范其言行举止,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个社会或者阶级所需要的规范的人,其所遵循的内容主要是思想政治道德建设内容,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集体主义思想等。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为指导,更加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个性,目的是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德育的教育内容始终充满浓重的时代感、阶级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没有阶级性,主要包括心理卫生,智力发展,人格评定,行为适应等内容。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整合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在与德育整合的过程中还要建立健全好自身的体系,只有建立健全好自己的体系,才可以掌握丰富的学生的心理状态信息。在与德育整合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提供信息资料背景,全方位地了解一个学生所处状态,然后对症下药。如何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首先,学校要设立相应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材料管理中心,定期发放心理问卷检测,收集问卷后,对每一个个体的心理问卷做出分析,并把分析结果记录在案。对每一个在高中学习阶段的个体建立心理档案,对于心里问卷显示异常的人员要向校方的德育部门做报备,必要时可以将档案的副本抄送德育部门,但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每个个体的隐私信息不会被泄露。
建立预警机制,对于心理异常人员,心理教师可以以一种非正式的方式与其约谈,进一步掌握其心理状况。其次,学校应该设置心理教育课程,并请专业的心理教师来教授,设置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为强制执行,不可被随意替代为别的课程。学校在课余时间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例如心理讲座,心理剧大赛。班里定期主持开办班级心理班会,鼓励大家在班会上畅所欲言。班里要常设心理委员,实时向老师报告班里同学的心理情况。以上种种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都是为了更多的掌握班级里同学的心理动态,并为德育提供基础。
(二)树立德育体系
每个个体都倾向于无拘无束,展示自我的状态,德育的一系列规范势必会引起被教育者的反感和反叛。如何使被教育者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理性平和的接受各种行为规范的约束?首先,在有了心理健康教育做基础之后。德育工作者会对工作对象有一个大概了解,并且会更加清晰地对其所管辖的问题范围有了清楚的界定。
德育工作者要做的是建立张弛有度的德育体系。其中有以下几个方法:第一,德育工作者的团队要新故皆有。年龄较为年轻的德育工作者更能理解被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在与其沟通起来时更加容易获取被教育者的信任,拉近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距离,能产生更好的沟通效果,更有可能使德育的目的达到。年纪稍大的德育工作者,因为经验丰富,眼光老道,能敏锐地察觉出问题所在。第二,丰富德育活动,强化德育实践。德育并非是存在于话语中的假大空,它也是一门不折不扣的实践教学,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里,学校组织学生去参观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去扫烈士陵墓,去赏阅中国古文化瑰宝,如中国建筑、中国书法、中国技艺等等,去拜访德高望重的各界楷模,聆听他们的故事,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认识到“大我”的存在,而不在汲汲于小我,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教化中完成德育的目的。第三,在处理德育对象时,要慎之再慎,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尽量做到最大化达到德育的目的,最小化减轻对德育的惩治措施德育对象的成长的负面影响。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与德育系统的沟通交流
除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将心理检测的资料与德育工作者共享外,德育工作者在遇到特殊的情况时也要和心理教育工作组报备,并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解决对应的问题。被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系统中的不仅只是学校与班级,广义上也应包括家庭与社会。其中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一块主要阵地,学校要建立与被教育对象家庭的联系渠道以便于全方位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校方的德育组合心理教育组与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和家长代表要定期开会,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动态,对方交换信息,以便对某些存在问题的学生个体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而解决问题。
结束语: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象牙塔里的人也不能免受社会变革的冲击,高中生是还没有养成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觀、价值观、和完整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分别从两个维度观察学生的心理精神发展概况,它们互为补充,学生心理精神成长的轨道。进一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的德育的整合策略对中国青少面的成长教育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文静.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中小学德育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
[2]魏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功能耦合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
[3]许贞信.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18:64.
[4]高玲.“大思政”框架下“心育”“德育”融合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5:33+35.